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丹吉林的鄉(xiāng)村生活(2)

沙漠里的細水微光 作者:楊獻平


接著是討價還價的聲音,人一進入,這種聲音就響了起來,高高低低,男女不辨。聲音多了,干脆聽不清,整個雙城鄉(xiāng),仿佛就只剩下聲音了,好像彌補似的,一下子把平日寂寥的雙城鄉(xiāng)吵得熱鬧異常。稍微留意一下,來趕集的人群中,有一些衣衫襤褸者,多是老人,還有幾個年壯的癡呆者。他們知道或者不知道什么,表情迥異,老人大多是家境不好,兒女不甚孝順,自己又喪失了賺錢的能力,暮年的境遇如此,讓人觸摸到了宿命。那些對這些老人面呈鄙夷之色的人,似乎知道自己將來也要如此,但事情沒有臨到自己頭上,不會產(chǎn)生更多的感觸。那些癡呆者倒是一臉的興奮,好像過年似的,根根胡須都變成金黃色的了,茅草一般的頭發(fā)根兒淌出了黑色的油水,有一個還嘿嘿笑著,從這頭到那頭,穿過摩肩接踵的行人,來來回回地笑,似乎很快樂。

賣服裝的攤販似乎多一些,大多聚集在街道的中間位置,花花綠綠的衣服整齊地掛在鐵架子上面,一件一件,各種款式都有,新潮的面前聚集的大多是大姑娘、小媳婦,一個個伸出或白或黑的手掌,在衣服上摸摸搓搓。有幾個攤販專賣中老年人和兒童的服裝,在那里駐足的大都是年紀偏大的鄉(xiāng)人,帶著小孩,試了一件,再試一件,樣子和神情很是鄭重。

賣菜的也有一些,大多聚集在街尾。這些商販,憑著多年的做買賣經(jīng)驗,已然熟知了各個集市的特點。買菜,在鄉(xiāng)村來說,多少有點奢侈。雙城北面的村莊稍微富裕些,菜販子們就把菜攤擺在這一邊,專等那些回家的鄉(xiāng)人挑選購買。

有幾個人蹲在自己的攤子邊,從始至終,嘴巴不停地發(fā)出聲音,很尖很高,而且還很長,聽了半天,也沒有聽清他們到底在吆喝什么。走近一看,原來是賣耗子藥的。

若是夏天,賣冰糕、汽水的肯定少不了,且是賺錢最快的買賣,從這一方面說,物質(zhì)永遠朝向生理。冬天倒是烤白薯、賣辣椒的好季節(jié),春天是賣種子、化肥和農(nóng)具的最好時機……人跟著季節(jié)在走,生意也跟著季節(jié)在走。

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吆喝的聲音逐漸弱了,集市上的人一點點減少,直到最后,也就剩下了那些攤販們。不一會兒,太陽黯淡下來,余光落在雙城街參差不齊的房屋上面,并一點點升高、淡黃、暗黑、離開。

鄉(xiāng)人們帶著欣喜或者可惜的神情,重新坐在車子上,朝著自己的村莊方向一邊走,一邊拉呱。有的說,這回花錢了,下次不來了;有的說,這回還可以,買回來幾件中用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