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暗流和激流

人性邊緣的憂傷 作者:趙焰


暗流和激流

2001年戛納評委會大獎、奧地利導演邁克爾·哈內(nèi)克執(zhí)導的《鋼琴教師》講述的算是一個比較奇特的故事了。40多歲的維也納音樂學院女教授一直跟隨著自己的母親一塊兒生活。在乖戾母親的影響下,女教授生活得堅硬、封閉,就像嚴冬里的一塊冰一樣拒絕著男人的靠近,矜持和冷酷,仿佛她的存在,就是要與男人對抗,與性對抗。這樣的結(jié)果,當然是把自己徹底搞亂了。女教授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陰暗的怪癖:偷窺,自虐,兇殘。

一個英俊的學生愛上了她。在直白的愛面前,女教授不知所措。但慣性使得她繼續(xù)著自己的方式。她想愛,卻變得扭曲;想性,卻成了變態(tài)。在這樣的過程中,愛與對抗如一把有著雙刃的鈍刀,兇殘地撕扯著人性本身。那種孤獨和堅硬的狀態(tài)表明,女教授不僅僅是在與她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性格相對抗,徹底地說,也是與自己內(nèi)心當中的魔鬼相搏斗。

這是一股愛的暗流。法國女演員伊莎貝爾·于佩爾也因她出色的表演獲得了戛納影后的殊榮。自始至終,她所表現(xiàn)的角色都有著一種甚囂塵上的高傲和狂躁,但這種高傲和狂躁又顯得特別虛弱,可以從細微處看出一股涌動的潛流。這個滿臉雀斑的女教授有著高雅的氣質(zhì)和迷人的風度,她就像是一朵在黑暗中生長的罌粟。但這樣病態(tài)美的花朵如果遷徙至陽光之下,則極有可能暴斃身亡。

影片的結(jié)尾,女教授拿出刀來,在自己的胸口上刺了一刀,血流了出來,有可能,她是想真實地嘗一下疼痛的滋味。然后,女教授走了,那個堅硬的后背體現(xiàn)不出憂傷,也體現(xiàn)不出酸楚。也許這樣的女人留給世界的就應(yīng)該是一個堅硬的后背,除了莫測高深,還有對抗。這樣的故事真是讓人難以忘懷。而在同一天看到的另外一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另外一種女人,一種迥然不同的女人。這種女人是上帝專門為男人制造的。在她的生命中,絕對不可以沒有男人。她存在的意義,她生命的價值,完全要通過男人的愛情來體現(xiàn)。這種情況,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也像月亮與太陽的關(guān)系。當然,這些比喻都很俗了。

這部電影名叫《一個法國女人》。主人公由法國異常漂亮的女演員艾瑪紐·貝爾飾演。她曾經(jīng)被稱為法國最漂亮的女演員。在影片中,這個楚楚動人的女人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承接愛的滋潤。她就像一朵離不開雨水的花,沒有愛,這朵花就會干枯。丈夫在家的日子,她是賢淑的,也是嬌憨的;而當丈夫離開家之后,她便頻繁地尋找著男人填補空白,就像一個道德敗壞的“蕩婦”。這種女人,就像是在道德和品質(zhì)之外的自由物,她單純而善良,惹人憐愛,一天也離不開愛情。在社會的背景下,連她自己都覺得自己這樣做有悖倫理。但歸根結(jié)底是,沒有男人的日子,她實在是忍受不住。

對這樣的女人我們還能說什么呢?不需要做簡單的評價,以寬容的態(tài)度想,這個女人天生就是為情欲所生的。

也許這就是取名為《一個法國女人》的真實含義。法國女人是不能缺少愛情的。類似的小說有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在大學時,我們的老師認為包法利夫人的放蕩是為了反抗中世紀對人性的壓抑。讓這樣的評論見鬼去吧。在她幾百年之后所出現(xiàn)的《一個法國女人》,實際上就是包法利夫人的今天版。

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女人情有可原,因為在她們身上蘊藏著一種女人的愿望。每一個女人都愿意變成一朵被蜜蜂圍繞的花,這樣的花才是生動的,而不是被人采回家養(yǎng)在花瓶里。這也是這一類電影或者小說打動人心,尤其是女人之心的一個潛在理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