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從“圈子”到“流派”

“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 作者:陳平原 著


四、從“圈子”到“流派”

清末民初迅速崛起的報刊,已經(jīng)大致形成商業(yè)報刊、機關(guān)刊物、同人雜志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同的運作模式,既根基于相左的文化理念,也顯示不同的編輯風格。注重商業(yè)利益的《申報》《東方雜志》等,一般來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立論力求“平正通達”;代表學會、團體或政黨立場的《新民叢報》《民報》等,橫空出世,旗幟鮮明,但容易陷于“黨同伐異”;至于晚清數(shù)量極多的同人雜志,既追求趣味相投,又不愿結(jié)黨營私,好處是目光遠大,胸襟開闊,但有一致命弱點,那便是缺乏穩(wěn)定的財政支持,且作者圈子太小,稍有變故,當即“人亡政息”。

陳獨秀之創(chuàng)辦《新青年》,雖然背靠群益書社,有一定的財政支持,但走的是同人雜志的路子,主要以文化理想而非豐厚稿酬來聚集作者。四卷三號的《新青年》上,赫然印著《本志編輯部啟事》:“本志自第四卷一號起,投稿章程,業(yè)已取消。所有撰譯,悉由編輯部同人,公同擔任,不另購稿?!?sup>[1]這固然表明雜志對于自家能力的極端自信,更凸顯同人做事謀義不謀利的情懷。

《新青年》

作為同人雜志,《新青年》之所以敢于公開聲明“不另購稿”,因其背靠當時的最高學府“國立北京大學”。第三至七卷的《新青年》,絕大部分稿件出自北大師生之手。至于編務,也不再由陳獨秀獨力承擔。第六卷的《新青年》,甚至成立了由北大教授陳獨秀、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沈尹默六人組成的編委會,實行輪流主編。

比起晚清執(zhí)思想界牛耳的《新民叢報》《民報》等,《新青年》的特異之處,在于其以北京大學為依托,因而獲得豐厚的學術(shù)資源。創(chuàng)刊號上刊載的《社告》稱:“本志之作,蓋欲與青年諸君商榷將來所以修身治國之道”;“本志于各國事情學術(shù)思潮盡心灌輸”;“本志執(zhí)筆諸君,皆一時名彥”。以上三點承諾,在其與北大文科攜手后,變得輕而易舉。晚清的新學之士,提及開通民智,總是首推報館與學校。二者同為“教育人才之道”、“傳播文明”之“利器”[2],卻因體制及利益不同,無法珠聯(lián)璧合。蔡元培之禮聘陳獨秀與北大教授之參加《新青年》,乃現(xiàn)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質(zhì)的大事。正是這一校一刊的完美結(jié)合,使新文化運動得以迅速展開。

同是從事報刊事業(yè),清末主要以學會、社團、政黨等為中心,基本將其作為宣傳工具來利用;民初情況有所改變,出版機構(gòu)的民間化、新式學堂的蓬勃發(fā)展,再加上接納新文化的“讀者群”日漸壯大,使得像《新青年》這樣運作成功的報刊,除了社會影響巨大,本身還可以贏利。因此,眾多潔身自好、獨立于政治集團之外的自由知識者,借報刊為媒介,集合同道,共同發(fā)言,形成某種“以雜志為中心”的知識群體。到了這一步,“同人雜志”已超越一般意義上的大眾傳媒,而兼及社會團體的動員與組織功能。世人心目中的“《新青年》同人”,已經(jīng)不僅僅是某一雜志的作者群,而是帶有明顯政治傾向的“文化團體”。[3]

與《新青年》唱對臺戲的《學衡》,同樣也不例外。不僅如此,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社團及其主辦的文學刊物或報紙副刊,都有明顯的群體或集團意識。你可以應邀為不同傾向的雜志或副刊撰稿,但你的基本立場及文學趣味,還是有大致的歸屬——起碼在時人或后世的文學史家看來是如此。即便不是同人雜志,所謂“園地公開”,“絕不排斥外稿”,也都很難真正落實。以我為主,廣招賢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每個著名的文學雜志或報紙副刊,都建立起自己的圈子,甚至形成文學上的流派。此乃“現(xiàn)代文學”之不同于“古典文學”的一大特色。

像創(chuàng)造社那樣有明顯的“品牌意識”,將所有自己經(jīng)營的文學陣地,一律冠以“創(chuàng)造”二字——如創(chuàng)刊于1922年的《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刊于1923年的《創(chuàng)造周報》和《創(chuàng)造日》,以及創(chuàng)刊于1926年的《創(chuàng)造月刊》,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多。但文學史家很容易理清各家副刊及雜志之間的關(guān)系,比如,從屬于文學研究會的,起碼包括《小說月報》、《詩》月刊、《文學周報》《晨報副刊》等。你可以標榜自己不偏不倚,沒有任何黨派意識,可大家都認定你有所歸屬。如徐志摩主編《晨報副刊》時,就曾再三辯白自己所編“決不是任何黨派的宣傳機關(guān)”“決不以正反定取舍”[4],可大家還是認定他的編輯風格,明顯不同于前任孫伏園,帶有明顯的“新月”味。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不同于此后創(chuàng)刊的《新月雜志》,不是同人刊物,但以徐的名氣,可以做到“只知對我自己負責任”,“我愛登什么就登什么”。[5]著名的文人學者辦雜志、編副刊,不同于職業(yè)編輯,在于其有明確的立場與趣味,其選擇去取,即便無心,也都大有深意。你態(tài)度越是認真,越是自認出于公心,越可能“排斥異己”。

[1] 《本志編輯部啟事》,《新青年》4卷3號,1918年3月。

[2] 參見鄭觀應《盛世危言·學校上》(《鄭觀應集》上冊247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及梁啟超《自由書·傳播文明三利器》(《飲冰室合集·專集》第2冊41頁,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3] 參見陳平原《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新青年〉研究》第一節(jié)“同人雜志‘精神之團結(jié)’”。

[4] 志摩:《記者的聲明》,《晨報副刊》1925年10月22日。

[5] 徐志摩:《我為什么來辦,我想怎么辦》,《晨報副刊》1925年10月1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