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說與世界的關系(4)

他的話一路散落 作者:閻連科


這里,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一艘航母沉到大海里找不到了,可能在卡夫卡的筆下去找時,他會寫一只海鷗飛過大海時看見了沉入大海的航母。這非常有想象力,但沒有解決掉“真實”問題,但在馬爾克斯的筆下尋找時,他會寫海鷗的身上系有哪怕像針尖一樣小的一塊磁鐵,所以,它飛過大海時,知道了航母沉在大海的哪里,這就“真實”了。所以,我以為,《百年孤獨》的真實感,遠遠超過了《變形記》。這個真實在生活里嗎?不是,而是在作家的內心生活里。這就是一個真實和達到真實的橋梁問題。只要你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學真實觀,你就有可能建立起你自己的小說世界。

回到我們說的小說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上來,還是剛才那句話,那就是虛構的文學世界里必須跳動著現實世界的心靈,虛構的文學世界里流淌的必須是現實世界的血液。這就是我最贊同的一種文學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在這種關系里,最需要解決的是什么才是真實和如何才能達到真實的問題。

同學提問部分

問:我想請問閻老師,是什么促使您寫作《受活》這樣一部小說的呢?

答:任何一個生活的細節(jié)對你的觸發(fā)都會是形成一部長篇小說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蘇聯解體的時候,葉利欽上臺就面臨一個問題,即列寧遺體是火化還是繼續(xù)保留。當時《參考消息》上登了一條一百多字的消息,它說:俄羅斯因為沒有這樣一筆經費來保存列寧遺體,是火化還是繼續(xù)保存起來,幾個黨派形成了很長時間的爭論。列寧遺體它肯定是有一個象征意義的。報紙登了這么一條一百多字的消息,當你看到這個消息,你再路過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時,想寫這樣一部小說的想法產生了,就是寫作早一點,晚一點的問題了。

問: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第一,在剛才的談話中,您提到了一些作家,他們沒有對文學起到推動的作用,我想問文學為什么要變化呢?第二,談談您創(chuàng)作的動力是什么,而且通過您這個作品最想告訴人的是什么?

答:文學為什么要變化,很簡單一個道理,就是昨天我們住草房,今天為什么愿意住瓦房呢?今天住瓦房,為什么更愿意住樓房呢?上海大學在原來的地方那么好,為什么愿意搬出來蓋這么好一片房子呢?

文學為什么需要變化,它的道理和這個是一模一樣的。

我最初寫作的動力非常糟糕,就是說,想逃離土地,不想當農民,想通過寫作來完成某一種過渡。我中間當兵當了三年,又退伍回去,還真的因為寫小說,部隊又把你叫回來提干了。的確,是文學改變了我的命運。第二個寫作的動力就是,特別渴望成名成家。當然你寫作到今天就會慢慢發(fā)現不是這種情況了。這不是說已經成名成家,我覺得我還沒有成名成家。但是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fā)現改變你命運的或者形成你對世界看法的,真的不是一本書,不是一個老師給你講了一節(jié)課。我不相信一個大學老師給你講了一節(jié)課,給你推薦了一部書,你一看就形成你的世界觀了??隙ㄊ菬o數你個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經歷,無數生活的細節(jié),成年累月的積累以后才逐漸形成你對世界的看法。像沈從文,他會非常非常熱愛他的湘西,非常美的,非常自然的一種東西,他覺得把它表達出來是他寫作的動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