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之初:畫框與畫筆

活法 作者:梁曉聲 著


人之初:畫框與畫筆

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少年和少女時期的人生,仿佛剛剛繃緊于畫框內(nèi)的畫布;其后上面的每一線條,每一色彩,都是要由自己來一筆筆畫上,一筆筆涂上的,是謂人生之底色……

如今想來,我的話并不完全符合人生的真相。甚至,簡直可以說很不符合?;蚋纱嗟卣f,對于“人之初”而言,世上根本不同的例子舉不勝舉。

因為我的話無疑會給人一種不是人生真相的意思,那就是—— 仿佛一切人之人生的底色,皆由是少年和少女的他們或她們自己來決定。

其實,人生的真相哪里是這樣的呢?

人生的一種真相便是—— 在一個人尚未出生之時,就已開始有人為之定制畫框了,就已開始有人在他或她以后之人生的畫布上,畫最初的線條涂上最初的色塊了。

三十幾年前,瑞典上著小學的王子,因為學年考試有兩門主科不及格,不僅整個王家憂心忡忡,幾乎全國家的人都陷于焦灼不安。有許多人竟為此失眠,還有許多人竟流淚不止。補考成績公布那一天,瑞典全國半數(shù)以上的人守在電視機前,期待著“重要新聞”……當新聞播音員報道:王子的補考及格了!于是舉國一片歡慶……

小學生,“人之初”也。

但如此這般的“人之初”的線條和色塊,哪里是由自己畫在和涂在自己人生的畫布上的呢?

大約是在去年或前年吧,日本的天皇夫人懷孕了,于是成為全日本的新聞和大多數(shù)日本人關(guān)注的焦點之事。日本人都希望她生下的是兒子而非女兒,因為日本的天皇一向是由男人來接位的。他們還不情愿像英國人那樣以順其自然的心理接受一位女天皇。日本的社會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甚至預(yù)測,如果皇后生的是兒子,那將會對日本的股市行情有積極的刺激;會抑制通貨膨脹;會削弱失業(yè)率造成的社會不穩(wěn)定狀況……

看,一個人還沒出生呢,其人生的畫布上,不是有了太復雜也太古怪、太超現(xiàn)實主義的線條和色塊了嗎?

記不清是英國的哪一代王子了,大約是喬治六世的事吧——他在玩具店里看到了一架木馬,特別喜歡,又沒有勇氣向父母要錢買,于是給外祖母寫了一封信,滿以為可以獲得兩英鎊;不料是上代女王的外祖母鄭重地回信道:“你已經(jīng)到了該懂事的年齡了,所以你應(yīng)懂得金錢對人的重要性,它必須花在值得的方面……”

雖然王子并沒從外祖母那兒獲得兩英鎊,但他還是得到了那架特別喜歡的木馬—— 他以四英鎊的價格,將外祖母的信賣給了收藏家……

看,他人生畫布的底色上,已經(jīng)有了極具商業(yè)色彩的線條和色塊……

古時的中國,指腹為親是常事;一九四九年前的中國,童養(yǎng)媳現(xiàn)象也是常事;而即使在今天,私生子現(xiàn)象在外國仍屢見不鮮……

如此這般的人生底色,皆非自己情愿的,而且是自己無可奈何的。

貧富差距,使“人之初”的畫布,往往在人出生前便有了不同的框子,或根本沒有;家庭變故,使“人之初”的畫布,往往底色陰暗,線條扭曲,甚至在自己還一筆沒往上畫什么、一筆沒往上涂什么時,已有破洞……

“人之初”,有的框子是金鑲玉的;有的框子是銀飾珠的;有的框子是名貴之木的;有的框子本身已是藝術(shù)品;而有的框子卻可能是很舊的,上幾代人的“人之初”一代代用過的;而有的框子可能已經(jīng)快散了,背面用些膠條加固著;而有的人的“人之初”,既沒畫框,也沒畫筆和顏色,只不過是一片麻袋片充當著畫布。筆和顏色,是得自己以后滿世界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的;不像另外一些人的“人之初”,一排一排的畫筆和一盒一盒的顏色,和一個華麗的畫框,和一匹上等的畫布,已為之預(yù)備好在那兒了。最初畫得多么不成樣子也不打緊,等于練筆……

然而,世界上一概人的“人之初”,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也是公平的,那就是——無論男女,在二十歲,最遲二十五歲以后,所謂“人之初”的年齡都將一去不返。而人生其實是從這時才真正開始的。上好的框子也許恰恰框住了某些人的人生;那“人之初”幾乎一無所有的人,沒有什么可沉湎其中,倒反而走出了自己的,而非是別人替自己豎立了路標的路。我們都知道的,后一條路,往往倒更多些人生的況味和精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