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韻 (1)

詩詞修養(yǎng) 大師談 作者:王國維


詞之有韻,所以諧節(jié)奏,調(diào)起畢也。是以多取同音,弗畔宮律,吐字開閉,畛域綦嚴。古昔作者,嚴于律度。尋聲按譜,不逾分寸。其時詞韻,初無專書。而操觚者出入陰陽,動中竅奧。蓋深知韻理,方詣此境,非可望諸后人也。韻書最初莫如朱希真作《應(yīng)制詞韻》十六條。其后張輯釋之,馮取洽增之。至元陶宗儀,曾譏其混淆,欲為更定。而其書久佚,無從揚榷矣。紹興間,刻菉斐軒《詞林要韻》一冊,樊榭曾見之。其論詞絕句,有“欲呼南渡諸公起,韻本重雕菉斐軒”之句,后果為江都秦氏刻入《詞學(xué)全書》中,即今通行之本。詞韻之書,此為最古矣。惟近人皆疑此書為北曲而設(shè),又有謂元明之季偽托者,今不備論。自是而沈謙之《詞韻略》,趙鑰之《詞韻》,李漁之《詞韻》,胡文煥之《文會堂詞韻》,許昂霄之《詞韻考略》,吳烺之《學(xué)宋齋詞韻》,純駁不一,殊難全璧。至戈載《詞林正韻》出,作者始有所依據(jù)。雖其中牴牾之處,或未能免。而近世詞家,皆奉為令典,信而不疑也。夫填詞用韻,大抵平聲獨押,上去通押。故凡作詞韻者,俱總合三聲分部,而中又明分平仄。至于入聲,無與平上去統(tǒng)押之理,故入聲須另立部目,不得如曲韻之例。分配三聲以外,不再專立韻目。如《中原音韻》、《中州全韻》諸書也。

今先論諸韻。收聲字音,不轉(zhuǎn)收別韻,并不受別韻轉(zhuǎn)收者,支時、家麻、歌羅是也。轉(zhuǎn)收別韻,不受別韻轉(zhuǎn)收者:皆、來轉(zhuǎn)齊、微,蕭、豪轉(zhuǎn)魚、模,幽、尤轉(zhuǎn)魚、模是也。不轉(zhuǎn)收別韻,但受別韻轉(zhuǎn)收者:齊、微受皆、來轉(zhuǎn),魚、模受蕭、豪轉(zhuǎn)是也。收鼻音者:東同、江陽、庚亭三韻是也。收閉口音者:侵尋、監(jiān)咸、纖廉三韻是也。收音時舌腭相抵,而略似鼻音,略似閉口者:真文、寒山、先田三韻是也。韻之與音,其關(guān)系如此,昔人謂皆來收齊微處,音如衣。蕭豪收魚模處,音如烏。東同收鼻音處,音如翁。江陽、庚亭二韻收鼻音處,又與東同小異。此說最精,惟所論不備,因詳述如下。

次論分韻標目。詞韻與曲韻,須知有不同之處。曲中如寒山、桓歡,分為兩部。家麻、車遮,亦分為二。詞則通用,不相分別。且四聲缺入聲,而詞則明明有必須用入之調(diào),故曲韻不可用為詞韻也。至標目,則參酌戈載《正韻》、沈謙《韻略》二書,并列其目韻目用《廣韻》。

第一部 平一東 二冬 三鐘

上一董 二腫

去一送 二宋 三用

第二部 平四江 十陽 十一唐

上三講 二十六養(yǎng) 三十七蕩

去四絳 四十一漾 四十二宕

第三部 平三支 六脂 七之 八微 十二齊 十五灰

上四紙 五旨 六止 七尾 十一薺 十四賄

去五置 六至 七志 八未 十二霽 十三祭

十四太半 十八隊 二十廢

第四部 平九魚 十虞 十一模

上八語 九麌 十姥

去九御 十遇 十一暮

第五部 平十三佳半 十四皆 十六咍

上十二蟹 十三駭 十五海

去十四太半 十五卦半 十六怪

十七夬 十九代

第六部 平十七真 十八諄 十九臻 二十文

二十一欣 二十三魂 二十四痕

上十六軫 十七準 十八吻 十九隱

二十一混 二十二很

去二十一震 二十二稕 二十三問

二十四焮 二十六圂 二十七恨

第七部 平二十二元 二十五寒 二十六桓

二十七刪 二十八山 一先 二仙

上二十阮 二十三旱 二十四緩 二十五潸

二十六產(chǎn) 二十七銑 二十八狝

去二十五愿 二十八翰 二十九換

三十諫 三十一裥 三十二霰 三十三線

第八部 平三蕭 四宵 五肴

上二十九筱 三十小 三十一巧 三十二皓

去三十四嘯 三十五笑 三十六效

三十七號

第九部 平七歌 八戈

上三十三哿 三十四果

去三十八個 三十九過

第十部 平十三佳半 九麻

上三十五馬

去十五卦半 四十祃

第十一部 平十二庚 十三耕 十四清 十五青

十六蒸 十七登

上三十八梗 三十九耿 四十靜

四十一迥 四十二拯 四十三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