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刊《丁則良文集》序

書生本色:周一良隨筆 作者:周一良


未刊《丁則良文集》序

——紀念兩位摯友之二

丁則良教授平反以后,他在海峽彼岸的朋友,準備給他出一本文集,要我寫一篇序。后來不知什么緣故,這部書沒有出,我的序也就擱下了。則良含冤自殺以后,他的愛人李淑蓉同志曾經(jīng)多次跟我講到則良在東北努力工作,及取得的成就。也跟我講過,有壞人誣陷他保全自己甚至于抬高自己。她又跟我講過,吉林大學的匡亞明校長,對待他們?nèi)绾蔚耐ㄇ檫_理,對他們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應當感謝。她還談到她的子女,她的大女兒從小就有學鋼琴的天才,但是,遭家難之后,做鋼琴家的夢就完全破滅了。這個孩子后來在吉大圖書館工作,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績。他們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很有才氣,非常喜歡文史之學,想繼承父業(yè),他們?nèi)乙恢聢詻Q反對他學文科,最后終于學了理工科?,F(xiàn)在,兄弟兩個都在美國大學教書??梢?,反“右”派運動除了制造了五十萬“右”派分子以外,還有多少幕后的悲劇呀。

1999年10月17日周一良記

丁則良同志(1915—1957)不幸含冤而逝,已經(jīng)將近二十五年了。經(jīng)過十年的內(nèi)亂和粉碎“四人幫”的斗爭,他終于得到平反昭雪,這本論文集也得以問世。面對故人遺稿,不禁百感交集。

則良同志出身于北京著名的男四中,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1938年畢業(yè)??箲?zhàn)期間先后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師范學院史地系和云南大學歷史系任教,1945年調(diào)回聯(lián)大。一二一運動期間曾參加聯(lián)大法律委員會和講助會,聲援一二一運動。1946年隨清華大學復員。1947年赴英國,在倫敦大學學習。全國解放后,他放棄去美國的機會,于1950年春歡欣鼓舞地回到新中國,回到清華園。在黨組織領導之下,按照負責校委會的吳晗同志的具體指導,則良同志積極熱情地參加清華歷史系的工作:學習馬克思主義,改進教學,開展研究,團結(jié)老教師等等。他善于出主意,也樂于出力氣,工作有熱情而負責任,發(fā)言富于感染力。1952年院系調(diào)整,他愉快地服從組織分配,到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任教,直到逝世。

在舊社會,則良同志是走過一段彎路的。一二九時期,他從一個埋頭讀書的高才生,成為積極投身于火熱的愛國救亡運動的戰(zhàn)士。但是,這條革命的大道他沒有堅定地一直走下去,而是又回到了書齋。這一點,我看他是始終歉然不安,對黨對革命事業(yè)抱有沉重的悔恨心情的。我還記得很清楚,“三反”運動知識分子思想改造時,一位老教授在清華同方部做了自我檢討后,則良同志登臺發(fā)言,痛哭流涕。當時我很不理解,以后逐漸了解他的過去,才恍然領悟,這是他悔恨交加的心情的表現(xiàn)。這種心情,轉(zhuǎn)化為他積極工作的熱情,成為支持他勇往直前的動力,使他努力為黨工作,奔向社會主義前途。1952年10月,他一到長春,就給我們幾個從清華調(diào)整到北大的同志來信。這封信經(jīng)過浩劫之后,1979年初意想不到地又回到我的手中?,F(xiàn)把信中最后一段抄在這里:

東北經(jīng)濟發(fā)展在國內(nèi)是進步的。各種建設在突飛猛進之中。文教方面,普及與提高都是極迫切需要的。經(jīng)費不少,缺的是人??吹竭@點,就了解抽肥補瘦的必要與不可緩。在這樣一個新環(huán)境中,我將在工作中鍛煉自己。常常會想起你們,想起我們一起搞過的工作。但我們必須向前看,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將來。對新環(huán)境,了解情況是必要的,但不可存“先觀察一下再說”的想法。最重要的是站穩(wěn)人民立場,不旁觀,不客觀主義地對待新人新事物新工作。當然說話做事要考慮效果(這一點我過去極欠缺,給工作帶來損失)??紤]之后,話還是要說,事還是要做,否則就不對了。短短的五天,已使我感覺到這點。希望你們多來信,督促我,地區(qū)雖然不同,我們要做親密的戰(zhàn)友,奔向一個共同的目標。

這些都是則良同志的由衷之言。他對黨的政策的認識,他的工作干勁與熱情,他的自我批評精神,不是都躍然紙上嗎?

則良同志天資聰穎,學術(shù)興趣很廣,但并非泛泛涉獵,而是富于鉆研精神。他教過中國通史、宋史等課。到東北后,系里添設亞洲史新課,他服從工作需要,又改治亞洲各國史。由于他中國近代史的功力深厚,西洋近代史的基礎扎實,又掌握英俄文這兩種重要的語言工具,所以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開始研究亞洲史的時間雖不長,就已經(jīng)卓然有所成就。本書所收關(guān)于近代亞洲民族解放斗爭的三次高潮、1857年印度大起義、孫中山與亞洲民族解放斗爭等論文,資料翔實,分析深入,論斷精當,在當時的亞洲史學界,是拓荒之作;從今天來看,依然有其不滅之價值。當時高教部委托他編寫亞洲各國史教材的近代部分,委派他出國參加東方學會議,都說明對則良同志這方面成就的高度評價。

抗美援朝期間,清華歷史系的同志們在吳晗同志的倡導下,積極用自己的專業(yè)為人民服務,撰寫了一系列揭露帝國主義、回顧中朝友好的文章,當時起過良好作用。本書所收有些篇,就是那時的作品。今天看來,其中某些提法或許不盡恰當,某些論點(如戊戌維新的評價)或許是錯誤的。但文中鳩集的史料,今后還是很有用的。我們采用歷史主義對待,一律不加改動。附錄所收兩篇有關(guān)宋史的文字,則是出于紀念意義,使則良同志這方面付出的心血,不致流為雪泥鴻爪。他還翻譯過一些著作,這里就割愛了。

我與則良同志相識,是在解放初期他回清華以后,工作上接觸比較多。他去東北后,由于我們都改行搞亞洲史,增加了學術(shù)上的共同語言。我對他的成就是極為佩服,自愧弗如的。我們相識、相處的時間不過六七年,但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學術(shù)上的切磋,永遠不能忘記他對我工作上的支持和政治上的啟迪。是他介紹我參加民盟,也是他第一個鼓勵我這樣一個舊知識分子爭取入黨?;貞浲拢瑲v歷在目。當這本文集將要出版之時,我感到萬分欣慰,更感到萬分惋惜。則良同志如果健在,這四分之一世紀中,以他的熱情與努力,以他的學識與才華,對中國史學界和中國人民,會做出多少更寶貴更有意義的貢獻?。∮绕涫窃诜鬯椤八娜藥汀敝?,迎來百花齊放的科學的春天。則良同志已經(jīng)享受不到這個春天的溫暖,就讓他用心血澆注而結(jié)出的學術(shù)成果,來裝點史學界的百花之園吧!

1981年12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