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書名《石頭記》《紅樓夢》

奇文史筆紅樓夢 作者:林方直 著


第一章 書名《石頭記》《紅樓夢》

第一節(jié) 《石頭記》:全息集合

一、石頭的來歷

《紅樓夢》開卷就提出“你道此書從何而來”的問題,這個事關(guān)全書的“根由”便是那塊棄而未用的補天石。原神話只說“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并沒有煉多少用多少未用多少的說道,說道是由后人演進(jìn)而來的,到曹雪芹完成。唐李秘《禁中送任山人》:“補天留彩石,縮地入青山。”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8/25/13271642182982.png" />李咸用《謝友生遺端溪硯瓦》:“媧天補剩石,昆劍切來泥?!?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8/25/13271642182982.png" />宋楊杰《辟雍硯上胡先生》:“媧皇鍛煉補天石,天完余石人間擲?!?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8/25/13271642182982.png" />蘇東坡《儋耳山》詩:“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傍石,盡是補天余?!?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8/25/13271642182982.png" />清黃子云《舟行望南韶諸山》:“女皇補天后,狼藉五色石。”可見唐宋時已有補天棄石之說,祖構(gòu)了“補天余”或“補天棄石”意象,后多有沿襲者?!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中的“儋耳之國”,就在“大荒之中”。這樣,《紅樓夢》中的“大荒山”“青埂峰”及補天棄石,這些《石頭記》的“根由”便都在文化根源上有了著落。

在東坡和雪芹中間還有曹寅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楝亭詩鈔》卷八《巫峽石歌》說:有一塊巫峽石,是“媧皇采煉古所遺,廉角磨用不得”,它不中補天之用被遺棄;而且“嗟哉石,頑而礦,礪刃不發(fā)硎,系舂不舉踵,砑光何堪日一番,抱山泣亦徒湩湩”。它無棱角,鈍拙而粗樸,磨不了刀,舂不成米,不能做石碾來造紙,白白抱著和氏璞玉而泣。這叫作非無用也,無用者,所以深用之也。它轉(zhuǎn)而參與天地自然山水的演變,見聞荊山巫峽的神話傳說,閱歷過人文歷史的諸多故事:“排八翼(駿)、叫九閽、勒封隆、驅(qū)巨靈”;“瀼西村,魚復(fù)浦,滟滪堆前發(fā)棹郎,昭君村中負(fù)壺女。窮猿擂木晝長伏,月黑蛇游巨于股。誰云陽臺樂?不信巫峽苦。得失毫厘間,父子不相顧……”這就演進(jìn)為《石頭記》中的補天棄石,求僧道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的一段故事,于是便有了《石頭記》。它“崚嶒骨相搖光晶”,雖未生口竅,卻別有靈氣,演進(jìn)為《紅樓夢》的頑石自經(jīng)鍛煉,靈性已通,“便口吐人言,苦求一僧一道攜石度世”。巫峽石還有理想:“鏟削崄巇作平地,周行萬里歌砥京”;“惟愿耳不聞哀號之聲,目不賭橫亡夭折,百姓安樂千億耕”。最后還要在自身上鐫刻字跡,“嗟哉石,宜勒箴,愛君金剪刀,鐫作一寸深”。到《紅樓夢》里,就演進(jìn)為在寶玉上所鐫“通靈寶玉”和八個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甚至是石歸山下后鐫滿字跡的《石頭記》。

這樣就可理出補天棄石意象的文化傳承演進(jìn)脈絡(luò):女媧煉石補天(《淮南子》)——大荒山儋耳國(《山海經(jīng)》)——儋耳山補天棄石(蘇東坡)——補天棄石巫峽石;獲靈性智能,閱歷人文歷史;石上鐫字(曹寅)——大荒山,青埂峰;補天棄石;通靈人化;賈寶玉;入世閱歷傳奇;石歸山下;鐫滿石頭記全文(曹雪芹)。這就是石頭經(jīng)歷的路線圖。

石頭始初是自在自為的自然物,自女媧鍛煉之后,靈性已通;他又是女媧補天的棄石,這時便輸入了補天棄石的信息,荷載了這層符號意義,具有了從根上帶來的性格(借喻失意士子)。由于靈性已通,即有生命有感知有思想情感,聽到一僧一道說要到紅塵中享受榮華富貴,被打動思凡之心,也想到人間去享一享,便口吐人言,苦求一僧一道攜石度世。二仙答應(yīng),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shù),將一塊大石(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上面鐫著“通靈寶玉”四字。適逢太虛幻境赤瑕宮神瑛侍者凡心偶熾,意欲下凡造歷幻緣;修成女體的絳珠草也要下世為人,好把眼淚還他灌溉之債。因此就勾出多少風(fēng)流冤家來,陪他們?nèi)チ私Y(jié)此案。那僧就趁神瑛侍者投胎入世的機會,將此蠢物(變成通靈寶玉的石頭)夾帶于中,使他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這蠢物便含在胎兒寶玉的口中而降生,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去安身樂業(yè)。那僧有約言:“待劫終之日,復(fù)還本質(zhì),以了此案”,即隨神瑛侍者下世一遭之后,仍回幻境,還原為石頭立在青埂峰下。造歷幻緣之后的石頭,舊貌全換新顏,現(xiàn)在它已是荷載全部《紅樓夢》(《石頭記》)信息的特大符號:

后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jīng)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詩后便是此石墜落之鄉(xiāng),投胎之處,親自經(jīng)歷的一段陳跡故事。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閑情詩詞倒還全備,或可適趣解悶;……空空道人……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

這就是《紅樓夢》的神奇來歷?!都t樓夢》有五個名(另三個是《情僧錄》《風(fēng)月寶鑒》《金陵十二釵》),其中最原本的名是《石頭記》。

二、《石頭記》之義

所謂《石頭記》,一是“記在石頭上”之義,即記在石頭上的故事??湛盏廊恕昂鲆娨淮髩K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這就是刻寫在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的石頭上的文字,也就是全部《紅樓夢》。《紅樓夢》的文字符號全部刻寫在石頭上,那么這石頭便是《紅樓夢》符號的全息集合??湛盏廊税阉鼜念^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仿佛作者只是在成書基礎(chǔ)上做點后期技術(shù)制作工作。

所謂《石頭記》,二是“石頭所記”之義,即《石頭記》全部故事,均由石頭所采集記錄而成。趙岡先生指出:

按照曹雪芹最初的安排,這塊頑石是擔(dān)任旁觀者,它以第三人稱的口吻把這個故事敘述出來。或者說這塊石頭是一位記錄人,一位電影攝影師。而故事的當(dāng)事人,或者說是電影中的演員,則是警幻仙子下面的一位神瑛侍者與太虛幻境中的一棵絳珠草。神瑛侍者和絳珠草雙雙下凡投胎,以償灌溉之情。這就是寶玉與黛玉。因為他們兩位,就又“勾出多少風(fēng)流冤家來,陪他們?nèi)チ私Y(jié)此案”。這些人就是書中的配角。這塊頑石是以什么身份來從事記錄工作呢?它被變成一塊五彩晶瑩的通靈寶玉,被神瑛侍者銜在口中而降世。此后它就一直被賈寶玉佩在身上,形影不離。因此,這塊頑石成為最好的目擊者。寶玉及其周圍的人物一舉一動,故事的全部發(fā)展,它都一一看在眼中。

曹雪芹的時代雖然沒有提出“敘事學(xué)”理論和“敘事視點”的概念,但曹雪芹還是注意敘事視點的,如第六回就考慮到這點:“按榮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事雖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lǐng)。正尋思從那一件事自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劉姥姥一進(jìn)榮國府,從她的視點看榮府,看出了榮府家政管理的組織系統(tǒng)。其他如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林黛玉初進(jìn)榮國府,劉姥姥二進(jìn)榮國府,薛寶琴旁觀祭宗祠,興兒品評人物等,從變換著的不同人物的視點看賈府。石頭的視點即通靈玉的視點,它貫穿全書保持始終。石頭是寶玉隨身帶的旁觀者、目擊者、記錄者、攝影機、錄音機,它是信息接收器、儲存器、運算器(編述歷歷)、傳輸器。故事記在石頭上,說明它也是故事敘述者,它連寶玉黛玉的心理活動、內(nèi)心獨白都知道,它又是全知敘事者。除全書開頭交代的石頭的敘事功能外,中間也有提及,第四回賈雨村看護(hù)官符時,“石頭亦曾抄寫了一張,今據(jù)石上所抄云……”,第八回薛寶釵觀看通靈玉時,“那頑石亦曾記下他這幻相,并癩僧所鐫的篆文,今亦按圖畫于后”。第十八回云:“此時自己回想當(dāng)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涼寂寞,若不虧癩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面?”同回又有:“諸公不知,待蠢物將原委說明,大家方知?!边@些都說明石頭扮演著敘事角色。話又說回來,石頭再通靈性也不會靈到寫小說的地步,所謂石頭采編和敘述小說,不過是想象虛構(gòu)。真正擔(dān)任觀察記錄、創(chuàng)作小說的當(dāng)然還是作者,真正“床頭捉刀人”還是曹雪芹,而不是另有一位“石兄”成了《紅樓夢》的作者,戴不凡的持論是錯誤的。

所謂《石頭記》,三是“記石頭”之義,即記敘石頭的故事。什么故事呢?按開頭“楔子”的交代,是石頭被“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的一段故事”,又是“此石墜落之鄉(xiāng)、投胎之處,親自經(jīng)歷的一段陳跡故事”,但在書中并沒有展現(xiàn),這塊“通靈寶玉”并未獨立自主地活動,有的是金玉姻緣與木石姻緣的關(guān)系,這也只是象征性的;再就是“叔嫂逢五鬼”時被那僧持頌一番,起到除邪治病的作用。所以所謂石頭的故事,實是神瑛侍者的故事,亦即賈寶玉的故事;《石頭記》是記賈寶玉故事的。魯迅曾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lǐng)會之者,獨寶玉而已?!?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1/08/25/13271642182982.png" />寶玉是貫穿主線的人,又是與配角們呼吸與共的人,所以記石頭或曰記賈寶玉,基本上就籠括了全書。所謂“記石頭”,也意味著“記作者”。曹雪芹以《石頭記》命書名,說明他對石頭有特殊好感,以石自況。魯迅說:“曹雪芹實生于榮華,終于苓落,半生經(jīng)歷,絕似石頭。”曹雪芹喜歡畫石,敦敏《題芹圃畫石》一詩云:“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余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塊壘時。”傲骨嶙峋的石頭,可破不可奪堅的石頭,都是曹雪芹性格和人格的象征。《紅樓夢》開頭,石頭先向一僧一道口吐人言,苦求攜它下凡;復(fù)還本質(zhì)后,又向空空道人口吐人言,為了使《石頭記》問世傳奇而自我介紹,自我推銷,自我辯護(hù)。這種“石言”藝術(shù)境界的營構(gòu),有其前文本或曰文化原型,《左傳·昭公八年》載:

八年春,石言于晉魏榆。晉侯問于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馮焉(有人憑借石)。不然,民聽濫也。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動于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駥m室崇侈,民力凋盡,怨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晉侯方筑虒祁之宮。

統(tǒng)治者貪酷侈靡,民力凋盡,怨怒已極,連不會說話的石頭也要說話?!笆浴本褪敲癖姷膽n憤。當(dāng)然,石頭畢竟不能言,是欲發(fā)言的人憑借石頭來說話。曹雪芹雖然說書中“毫不干涉時世”“非傷時罵世之旨”“不敢干涉朝廷”,這是遮飾,他明言“有涉于世態(tài)”,他要“指奸責(zé)佞,貶惡誅邪”。戚蓼生說:“如春秋之有微詞,史家之多曲筆?!辈苎┣鄣氖銘?,就是憑借《石頭記》來實現(xiàn)的。明義的《題紅樓夢》詩云:“石歸山下無靈氣,縱使能言亦枉然”,明確指出《紅樓夢》的“石言”性質(zhì)。石頭與曹雪芹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曹說:“石不能言我代言?!笔f:“你怕文網(wǎng)我遮擋?!倍呤且粚パa的搭檔。

  1. 《全唐詩》卷四七二,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5360頁。
  1. 《全唐詩》卷四九九,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5677頁。
  1. 《全唐詩》卷六四五,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402頁。
  1. 《全宋詩》卷六七二,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第7845頁。
  1. 蘇軾:《蘇軾詩集》(卷四十一),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2250頁。
  1. 沈德潛選編:《清詩別裁集》(卷三十),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49頁。
  1. 曹寅:《楝亭集·楝亭詩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71-—373頁。
  1. 曹寅:《楝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72—373頁。
  1.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頁。本書引文均出自此校注本。
  1. 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第6頁。
  1. 趙岡:《紅樓夢的兩種寫法》,載《紅樓夢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122—123頁。
  1. 參見戴不凡:《揭開紅樓夢作者之謎》兩篇,《北方論叢》1979年第1、3期。
  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載《魯迅全集》(8),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7年版,第193頁。
  1.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300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