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庫學探析

四庫學(第1輯) 作者:陳曉華


四庫學探析

《四庫全書總目》與中華學術體系的構建

郭英德[1]

摘要: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文化在兩千年的發(fā)展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即中華學術體系,而這套體系集中體現(xiàn)在《四庫全書》中。中華學術體系的構建,可以從中國古代的圖書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中體現(xiàn)?!端膸烊珪偰俊芬约蟪傻姆绞?,彰顯了中華傳統(tǒng)的學術體系。這一學術體系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和極其鮮明的特色,足以為我們今天重新建構中華學術體系提供有益的文化啟示。在建立中華學術體系的過程中,經史子集四部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需要批判性地繼承和發(fā)展以《四庫全書總目》為表征的中華文化學術體系,立足當代,面向未來,既要萃取傳統(tǒng)的文化基因,也要吸收世界各國的文明精華。

關鍵詞:中華學術體系;《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

Si Ku Quan Shu Zong Mu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Academic System

Guo Yingde

Abstract: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culture has formed,in the development of 2000 years,a complete set of system relatively which can be called as Chinese Academic System,and this system is mostly reflected in Si Ku Quan Shu.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Academic System,with some improvement constantly,can be found in the books classification of ancient national library in China.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i Ku Quan Shu Zong Mu i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ic system. It has rich connotation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offering some significant cultur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Academ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Chinese academic,the four parts are great significant. Hence,we need to critically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system of Chinese academic which is based on Si Ku Quan Shu Zong Mu,based on the present,facing the future. And then we need to ex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gene as well as absorb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Academic System;Si Ku Quan Shu Zong Mu;Si Ku Quan Shu

當今我們構建中華學術體系,離不開對延綿兩千多年的中華學術文化傳統(tǒng)的省思和汲取。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華民族的學術文化逐漸構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體系,這套學術體系可以從中國古代的圖書分類體系中看出。

在中國古代的圖書分類體系中,無論是兩漢之交劉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劉歆(公元前50~公元23)父子的六部分類(即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shù)、方技),還是六朝以降的四部分類(即經、史、子、集),都根源于古人對傳承久遠的文化知識體系的基本認識和抽象歸納。易言之,圖書分類在現(xiàn)象上是一種文化知識體系的構建方式,在本質上則是一種學術體系的構建方式。鄭樵(1104~1162)《通志·校讎略》說:“類例既分,學術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學術體系正是在“先后本末”的圖書分類中得以鮮明地體現(xiàn)的。章學誠《校讎通義·敘》也說:“(劉向父子)部次條別,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非深明于道術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與此?!保ā缎W囃x》卷首)劉向父子“深明于道術精微、群言得失之故”,因此可以對歷代的圖書加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形成“部次條別”的圖書分類,借以構建一整套相對完善的學術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入地考察中國古代的圖書分類觀念和圖書分類方式,深入地考察具體體現(xiàn)這種觀念和方式的目錄學著作,從而抉發(fā)其中的學術理念和學術方法,無疑是深刻領悟中華學術體系的“不二法門”,也是重新構建中華學術體系的必由之路。

劉向、劉歆父子整理古今載籍,部次流別,大約在漢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撰成目錄學著作《七略》。據記載,歐洲第一個正式的圖書分類表——瑞士人吉士納(Konard Nesner)編撰的《萬象圖書分類法》(Bibliotheca Universals),編成于1545年,《七略》的成書比它要早1551年。《七略》一書已經亡佚,我們現(xiàn)在只能根據班固(公元32~92)《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大體上還原它的分類原貌?!镀呗浴泛嚒⒅T子、詩賦、兵書、術數(shù)、方技“六略”,即六個學術領域,在目錄學史上習稱“六分法”。《七略》的六分法是以“義”(即書籍的內容性質)作為分類標準的,因此帶有鮮明的學術分類性質。其中“六藝”屬于王官之學,“諸子”屬于私門之學,“詩賦”“兵書”“術數(shù)”“方技”則屬于專門之學,這六個學術領域的構成及先后排序,體現(xiàn)出中華學術體系在先秦至兩漢這一時期的基本面貌。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華學術體系發(fā)生巨大變革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華學術體系在保持原有的整體格局的基礎上,出現(xiàn)了三個重要的演進趨勢。

第一,史學崛地而起,與經學并駕齊驅。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史書從“六藝”中二級分類的《春秋》之學的附庸,逐漸蔚為大國,其質量和數(shù)量呈現(xiàn)出“滾雪球式”的效應,從而得以獨立成類,躍升為中華學術體系中的一級分類。阮孝緒(公元479~536)《七錄序》說:劉向、劉歆時代“史書甚寡,附見《春秋》,誠得其例。今眾家記傳,倍于經典,猶從此志,實為繁蕪”,故而必須另立一類(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三)。而且,歷史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越來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以至從東晉時期開始,歷史學就超越諸子學,占據中華學術體系的第二把交椅。東晉著作郎李充(約公元300~約360)整理典籍,即以“五經為甲部,史記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蕭統(tǒng)《文選·王文憲集序》,李善注),確定了后世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的次序,“自爾因循,無所變革”(《隋書·經籍志》)。在四部分類中,史部實際上成為專門性質最為顯著的一個部類。

第二,兩漢以降,先秦諸子之學在總體上呈現(xiàn)出衰微趨勢,已經越來越難以獨立成類。于是,在魏鄭默(213~280)《中經》和西晉荀勖(?~289)《中經新簿》中,“古諸子學”下降成為圖書目錄中的二級分類,并兼容了“兵書”“術數(shù)”“方技”等專門之學的類型,構成內容龐雜的“乙部”。到東晉李充整理典籍時,進一步調整為“丙部”,成為后世的“子部”?!白硬俊钡某霈F(xiàn)與演進,表征著中華學術體系的一次重大變革,意義極其深遠。

第三,東漢末年,文集日興,尤其是“眾家之集,日以滋廣”(《隋書》卷三五《經籍志·集四》)。這時仍舊以“詩賦”之名稱定所有的“文章”著述(關于“文章”一詞含義的演變,參見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第50~52頁),便顯得名不副實。于是,在魏鄭默《中經》和西晉荀勖《中經新簿》中就改稱“丁部”,南朝劉宋王儉(452~489)《七志》改稱“文翰”,南朝梁阮孝緒《七錄》又改稱“文集”,而唐初魏征(580~643)等編纂《隋書·經籍志》,最終定名為“集部”。

以上三個重要的演進趨勢,到唐初《隋書·經籍志》確定四部分類就基本完成,奠定了此后1400多年構建中華學術體系的基本范式,并成為清乾隆朝編纂《四庫全書》、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時最為重要也最為直接的學術資源。

《四庫全書總目》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寫定,同年由武英殿版刻。該書“卷帙浩博,為亙古所無”,“自有典籍以來,無如斯之博且精矣”(《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凡例》)。《四庫全書總目》一方面仍然采用流傳1200余年的圖書四部分類法,“務求典據,非事更張”(《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凡例》);另一方面對這一分類法加以模式化和細致化,終于構建了一個集大成式的中華學術體系,體現(xiàn)出一些極其鮮明的文化特色。其中有兩個特色最值得注意,一是經部的沿襲與新變,二是子部的分合與演進。

首先看經部的沿襲與新變。

從劉向父子的“六藝略”,到《中經》《中經新簿》的“甲部”,再到東晉南朝目錄中的“五經”“經典志”或“經典錄”,最后定型為“經部”,這一學術類別幾乎歷代相沿不變。余嘉錫(1884~1955)《目錄學發(fā)微》卷四《目錄類例之沿革》說:“蓋歷代惟經學著述極富,未嘗中輟,舊書雖亡,新制復作,故惟此一部,古今無大變更?!倍以龠M一步細審,在歷代的“經部”目錄的二級分類中,易、書、詩、禮、樂、春秋這六類的分類及其排序總是一以貫之的(樂書在《四庫全書總目》中置于“四書類”之后、“小學類”之前,是為變例),這充分體現(xiàn)出中華學術體系的傳承性和穩(wěn)定性,即從兩漢以降,中華學術體系始終以經學為基礎和核心。

當然,相比較而言,經學在兩宋以后也發(fā)生了顯著的新變,即在二級目錄中確立“四書類”,標志著理學(或道學)從元代以降已經成為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視?!八臅痹瓉硎遣徊⑿械?,其并行是在宋代,并且成為理學的重要載體。《宋史·道學傳·序論》說:“(程顥、程頤)表章《大學》、《中庸》二篇,與《語》、《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傳心之奧(按:指《中庸》),下至初學入德之門(按:指《大學》),融會貫通,無復余蘊?!薄端问贰こ填U傳》也說:程頤(1033~1107)“以《大學》、《語》、《孟》、《中庸》為標指,而達于《六經》”。南宋光宗紹熙改元(1190),朱熹(1130~1200)在漳州刊刻了《四書》,為之作注,《四書》的名稱從此確立。朱熹認為:“《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卷一〇五)從此以后,《四書》風行天下,在元延祐二年(1315)列入科舉科目以后,《四書》成為讀書人必讀的“經書”,甚至代替了《五經》在教育領域的地位。這就使程朱理學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自上而下地定為官方學術,確立了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并一直延續(xù)到清代?!端膸烊珪偰俊氛菍@種學術趨向的總結,因此在“經部”明列“四書類”。

其次看子部的分合與演進。

從西晉的《中經》到唐初的《隋書·經籍志》,雖然已經初步建構了圖書分類體系的“四分法”,但是這一“四分法”卻是不完善的,無法涵容全部中華學術文化內容。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未能將佛教與道教的典籍納入四部范疇之內。

阮孝緒編纂《七錄》,將先秦兩漢以來歷代傳承的學術體系分為五類,即經典、記傳、子兵、文集、術技,是為“內篇”;而將兩漢以后衍生的學術圖書,單列出“仙道錄”與“佛法錄”二類,是為“外篇”。這種內、外之分,已經明顯地表征傳統(tǒng)中華學術體系出現(xiàn)了裂痕。唐初編《隋書·經籍志》,未暇補罅這一裂痕,而是在四部分類之外,附錄“道經部”和“佛經部”兩類。但是,《隋志》對這兩類僅統(tǒng)計種數(shù)、部數(shù)、卷數(shù),而未細列書名,可以看出目錄編纂者對這兩類圖書的隸屬關系尚存猶疑。

這種猶疑,引而申之,揭示出從魏鄭默《中經》、西晉荀勖《中經新簿》之后,歷代目錄學家對“諸子”一類圖書內容性質的思考與探索。正如余嘉錫《目錄學發(fā)微》卷四《目錄類例之沿革》所說的:“合而觀之,七略之變而為四部,不過因史傳之加多而分之于《春秋》,因諸子、兵書、數(shù)術、方技之漸少而合之為一部,出數(shù)術、方技則為五,益之以佛、道則為七,還數(shù)術、方技則為六,并佛道則復為四,分合之故,大抵在諸子一部?;ハ嘧媸?,各有因革。雖似歧出枝分,實則同條共貫也?!?/p>

《舊唐書·經籍志》將道、釋二類圖書分別置于乙部和丙部,在乙部“史錄·雜傳類”中收仙靈26家、高僧10家,丙部“子錄·道家類”中收道、釋著說47家?!缎绿茣に囄闹尽飞约痈膭?,統(tǒng)一置于丙部,在“子錄·道家類”中收神仙35家50部,釋氏25家40部,另有不著錄者若干家。在中國古籍目錄史上,這兩部目錄著作分別將道、釋圖書歸并入史部或子部,為傳統(tǒng)的“道家”所收容,從而成就了真正的四部目錄。但是,道、釋二家的著作性質與傳統(tǒng)的道家迥然有異,如此歸類,不免“頗乖名實”之譏(《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四十五“釋家類序”)。

北宋編撰的國家書目《崇文總目》,第一次將道、釋圖書列入子部,并獨立成類,單列為二級目錄,即“道書類”與“釋書類”。鄭樵《通志·校讎略·崇文明于兩類論》稱道:“《崇文總目》,眾手為之。其間有兩類極有條理,古人不及,后來無以復加也?!贝撕?,晁公武(約1104~約1183)《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約1186~約1262)《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1254~1323)《文獻通考·經籍考》都承襲了這一做法。

至于尤袤(1127~1194)《遂初堂書目》《明史·藝文志》等,則僅在子部設置釋家一類,而仍將道書附屬于道家類。這是因為,在宋元以后,一方面道家哲學與道教、神仙家的思想出現(xiàn)逐步融合的趨向,另一方面民間的道教著作又被排斥于書目著錄之外?!端膸烊珪偰俊肪砭乓弧蹲硬靠倲ⅰ芬浴暗兰摇焙汀搬尲摇睘椤皠e教”“外學”,但是仍然采用《明史·藝文志》的做法,對道書與釋氏圖書的性質嚴加區(qū)別,在子部設置釋家一類,而將道書附屬于道家類。這體現(xiàn)出中華學術體系對“內學”與“外學”的嚴格區(qū)分:道書溯源于道家,是道家在后世滋生的學術,因此原本隸屬中華學術體系,是謂“內學”;而以佛經為載體的釋家,則來自印度,是外來學說,原本不屬于中華學術體系,是謂“外學”。明人陳建(1497~1567)信守程朱理學正弦,甚至極而言之:“禪、佛之禍,以異學而亂吾中國圣賢之學?!保ā秾W蔀通辨·續(xù)編》卷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但是,最值得稱道,當然也最值得質疑的,恰恰是《四庫全書總目》將釋家典籍納入“子部”所體現(xiàn)的學術理念和學術方法。它一方面固然體現(xiàn)出中華學術體系的傳承性和穩(wěn)定性不容輕易打破,從一個側面展現(xiàn)出中華學術體系的保守性或者頑固性;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彰顯出中華學術體系的包容性和適應性,足以容納古所未有的學術文化內容。

綜上所述,《四庫全書總目》以集大成的方式彰顯了中華傳統(tǒng)的學術體系。這一學術體系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和極其鮮明的特色,足以為我們今天重新建構中華學術體系提供有益的文化啟示。這種文化啟示,超越了“四部分類”的圖書分類現(xiàn)象,揭示出一些發(fā)人深思的學術傳統(tǒng)和學術智能。

首先,在以圖書分類為表征的中華學術體系中,“經部”始終居于諸部之首,歷千百年而不變?!敖洸俊钡脑洚斎皇莵児挪蛔兊模端膸烊珪偰俊肪硪弧督洸靠倲ⅰ氛f:“經稟圣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贅述。”而歷代目錄中“經部”所收圖書,無非“詁經之說而已”。這些圖書無疑都是兩漢至清代學者的撰述。就其撰述行為而言,同史書、子書和集部圖書似乎沒有本質的區(qū)別,真正的區(qū)別在于“詁經之說”的撰述對象是原典,撰述主旨是“詁經”,即闡釋經書的內涵、價值、功能與意義。正是這種撰述對象和撰述主旨,賦予“詁經之說”的圖書以居諸部之首的地位和價值。

中國古代早就有“先后之序”的文化觀念。如《禮記》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保ā妒涀⑹琛繁尽抖Y記正義》卷六〇)這種文化觀念認為,宇宙自然原本就有一定的秩序,因此人類文明也有一定的秩序。如宋方愨(1118年進士)說:“天地有上下之位,四時有先后之序,禮之道如斯而已?!盵(宋)衛(wèi)湜:《禮義集說》卷五四引,《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這種秩序既體現(xiàn)在社會等級制度方面,也體現(xiàn)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而學術文化體系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無疑也是按照一定的秩序進行建構的。所以古人說:“先后之序,不可易也?!盵(宋)徐氏:《易傳燈》卷三《設卦觀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在一種體系中,某一事物位置的先后,表征著其地位的重輕,這是不可移易的。

因此,“經部”高居四部之首,這就意味著它具有領袖群籍的崇高地位。劉勰(466?~539?)《文心雕龍·宗經》說:“經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薄端膸烊珪偰俊肪硪弧督洸靠倲ⅰ氛f:“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本砭乓弧蹲硬靠倲ⅰ酚终f:“學者研理于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边@充分體現(xiàn)出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對“恒久之至道”“天下之公理”的核心價值的充分肯定,對“正天下之是非”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高度重視。在這一意義上,傳統(tǒng)學術體系中的“經學”無法且不必等同于現(xiàn)代學術體系中的某個學科(如“哲學”或“歷史學”)?!敖泴W”實際上是一種“公理學”“價值學”,是人類學術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因此必然應該置于學術體系之首。

同樣,當前我們重建中華學術體系,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如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發(fā)展和新創(chuàng)造,來正本清源,明辨是非,引領方向,凝聚共識,明確地肯定科學的核心價值觀的統(tǒng)轄力和滲透力,有效地提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從而增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是以《四庫全書總目》為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對當下學術文化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首要啟示。

此外,從劉向父子開始,就將“小學”圖書納入“六藝”類,后世也一直將“小學”圖書列入“經部”,延續(xù)到晚清,從未改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語言文字在中華學術體系中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語言文字不僅僅是中華學術體系的有效載體,其實它本身就是中華學術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甚至可以說是中華學術體系的根基,值得我們珍惜維護和發(fā)揚光大。

其次,經、史并重,也是中華學術體系的重要傳統(tǒng)。《四庫全書總目》卷九一《子部總敘》說:“夫學者研理于經,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苯?、史二者,在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中屬于“正學”,居于極其重要的文化地位,具有無可替代的文化價值。

“歷史”指已經過去了的事物、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過程,尤其指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及其發(fā)展過程。歷史雖然發(fā)生于過去,卻同現(xiàn)在一直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密切聯(lián)系。因此,歷史是照徹古今的明亮鏡子,唐太宗李世民(598~649)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保ā杜f唐書》卷七一《魏征傳》?!缎绿茣肪砭牌摺段赫鱾鳌纷鳌耙糟~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保v史又是綿延不斷的文化傳統(tǒng),哲人說:“忘記歷史便意味著背叛?!睔v史還是采擷不盡的智慧寶藏,人們常說:“歷史告訴我們……”

每一個具有悠久文明的國家,都以它綿遠悠長的歷史而驕傲。埃及、印度、希臘、中國……直到今天,這些國家的人們仍然向往和歌頌著祖先輝煌的業(yè)績。然而,在世界各國中,只有中國,留下了無比豐富浩繁的史籍著作。從孔子編述的《春秋》,到汗牛充棟的“二十五史”,中國古代的史書匯成一條源遠流長的歷史河流,滔滔滾滾,氣勢磅礴。這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也是我們今天“不忘本來”的基本依據。因此,歷史的講述和評價,歷史經驗的學習和歷史教訓的汲取,理應成為建構中華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在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中,子部、集部都屬于經、史之外的“雜學”,是無須必有、不可必無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子部,更是“雜學”中的“雜學”,幾乎無所不包,但又無所附麗,成為相對“純粹化”的經、史、集之外所有圖書的淵藪。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卷九一《子部總敘》說:“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薄捌渲谢蜇粋?,或傳而后莫為繼;或古無其目而今增,古各為類而今合?!痹谒牟糠诸愔?,子部是內容最為龐雜的一個部類,也成為最具分合趨向的一個部類。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中國出版了大量自著的或翻譯的自然科學類圖書,這些圖書起初大都歸并于子部之中。這種學術歸類方式,自有其文化根源,因為在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中,農家、醫(yī)家、天文、歷算、數(shù)術等現(xiàn)代歸入“自然科學”范疇的學術分支,原本就置于“子部”之內。《四庫全書總目》也不例外。

但是,《四庫全書總目》還是在局部上創(chuàng)新性地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學術體系。例如,歷來目錄學大多不重視農家、醫(yī)家兩類圖書,一般將它們列于子部簡末。而紀昀(1724~1805)認為:“農者,民命之所關;醫(yī)雖一技,亦民命之所關?!保ā都o文達公遺集》卷八《濟公新編序》)《四庫全書總目》卷九一《子部總敘》也說:“民,國之本也;谷,民之天也”;“本草經方,技術之事也,而生死系焉”。因此在《四庫全書總目》“子部”的排序中,儒、兵、法三家之后,以農家居第四、醫(yī)家居第五。

當然,作為一種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在將農家、醫(yī)家和“天文算法”均納入“治世者所有事”之列的同時,仍然將“術數(shù)”“藝術”等視為“小道之可觀者”,體現(xiàn)出獨具特色的“自然科學觀”。這種“自然科學觀”成為建構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的一大準則,它能給我們什么有益的文化啟示呢?

我認為,以《四庫全書總目》為表征的這種“自然科學觀”,從一個方面來看,固然可以見出中華傳統(tǒng)學術對自然科學的輕視或忽視,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卻鮮明地體現(xiàn)出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建構中對現(xiàn)代意義上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區(qū)分。換句話說,《四庫全書總目》力圖建構的,實際上是以“闡圣學、明王道”為主要內涵的中華學術體系。《四庫全書總目·凡例》說:“蓋圣朝編錄遺文,以闡圣學、明王道者為主,不以百氏雜學為重也。”所以即使采錄“百氏雜學”,也仍然著眼于是否有助于“闡圣學、明王道”,亦即是否“可觀”,嚴加揀擇甄別,以期寧缺毋濫。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科學之曙光》指出:“做中國學術史,最令我們慚愧的是,科學史料異常貧乏?!边@一現(xiàn)象也從數(shù)量上體現(xiàn)了古代獨特的“自然科學觀”。

用現(xiàn)代學術話語,我們可以說,《四庫全書總目》建構的這一學術體系,實際上是以“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為基本范疇,“自然科學”也以其獨特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性質或功能得以納入這一學術體系。例如,《四庫全書總目》雖然肯定“歐羅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實逾前古”,但同時又指斥“其議論夸詐迂怪,亦為異端之尤”。因此認為,對明末西洋人的著作,“國朝節(jié)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具存深意”(《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二五西洋傅汛際撰《寰有詮》提要)。嚴格地區(qū)分“技能”與“學術”,實際上來源于先秦學術的“技”與“道”之別,這充分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學術體系構建中的“人文傳統(tǒng)”。

這一學術體系的建構,基本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學術”的獨特認識與界定?!皩W術”,古人又稱其為“道術”,在其本質意義上,指的是關涉宇宙萬物和人生本體的“形而上”的認識,因此是具有根本性的知識和學問,所以明人陳建說:“天下莫大于學術。”(《學蔀通辨·自序》)因此,作為人類把握自身和對象世界的一種根本性的知識和學問,學術具有超驗的特點,在本質上訴諸和指向一般或普遍的事物。而學術體系就是這種根本性知識、學問的系統(tǒng)化,它是人類專門認識活動的產物,是文化的結晶和精華,承載和映現(xiàn)人類精神,能夠滋養(yǎng)、完善社會個體和整個民族,引領社會和時代進步。

這一歷史事實提示我們,在今天建構全新的中華學術體系時,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方面可以盡可能地采資于傳統(tǒng)學術文化,而在“自然科學”方面則應該更多地吸取外來學術文化。在這一意義上,晚清學者所謂“中體西用”,如張之洞(1837~1909)《勸學篇》所說的“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也許具有一定的合理內涵,值得我們深長思之。

最后,在中華傳統(tǒng)學術體系中,集部的成立有著特殊的意義?!端膸烊珪偰俊肪硪凰陌恕都靠倲ⅰ氛f:“夫自編則多所愛惜,刊版則易于流傳。四部之書,別集最雜,茲其故歟?然典冊高文,清辭麗句,亦未嘗不高標獨秀,挺出鄧林?!睆摹肮差I域”和“私人領域”的角度來區(qū)分人類的知識及其結晶——典籍圖書,我們可以說,凡詁經之說、敘史之書、子部之文,大多屬于“公共領域”的著述,而集部之作則大多為“私人領域”的著述。質言之,集部圖書帶有更為明顯的個人性或個體性,帶有更為鮮明的主體性和獨創(chuàng)性。

近代以來,有的學者將集部圖書等同于現(xiàn)代意義上的“文學”著述,這是不恰當?shù)?。法國思想家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r,1954~2002)指出:“命名一個事物,也就意味著賦予了這事物存在的權力。”[2]“集部”圖書之所以命名為“集”,原本就意指它具有叢聚、雜糅的性質。這種叢聚、雜糅的性質,明顯地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的“大文學”或“泛文學”觀念。在中國古人心目中,文學是一種源自宇宙之初、體現(xiàn)自然之道、旁及天地萬物同時使天人相互溝通的精神文化現(xiàn)象。如西晉陸機(261~303)《文賦》說:“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秩f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貽則于來葉,仰觀象乎古人?!睎|晉葛洪(284~364)《西京雜記》說:“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攬人物?!蹦铣簞③摹段男牡颀垺氛f:“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不是強調文學的純粹性、排他性,而是強調文學的包容性、根本性,為文學提供更有力的存在根據,這正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突出特色。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近一百余年中命運坎坷,漸漸呈現(xiàn)“邊緣化”的趨向。西方文化憑借堅船利炮,如潮水般涌入中國社會,使中國社會在文化傳播和文化創(chuàng)造上呈現(xiàn)出不可阻擋的“西風壓倒東風”的局面;東方漢文化圈的其他國家也紛紛“脫亞入歐”,“去中國化”;甚至中國文化精英們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提出“打倒孔家店”“破四舊”等文化方略。在這一文化背景下展開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往往無法真正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資源用來建設新文化。因此,如何立足當代,面向未來,做到“師古而不泥古”,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仍然是一個有待思考和探索的重大現(xiàn)實課題。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批判性地繼承和發(fā)展以《四庫全書總目》為表征的中華文化學術體系,既要萃取傳統(tǒng)的文化基因,也要吸收世界各國的文明精華,從而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進行全新的中華學術體系的戰(zhàn)略建構,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面對當前國內各種新思想的涌現(xiàn)、經濟發(fā)展的走向、改革進入攻堅區(qū)和深水區(qū)等現(xiàn)實,在“古今貫通”“中外融通”“上下打通”的社會文化語境中,我們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為基礎與動力,構建足以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能、中國價值的嶄新的中華學術文化,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


[1]郭英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2]《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38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