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夫子在當下中國的命運(1)

示眾 作者:錢理群


作為“心靈雞湯”的孔夫子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論語》,一時形成狂潮。此事引起了中外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紛紛討論所謂“于丹現(xiàn)象”。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界、學界的反應(yīng)。有著名學者公開表示支持和贊賞,認為“在新的社會條件下講生活快樂,安貧樂道,普及了《論語》(等經(jīng)典),使國人有了類似《圣經(jīng)》、佛經(jīng)和其它宗教讀物一樣的東西”(《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更有許多學者持“寬容”態(tài)度,認為儒學的普及與通俗化也自有意義。但也有尖銳的批評,主要是指其對孔子思想的曲解和常識性錯誤,其中“十博士”的申討,更是引人注目。

隨著討論的深入,就有人指出:“于丹的要害不在知識,而在思想”(吳迪:《笑談于丹》,《中國方域》,2007年2 期)。也就是說,于丹通過她對《論語》的講解,要向中國的普通觀眾、讀者普及什么樣的思想、觀念,而這樣的思想灌輸在當下中國的現(xiàn)實中,又會起到什么作用?這才是關(guān)鍵所在。

于是,就注意到了于丹對《論語》的一個總體性的理解和評介:“說白了,《論語》就是教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yīng)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這大概也是她的《〈論語〉心得》的主旨所在。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于丹要通過經(jīng)她解讀的《論語》提供給中國老百姓的“心靈雞湯”。

她要宣揚什么樣的快樂觀、幸福觀呢?于丹說:我們之所以不快樂,就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并由此告誡人們:“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guān),同內(nèi)心相連”。——如一位批評者所說:“這就當然與社會的公正與否無關(guān)”,“與政府的清明與腐敗無關(guān)”,“只要多向內(nèi)看‘心靈’,不要看外界太多”,為柴米油鹽的缺少而憂心的弱勢群體,就會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了(李木生:《往哪里去?!》,《書屋》,2007年5 期)??上В诘さ男腋Uf教并不為中國老百姓所接受,據(jù)零點公司調(diào)查,“54。6%的城鎮(zhèn)居民和66。4%的農(nóng)村居民將貧窮列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有學者指出,“國民幸??傊涤闪愐?mdash;—政治自由,經(jīng)濟機會,社會機會,安全保障,文化價值觀,環(huán)境保護構(gòu)成”(轉(zhuǎn)引自吳迪:《笑談于丹》),所有這些更帶根本性的,本應(yīng)由政府承擔、提供的幸福指標,現(xiàn)在都被于丹一句“與內(nèi)心相連”輕而易舉地消解了。中國政府真要感謝于丹了。

還有,她要勸說人們怎樣去“適應(yīng)”她所說的“日常秩序”,找到怎樣的“個人坐標”呢?于丹說:“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怎樣改變?于丹說,一要“學會克制”,“該放下時且放下”,二是切切不可抱怨:“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要“苛責內(nèi)心”,“把很多可以宣泄出去的怨氣,苛責都壓在了自己的心里”,“那么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就可以做“孔子席前一個安靜的學生”,“平靜應(yīng)對”現(xiàn)實一切社會不公和處世艱難,那就是真正的“良民”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