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陽修家書

家書·名人·美文 作者:《伴隨》編輯部 編著


歐陽修家書

與十二侄

自南方多事以來,日夕憂汝,得昨日遞中書,知與新婦,諸孫等各安,官守?zé)o事,頓解遠想。吾此哀苦如常。

歐陽氏自江南歸朝,累世蒙朝廷官祿;吾今又被榮顯,致汝等并列官裳,當(dāng)思報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盡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臨難死節(jié),亦是汝榮事;但存心盡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書中言欲買朱砂來,吾不闕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買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飲食物外,不曾買一物。汝可安此為戒也!

已寒,好將息。不具。吾書送達通理十二郎。

【譯文】

自從南方動蕩多事以來,我日夜為你擔(dān)憂,昨天收到你的來信,得知你和新夫人,及各位孫子都平安,官府也無事,一顆懸著的心立即落了地。母親的去世使我仍處在悲哀之中。

我們歐陽家族自從在江南成為宋朝的子民后,承蒙朝廷的恩典幾代為官;我如今又擔(dān)任重要官職,榮耀顯達。到你們這一代也取得官職,應(yīng)當(dāng)想著報效朝廷。這次正巧遇上南方多事,上司如有差遣,你應(yīng)該盡心竭力,挺身而出,不得逃避公事。至于遇到災(zāi)難,以死殉節(jié),也是你的光榮;只要你誠心誠意盡公報國,神明也自然會保祐你。千萬不要想逃避公事。

昨天寄來的信中提到,想給我買些朱砂,我不缺少這種東西。你在自己任職的范圍內(nèi)要廉潔,怎么能買你管轄范圍內(nèi)出產(chǎn)的物品呢?我在任職的地方,除去吃喝用的物品外,其他一概不買。你應(yīng)以此為戒??!

天氣已經(jīng)寒冷,希望你們好好保重身體。不再多談。我的信送交通理十二郎。

【譯文】

在這封寫給十二侄歐陽通理的信中,歐陽修勉勵侄子,危難時刻,要不避生死利害、盡公報國;居官要廉潔奉公、盡心盡力。古人的這種美德,至今仍應(yīng)發(fā)揚光大。

歐陽修小傳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jié)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景佑元年(1034),召試學(xué)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京,復(fù)任館閣???,后知諫院。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佑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xué)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fēng),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fēng)的轉(zhuǎn)變很有影響。嘉佑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后,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后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準。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zhí)行。熙寧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謚文忠。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他的文學(xué)成就以散文最高,影響也最大。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理論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他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大力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fēng),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歐陽修一生寫了500余篇散文,他的散文大都內(nèi)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zhuǎn)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他薦拔和指導(dǎo)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chuàng)作發(fā)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平易文風(fēng),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歐陽修的著述,今存《歐陽文忠公全集》。

寫作的故事

歐陽修,字永叔,北宋江西廬陵人。歐陽修幼孤家貧,在父母鄭氏的嚴格教育下刻苦學(xué)習(xí),終成一代文豪。其在寫作方面,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虛心求教

宋慶歷五年(1045),歐陽修被貶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時常閑游山水,并與附近瑯琊寺的智仙和尚結(jié)為好友。為便于他游覽,智仙和尚帶人在山腰蓋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歐陽修前去祝賀,為之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文章寫成后,歐陽修張貼于城門,征求修改意見。開始大家只是贊揚,后來,有位樵夫說開頭太啰唆,便叫歐陽修到瑯琊山南門上去看山。歐陽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筆將開頭“環(huán)滁四面皆山,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換上“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字。如此一改,則文字精練,含義倍增。

行文求簡

歐陽修在翰林院任職時,一次,與同院三個下屬出游,見路旁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只狗。歐陽修提議:“請你們分別來記敘一下此事?!敝灰娨蝗寺氏日f道:“有黃犬臥于道,馬驚,奔逸而來,蹄而死之?!绷硪蝗私又f:“有黃犬臥于通衢,逸馬蹄而殺之。”最后第三人說:“有犬臥于通衢,臥犬遭之而斃?!睔W陽修聽后笑道:“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那三人于是連忙請教:“那你如何說呢?”歐陽修道:“‘逸馬殺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聽后紅著臉相互笑了起來,比照自己的冗贅,深為歐陽修為文的簡潔所折服。

文風(fēng)嚴謹

據(jù)《宋稗類鈔》記載:有一次歐陽修替人寫了一篇《相州錦堂記》,其中有這樣兩句:“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苯桓搴螅滞魄昧艘幌?,覺得不妥,便派人騎快馬將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來人接過改稿,草草一讀,很是奇怪:這不還和原稿一模一樣嗎?仔細研讀后才發(fā)現(xiàn),全文只是將“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改成了“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xiāng)”,快馬追回的只是兩個“而”字。但他反復(fù)吟誦后,才發(fā)現(xiàn)個中妙處。原來,改句中增加了兩個“而”字,意義雖未改變,但是讀起來語氣由急促變?yōu)槭婢彛艄?jié)和諧,增加了語言抑揚頓挫的音樂美。

歐陽修作品精選

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fēng)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崳骱釉谔?,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dāng)殺?!?/p>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

【譯文】

歐陽先生(歐陽修自稱)夜里正在讀書,(忽然)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心里不禁悚然。他一聽,驚道:“奇怪??!”這聲音初聽時像淅淅瀝瀝的雨聲,其中還夾雜著蕭蕭颯颯的風(fēng)吹樹木聲,然后忽然變得洶涌澎湃起來,像是江河夜間波濤突起、風(fēng)雨驟然而至。碰到物體上發(fā)出鏗鏘之聲,又好像金屬撞擊的聲音,再(仔細)聽,又像奔走去襲擊敵人的軍隊,聽不到任何號令聲,有人馬行進的聲音。(于是)我對童子說:“這是什么聲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說:“月色皎皎、星光燦爛、浩瀚銀河、高懸中天,四下里沒有人的聲音,那聲音是從樹林間傳來的?!?/p>

我恍然大悟,嘆道:“唉,可悲??!這就是秋聲呀,它為何而來呢(它怎么突然就來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調(diào)凄凄慘淡、煙靄彌漫、云氣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蕭瑟、悲風(fēng)凜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川流寂靜、山林空曠。所以它發(fā)出的聲音時而凄凄切切,時而呼嘯激昂。秋風(fēng)未起時,綠草濃密豐美,樹木青翠茂盛,令人心曠神怡。然而,一旦秋風(fēng)吹起,拂過草地,草就要變色;掠過森林,樹就要落葉。它所用來折斷枝葉、凋落花草,使樹木凋零的,便是一種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混然之氣(秋氣)的威力。秋天是刑官執(zhí)法的季節(jié),它在季節(jié)上說屬于陰;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屬于金。這就是常說的天地之嚴凝之氣,它常常以肅殺為意志。自然對于萬物,是要它們在春天生長,在秋天結(jié)實。所以,秋天在音樂的五聲中又屬商聲。商聲是西方之聲,夷則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傷’的意思,萬物衰老了,都會悲傷。夷,是殺戮的意思,草木過了繁盛期就應(yīng)該衰亡。”

“唉!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人為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無數(shù)瑣碎煩惱的事來勞累他的身體。費心勞神,一定要動搖他的精神,更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然會使他紅潤的面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的頭發(fā)(壯年)變得鬢發(fā)花白(年老)。(既然這樣,)為什么卻要以并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人)應(yīng)當(dāng)仔細考慮究竟是誰給自己帶來了這么多殘害,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

書童沒有應(yīng)答,低頭沉沉睡去。只聽得四壁蟲鳴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嘆息。

【題解】

此賦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題,抒發(fā)人生的苦悶與感嘆。文章描繪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蕭條景象,借景抒寫了對人事憂勞和與秋關(guān)聯(lián)的音聲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卻轉(zhuǎn)喻禍根在人。全篇語言流暢、聲情并茂,不愧為佳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