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直的生活有代價不正直的生活代價更沉重(3)

正義的可能 作者:周濂


海特說,我們的社會和政治判斷尤其出于這種直覺,出于情感的曝光反應。對于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我現(xiàn)在還記得7歲那年的一天,我們三線廠的喇叭突然暫停了紅色歌曲的播放,用沉重、悲痛的聲音開始播發(fā)悼文。大家可能太年輕,不知道“三線廠”是什么意思。為了備戰(zhàn)假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我們國家當年在各種各樣偏僻的山區(qū)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國防工廠,我從小長大的那家工廠對外號稱賣生產(chǎn)化肥的,其實可以隨時轉產(chǎn)炸藥。我當時坐在門口跟小伙伴在玩兒,我媽把我一把抓進屋里,跟我說從今天開始,三天之內不準在公共場合大聲說笑。為什么?因為我們慈祥的宋慶齡奶奶去世了。我當時不明就里,但是很快接受了我媽的解釋。多年以后才認識到,嚴格說來,我媽給出的這個解釋并不是一個道德上的理由,而是直覺上的鍛造和情感的規(guī)訓。慈祥的宋慶齡奶奶去世了,嬉笑玩鬧當然是錯誤的行為,這是一種無須任何推理的直覺判斷,就像我們看見鮮花會愉悅,聽到“癌癥”這個詞我們會心悸。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各種各樣情感暴光反應中接受了一套黑白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教育,最后建立起了一一對應的情感反應。比方說舊社會是萬惡的,國民黨是腐敗的,說到臺灣,我們就想起收復,說到民主,我們就肯定會接上“亂象”二字,說到美國不僅是美帝國主義,而且加上“邪惡”的。語言和情感就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被加工,被消毒,被馴化。哪怕多年以后,我們知道農(nóng)民起義不一定是可歌可泣的,民主除了亂象也有美德,舊社會不一定是萬惡的,可能還有溫情脈脈的一面。但是那種深入骨髓的情感反應仍舊揮之不去,以至于一旦有人想挑戰(zhàn)我們根深蒂固的情感反應,就像根本上否定我們自己,這是自我認同的一種東西。

所以在這種意義上,我認為我們不僅應該重視理念的力量,還應該關注情感的力量,應該關注情感的教育。因為情感教育可能是改變一個人的根本路徑?!墩x之心》這本書中說我們存在的六種道德基礎的知覺,分別是兩兩對應的十二個概念:第一,關愛和傷害;第二,自由和壓迫;第三,公平和欺騙;第四,忠誠和反對;第五,權威和顛覆;第六,神圣和墮落。海特認為,在美國的政治光譜中,自由主義更在意的道德基礎是前三組,反映在社會公共政策上面就是關心弱勢群體,反對強權壓迫,強調對窮人同情。對比可知,專制主義更關心的道德基礎應該是后三個:忠誠和陪伴,權威和顛覆,神圣和墮落。

我不知道多少人看過《意志的勝利》這個紀錄片,這是1934年德國著名的女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受納粹邀請拍攝的片子。兩百年前,普魯士軍隊為了炫耀軍國主義的赫赫武功,發(fā)展出了正步這一“迄今為止人類所發(fā)明的最矯揉造作卻最富表現(xiàn)力的肢體運動形式之一”。20世紀20年代,希特勒先在他的沖鋒隊中襲用了正步,并最終使它成為德國全軍的步法。正因為這樣一層歷史因緣,“二戰(zhàn)”之后,聯(lián)邦德國把正步作為法西斯主義的象征而徹底廢除。我看《意志的勝利》總會想起奧威爾另外一句話,他說:正步走是世界上最為恐怖的景象之一,是一個赤裸裸的權力的宣言,它正在宣稱的是:“是的,我很丑,但是你不敢嘲笑我?!?/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