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與希望的小街》 看電影(1)

愛與希望的小街 作者:周成林


我記得的第一部電影是革命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拿著一根馬鞭跳來跳去,穿林海過雪原,深入虎穴,唱個沒完。呼和浩特中藥廠的黑白電視機(jī)很小,可能只有九英寸。這也是我第一次看電視,我大概五歲,興奮那是當(dāng)然。呼市一家電影院,可能是我記得的第一家電影院。我和父親坐在樓廂。我們看的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彩色寬銀幕。地主很壞,貧農(nóng)小姐妹很可憐,我只記得這個。等我稍大,我才知道這部電影讓中國觀眾(尤其女觀眾)哭成淚人。他們下一次哭成淚人,該是一九八○年代那部臺灣煽情片《世上只有媽媽好》。

我在呼市住了十個月,吃過一次米飯,又白又香??措娪暗拇螖?shù),比吃米飯多不了幾回。小男孩都愛畫畫。電影院我百畫不厭。構(gòu)圖單調(diào),永遠(yuǎn)一幅銀幕(有時寬有時窄),排排座椅和人頭,一束白光由下至上射到銀幕上(我居然曉得透視)。父親大概專門帶我看過放映間,我也愛畫放映機(jī)和白光射出的神秘小窗口。電視機(jī)是另一大畫題:邊角橢圓的屏幕,甲蟲似的兩根天線。我是吃得飽穿得暖的新中國兒童。不論銀幕還是屏幕,我愛畫上一個天安門,城樓上方閃著金光。暗無天日這個成語,很小我就學(xué)會。電影中(還有連環(huán)畫里)的舊社會總是陰天,窮人骨瘦如柴,地主腦滿腸肥。

革命樣板戲無處不在。我跟祖母住在上池北街小院堂屋。站上祖母大床,我愛模仿《沙家浜》的新四軍指導(dǎo)員郭建光。頭上一頂軍帽,手里一支木頭駁殼槍,腰纏一根皮帶,我的面前就是蘆葦蕩;紅光滿面的英雄站在船頭,一邊唱一邊亮相,大人一陣喝彩。堂屋后面,廚房橫梁懸了一個竹籃,撲滿灰塵油污。有天,祖母用晾衣鉤把竹籃取下來找東西。一冊殘破的電影連環(huán)畫讓我歡喜。隔壁二婆婆顫著小腳過來:“這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是封建糟粕?!痹絼“娴摹胺饨ㄔ闫伞蔽曳擞址∑婺切┕叛b。我也愛翻祖母鞋樣,她用“文革”前的電影畫報剪成:蘇聯(lián)電影劇照殘缺不全,赫魯曉夫少了一條胳膊。

“封資修”都已打倒?!霸侥想娪帮w機(jī)大炮,朝鮮電影又哭又笑,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不論學(xué)生專場還是露天電影,正片之前常有《新聞簡報》。這是銀幕版《新聞聯(lián)播》。偉大的領(lǐng)袖和導(dǎo)師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親切會見外賓。紅太陽一上鏡頭,觀眾就會鼓掌。眼光兇狠的革命后代潘冬子砍死階級敵人胡漢三,觀眾也會鼓掌。上池北街附近幾個大單位都有禮堂,也放露天電影。生產(chǎn)軍用被服的五○二廠稍遠(yuǎn),省郵電管理局和省公安廳最近。吃過晚飯,我會跟著鄰居伍大郎或小明叔叔,抬著高板凳去公安廳或郵電管理局的籃球場占位子?!赌险鞅睉?zhàn)》《英雄兒女》我們看了無數(shù)遍。有天晚上還是《南征北戰(zhàn)》,放了一半下起雨來。銀幕淋濕,還有不少觀眾撐著雨傘披著雨衣在看。

看電影的記憶,若有珍貴之處,那也只是我對電影和電影院的著迷。但我慢慢長大,不再把電影院畫個沒完。有一年,父親回來探親,帶我和祖母去祠堂街四川電影院看剛剛上映的《青松嶺》。新片向來緊俏。走到電影院,父親指著售票窗口說:“沒票了。我們只有回去?!蔽壹钡每炜?,哪曉得父親逗我,票早買了。上池北街誰家都沒電視機(jī)。郭叔叔住在院子門口靠街,不知從哪里借了一臺黑白大電視回來。天還沒黑,左鄰右舍已在院內(nèi)擺好架勢,附近街上也有居民來湊熱鬧。電視就快開播,治保主任和街道積極分子來打招呼,借口老舊的公用電表不堪負(fù)荷,不準(zhǔn)在院內(nèi)聚眾放電視。有人眼紅,打了郭叔叔的小報告。大家只好散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