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異地的本地特色

世界的聆聽者 作者:[美] 沈雙 著


異地的本地特色

對于一個城市來說,什么是它的本地文化,這真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大致想來,本地性一般歸結于某些文體特點、語言風格,但是本地文化是否必須要呈現(xiàn)這些特點和風格呢?我的同事曾經(jīng)在一部研究美國文學的專著中指出,十八世紀美國的書商大張旗鼓地推銷美國圖書時,完全不關心文體或語言風格,所謂的“美國性”是沒有辦法從文本中表現(xiàn)出來的。書商們把購買美版圖書描述成一種愛國行為,把書看成無異于其他商品的器物,和中國人在某一時刻抵制日貨抵制美貨的邏輯沒有兩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流通界定了文化產(chǎn)品的屬性,寫作和閱讀都在其次。

我現(xiàn)在所居住的城市香港和以前住的紐約有一點大不相同:在香港,本地性還算得上是一個問題;而在紐約,它已經(jīng)是一個心領神會但是不愿公開談的話題。不愿談,并不因為有了一些公認的本地化的標志,而是因為社會變化太快,移民太多,每一種對本地化正面的敘述都有點跟不上變化的節(jié)奏,總是顯得很保守,很小家子氣。因此聰明人都不愿去談本地特點,談美國性,怕被理解成排外,或者故步自封。

在美國,但凡一件事反著說總比正著說占便宜,批判的姿態(tài)本身就是一個地方色彩。

然而香港是華人社會,我們對待范疇的態(tài)度和美國的習慣很不一樣。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前后,一位很敏銳的香港學者撰書指出,從八十年代中英會談開始生產(chǎn)的香港電影,不斷以香港為題,喋喋不休地敘說著香港的故事,這一時期的電影就代表了香港文化。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似乎十年之后的情形有所改變。現(xiàn)在香港有的文藝作品并不以香港為主體,而是把它作為背景,甚至作為方法和角度。這樣一來實際上對讀者的挑戰(zhàn)更大,更不能夠現(xiàn)實主義地解讀小說和電影了。香港已經(jīng)嵌進了別的地方的故事。

香港話劇團毛俊輝執(zhí)導的話劇《萬家之寶》就是一例。毛導在某一場合說這一話劇綜合了曹禺的三個劇本,是為了向香港觀眾介紹這一偉大的劇作家,但是因為作品的時代十分久遠,而且地處北方,不加修改恐怕觀眾不會接受。因此第一段選自《原野》,以非常現(xiàn)代的簡潔的方式處理;第二段選自《北京人》,用英文演,仍然很現(xiàn)代,突出的是兩個女人的心理,而不是復雜的大家庭的人際關系;第三段選自《日出》,背景是七十年代的香港,陳白露的沉浮放到正在騰飛的城市里來看,她不像一個墮落了卻還有反省能力的女人,而更像是一個普通的在股場上失意了的暴發(fā)戶。

我不覺得這個改編十分成功,導演看起來過于小心,生怕毀壞了原作的完整性似的。而且導演聲稱要反映后殖民城市的生活,我怎么也沒有看出來究竟。第二段的英文對白能夠投合這個城市比較西化的人的興趣,但是我總覺得西化的中國人的心理是非常復雜的,并沒有被那些過于簡單的臺詞傳達出來。這一段的對白圍繞著一個去留的問題和忠誠與背叛的問題,似乎在影射香港十年或二十年前的情況。但是導演沒有進一步發(fā)揮,只停留在影射的層面,沒有深度的思考。

然而,這個改編倒是代表了香港文化的一個路向,并不是現(xiàn)在才出現(xiàn)的,我的幾個同事就曾考察出各種各樣的改編案例??赐陸蛭译S便到附近的HMV轉(zhuǎn)了一圈,就買到了由吳回導演、李小龍扮演周沖的《雷雨》,以及改編自希區(qū)柯克的《后窗》的同名作品。我想應該去調(diào)查一下,香港觀眾是不是真的沒有看過曹禺的作品,還是不知道這個名字?如果是后者,倒是不必擔心了。我們喜歡或者不喜歡《滿城盡帶黃金甲》,難道和曹禺有關嗎?

原載于《新民周刊》2007年第23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