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從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西人西學翻譯與晚清救國良策的探索 作者:盧明玉


第一節(jié) 從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從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到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國人開始探索“救國良策”的起步階段,也是西學在近百年的禁教之后,開始主要由新教傳教士譯介東土的時期。雖然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一直有零星的強國探索和西學傳播在進行著,但相比之下,迫切的程度大不相同。直到閉關鎖國的天朝大國在西方列強面前不堪一擊,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割地、賠款之后,國人才從迷夢中醒來,如清朝官員董宗遠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后感嘆道:“國威自此損矣,國脈自此傷矣,亂民自此生心矣,邊境自此多事矣。”

以林則徐、魏源等為代表的最先睜眼看世界的近代中國人,提出并倡導“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口號。他們在搜集西方信息、掌握基本的世界史地知識、目睹西方先進的武器軍備后,看到并承認西方的長處,主張學習西方的“長技”,最終是為了抵御西方侵略。這是對傳統(tǒng)經世思想的豐富與發(fā)展,是對夷夏之辯傳統(tǒng)觀念的挑戰(zhàn),但他們受主觀認識和客觀條件所限,目光局限在引介軍事制造技術和相關科技知識上。林則徐專門聘請譯員為屬僚,翻譯西方文獻資料,輯成《華事夷言》,繼又編《四洲志》,魏源編《海國圖志》、徐繼畬編《瀛環(huán)志略》、梁廷楠編《海國四說》等書籍。這些書籍的編譯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方面是介紹西洋各國地理環(huán)境、人物風俗、政治文化知識;另一方面是介紹西洋兵船火器及自然科學知識。然而,主張譯介西書以尋求救國之策的開明官士在此時期畢竟是鳳毛麟角。

雖然此時期西學譯介在規(guī)模和影響上與之后的規(guī)模和影響無法相提并論,但對比鴉片戰(zhàn)爭之前和之后的西學譯介,我們可以看到,此時期是本土華人(以李善蘭、徐壽、華蘅芳、管嗣復等為代表)開始接觸西學、引介西學,也是各種西學翻譯在華播下種子的初始階段。這期間,主要是在華傳教士,尤其是新教傳教士引領了西學譯介活動。雖然傳教士譯介、華人譯介、中西人合譯三種形式均出現(xiàn),但由于雙方語言的限制,大量譯介只有依靠西譯中述的合譯方式。譯介的非宗教書籍主要是科技、軍事書籍,承襲了魏源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救國策略。受“西學中源”思想的支配,對人文、社科等方面書籍譯介較少,就連宗教方面的譯介,也是多應用“援儒入耶”“以儒證耶”等歸化譯介策略。傳教士此時期對中國救國出路的探索,是應華人救國需求而做出的反應,為其開展西學傳播、輸入西方文化,尤其基督教文化做鋪墊。因此,新教傳教士們“救國之策”的主要文字載體是譯介的西書、編撰的教科書、發(fā)行的報刊,當然還有與官宦士大夫階層交往的書信、回憶錄等。此時期的特點是只言片語、穿插文中,常作為譯述的引子引起讀者關注。由于此時期華人從西學中尋求救國之法的呼聲不高,所以這些論述本身也沒有引起新教傳教士們的重視,不是作為譯介重點,而是在附言隨語中一帶而過。以1847年新教傳教士在中國大陸設立的第一家出版機構墨海書館為例,它前由麥都思主持,后由偉烈亞力繼任,麥、偉二人著譯多由墨海書館出版,美魏榮、慕維廉、合信、艾約瑟等傳教士也參與著譯,中國學者王韜、李善蘭、管嗣復、張福僖等則在西書著譯中做筆錄和潤色。1844—1860年,墨海書館出版書刊171種,其中出版宣教書138種,占80.7%;出版科技及史地書33種,占19.3%。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西人在華譯介活動以宣教為主,對救國強國的探討雖有涉及,但并不作為重點,這說明華人、西士在此時期均沒有將西學救國看作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和出路所在。

  1. 齊思和,等。鴉片戰(zhàn)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77.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