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旅程的一半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學者的尋蹤壯游(第2版) 作者:賴瑞和 著


人生旅程的一半

拱北·廣州·長沙·岳陽

十多年前,我還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念博士的時候,經(jīng)常有機會和教我宋史及近代史的劉子健教授,在東亞系那間雅致的壯思堂,喝茶聊天。有一天,劉老師對我說:“你是念唐史的,應該到西安去看看。”跟著,劉老師突然站了起來,用雙臂做了一個環(huán)抱的姿勢說:“西安南部都被整個終南山包圍著。你去看了,就知道為什么唐朝要選在長安建都,因為那里可守啊!”

劉老師的這一番話和他那個生動的環(huán)抱手勢,正好打動了我內(nèi)心深處,一直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還以為,到了西安,只要站在市區(qū),往南一看,就可以見到終南山!從此,我更下定決心,有一天不但要到西安去,而且還要走遍整個中國大地。

當然,我這個走遍整個中國的夢,并不是在普林斯頓時開始的。我記得,早在中學時代,讀了許多新文學作品和武俠小說,我的幻想已經(jīng)到了黃河、長江、峨眉山、大理等地。不巧,整個中學時期,國內(nèi)都處于“文化大革命”中,對外深鎖。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在臺大外文系念書,內(nèi)地開始慢慢開放,但我是窮學生,也不敢有太多奢望。所以,這些幻想和欲望,都被埋在心底深處了。

在普林斯頓五年,我改行專治中國文史,其中一個原因,恐怕也是因為這些幻想和欲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實現(xiàn)的另一種反映。既然到不了中國,那么在故紙堆中,捕捉中國的影子,也是一種補償吧。不料,這樣做真的是愈陷愈深。書本上的中國,反而常常更增添了我的幻想和欲望。

我的博士論文題目,選的是《唐代的軍事與邊防制度》。這題目正好可以讓我在幻想中,奔馳在整個大唐帝國的廣大版圖上,從西北邊疆跑到西南邊界,再隨著隋唐大運河,跑遍江南沿海各地。

要了解唐代在全國各地的軍事部署,當然要先弄清楚整個唐代的歷史地理。在這方面,一般的歷史地圖集是不足以應付的。幸好,南港中央研究院的已故嚴耕望院士,是這方面名滿國際的權威。世界上恐怕沒有其他人,比他更清楚唐代的地理和交通了。當年我讀他的一系列論文,和他那套大部頭的專書《唐代交通圖考》,都深為傾倒,也常常在想,甚么時候我能到那些地方走一趟,圓了我少年時代的一個夢,那就好了。

在普大那幾年,我常常想起杜甫一首詩《塞蘆子》的起首兩句:“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睔v代注釋杜詩的學者,對“五城”何指,不敢確定,看法也不盡相同。連博學的錢謙益,也只引了幾則前人互相矛盾的說法了事,把讀者更弄糊涂了。據(jù)嚴耕望的考證,這里應當取朱鶴齡的注。這“五城”其實是指唐代在河套地區(qū)的五座主要的軍城:豐安、定遠、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東受降城。

這五座軍城,對唐代的西北國防太重要了,所以連杜甫寫詩,也要提上一筆。它們的位置和距離,在《元和郡縣圖志》等唐代的地理書中,都說得清清楚楚,但到底有多遠,有多“迢迢”,我就沒法體會了。所以,我常想,總有一天,我一定要乘搭火車,沿著黃河,走這一段路。從現(xiàn)代的蘭州出發(fā),往北走,經(jīng)中衛(wèi)、銀川、平羅、五原和包頭,一直走到呼和浩特,去感受“五城何迢迢”的滋味。

在普林斯頓期間,我靠獎學金過活,收入正好抵消支出,沒有多余的閑錢去旅行。到中國內(nèi)地去的機緣,一直要等到我在普大寫完了論文,轉到香港去教書后,才給我碰上。1988年的秋天,我決定接受香港嶺南學院的聘約,到翻譯系去教中英翻譯。我想其中一個促使我接受聘約的原因,恐怕是因為香港和內(nèi)地,只隔了一條短短的羅湖橋。我心想,從此住在中國這個南方的門戶,必定有許多機會,經(jīng)?;貎?nèi)地去圓夢。

嶺南的這份教職,也是我?guī)缀跏嗄陙?,一直在大學里頭讀書,沒有正常工作后的第一份“正業(yè)”。我這才開始有了“正規(guī)”的收入。嶺南的暑假長達三個多月,閑我也有了。于是,到香港后的第一個暑假,我終于踏上往中國內(nèi)地之路了。那一年,我三十五歲,正好走到了詩人但丁在《神曲》一開頭所說的“人生旅程的一半”。我有幸在這一個意義深長的年齡,開始整個內(nèi)地行,覺得真是一種美麗的巧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