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辭賦時代

中國文學(xué)史 作者:鄭振鐸 著


第七章 辭賦時代

詩人皇帝劉徹——他的偉大的時代——漢賦內(nèi)容的空虛——詩人的落寞——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嚴助等——王褒、張子喬——揚雄——后漢的辭賦作家們——班固、崔骃等——張衡——蔡邕

從漢武帝以后到建安時代,我們稱之為辭賦時代。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在文學(xué)上,他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自文景以來,漢民族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休生養(yǎng)息,經(jīng)濟的能力已足使他們向外發(fā)展了,政治又已上了軌道。幸運兒的漢武帝恰恰生在此時,便使喚著許多名將向北方侵略。把千年來的強敵匈奴,攻打得痛深創(chuàng)巨,再不敢正眼兒南窺。這是秦始皇所未竟的功,也是漢高、文、景所不敢想望的事業(yè)。同樣的政治與經(jīng)濟的安定與發(fā)達,使文學(xué)也跟著繁盛起來。

這個大時代,就文學(xué)而言,有兩個大傾向,一個傾向是弘麗的體制,縵誕的敘述,過度的描狀,夸張的鋪寫,這一方面的代表人是司馬相如、東方朔、枚皋。別一個傾向是規(guī)模偉大的著作,吞括前代一切知識、成績,而給他們以有系統(tǒng)有組織的敘狀:這一方面的代表人是司馬遷與劉安。這是必然的一種結(jié)果;生活上多了余裕的富力與時間,便自然的會傾向于精細的雕飾的文采一方面去。同時經(jīng)過了這樣的一個大時代,也自然的會有將前代的種種事物告一個總結(jié)束的雄心。

漢賦是體制弘偉的,是光彩輝煌的,但內(nèi)容卻是空虛的。我們遠遠的看見了一片霞彩,一道金光,卻把握不到什么。他們沒有什么深摯的性靈,也沒有什么真實的詩的雋美;他們只是一具五彩斑斕的中空的畫漆的立柜。他們不是什么偉大的創(chuàng)作;他們的作者們也不是什么偉大的詩人們。從賈誼、枚乘以來,漢代辭賦家便緊跟在屈原、宋玉們走去。但獲得的不是屈、宋的真實的詩思,卻是他們的糟粕。我們可以說,兩漢的時代,乃是一個詩思最消歇,詩人最寥寞的時代。

漢賦作者們,對于屈、宋是亦步亦趨的;故無病的呻吟便成了騷壇的常態(tài)。又沿了《大招》《招魂》和荀卿賦的格局而專以“鋪敘”為業(yè)。所謂“賦”者,遂成了遍搜奇字,窮稽典實的代名辭。這是很有趣味的:幾位重要的辭賦作家,同時便往往也是一位字典學(xué)者;像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揚雄嘗著《方言》。

漢賦雖未必是真實偉大的東西,卻曾經(jīng)消耗了這三百年的天才們的智力。他們至少是給予我們以若干弘麗精奇的著作。劉徹(漢武帝)他自己也是一位很好的詩人。在這個時代而有了像劉徹這樣的一位真實的大詩人實不僅是“慰情聊勝無”的事。他為當(dāng)時許多無真實詩才的詩人的東道主,而他自己卻是一位有真實的詩才者。他一即位,便以蒲車安輪去征聘枚乘,不幸乘道死。他讀了司馬相如的賦,自恨生不同時,而不意相如卻竟是他的同時代的人?!稘h書·藝文志》載其有自造賦二篇。今所傳之《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及《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落葉哀蟬曲》:“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币约捌渌?,都是很雋美的。又有《李夫人賦》:“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宮,不復(fù)舊庭兮?!币娪凇稘h書·外戚傳》。集合于他左右的賦家有司馬相如、東方朔、嚴助、劉安、吾丘壽王、朱買臣諸賦家。大歷史家司馬遷也善于作賦(《漢書·藝文志》載司馬遷賦八篇)。

荀況

(古物陳列所特許借?。?/p>

揚雄

(古物陳列所特許借印)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179B.C.—117B.C.)。初事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所好。后客游梁,著《子虛賦》。梁孝王死,相如歸,貧無以自業(yè)。至臨邛,富人卓氏女新寡,聞相如鼓琴,悅之,夜亡奔相如。卓氏怒,不分產(chǎn)于文君。于是二人在臨邛買一酒舍酤酒。文君當(dāng)爐,相如則著犢鼻裈滌器于市中。卓氏不得已遂分與文君僮百人、錢百萬,相如因以富。武帝時相如復(fù)在朝,著《天子游獵賦》。后為中郎將,略定西夷,不久病卒。所著尚有《大人賦》《哀秦二世賦》《長門賦》等。相如之賦,其靡麗較枚乘為尤甚?!蹲犹撡x》幾若有韻之地理志,其山川則什么,其土地則什么,其南則什么,所有物產(chǎn)地勢無不畢敘;像《子虛賦》:“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岪郁,隆崇峰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附,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笔裁炊急焕瓝蒙先チ?;不問是否合于實際。后來的賦家,像班固、張衡、左思諸人受此種影響為最深。

東方朔齊人,也善于為賦。他喜為滑稽之行為。作《七諫》《答客難》等,其與相如諸賦家異者,為在相如諸人的賦中,絕不能見出他們自己的性格。而朔的賦則頗包含著濃厚的個性。他的《答客難》一作,尤為著名,引起了后人的無數(shù)的擬作。所謂曼倩的滑稽的風(fēng)趣,頗可于此見之。他本是謾罵,卻寫成了冷笑的自解。他“自以為智能海內(nèi)無雙”;而“積數(shù)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zhí)戟”。自己也不知怎么解釋,便只好以“彼一時也此一時也……今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fā)舉事,猶運之掌,賢與不肖,何以異哉!”為無可奈何的托辭。大政治家的劉徹對于嚴安、主父偃等的待遇和文人的東方朔、枚皋等是不同等級的;其間的作用,頗可測知。

嚴助為忌的族子。作賦三十五篇,今一篇無存。又劉安作賦八十二篇,吾丘壽王作賦十五篇,朱買臣作賦三篇(皆見《漢書·藝文志》),枚皋作賦百二十篇,傳于今者也絕少。劉安為漢宗室,曾封淮南王,所作《招隱士》曾被編入《楚辭》中,但乃是他的客所為,并非他作。

此后的辭賦作家,有王褒、張子喬諸人。張子喬官至光祿大夫,曾作賦三篇,今也無一篇見存。王褒字子淵,為諫議大夫,作賦十六篇。其《洞簫賦》《圣主得賢臣頌》《四子讓德論》《甘泉宮頌》等皆有名于時。其《九懷》一篇,則被王逸選入《楚辭》中。但那時最重要的賦家卻要算是揚雄,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53B.C.—18A.D.)。他是典型的一位漢代作家,以模擬為他的專業(yè),既沒有獨立的思想,更沒有濃摯的情緒,他所有的僅只是漢代詞人所共具有的遣麗辭用奇句的功夫而已。然韓愈諸人卻以他為孔、孟道統(tǒng)中的承前啟后的一員,真未免過于重視他了。雄所作,幾乎沒有一書一文不是以古人為模式的。古人啟發(fā)了他的文趣,也啟發(fā)了他的思想。他讀了《易》,便作《太玄經(jīng)》;讀了《論語》,便作《法言》;讀了《楚辭》,便作《反離騷》《廣騷》《畔牢愁》;讀了東方朔的《答客難》,便作《解嘲》。甚至《論語》十三篇,他的《法言》也是十三篇。而雄的賦如《甘泉》《羽獵》《長楊》等,也是以司馬相如諸賦為準的。除堆砌美辭奇字,行文穩(wěn)妥炫麗之外,便什么也沒有了。

后漢的辭賦作家,也完全不脫西京的影響;西京有什么,東京的作家一定是有的。司馬相如有《子虛賦》,班固便有《兩都賦》;東方朔有《答客難》,班固便有《答賓戲》,崔骃便有《達旨》,張衡便有《應(yīng)閑》;枚乘有《七發(fā)》,張衡便有《七諫》。兩漢人士模擬之風(fēng)本盛,而以東京為尤甚,而辭賦作家則尤為甚之甚者。許許多多的辭賦,皆可以一言而蔽之曰“無病而呻”;而其結(jié)構(gòu)布局,更是習(xí)見無奇的。

東京的第一個重要的辭賦作家是班固,固字孟堅(32A.D.—92A.D.),扶風(fēng)安陵人。年九歲,能屬文,為蘭臺令。述作《漢書》,成不朽之業(yè)。其所著之賦,以《兩都賦》為最著?!秲啥假x》之結(jié)構(gòu),絕似《子虛賦》,先言西都賓盛夸西都之文物地產(chǎn)以及宮闕之美,于東都主人之前。東都主人則為言東都之事以折之,于是西都賓為其所服。又作《答賓戲》,則為效東方朔《答客難》者。永元初(公元八九年)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后憲敗,固被捕,死于獄中。

同時有崔骃也善為辭賦,所作《達旨》亦效東方朔《答客難》。其他《反都賦》諸作,今已散佚。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亦以能作賦名。王莽時不仕,更始立,衍為立漢將軍,光武時為曲陽令。所作有《顯志賦》及書銘等。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78—139)。所作有《西都賦》《東都賦》《南都賦》《周天大象賦》《思玄賦》《冢賦》《髑髏賦》等;又有《七諫》《應(yīng)閑》仿枚乘,東方朔之作。此種著作在現(xiàn)在看來,自不甚足貴,其足以使他永久不朽者,乃在他的《四愁》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cè)身東望兮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此詩之不朽,在于它的格調(diào)是獨創(chuàng)的,音節(jié)是新鮮的,情感是真摯的;雜于冗長浮夸的無情感的諸賦中,自然是不易得見的杰作。衡并善于天文,為太史令,造渾天儀,候風(fēng)地動儀,精確異常,乃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位天文家。后出為河間相,有政聲,征拜尚書卒。

李尤字伯仁,廣漢雒人(55?—137?),初以賦進,拜蘭臺令史。與劉珍等撰《漢記》,后為樂安相卒。有《函谷關(guān)賦》《東觀賦》等。其《九曲歌》雖僅余二句:“年歲晚暮時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車(下闕)”,卻已顯其弘偉的氣魄。

馬融字季長,扶風(fēng)茂陵人(79—166)。為漢季之大儒,但亦工于作賦,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jié)。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所作以《笛賦》為最著。

蔡邕

(古物陳列所特許借?。?/p>

王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元初中舉上計吏,為校書郎。順帝時為侍中。其不朽之作為《楚辭章句》一書,他自己之《九思》亦列入其中。此外尚作《機賦》《荔枝賦》等。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133—192),為漢末最負盛名之文學(xué)者。召為議郎,校正六經(jīng)文字,自書丹于碑,使工鐫刻,立于太學(xué)門外。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填塞街陌,后免去。董卓專政,強迫邕詣府,甚敬重之,三日之間,周歷三臺,拜左中郎將。卓被殺,邕竟被株連死獄中。所作文甚多。賦以《述行》為最著。有詩名《飲馬長城窟行》者,辭意極婉美:“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本庣呒叨喟阉腥搿!段倪x》則題為無名氏作。

參考書目

一、《文選》梁蕭統(tǒng)編,有胡克家刊本,《四部叢刊》本。

二、《全上古漢魏六朝文》清嚴可均編,有王氏刊本,醫(yī)學(xué)書局印本。

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張溥編,有原刊本,長沙刊本。

四、《漢魏六朝名家集》丁福保編,醫(yī)學(xué)書局出版。

五、《歷代賦匯》康熙敕編,有揚州書局刊本,有石印本。

  1. 司馬相如見《史記》卷一百十七,《漢書》卷五十七。
  2. 《司馬相如集》有《漢魏百三家集》本。
  3. 東方朔見《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漢書》卷六十五?!稏|方曼倩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4. 嚴助,吾丘壽王,朱買臣均見《漢書》卷六十四。
  5. 王褒見《漢書》卷六十四。
  6. 《王子淵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7. 揚雄見《漢書》卷八十七。
  8. 《揚子云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9. 班固見《后漢書》卷七十。
  10. 《班孟堅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11. 崔骃見《后漢書》卷八十二。
  12. 馮衍見《后漢書》卷五十八。
  13. 張衡見《后漢書》卷八十九。
  14. 馮張諸人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15. 李尤見《后漢書》卷一百十。
  16. 馬融見《后漢書》卷九十。
  17. 《馬季長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18. 王逸見《后漢書》卷一百十。
  19. 蔡邕見《后漢書》卷六十九。
  20. 《蔡中郎集》有聊城楊氏刊本,明蘭雪堂活字本,《四部叢刊》本,《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