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佾第三

論語評釋 作者:喬通 評釋


八佾第三

孔子謂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

①季氏:魯國“三桓”之一季孫氏。

②八佾(yì):天子所用的一種樂舞。佾,古代樂舞的行列,一佾八人。

【譯】

孔子說到季孫氏:“用八佾樂舞這種僭越行為都能干出來,還有什么干不出來的?”

【評】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有兩種傳統(tǒng)的解釋,一種是著者所采用的;另一種將“忍”解釋成“忍耐”,即“這都能忍受,還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作為成語,“是可忍也,孰不可忍”的現(xiàn)代漢語意義即是如此。

孔子生活的時代,被他定性為“禮崩樂壞”的黑暗時期。周天子權(quán)威喪盡,諸侯國各自稱雄,在孔子的故鄉(xiāng)魯國,國君更是被像“三桓”這樣的卿、大夫所架空,成了擺設(shè)。孔子一生的從政經(jīng)歷并不成功,這與他主觀上不愿與“亂臣賊子”合作,客觀上與之交往不順暢均有重大關(guān)系。

三家者以《雍》徹①。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

①三家者:指魯國大夫“三桓”—孟(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队骸罚骸对娊?jīng)·周頌》中的一篇。為周天子行祭禮后撤去祭品時所唱。徹:撤去。

②相(xiàng)維辟公,天子穆穆:《雍》中的詩句。大意是,諸侯助祭,天子肅穆地進(jìn)行主祭。相,助祭的人。辟公,指諸侯。天子,主祭的周天子。穆穆,形容端莊恭敬的儀態(tài)。

【譯】

三家祭祀祖先完畢撤去祭品時以天子之禮唱《雍》這首詩??鬃诱f:“《雍》這首詩中說:‘諸侯助祭,天子肅穆地進(jìn)行主祭。’這句詩用在他們這樣的卿、大夫的宗廟里是什么意
思?”

【評】

孔子這是蔑視、譏諷“三桓”僭越禮法,沒有文化。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

孔子說:“為人不仁,他會如何對待禮制?為人不仁,他會如何對待樂制?”

【評】

孔子是以反問表示肯定,即,一個人為人不仁,他對待禮樂的態(tài)度就可想而知了。

林放問禮之本①。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②,寧戚③?!?/p>

【注】

①林放:魯人。

②易:整治。這里指辦喪事過重禮儀。

③戚:悲傷。

【譯】

林放向孔子請教禮的本質(zhì)??鬃诱f:“你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呀!日常的禮儀,與其奢侈,寧可節(jié)儉;喪禮,與其儀節(jié)上過度周備,寧可表現(xiàn)得非常悲傷。”

【評】

禮,是孔子終生研習(xí)和追求的大義,他用這樣兩句話來定義自己最看重的大義,說明這兩句話的分量有多重。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而大分類則只有兩種:“常禮”和“喪禮”。常禮包括吉禮、嘉禮、賓禮、軍禮,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喪禮就是兇禮,是完全有別于常禮的。著者竊以為,在孔子眼中,“常禮”注重的是儀式的完備,而不應(yīng)過分鋪張奢華;“喪禮”注重的則是兒孫因長輩逝去而產(chǎn)生的悲戚不舍之情。當(dāng)然,符合逝者身份的喪禮儀式(根據(jù)逝者身份,葬之以天子之禮,諸侯之禮,卿、大夫之禮或士之禮)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仔細(xì)分析孔子這兩句話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shí)質(zhì)還是強(qiáng)調(diào)“身份”,即按照其身份不同恪守其禮法規(guī)則,其目的還是強(qiáng)調(diào)“樂殊貴賤,禮別尊卑”。同時,也是孔子對那個時代某些人僭越禮法的不滿。這些,正是孔子所認(rèn)為的“禮”的本質(zhì)。

子曰:“夷狄之有君①,不如諸夏之亡也②?!?/p>

【注】

①夷狄:古代對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

②諸夏:中原華夏各邦國政權(quán)。亡(wú):無。

【譯】

孔子說:“夷狄雖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華夏各邦國沒有君主。”

【評】

本章的傳統(tǒng)解釋即著者采用的翻譯。但近現(xiàn)代還有一種新的解釋—即,認(rèn)為這是誤解孔子以諸夏自居,傲視天下,目空一切,認(rèn)為其他少數(shù)民族都不如漢族。這種解釋承認(rèn)“夷狄”一詞的詞源是指中原以外的民族,但此處的“夷狄”則指道德禮義水平低下的地方;而道德禮義水平高的地方叫做“諸夏”。本此,將本章理解為,如果中原地區(qū)道德禮義水平不高,同樣也是“夷狄”,中原之外的地方如果道德水平很高,也是“諸夏”。如果有了道德禮義,那么,這個民族就是優(yōu)秀的民族,即使這個民族沒有君王,也同樣是優(yōu)秀的;如果沒有道德禮義,那么,這個民族就不是優(yōu)秀民族,即使有君王,也沒有什么可取的,道德禮義比君王更重要。《論語注疏》:“此章言中國禮義之盛,而夷狄無也。舉夷狄,則戎蠻可知。諸夏,中國也。亡,無也。言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p>

著者不敢妄論,錄于此,給讀者做個參考備忘。

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謂冉有曰②:“女弗能救與③?”對曰:“不能?!弊釉唬骸皢韬?!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

①旅:祭祀山神為旅。在周代,這是周天子的特權(quán)。

②冉有:孔子的學(xué)生。姓冉,名求,字子有。

③救:糾正。

【譯】

季孫氏將祭祀泰山??鬃訉θ接姓f:“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回答:“不能?!笨鬃诱f:“唉!難道泰山之神會不如林放懂得禮嗎?”

【評】

有學(xué)者認(rèn)為,本章與《為政第二》篇最后一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是一對錯簡,二者本是一句,后世誤置兩處。如果從字面上看,有些道理??鬃诱f的“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指的是季孫氏;而“見義不為,無勇也”是責(zé)備冉有。暫且放在這里備查,期待來者的考證吧。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①!揖讓而升②,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注】

①射:射禮。

②揖讓:相互作揖并謙讓。升:登上。

【譯】

孔子說:“君子沒什么可爭的。如果有所爭,那一定是在射禮上吧!他們相互作揖謙讓,然后輪流登上箭道。射畢回到座位對飲。這種爭也是非常有君子風(fēng)度的?!?/p>

【評】

儒家有“君子六藝”,射(射箭)是其中一項。傳統(tǒng)儒家其實(shí)是很尚武的,“六藝”中的射和御(駕車)都是涉及軍事的技能。中國古代很多儒生都有非常精湛的軍事技能,像我們上文曾經(jīng)提到的王陽明。據(jù)史料記載,王陽明在蕩平“寧王之叛”時,受到隨武宗“親征”的提督軍務(wù)太監(jiān)張忠的忌恨。當(dāng)時,朝廷上下都知道王陽明是學(xué)貫古今的大才,張忠認(rèn)為他是文士,必不諳軍事訓(xùn)練,于是強(qiáng)令他在隨行的京軍將士面前射箭,想以此羞辱他。不料王陽明徐徐站起,提弓便射,三發(fā)三中,全軍歡呼喝彩,令張忠尷尬不已。(見《明史·王守仁傳》)毛澤東曾慨嘆中國人尚武精神的喪失:“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保ㄒ?917年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號《體育之研究》,署名“二十八畫生”)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①。’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②?!?/p>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③!始可與言《詩》已矣?!?/p>

【注】

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碩人》,最后一句應(yīng)該是逸文,現(xiàn)存《詩經(jīng)》中無此句。大意是,笑顏如花,美目顧盼,身穿沒有顏色圖案的素服依然
燦爛。

②繪事后素:美麗的圖畫是以白底為基礎(chǔ)的。

③起:啟發(fā)。

【譯】

子夏問孔子:“‘笑顏如花,美目顧盼,身穿沒有顏色圖案的素服依然燦爛?!@是什么意思?”孔子說:“美麗的圖畫是以白底為基礎(chǔ)的?!?/p>

子夏說:“禮在仁之后?”孔子說:“能給我啟發(fā)的是卜商!我可以和你討論《詩》了?!?/p>

【評】

本章的理解在兩處歷來爭議較大。第一處是子夏引用《詩經(jīng)》詩句的最后一句“素以為絢兮”,這句在今存的《詩經(jīng)》中沒有,大多數(shù)的解釋為“白色的底子上畫著美麗的圖畫”。著者不敢茍同。因為上兩句說的都是美麗女子的容貌,此處突然冒出一句關(guān)于畫畫的內(nèi)容很突兀,上下文毫不連貫。而通過上下文,著者認(rèn)為,這句應(yīng)該是形容女子的衣飾,因此,用“身穿沒有顏色圖案的素服依然燦爛”解釋更通。第二處是“繪事后素”和“禮后乎”中的兩個“后”,這個“后”怎么解釋?通行的是“在……之后”,筆者亦不敢茍同。理由如下:一、“后”在古漢語中有“繼承”之意,這一用法在先秦古漢語中并不少見。二、如果以“繼承”來訓(xùn)“后”,則本章的理解立刻豁然開朗。素底是圖畫的基礎(chǔ),而仁是禮樂的基礎(chǔ)(同時,子夏引《詩經(jīng)》贊美素顏素服的女子后,聽到老師說素底才好畫畫,才會馬上聯(lián)想到“仁”和“禮”的關(guān)系,而大獲老師的贊賞)。這不是一個先有誰,后有誰的概念,而是一個傳承、因果,或者說本質(zhì)與形式的概念。即,仁是本質(zhì),禮樂是由仁衍生出來的形式。這也正與上句“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相合。所以著者認(rèn)為,本章的核心,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在強(qiáng)調(diào)“仁”第一位的重要性。以上是著者一孔之見,在此待方家指教。

這是孔子又一次稱贊學(xué)生可以與之“言《詩》”,第一次是說子貢。(請參看本書《學(xué)而第一》篇“貧而無諂”章)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獻(xiàn)不足故也③。足,則吾能征之矣?!?/p>

【注】

①杞:成湯滅夏桀后,將夏王的后裔封于杞,以繼續(xù)夏王宗族的祭祀。后杞國滅亡。周武王滅商后,尋訪夏代王族的后裔,將之冊封于杞國,以繼續(xù)夏王宗族的祭祀,杞得以復(fù)國。所以,杞國會留存一些夏代的禮法制度。征:驗證,考證。

②宋:周武王滅商后,將商王的后裔冊封于宋國,以繼續(xù)商王宗族的祭祀。所以,宋國會留存一些商代的禮法制度。

③文:典籍。獻(xiàn):賢者。

【譯】

孔子說:“夏代的禮法,我能說個大概,但現(xiàn)在的杞國不能給我提供更多的證據(jù)進(jìn)行更詳細(xì)的考證;商代的禮法,我能說個大概,但現(xiàn)在的宋國不能給我提供更多的證據(jù)進(jìn)行更詳細(xì)的考證。這是現(xiàn)存文字典籍和了解掌故的賢者太少的緣故。如果現(xiàn)存的文字典籍和了解掌故的賢者足夠多,我就能做更詳細(xì)的考證?!?/p>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觀之矣?!?/p>

【注】

①禘(dì):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典禮。灌:禘禮中向祖先獻(xiàn)酒的儀式。

【譯】

孔子說:“魯君舉行禘祭時自灌禮之后,我就不想看了。”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譯】

有人問孔子關(guān)于禘禮的儀式制度。孔子說:“我不清楚。真正清楚禘禮儀式和制度的人治理天下,應(yīng)該像把東西擺在上面一樣容易吧!”說著指了指自己的手掌。

【評】

禘禮為天子之禮。據(jù)《禮記·明堂位》記載:“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鞠牧?,以禘禮祀周公于大廟?!钡笫赖聂攪鴩齾s將這一本來只針對周公的恩典推而廣之到了歷代先祖,這在孔子看來是僭越。所以上章有:“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本章則委婉地表達(dá)了自己的不滿。

祭如在①,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p>

【注】

①祭:這里指祭祖。

【譯】

孔子祭祖時就好像祖先就在那里一樣,祭神就像神靈就在那里一樣。他說:“如果我不親自參加祭祀而是找人代替,和沒有祭祀是一樣的?!?/p>

王孫賈問曰①:“與其媚于奧②,寧媚于灶③,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④。”

【注】

①王孫賈:衛(wèi)靈公的大臣。

②媚:獻(xiàn)媚,巴結(jié)。奧:屋內(nèi)西南角叫奧,古人認(rèn)為那里有神靈棲息。

③灶:做飯的設(shè)備,古人認(rèn)為也有神靈司之。

④禱:祈禱,禱告。

【譯】

王孫賈問孔子:“與其獻(xiàn)媚于奧神,不如獻(xiàn)媚于灶神,這是什么意思?”孔子說:“您說的不對。如果得罪了上天,向誰祈禱都沒用?!?/p>

【評】

楊伯峻先生《論語譯注》:“王孫賈和孔子的問答都用的比喻,他們的正意何在,我們只能揣想。有人說,奧是一室之主,比喻衛(wèi)君,又在室內(nèi),也可以比喻衛(wèi)靈公的寵姬南子;灶則是王孫賈自比。這是王孫賈暗示孔子,‘你與其巴結(jié)衛(wèi)公或者南子,不如巴結(jié)我?!虼丝鬃哟饛?fù)他:‘我若做了壞事,巴結(jié)也沒有用處;我若不做壞事,誰都不巴結(jié)?!钟腥苏f,這不是王孫賈暗示孔子的話,而是請教孔子的話。奧指衛(wèi)君,灶指南子、彌子瑕,位職雖低,卻有權(quán)有勢。意思是說,‘有人告訴我,與其巴結(jié)國君,不如巴結(jié)有勢力的左右像南子、彌子瑕。你以為怎樣?’孔子卻告訴他:‘這話不對;得罪了上天,那無所用其祈禱,巴結(jié)誰都不行?!乙詾楹笠徽f比較近情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