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魯迅的手稿

苦路人影 作者:孫郁 著


魯迅的手稿

魯迅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他不是一個自戀的人,對于自己的優(yōu)長,不太愛表白。比如幾次應(yīng)邀給自己的外文版小說集寫自傳,都不超過一千五百字,開筆不久便急急收尾。他常常懷疑自己的價值,作品且不說,手稿等物,隨手丟棄,以為不足道。他北京時期的墨跡,我們可看的已經(jīng)不多,不知散落在何方。直到晚年,他還拿著手稿裹油條,外人看了很覺可惜。要不是有人提醒許廣平保留它們,也許我們真的看不到多少遺墨了。

對魯迅的手稿,出版界一直情有獨鐘?!拔幕蟾锩苯Y(jié)束不久,文物出版社出版過魯迅手稿全集,震驚了讀者。那是一個珍貴的版本,可惜現(xiàn)在不易見到了。后來有出版社陸續(xù)推出魯迅手稿選,都精致美觀,品相也各有千秋。近來我得到一套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新出版的《魯迅手稿叢編》,頗為歡喜。其書印制之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魯迅遺墨的價值,在書中一一浮現(xiàn)。

我對于版本向無研究,故不能道出其中的一二。然而魯迅的手稿,可引出許多趣事。關(guān)于收藏和保護(hù)手稿的故事,人們已談了許多,它自身的美質(zhì)引來的話題,則一時說不完。

現(xiàn)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魯迅手稿,可能是他青少年時期抄錄的《鏡湖竹枝詞》《二樹山人寫梅歌》《恒訓(xùn)》等。他那時候的字跡雖然幼稚,但形體穩(wěn)健疏朗,有柔情于斯。越到后來,他的字越見佳境,點劃之間似乎有幽思浮動,墨入紙?zhí)幏路鹩泄?。許多書法家喜歡魯迅的字,我們看郭沫若、沙孟海等人的文章,談及魯迅都表示很有好感。有人說他的書風(fēng)來自魏晉,那是對的。他臨帖的范圍,以魏晉為主,因為喜歡漢魏的文物,自己有意收藏它們,漸漸形成自己的風(fēng)格。我們這些不懂書法的人,看他的墨寶,便也如讀古人的書家作品一樣,感覺有異樣的美感飄來。那里有神奇的氣韻流動,章法錯落有致,溫婉與朗健均有,整體的和諧與局部的清秀小巧并存,滲透著一股詩意。學(xué)者孟會祥總結(jié)魯迅的書法特點是“簡、古、率、雅、遒”,其中妙義,已經(jīng)說得很全面。

我自己讀魯迅的手稿,有多重的感受。一是想見其人之美,內(nèi)心的清秀一看即知。人們說魯迅怒氣多,但那字跡卻柔美得很,暖意暗藏其間,這恰是他的原色。二是愿意借此看他修改文章的痕跡。這一點對于了解其文章之道,亦有幫助。我們在先生墨跡的點滴里,能夠感受到他的嚴(yán)謹(jǐn)和博學(xué)。

比如《藤野先生》的手稿上,題目原是“吾師藤野先生”。從他去掉原先的題目,可看出其表達(dá)的微妙性,推敲間有另類的情思在。《關(guān)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從手稿中可看出他選擇詞語的智慧。而為了歷史判斷與人格判斷的精準(zhǔn),次序安排與文獻(xiàn)的選擇,都有獨具匠心之處。有的文章的修改,為了意思的簡潔,去掉枝蔓,有的為了閱讀的樂感,詞語的選用頗見深意?!段宀肥指宓湫偷乇磉_(dá)出詞語的音樂美,在修改的痕跡中,可看出作者對于漢語節(jié)奏的良好控制力。他寫文章,避免重復(fù)的詞語出現(xiàn),表達(dá)多見創(chuàng)意,說過的話,不愿意再講,涉及相似的意象,則以不同的格式為之。比如《文壇三戶》分析破落戶的一段文字:

原文:

那文雅是裝來的,從破落戶看來,這就是所謂俗。不識字人不言俗,他一掉文,又掉不好,那一言就俗。和破落戶的杰作幾乎相同,但一定還差一塵:他其實并不“顧影自憐”,倒在“沾沾自喜”。

修改稿:

破落戶的頹唐,是掉下來的悲聲,暴發(fā)戶的做作的頹唐,卻是“爬上去”的手段。所以那些作品,即使摹擬到和破落戶的杰作幾乎相同,但一定還差一塵:他其實并不“顧影自憐”,倒在“沾沾自喜”。

修改后比原來要生動、形象。原先的文字亦好,只是在別的地方說過類似的句子,便抹掉。這是他的潔癖。孫犁、張承志都傳染了魯迅的這個潔癖,選字煉句,奇意暗出,陌生的表達(dá)里,有天然的樂趣。朱正先生有本專著《魯迅手稿管窺》,專門討論這個話題。他對照原稿、棄稿,對于魯迅的審美意識和思想的表達(dá)特點有過認(rèn)真的分析。研究文章學(xué)的人,可以好好看看這類分析文字,這對于我們領(lǐng)會中國文章的妙處,會有不小的啟示。他認(rèn)為魯迅修改文章不都是刪去可有可無的字句,還能夠看他“怎樣從一些近義詞中選出一個最恰當(dāng)?shù)膩?,從而使文章表達(dá)得更真確、更生動,更鮮明”。朱正的看法,確是代表了學(xué)界一般的見識。

晚年魯迅的手稿尤為好看,行文飄灑自如,幾臻化境。稿紙很淡雅,字寫得不大,但六朝的味道散落在起承轉(zhuǎn)合之間。讀這一版《魯迅手稿叢編》,好像能看到魯迅的形影。悄然落筆中,細(xì)雨無聲,疏落間有微微古風(fēng),靜謐中蘊含著萬千氣象。你難以想象溫和的文體里滾動著驚雷陣陣,于此生發(fā)的浩大情思,直撲眼簾。中國的好文章是毛筆寫出來的,鍵盤上未必能產(chǎn)生如此美妙的杰作。魯迅不僅為我們留下了漢字書寫的瑰寶,亦搭造了與古人對話的通道。古老的筆墨反射的是現(xiàn)代人的喜怒哀樂,那楚楚動人的手稿打通了古今氣脈,新舊之間延伸了無限的智性。編者王培元說閱讀魯老夫子的遺墨,乃一次精神的沐浴,大有“魂飛魄散”之感。誠哉斯言,信哉此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