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政第二

論語評釋 作者:喬通 評釋


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眾星共之③?!?/p>

【注】

①為政以德:以德為政,憑借德行施行統(tǒng)治。

②北辰:北極星的別名,即中國古代的紫微星。按照中國古代星相學,紫微星五行屬土,主管官位、威權(quán),因此將其視作帝星,命宮主星是紫微的人被認為有“帝王之相”。

③共:通“拱”,圍繞,環(huán)繞。

【譯】

孔子說:“君王憑借德行施政治國,猶如北極星,靜處于自己的位置而眾星環(huán)繞拱衛(wèi)其側(cè)?!?/p>

【評】

孔子在這里要說的是,君王必須具備高尚的德行,只有具備高尚的德行,臣僚百姓才會臣服并自覺拱衛(wèi)其統(tǒng)治。然而,以現(xiàn)代天文學而言,北極星可不是亙古不變、絕然唯一的星星,它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其實,北極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tǒng),是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現(xiàn)階段的是小熊座α星(中國稱為“勾陳一”),而中國兩周時期的北極星是北極二星,而且所有在黃極附近的星都有成為北極星的機會。當然,這個時間周期于宇宙而言是一剎那,而于人間就是億萬年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今的北極星,已經(jīng)不是孔子時代的北極星了。

子曰:“《詩》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無邪③’?!?/p>

【注】

① 《詩》三百:《詩經(jīng)》收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詩歌311首,其中6首“笙詩”只存篇名而無詩文,最初只稱“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

②蔽:概括。

③思無邪:語出《詩經(jīng)·魯頌·(jīong)》。楊伯峻《論語譯注》認為,“思”本是無意的語首詞,孔子引用它作“思想”解。

【譯】

孔子說:“《詩》三百的全部內(nèi)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純正,沒有一絲邪惡’。”

【評】

《詩經(jīng)》是一部古代詩歌總集,收納的詩歌種類繁多,《毛詩·序》中說:“故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所謂“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全面概括了《詩經(jīng)》的全貌。正如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說的:“《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p>

子曰:“道之以政①,齊之以刑②,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③?!?/p>

【注】

①政:政令。

②齊:整治,治理。

③格:歸附,歸正。

【譯】

孔子說:“以政令統(tǒng)領(lǐng),以刑法約束,百姓只是免于刑戮而無廉恥之心;以道德統(tǒng)領(lǐng),以禮法約束,百姓皆知廉恥且心悅誠服有歸正之心。”

【評】

依法施政和以德施政其實并不矛盾。即使在一個不大的企業(yè)里也是如此。首先,必須有嚴密且人性化的制度加以約束,明確告訴每個人雷區(qū)在哪里,觸碰雷區(qū)將會承擔什么責任,甚至受到什么懲罰。至如《孟子》中強調(diào)的:“及陷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所謂“罔民”,就是作為領(lǐng)導者不明確雷區(qū)在哪里,不通告觸碰雷區(qū)將會承擔什么責任,然后有人犯規(guī)而被處罰,這好比是張網(wǎng)以待,與陷害無異?!暗乐哉?,齊之以刑”,是管理的基礎(chǔ),是維護秩序的前提。在此基礎(chǔ)上,再加以道德和禮法的引導,使人在“知其然”的基礎(chǔ)上更“知其所以然”,就完美了?!暗乐哉?,齊之以刑”是錦,“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花,二者是錦上添花的關(guān)系,但如果沒有錦,花也就無法落地。這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關(guān)系。任何國家,任何機構(gòu),如果過分強調(diào)“德禮”的管理理念而忽視“政刑”的實際作用,后果都將非常嚴重。道德只能用來自我約束,不能強加他人,更不能輕信所有人都有大的格局和高的境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①?!?/p>

【注】

①踰矩:超越規(guī)矩。

【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向?qū)W;三十歲能立身于世,四十歲對世事不再有疑惑;五十歲時明悉了天命;六十歲聽聲辨意,聞弦歌而知雅意;七十歲時做任何事只需遵從內(nèi)心,卻絕不會有任何違背規(guī)矩的言行。”

【評】

這是一段膾炙人口的名言。當然,歷代對這段話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各說各話,莫衷一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和每個普通人一樣,在其一生也經(jīng)歷過激昂的青春,困惑的中年,至四十歲徹底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并為此奮斗了終生。人真是要有些年紀,有些閱歷之后才會真正了解、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理解他人和社會。每次讀到本章,著者都不禁會想到《論語·子罕第九》中的另一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孟懿子問孝①。子曰:“無違。”

樊遲御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p>

【注】

①孟懿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何忌,謚號懿。也稱孟孫。

②樊遲:孔子的學生。名須,字子遲?!墩撜Z》中均稱為“樊遲”。這樣的稱呼在當時很普遍,比如顏回字子淵,也被稱為“顏淵”。御:駕車。

【譯】

孟懿子向孔子請教孝的問題??鬃诱f:“不要違背禮節(jié)。”

樊遲為孔子駕車,孔子對他講:“孟孫問我孝的問題,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樊遲問:“這是什么意思?”孔子說:“父母在世,按照禮法侍奉;父母去世了,按照禮法安葬,按照禮法祭祀。”

【評】

這句話的本義是孔子對孝的基本定義,那就是符合禮法規(guī)定。所謂“無違”,絕不是俗本解釋的“不違背父母的意愿”,而是“不違背禮法”。當時,魯國實際掌握政權(quán)的三家卿(三桓)是孟孫氏(亦稱仲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他們的身份是卿,但經(jīng)常以諸侯甚至天子之禮祭祀祖先,這在當時是一種僭越行為。所以孔子在這里是有針對性的。

孟武伯問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②?!?/p>

【注】

①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名彘(zhì),謚號武。

②疾:疾病。

【譯】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的問題??鬃诱f:“父母會對兒女的疾病非常擔憂?!?/p>

【評】

對于“父母唯其疾之憂”的解釋歷來有兩種:一種認為,應(yīng)解釋為“兒女要高度關(guān)心父母的身體健康”;另一種認為,應(yīng)該解釋為“父母會對兒女的疾病非常擔憂”。也就是說,兒女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因為一旦生病,會讓父母極為擔憂。著者認為都對,但行文從后一種解釋。

子游問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注】

①子游:孔子的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譯】

子游向孔子請教孝的問題??鬃诱f:“如今人們認為的孝,就是能贍養(yǎng)父母。那家里的犬馬也都養(yǎng)著。沒有恭敬,供養(yǎng)父母和喂養(yǎng)犬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評】

本章與下章的“色難”異曲同工。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①。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②,曾是以為孝乎?”

【注】

①色:容色。這里指愉悅的神情。

②饌(zhuàn):食用。

【譯】

子夏向孔子請教孝的問題。孔子說:“在父母面前始終保持愉悅的神情很難。有事情,年輕人去效勞;有豐盛的酒肴,請年長者吃,如此就以為是孝了?”

【評】

有句老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闭f的是父母久病,兒女難以保持孝道,至少難以保持好的神情。其實,即使在日常,我們有時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向父母發(fā)脾氣。咱們中國人有個傳統(tǒng),叫“至親不謝”,這個“謝”,既有感謝的意思,也有道歉的意思。就是說,越是對待親近的人,態(tài)度倒往往不是那么恭敬,因為我們知道,親近的人不會輕易翻臉,由此成為習慣。但這是個很不怎么樣的習慣。著者有一位居住在大連的同仁,六十來歲了,上面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母親。這位同仁每天都像哄小孩兒一樣想盡辦法逗老人樂,有時老人也鬧脾氣,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這位同仁總是變著法兒地滿足老母親。一次我們在一起開會,會間閑聊說到孝的問題。他說,孝順,孝順,以順為孝。讓我感慨良多。遇到要給父母臉子看時,遇到又想跟父母發(fā)脾氣的時候,多想想我們小時候父母是怎么對待我們的,也想想孔子說的話吧。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①,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②,回也不愚?!?/p>

【注】

①回: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姓顏,名回,字子淵。

②發(fā):啟發(fā),發(fā)揮。

【譯】

孔子說:“我和顏回說話一整天,他從不反駁,就像愚笨一樣?;厝ズ笸ㄟ^反省思慮,也能有所啟發(fā)和發(fā)揮,顏回不愚笨?!?/p>

【評】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此人學習、說話等等都比別人慢半拍。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時也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好像反應(yīng)比較慢。這可能是慢性子問題,也可能是智商問題。但是,也有另一種可能—謹慎。其實他們的反應(yīng)不慢,遇事腦子里馬上有反應(yīng),只是基于謹慎的性格而不會脫口而出。老話說:“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笨鬃右舱f過:“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遇到這樣的人,別輕易下結(jié)論,也許是老成持重、韜光養(yǎng)晦的絕世高手。

子曰:“視其所以①,觀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
廋哉④?人焉廋哉?”

【注】

①所以:所做的事。

②所由: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③所安:安于什么。

④廋(sōu):藏匿,隱藏。

【譯】

孔子說:“觀察一個人在做些什么事情,發(fā)現(xiàn)他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探究他內(nèi)心安于什么。這個人還怎么隱匿?這個人還怎么隱匿?”

【評】

孔子這是在教導我們?nèi)绾巫R人視事。試想,某人在做一些事情,這是很直觀的。但他可能心口一致,怎么想,就怎么做;也可能心口不一,用善行掩蓋惡意。那么如果我們能發(fā)現(xiàn)其真實的目的,他就已經(jīng)很難遁形了。當然,這還沒到極致,當我們探究到他這個人內(nèi)心真實的好惡時,他就徹底藏不住了。因為,沒人愿意干違背自己本性的事,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如果是,要么是迫于什么不可抗拒的力量;要么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別有所圖。舉個例子,一個惜財如命的人,大張旗鼓地做些慈善事業(yè),雷聲大,雨點兒小,通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肯定很快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真實目的,而這個人的本性優(yōu)劣也就昭然若揭了。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譯】

孔子說:“溫習過往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而能有所啟發(fā)獲得新的知識,就可以為人師了?!?/p>

【評】

溫故知新,舉一反三是學習中的重要手段和能力。

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

①器:器物。

【譯】

孔子說:“君子不應(yīng)像器物一樣只有特定的用途?!?/p>

【評】

“君子不器”是歷代以來,尤其是近現(xiàn)代之后飽受爭議的一種中國傳統(tǒng)思維方式。按說,君子應(yīng)該多才多能。但由于對“君子不器”的狹隘理解,導致古人對掌握專門技巧的鄙視。自進入近現(xiàn)代,特別是科學昌明、社會分工極大細化的今天,任何對專門技巧的鄙視都勢必會阻礙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

在掌握了一定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之后,在其他領(lǐng)域有所涉獵研習是非常必要的。至少,一個“博洽”的人,其深度和厚度肯定對自己和他人都大有裨益。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p>

【譯】

子貢向孔子請教君子的問題。孔子說:“想要說什么話,先從行動上實踐了,然后再說?!?/p>

【評】

關(guān)于言行一致的問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p>

【注】

①周:普遍。比:勾結(jié),偏私。

【譯】

孔子說:“君子依道義廣泛團結(jié)而不是因利益相互勾結(jié),小人因利益相互勾結(jié)而不是依道義廣泛團結(jié)?!?/p>

【評】

這里說的“比”其實就是孔子曾提到的“黨”。比如:“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這個“黨”并不是如今“黨派”的含義,倒是近代中國黨派政治借用了古人的“黨”字。在中國古代,經(jīng)常“朋黨”連稱,“朋黨”則被認為是危害國家社稷的嚴重罪行。北宋名臣歐陽修有著名的《朋黨論》。他說:“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贝笠馐牵悸犅勁簏h之說自古有之,只是期盼君王能判別其中的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之間因道義相同而為朋,小人之間因利益相同而為朋,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臣認為小人之間沒有朋的關(guān)系,只有君子才有,為什么這么說呢?小人喜好的是物質(zhì)利益;貪戀的是財貨金錢。當小人間利益一致時,暫時勾結(jié)一處貌似朋友,其實是假的;一旦見利而爭先恐后,或利益瓜分殆盡而交往疏遠,則反而相互殘害,即使兄弟親戚間也在所不惜。所以臣說小人間沒有朋友,暫時的朋友,是假朋友。君子則不然,恪守的是道義,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節(jié)。朋友間,相互砥礪修身,則因同道而相互裨益;相互團結(jié)為國效力,則同舟共濟,始終如一,這是君子之朋。所以君王應(yīng)屏退小人的假朋,而用君子的真朋,則天下可以長治久安。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p>

【注】

①罔:蒙蔽。

②殆:疑惑。

【譯】

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可能被蒙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疑惑。”

【評】

學習和思考必須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學而不思者是書呆子,書越讀越糊涂,這樣的人在現(xiàn)實社會里很多;思而不學則會疑惑。學習沒有捷徑,沒有不斷學習做基礎(chǔ)的所謂思考,缺乏底蘊和厚度,往往膚淺甚至偏頗,這樣的人在現(xiàn)實社會里也不少。

子曰:“攻乎異端①,斯害也已!”

【注】

①異端:錯誤的理論,錯誤的觀點。

【譯】

孔子說:“研習那些錯誤的理論和觀點,這是有害的!”

【評】

關(guān)于本章的解釋自古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著者所采用的;另一種則將“攻”解釋為“批判”,而將“已”解釋為停止,制止,翻譯也就成了“批判錯誤的理論和觀點,就能制止其危害”。對本章理解的關(guān)鍵是如何理解“異端”。什么是孔子時代的“異端”?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引用焦循的解釋:“焦氏循補疏《韓詩外傳》云: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悖。蓋異端者,各為一端,彼此互異,惟執(zhí)持不能通則悖?!焙芏鄬W者將“異端”解釋為“非儒家正統(tǒng)”,這肯定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鬃佑诖呵镏┲苡瘟袊啦恍校蝸砣寮艺y(tǒng)?沒有正統(tǒng)又何來“異端”?以“六經(jīng)”為正統(tǒng),“異端”為離經(jīng)邪說始于漢武帝。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以《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jīng)為正統(tǒng)經(jīng)典,那是孔子去世幾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著者竊以為,理解孔子所說的“異端”,還當從其“中庸”思想入手—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是過猶不及,這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則。1949年之后,特別是在一段特殊歲月中,孔子的中庸之道曾經(jīng)一度被解釋為和事佬和稀泥的折中主義。所謂折中主義,是“把矛盾雙方不分主次地并列起來,把根本對立的觀點和理論無原則地、機械地混同起來的思想和方法”。其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則性。那么中庸之道是這樣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中庸就是中和,這個“中”不是折中,不是以犧牲原則性為代價,對兩端的遷就,而是剛性的原則,是唯一的正確,“不及”和“過”兩端都是錯誤,都是偏頗,都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說,如果兩方面有不同意見,應(yīng)該使它能夠中和,保留其對的一面,舍棄其不對的一面。說白了,就是依據(jù)客觀的規(guī)律和事實,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很少有人善于運用中庸之道,而好劍走偏鋒、鉆牛角尖兒的倒是比比皆是。“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為人處世之道首在“正直”,堅守道義,剛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門歪道,不見利忘義。中庸實際上就是強調(diào)“凡事有度,過猶不及”的理念,超過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問題都要選擇最正確的解決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唯一正確的“中”。為人處世也好,治理國家也罷,只要能“中”,自然就“和”,則天地萬物各安其位,天下太平。

因此,所謂“異端”是指偏離于唯一正確的“中”,即“不及”和“過”都是“異端”。當然,這是著者的一孔之見,在這里與廣大讀者切磋交流。

子曰:“由①!誨女知之乎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③。”

【注】

①由:孔子的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也稱季路。

②誨:教導,教誨。女:通“汝”,你。

③知:同“智”。

【譯】

孔子說:“仲由!我教給你的知識學會了沒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p>

【評】

對于“誨女知之乎”還有另一種比較通行的解釋,即楊伯峻《論語譯注》所采用的“教給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正確態(tài)度吧”。這兩種解釋都通。

關(guān)于不懂裝懂,歷史上的故事實在太多了,但著者卻想到了一則可能大家都沒太注意的材料。明末大學者張岱寫過一本書,叫《夜航船》,這是一本小百科全書,或者說知識要點速查手冊式的作品。

張岱講了一則笑話,來說明自己編寫《夜航船》這本書的目的:從前有個和尚,與一個讀書人同宿于一艘夜航船上。讀書人高談闊論,侃侃而談,和尚被其氣勢壓服,只能蜷著腿腳躺著,弄得非常辛苦。后來和尚慢慢聽出讀書人話語中有破綻,于是問:“請問先生,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說:“是兩個人?!焙蜕姓f:“這么說來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說:“自然是一個人!”和尚就笑起來:“這樣說來,您還是讓小僧我也伸伸腳吧。”所以張岱說:我書中所記,都是眼前很膚淺的事情,大家不妨記一記,只是為了不讓和尚伸腿而已。

這是個笑話,但一哂之余也要謹記“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干祿①。子曰:“多聞闕疑②,慎言其余,則寡尤③;多見闕殆④,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注】

①子張:孔子的學生。復(fù)姓顓(zhuān)孫,名師,字子張。干:求取。祿:官吏的俸祿。

②闕疑:將有疑問的暫時保留。

③寡尤:少有過失。

④闕殆,義同“闕疑”。

【譯】

子張向孔子學習為官之道??鬃诱f:“多聽并將有疑問的暫時保留,其他有把握的謹慎說出,就會少有過失;多看并將有疑問的暫時保留,其他有把握的謹慎施行,就會少有懊悔。能做到說話少有過失,行動少有懊悔,俸祿就在這里面了。”

【評】

本章包含兩個含義:一是“多聽慎言,多看慎行”。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自己弄得明白的事情尚且在言行上應(yīng)有所謹慎和保留,何況自己一時還弄不太明白的事情呢。一個人,無論處于什么位置,一旦自負剛愎,一旦敢于、樂于,甚至善于在自己尚不熟悉或尚未完全領(lǐng)悟的領(lǐng)域瞎說話,瞎做事,瞎指揮,就離栽跟頭不遠了。

另一個是“謹言慎行”。老話叫“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話多絕對不是好事?,F(xiàn)實社會中有很多言行高調(diào)、處世張揚的人。首先,這是個人性格,本無對錯可言。但從歷史經(jīng)驗看,說話做事不謹慎的人,往往會招致災(zāi)禍。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哀公問曰①:“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②,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p>

【注】

①哀公:魯國國君。姓姬,名蔣,謚號哀。

②錯:通“措”,放置。枉:本義為彎曲,這里指代品行不端之人。

【譯】

魯哀公問孔子:“怎么做能使百姓順服?”孔子回答說:“任用正直之人去統(tǒng)治管理品行不端之人,百姓就會心悅誠服;任用品行不端之人去統(tǒng)治管理正直之人,百姓就不會順服?!?/p>

【評】

這個道理太簡單了。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如果政治相對清明,官吏相對勤勉清廉,社會必定比較穩(wěn)定。反之,豺狗當?shù)溃倮糌澑?,甚至“率獸食人”,禍亂也就在肘腋之間了。小到一個機構(gòu)、一個企業(yè)也是如此。所以就像諸葛亮《出師表》里所說:“親賢臣,遠小人?!闭~媚佞倖者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何嘗會考慮你的利益,有所圖并有所得時還能對你忍一忍;無所圖或無所得時,好的棄你而去,差的難免還有殺招兒。必須警惕呀!

季康子問①:“使民敬、忠以勸②,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③,則敬;孝慈④,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p>

【注】

①季康子:魯國大夫。姓季孫,名肥,謚號康。是當時實際掌握魯國政權(quán)的“三桓”中勢力最大的季孫氏宗主。

②勸:勤勉。

③臨:治理,統(tǒng)治。

④孝慈:孝敬長輩,慈愛晚輩。

【譯】

季康子問孔子:“要使百姓恭敬、忠誠并勤于勞作經(jīng)營,要怎么做?”孔子說:“統(tǒng)治百姓時嚴謹莊重,百姓自然對你恭敬;你孝敬長輩,慈愛晚輩,百姓受到你的感召,自然對你忠誠;任用善良賢能者以教導幫助能力較差者,百姓自然勤于勞作經(jīng)營。”

【評】

這是說領(lǐng)導者與被領(lǐng)導者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試想,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領(lǐng)導者,會感召一群仁義禮智信的下屬跟著他干?

或謂孔子曰①:“子奚不為政②?”子曰:“《書》云③:‘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④?!且酁檎善錇闉檎??”

【注】

①或:有人,某人。

②奚:為什么。為政:從政做官。

③ 《書》:《尚書》。

④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今本《尚書》逸文,后偽古文《尚書》的著者將其偽造雜糅進《君陳篇》。

【譯】

有人問孔子:“您為什么不從政呢?”孔子說:“《書》上說:‘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并將這樣的孝悌推廣到施政之中?!@就是從政,為什么一定要當官才算從政呢?”

【評】

孔子這個回答有兩層含義:首先,按照儒家“大學”的思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八綱目”,妥善處理家庭關(guān)系本是從政的基礎(chǔ)和張目;其次,孔子一生的政治實踐確實不算成功,這也許是孔子的自我解釋吧。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①。大車無②,小車無③,其何以行之哉?”

【注】

①可:善,好。

(ní):古代大型畜力車(牛拉的車為大車)車轅前端與車橫木相銜接的部分。

(yuè):古代小型畜力車(驢、騾、馬拉的車為小車)車轅前端與車橫木相銜接的部分。

【譯】

孔子說:“人無誠信,真是不可救藥。就像大車沒有,小車沒有,怎么行駛呢?”

【評】

孔子用車輛最關(guān)鍵的樞機部位形容人的誠信,以說明誠信于人的極端重要性。這樣的形容貼切嗎?著者認為實在是太貼切了。你不講誠信,騙一、騙二,還能騙三?尤其在今天,資訊高度發(fā)達,全國企業(yè)、機構(gòu)和個人征信系統(tǒng)也在逐步建立完善中,如何遁形?這里,著者又有感悟,就像上面所說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是管理的基礎(chǔ),是維護秩序的前提。在此基礎(chǔ)上,再加以道德和禮法的引導,使人在‘知其然’的基礎(chǔ)上更‘知其所以然’,就完美了?!乐哉R之以刑’是錦,‘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花,二者是錦上添花的關(guān)系,但如果沒有錦,花也就無法落地。這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關(guān)系?!币痪湓?,誠信的建立確實需要道德的引導,同時更需要將其不誠信行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手段,甚至讓其因為失信而受到嚴厲的懲罰。道德、紀律和法律是遞進的關(guān)系,先有道德,后有紀律,最后有法律。而法律的施行,也可以將規(guī)則反推回道德—因畏懼法律懲罰,可能會遵守秩序,久而久之成為習慣,最終也就變成了本能上的遵守紀律,遵行道德。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①?”子曰:“殷因于夏禮②,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p>

【注】

①十世:十代人。

②因:沿襲,承襲。

【譯】

子張問:“可以預(yù)見十代人之后的禮法嗎?”孔子說:“殷商繼承夏代的禮法,有所增補削減,是可以知道的;周繼承殷商的禮法,有所增補削減,是可以知道的;如果有人繼承周的禮法,即使百代之后,也是可以預(yù)見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①,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p>

【注】

①鬼:人亡為鬼。在孔子時代,鬼基本專指逝去的祖先的靈魂或其他神靈,并沒有什么忌諱。

【譯】

孔子說:“不是自己應(yīng)該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是諂媚。面對應(yīng)該仗義出手的事情卻袖手旁觀,是無勇?!?/p>

【評】

這句話讓人有些困惑。首先,上下兩句,天上一腳,地下一腳,有些風馬牛不相及。而且沒頭沒腦,不知所指。著者竊以為,孔子這句話語含責備和憤懣,肯定有所特指,只是史料湮沒或說我們還沒有鐵證。歷來就本章也有很多揣測臆斷,但圣人之言不敢妄斷,待來者考證吧。請參看本書《八佾第三》篇“季氏旅于泰山”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