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導(dǎo)論(提綱)

易代之悲:錢澄之及其詩 作者:張暉 著


本書研究的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和學(xué)者錢澄之(1612-1693)的情感和思想,以錢澄之所賦的詩歌為中心,進(jìn)入他的生命過程,探討他的情感和思想。

錢澄之有清晰的寫作理念。對于詩歌應(yīng)該表達(dá)什么有著理論上的思考,對于詩、文、史書等不同著述文體在自己生命中的意義,有著清楚的認(rèn)識并加以實(shí)踐。

在以往的記載和描述中,早年在南明隆武、永歷兩朝的錢澄之經(jīng)常被描述成一個斗志昂揚(yáng)的戰(zhàn)士,至于1651年兵敗后回到桐城老家之后的他,則又成了陶潛式的人物。我的本意并不是要挑戰(zhàn)或修正這些觀點(diǎn),我只希望我的這本小書能夠通過對錢澄之詩歌的閱讀和研究,來體會他一生綿延不斷的痛苦和絕望,還有喜悅。

錢澄之的詩歌,或許并不能如他自己期待的那樣偉大,但在清初,毫無疑問,自成一家。

錢謙益(1582-1664)所編《吾炙集》,采輯并世之作,共收錄詩作245首,作者凡20人。收錄詩作最多者為許友(有介,1615-1663),共107首;其次即為錢澄之(幼光,1612-1693),共74首??梢婂X謙益對錢澄之詩作甚為重視。

關(guān)于《吾炙集》的選錄標(biāo)準(zhǔn),錢謙益在《陸敕先詩稿序》中說:

余于采詩之候,撰《吾炙集》一編,蓋唐人《篋中》之例,非敢以示人也。

又在《吾炙集序》中說:

余年來采詩,撰《吾炙集》,蓋興起于遵王之詩。所至采掇,不能盈帙。然所采者多偃蹇幽仄、幺弦孤興之作。而世之通人大匠,掉鞅詞壇者,顧不與焉。嘗為詩曰:“杜陵矜重?cái)?shù)篇詩,《吾炙》新編不汝欺。但恐傍人輕著眼,針師門有賣針兒?!庇跁r才筆之士,不免側(cè)目?!段嶂思分杏兄苊?、許有介及宗人幼光者,皆能為針師者也。

可見,《吾炙集》的體例在于仿元結(jié)的《篋中集》,而選編的目的在于采輯那些在當(dāng)時還不是“通人大匠”的“偃蹇幽仄、幺弦孤興”之作。在這些詩人中間,錢謙益又比較推崇周茂山(1619-1679)、許有介和錢澄之三人,許為“針師”。在這三人中間,錢謙益又最看重錢澄之。他在《與施偉長》一函中說:

《吾炙集》如吾家幼光,真不可多得?!实霉馐羌呶┯坠狻?。此雖私語,然實(shí)千秋定評。今人聞?wù)撸幢貥放e是議而衷之也。

可謂推崇備至。那么,究竟是哪些錢澄之的詩歌受到了錢謙益的推崇,又被收入《吾炙集》中了呢?從后附《〈吾炙集〉中錢澄之詩歌與錢澄之詩集之關(guān)系表》中可以看出,《吾炙集》所錄錢澄之的74首詩歌中,除《冬至日同介友二師陪虞山先生禮塔夜見塔光口號即事》、《己亥七夕十首之二》、《呈虞山夫子四首之二》、《詠史詩三十六首之二》等七首詩作之外,其余均見于《藏山閣詩存》。

《藏山閣詩存》收錄了錢澄之從崇禎十一年(1638)至永歷五年(順治八年,1651)之間寫作的詩歌。此集長期以鈔本流傳,向無刻本。錢謙益之所以能夠采錄其中的詩歌進(jìn)入《吾炙集》,想必是和錢澄之交往之后,直接從錢澄之處得見《藏山閣詩存》或該集之部分內(nèi)容。無疑,錢謙益對這批詩歌十分重視,否則不會大量采入《吾炙集》。但他究竟為何重視這些詩歌,又是如何理解和評價(jià)這些詩歌的,則因?yàn)椤段嶂思穬H選錄作品,并無評語,所以不得而知。不過,錢謙益曾在他處賦詩提及錢澄之:

閩山桂海飽炎霜,詩史酸辛錢幼光。束筍一編光怪甚,夜來山鬼守奚囊。

錢謙益此詩作于順治十四年(1657),詩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兩句。首句提及錢澄之在隆武(在閩)、永歷(在粵)兩朝復(fù)明的艱難歲月;次句用“詩史”來概括錢澄之在那段辛酸歲月里寫下的詩歌,即錢謙益本人曾寓目的《藏山閣詩存》中的作品。

自此之后,時人多以“詩史”來品評錢澄之的詩作。錢謙益門人錢曾(1629-1701)有詩云:

記得行杯訴別筵,荷香分袂又三年。一身老去談詩史,四海窮來玩《易》箋。作客意消芳草后,懷人句好斷云邊。風(fēng)檣今日難回棹,搔首蓬窗獨(dú)泫然。

所謂“一身老去談詩史,四海窮來玩《易》箋”,不但肯定了錢澄之詩歌的成就,而且也強(qiáng)調(diào)了錢澄之在《易》學(xué)上的貢獻(xiàn)(錢著有《田間易學(xué)》)。

《吾炙集》中錢澄之詩歌與錢澄之詩集之關(guān)系表

朱彝尊《明詩綜》選錄錢澄之(錢秉鐙)詩歌三十首。《明詩綜》成書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已是錢澄之身后之事(錢氏卒于1693年)。

《靜志居詩話》:“幼光禁罔潛蹤,麻鞋間道,或出或處,或嘿或語,詩屢變而不窮,要其流派,深得香山、劍南之神髓而融會之。牧齋尚書錄其作入《吾炙集》,蓋深取之矣。昔賢評陶元亮云:‘心存忠義,地處閑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短镩g》一集,庶幾其近之?!?sup>

閱讀古人的詩文集,幾乎是古典詩文研究者的日課。近些年來,我因追尋詩歌與歷史之關(guān)系,而開始集中閱讀明清之際的詩文文獻(xiàn)。

詩文集大多枯燥無味,有時不但讀不到一首好作品,而且連知人論世也做不到。

從詩文讀到錢澄之的生命與情感,從而被感動。

錢澄之是一個有著英雄氣質(zhì)的人。他不想成為一個獨(dú)善其身的文人,而是想成為一個兼濟(jì)天下的英雄。他對自我的期許是治國安邦的大才,而非舞文弄墨的文人。方苞曾形容他記憶中的錢澄之:

先生形貌偉然,以經(jīng)濟(jì)自負(fù),常思冒危難以立功名。

錢澄之自己五十七歲時回憶:

予少時慷慨有大志,頗欲為陶士行之所為。生非其時,患難顛沛。

他回憶說:

乙丙之間,余方壯年,意氣甚勇,每扼腕慷慨,指畫當(dāng)世之務(wù),聽者以為狂。

成為遺民后,讀書治學(xué),其宗旨,首在“得大義”。他在為方以智《通雅》所作的《序》中回憶當(dāng)年曾如此質(zhì)疑方以智:

吾人讀書,觀大義而已。若夫研陰陽之理,窮天人之故,考政事之得失,辨學(xué)術(shù)之異同,以及古今制度之異宜,中外風(fēng)土之殊俗,如子所載者,吾以盡心焉。至于器數(shù)之末,詁釋之煩,點(diǎn)畫之細(xì),世自有串句博物之徒,子何以役志為?

則錢澄之讀書治學(xué)之志向可知矣。其生平著述也能契合其宗旨。

錢澄之希望子孫詩書耕讀:

吾所望于子孫者,讀書課耕而已。詩書吾家世業(yè),雖極貧,不宜輒廢。子弟貧而廢書,必趨下流,勢所至也。吾非有世俗之見,望汝等讀書以科舉成名,圖富貴也,但能明白義理,通達(dá)古今之事勢,傳吾之經(jīng)學(xué),以不愧為田間子孫,足矣。

“明白義理,通達(dá)古今之事勢”,實(shí)則也是錢澄之對于自我的要求。

為文燈嚴(yán)作《求是堂集序》,中云:

先生為文之心,則于其文之雜然應(yīng)酬者見之。夫其文固有慷慨激烈,犯當(dāng)時之忌諱而不顧者。不然,則廣引曲喻,泛濫于古今事物之典、天人之故,旁援釋老之書,下及稗官野史,迂其義,艱深其詞,以寄其所欲言,使識者相遇于意言之外,而昧者不知也。嗚呼,苦矣!彼世之求言于先生者,既各得其所欲,而幸其文之足以傳我也,群然善之,于其所不知者皆以為文之善也,雖有忌諱,不之責(zé)矣。蓋先生以文妙寄其心,而又以雜文妙寄其文。莊子謂“藏天下于天下”,而先生藏文于文,文之侈也,殆先生善藏諸用之一端乎?元亮隱于酒,欲使天下后世目之為“酒人”;先生隱于文,亦欲使天下后世目之為“文人”而已。夫元亮果可以“酒人”稱,而先生僅可以“文人”名哉?

此段提出“藏文于文”的論點(diǎn),極有新意,可發(fā)覆千古文人之心事。

溝口雄三《致中國讀者的序》:“二十一世紀(jì)我們中國學(xué)的課題應(yīng)是,批判世界經(jīng)濟(jì)發(fā)展之中的經(jīng)濟(jì)至上主義的風(fēng)潮,抵制利己的和追求利潤的原理,以及如何把中國思想中形成深厚傳統(tǒng)而蘊(yùn)積的仁愛、調(diào)和、大同等道德原理作為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而提示于世界人類?!?sup>

康熙八年(1669)《北山樓記》:“予少時慷慨有大志,頗欲為陶士行之所為。生非其時,患難顛沛。乃竊慕君曾孫靖節(jié)先生栗里之隱,以詩酒終其余生。”

明清文學(xué)不像唐宋文學(xué)那樣,經(jīng)過長期的評論和模仿學(xué)習(xí),形成一系列公認(rèn)的大家、中家、小家,但這并不意味著明清兩代沒有大家,這就需要我們深耕。對清初文學(xué)和學(xué)術(shù)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錢澄之在當(dāng)時的影響,但其詩歌究竟如何、學(xué)術(shù)成就究竟怎樣,卻不能詳悉。

錢澄之可以說是清初相當(dāng)一批人的代表,精通詩學(xué),又是經(jīng)學(xué)、史學(xué)上的大家,研究好了錢澄之,就會解決相當(dāng)一批問題。錢澄之是清初重要遺民,不但輩分高,而且親身經(jīng)歷隆武、永歷兩朝,參與軍國大事,是文人抵抗的典型。他的態(tài)度實(shí)際上在當(dāng)時非常重要,對年輕的遺民或后輩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詩歌在當(dāng)時影響很大,看他的三十首《行腳詩》,就覺得他可以躋身偉大詩人行列,無怪錢謙益對他如此推崇。但是因?yàn)槠渲鲩L期被禁,而且很艱澀,所以學(xué)界迄今尚無很好的研究。

遺民并不天生就是遺民,遺民的心態(tài)一直處于不斷變動的過程中。

文章精彩之處就是討論了錢澄之思想的復(fù)雜性。

  1. 《吾炙集》以《虞山叢刻》本最為通行,此據(jù)周法高編《足本錢曾牧齋詩注》(臺北:周法高自印本,1973年)影印《虞山叢刻》本《吾炙集》統(tǒng)計(jì)。關(guān)于《吾炙集》的版本情況,可參蔣寅:《金陵生小言》(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第88-92頁。
  2.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錢仲聯(lián)標(biāo)校:《牧齋有學(xu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卷十九,第825頁。
  3. 《吾炙集》為錢謙益未完成之作,除上述二十家詩之外,見諸他書稱引而未見于《吾炙集》的詩人還有王士禛、錢梅仙、黃庭表、方文等,見蔡營源:《錢謙益之生平與著述》(苗栗:蔡營源自印本,1977年),第239頁。此處錢謙益在《吾炙集序》中所提之周茂山,亦未見于《吾炙集》。
  4. 錢謙益:《錢牧齋先生尺牘》卷第一,錢謙益:《牧齋雜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0-261頁。
  5. 今收入錢澄之撰、湯華泉校點(diǎn)、馬君驊審訂之《藏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6. 錢澄之《田間詩集》第三卷有《冬至夜同介丘友蒼陪虞山翁禮塔即事》詩,作于丙申冬至,已是1657年年初。見錢澄之撰、諸偉奇校點(diǎn)、孟醒仁審訂:《田間詩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第62頁??芍X交往,至遲在1657年年初。
  7. 錢謙益:《金陵雜題絕句二十五首繼乙未春留題之作》第十四,《牧齋有學(xué)集》卷八,第419頁。值得一提的是,同題第十五首即為“杜陵矜重?cái)?shù)篇詩,《吾炙》新編不汝欺。但恐傍人輕著眼,針師門有賣針兒”。
  8. 錢曾:《欲至樅陽就見飲光,掛帆東下不得停,書此覓便寄之。君于圣安朝禍遘飲章,屏營草野者逾年始得解。國亡流落,牧翁采其詩入〈吾炙集〉中。前年至虞山,寓留守公春暉園。晨夕過予述古堂,談規(guī)外事甚悉,助予詩注實(shí)多。予亦出所藏諸家〈易〉解,益君〈易〉箋所未備,聚首浹旬,卒卒別去。每為誦老杜“泉路交期”之句,不覺淚下如綆縻也》,見謝正光箋校、嚴(yán)志雄編訂:《錢遵王詩集箋校》增訂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第298-299頁。
  9. 朱彝尊輯錄:《明詩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卷七十八,第七冊,第3819-3827頁。
  10. 朱彝尊《序》作于康熙四十四年,但資料之收集遠(yuǎn)早于此時,參《出版說明》,《明詩綜》卷首,第一冊,第2-3頁。
  11. 朱彝尊著、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diǎn):《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671頁。
  12. 方苞《田間先生墓表》,《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十二,第337頁。
  13. 《北山樓記》,錢澄之著、彭君華校點(diǎn)、何慶善審訂:《田間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卷九,第174頁?!侗鄙綐怯洝肺闹刑岬健拔焐甓髂辍钡?,應(yīng)撰于康熙八年(己酉,1669)。
  14. 《曾青藜壬癸詩序》,《田間文集》卷十五,第277頁。
  15. 《通雅序》,《田間文集》卷十二,第228頁。
  16. 《西田莊記》,《田間文集》卷十,第191頁。
  17. 《田間文集》卷十三,第235頁。
  18.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4頁。
  19. 《田間文集》卷九,第174-175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