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行地下道

無常素描——追憶基耶斯洛夫斯基 作者:羅展鳳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第一部電視劇情片,是1973年的《人行地道》(Pedestrian Subway/ Przej?cie Podziemne)。后來,他在傳記里對于拍攝這部短片有以下記述:

拍第一部劇情片,我選擇了當時在波蘭最普遍、同時也是非走不可的一條路:拍一部半小時的電影影片……(當時)與斯拉維克·伊茲亞克(S?awomir Idziak)合作的《人行地道》。整部電影在講一夜之間發(fā)生在華沙市中心位于杰洛索林斯基大道(Jerozolimskie Ave。)與馬索科夫斯卡大道(Marsza?kowska Ave。)交口新落成的人行地下道里的故事。當時那個地方非常時髦、典雅,現(xiàn)在卻充斥形容枯槁的俄國小販。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在1972年,70年代初期。

找來的拷貝是沒有附上任何字幕的波蘭語版本,在略懂情節(jié)下觀看。一個小鎮(zhèn)老師來到華沙,到人行地下道尋找已分開的櫥窗設計師妻子,祈求復合。短片的敘事時間在一夜之間,個中不乏二人對話,然而,觀乎二人的身體語言與眼神交流,可知愛情的死亡證一旦簽署,余下的是隔閡與貌合神離。短片把人物處身于幽閉情緒滿溢的人行地道,黑漆漆、濕漉漉的地磚(沉郁的外物),與當夜行經(jīng)商店外的一眾表情不穩(wěn)與焦慮的人群(深夜的罪行),為影片行將離婚的夫婦注入了濃郁的疏離感與沖擊感。全片充滿憂郁傷感,片末男主人公獨個兒走出人行地下道,帶宗教式的晨光乍現(xiàn)地面,卻未有帶來生機,反而為他籠罩了一道墨色氛圍,冷刺刺的。

當日我走進這條人行地下道時,又是另一回事。伊茲亞克鏡頭下的悲情與黯淡都沒有了,換來是輕省的場景──和三十多年前相若,地下人行道依舊是熙來攘往的行者,誰都是匆促急步,不愿多加駐足,行人道不過是一個必須路經(jīng)的中轉(zhuǎn)站(貫穿不同道段、地鐵站和中央車站),間或為路人提供小食充饑,讓行者加油后抖擻上路。夾道的小賣店,也以食店最多,都說傳統(tǒng)波蘭人不喜歡外出吃飯,早餐、午餐多在外買些面包薄餅邊走邊吃;晚上,人人都急步回家吃家常飯,好省金錢。色調(diào)在這里是橙橙黃黃的口香糖,地下人行道大抵再不適合拍攝像基氏當年的故事,悲傷不是這里的基調(diào),不安與焦慮的表情在這里都沒有了,換來的是行色匆匆的行者,生活無傷大雅,乏善可陳,一種無可無不可的安逸,時間在“步光足影”下逃之夭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