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 《詩經(jīng)》原來叫《詩》或《詩三百》,為什么現(xiàn)在叫《詩經(jīng)》呢?

文苑英華 作者:李錫琴,李艷蕾 撰寫


14 《詩經(jīng)》原來叫《詩》或《詩三百》,為什么現(xiàn)在叫《詩經(jīng)》呢?

通常所說的《詩經(jīng)》,全書收集了周朝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共305篇。《詩經(jīng)》的每篇作品都是沒有作者的,那它們是怎么來的呢?

班固的《漢書·食貨志》上記載,周朝在農(nóng)閑的時候,朝廷會派出專門的采詩官,到全國各地采集民歌,由史官匯集整理后給周天子看,目的是為了解民情。據(jù)說,最先搜集的詩有三千多篇,那時稱“詩”。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上說,孔子對三千多篇詩做過再刪選整理,成為后世所見的305篇的定本,所以,在《論語》中,孔子多次稱“詩”為“詩三百”。

《詩》被稱為《詩經(jīng)》是從西漢開始的。

漢代初期,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與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爭相當激烈。儒家主張建立統(tǒng)一的大國,并推崇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這些思想與漢武帝時的國家形勢和治國目標相適應,于是,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等人的建議,下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全國實行了廢除道家等其他學術思想,只保留和推崇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政策。從此,儒家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凡是記載、傳承儒家思想的著作都稱為“經(jīng)”書,《詩》或《詩三百》因傳說孔子參與了編修,所以,也被認定為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從此被稱為《詩經(jīng)》,并成為“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之首。

《詩經(jīng)》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共有160篇,是《詩經(jīng)》中的核心內(nèi)容?!把拧笔菍m廷宴會時唱的樂歌,共105篇。“頌”是周王室在宗廟祭祀時唱的樂歌和舞歌,共40篇。

《詩經(jīng)》自從被尊奉為“經(jīng)”以后,對我國后世思想和文學的影響都非常大。單說文學上的影響,我們常常會在一些詩文中看到“詩云”二字,這就表明作者在引用《詩經(jīng)》的語句。尤其是作為《詩經(jīng)》核心內(nèi)容的“風”這一部分,對后世抒情文學的影響很大。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在《牡丹亭》中寫到,在深閨中生活的小姐杜麗娘在誦讀《詩經(jīng)》中的《關雎》一篇時,產(chǎn)生了對愛情的向往與渴求。臺灣女作家瓊瑤的筆名“瓊瑤”就出自《詩經(jīng)》中的名篇《木瓜》的詩句“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她的作品中時??梢钥吹健对娊?jīng)》的身影。比如,小說《在水一方》的書名就直接出自《詩經(jīng)·蒹葭》中的詩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武英殿本十三經(jīng)

唐代增“五經(jīng)”為“十三經(jīng)”,即《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乾隆年間刊刻的武英殿本質(zhì)量尤為精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