正文

順乎心性的文學世界——關于孫颙和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

述而批評叢書:感受即命名 作者:來穎燕


順乎心性的文學世界
——關于孫颙和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10]


因為編這本《孫颙創(chuàng)作評論研究集》的緣故,我跟孫颙有了比較深入的交流和接觸。這讓我對“文如其人”一詞有了更深的理解。

孫颙擔負著眾多的社會角色,但我想,他最基本且最鐘愛的身份,依然是作家。盡管因為種種現(xiàn)實的限制,他只能在業(yè)余時間寫作,但這似乎加深了他對文學的摯愛和對創(chuàng)作的欲求。文學創(chuàng)作于他,是一個順乎心性的天地。在這個天地里,他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因此,他的創(chuàng)作隨性自然,而他的個性和特點——寬厚、率性、博聞、善思,也都一一體現(xiàn)在了作品中。他的作品,是明其心、見其性的。

1978年,孫颙考入了夢寐以求的華師大中文系。那個年代,學生創(chuàng)作的風氣還遠未形成,但他似已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傾心,那種創(chuàng)作的沖動來自內(nèi)心的召喚。他就此踏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一晃這么多年白駒過隙,他幾乎從未停歇。

對于孫颙的創(chuàng)作,最為顯著也是公認的一個特點是多樣化——他的作品體裁從小說到散文、時評,題材從知青文學到城市文學,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他更是多方嘗試。但這樣的多樣紛繁并沒有給人以雜亂或是刻意之感。事實上,這正體現(xiàn)著孫颙對于文學和生活不變的探索和熱情,也與他善于思索的特質(zhì)休戚相關。所以,雖然“多樣”,但孫颙的創(chuàng)作存在著一條看似毫不相干其實卻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線索——他的才能在于總是能寫出符合他其時所思所想的作品。

這從他不同人生階段的創(chuàng)作往往會關注不同的內(nèi)容、探究不同的主題可見一斑。

《冬》探究的是青年一代在“文革”中所經(jīng)歷的困惑、反思和覺醒,是孫颙早期反思歷史、追溯往事的代表;《雪廬》《煙塵》和《門檻》三部曲,則在一個宏大的結構下,勾勒出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沉浮,集中體現(xiàn)了孫颙關注的知識分子題材;《拍賣師阿獨》中,孫颙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塑造了一個在現(xiàn)代社會打拼的人物典型;而《漂移者》又把觸角伸向了在上海生活的外國人……

稍加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每當他熟稔了一種題材,就會在這個當口轉(zhuǎn)而一變地去嘗試一個新的領域。而這正反映出孫颙隨著年齡和生活閱歷的改變,關注點和興趣點的變換,他順乎了自己愛嘗試新領域、關注新事物的心性,將創(chuàng)作與自己的人生閱歷結合在了一起。就像他自己說的,《冬》的故事其實是他當年自身思想轉(zhuǎn)變過程的同構,《雪廬》的題材與自己的家族史有關,但其中包蘊的感情則完全是自己個人的——在那個階段,他所尋求的是知識分子的安身立命之所,在《雪廬》乃至后來幾部以知識分子為題材的小說中,他的尋找似有了結果?!杜馁u師阿獨》《漂移者》記錄了他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元素和原型,而當我讀到他多年前的短篇《攤牌》時,更是稱奇——故事中所寫的橋牌高手和對于橋牌的理解,一看就知是源于他自己多年對于橋牌的琢磨!米蘭·昆德拉曾說,文學人物是“實驗性的自我”,而“作者通過一些實驗性的自我(人物)透徹地審視存在的某些主題”。孫颙正是將自己“化”在了他的文學作品中,于是這些不同的文學人物其實代表著他的某一面,他的作品隱含著他某一刻所要探究的主題。

創(chuàng)作“多樣化”固然有利有弊,正如有的評論家擔心這樣的嘗試會令他的作品不能成其系列,或是在某一個題材上挖掘得不夠深入。但這樣的創(chuàng)作特點又恰恰讓孫颙能不拘一格地感知和捕捉到新的時代特質(zhì),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充滿著濃厚而鮮明的時代氣息,或者說有著某種引領和先知的作用。比如當年的《冬》可以說是最早反映“文革”的文學,而《拍賣師阿獨》和《漂移者》在題材上的開拓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特點造就了孫颙的“廣度”。就像有媒體所總結的,他是一個思想者。其實,他最可貴的還不在于“能思考”,更在于“敢思考”。這在他的《思維八卦》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正如有評論認為的,他的作品常常思考一些人生基本的大問題,而一般人往往對此卻步,覺得不必或是不敢對此進行自己個性化的探究,但其實人有時是需要一些終極性的思考視野的。他因此而創(chuàng)“思辨散文”一體,在我看來,他是尋到了一種與自己的風格特色十分相契的創(chuàng)作形式。

在與孫颙的接觸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思索。我甚至覺得他的骨子里有著中國哲人“混沌”的氣質(zhì)和智慧,能從不可見處發(fā)現(xiàn)許多可見的關聯(lián),從而到達對這個世界認知的又一高度。正如在最近的一次演講里,他會從圍棋聯(lián)想到小說和繪畫創(chuàng)作開始時作者對人物和筆墨的布局,會從計算機的0和1的符號,想到中國的八卦。而他對于諸多經(jīng)濟問題的觀察和思考也是作家群中鮮見的。他筆下的世界常常呈現(xiàn)出別樣的意趣,讓人充滿驚喜。

除了融會貫通的廣度,孫颙作品的另一特質(zhì)是其中對于人性的認識和眷顧。

不論他的作品的題材和體裁如何豐富,我總是能從中見到寬厚的包容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他早期的小說中刻畫了一系列的青年形象,但細讀會發(fā)現(xiàn),越到后來,他對于人物的刻畫就越復雜,而不只是擴大其一面將之作為扁平的典型,特別是對于有些人因為所處的特殊時代而造成的性格上的扭曲表現(xiàn)出一種理解和寬容;又比如《拍賣師阿獨》中,他雖然一直有意將阿獨塑造成一個從不“作假”、不為世俗污染的剛正形象,卻也讓他在最后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而越過了自己的底線。

這些處理讓他的作品散發(fā)出人性的光輝和深度——人性從來就是復雜而不能截然論斷是非的,如果作者能用一種真實的眼光和寬廣的心胸去關照這個世界中的個體的處境,便常常會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而孫颙在這方面的造詣,是日臻深厚的。正如荷爾德林所說,“誰曾見過那最深刻的,誰便愛那最現(xiàn)實的”。正是因為孫颙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斷觀察和善于思考,他的作品才會隨著時間的積淀越發(fā)顯出復雜性和包容力。

所以,孫颙在其寬厚的外表下,還蘊藉著更多面的特質(zhì)——他熱情擁抱生活,但思考的問題卻常常是冷靜而嚴肅的,他很寬厚,但是對于復雜的世態(tài)并非涉之不深,他的文風質(zhì)樸,卻讓人覺得其中別有深意……這些看起來有些矛盾的特質(zhì),使他的作品耐人尋味而有生命力。

對這個世界多方探索的廣度和對于人心世情深刻的認識,與孫颙本人的特質(zhì)密不可分。凡閱讀他這一路走來的作品的人,定能感受到他的作品是他心境和人生經(jīng)歷的影子。我想,他對于文學如此摯愛,或許也是因為文學對他而言是一個可以慢慢搜集、探索、袒露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平臺。“彌爾頓出于同春蠶吐絲一樣的必要而創(chuàng)作《失樂園》,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動表現(xiàn)?!保R克思語)孫颙何嘗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是順乎他心性的,所以這一路走來,他有過集中的創(chuàng)作期,也有過相對的中斷期,但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于文學的追求,用他的話來說,“那是不能停的,即使沒有具體的創(chuàng)作,我也要不斷地積累、沉淀”。這么多年,他一直靠著手中的這支筆默默梳理著自己人生的脈絡。相對于許多職業(yè)作家而言,他的寫作時間很有限,但正因為寫作對他至關重要,所以他會覺得“每天晚上回家即使再累,若能寫上哪怕五百字,這一天也沒有白過”。

研究這樣一位創(chuàng)作與為人如此相得益彰的作家,搜集他的創(chuàng)作之路的痕跡是深有意味的。于是,便有了這本或可借以一窺孫颙及其文學世界的研究評論集。因其為人的率性和創(chuàng)作風格的多樣不拘,這本集子更注重資料的規(guī)整和梳理,分為“文學創(chuàng)作評論選”“孫颙談文學藝術”“孫颙印象記”“孫颙作品選讀”和“孫颙創(chuàng)作年表”五個部分,試圖從他者和作家本人的視角來呈現(xiàn)孫颙的文學世界。在“文學創(chuàng)作評論選”和“孫颙印象記”部分,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年關注孫颙及其創(chuàng)作的不僅有文學評論家,更有其諸多的師友、同事乃至民間的書評團體??v觀這些文章,會發(fā)現(xiàn)它們解讀的角度更是迥然:從文學人物的原型分析到故事結構的處理,從敘述手法到思想主題。孫颙的多樣,為大家的解讀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舞臺?!皩O颙談文學藝術”部分,是孫颙平日里寫就的隨筆小文。書法家不經(jīng)意間書寫的便條常常是其造詣精華的自然流露,而孫颙的這些小文,正可見他素日的所思所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亦可與他的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形成同構。在“作品選讀”部分,孫颙特別選了一些自己認為比較重要,卻常常不那么受關注的作品。至于為什么會選這些作品,或許是因為,其中有孫颙最真實的影子,或許是因為孫颙想展現(xiàn)出為大家所忽略的一面……這實在也是很有意思的發(fā)掘過程,有待我們重新思考。

當然,這些資料的搜集過程真也體現(xiàn)出孫颙的個性——他每每都會說,哎呀,這或那篇資料我沒有留備,因為我實在太大條,太不注意自己的資料積累了。但正因此,這部集子也染上了孫颙的個性,就如他和他的作品是一個整體一般。

而這幾個部分的規(guī)設,讓我想到了西方著名文論家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里提出的文學批評有作家、作品、世界和讀者四要素的論點。集子的這幾個部分,正從不同方面涉及了他所提到的這四個要素。雖然肯定有不少資料或是選編上的缺失,但希望它能成為一幅具有不同景深的畫作,讓讀者可以見到一個真實而立體的孫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