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投身幕府 心憂天下

左宗棠傳 作者:孫光耀 著


第二章 投身幕府 心憂天下

天國興起

洪秀全,小名火秀,族名仁坤,1814年出身于廣東花縣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自幼聰穎,然而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第。1843年洪秀全在廣州應試再次落第后,想起了幾年前他在廣州街頭得到的一部基督教布教書《勸世良言》。在研讀此書的同時,他聯(lián)想到了他之前落第后大病數(shù)十日夢中的情景,于是他便自施洗禮,開始自行傳教了,當時稱之為“拜上帝教”。

經(jīng)過洪秀全及其表弟馮云山數(shù)年的不懈努力,拜上帝會勢力迅速壯大起來,逐漸形成了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六人組成的領(lǐng)導核心。

洪秀全

1850年2月,道光帝卒,民間“清盡明復”的謠言愈熾,加入拜上帝會的人也越來越多。入會者往往一人入會,舉家同來。洪秀全等將入會者的財物田產(chǎn)變賣歸公,不許私蓄,并進行了軍事組織: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各置伍長、兩司馬、卒長、旅帥、師帥、軍帥。軍帥之上又有監(jiān)軍、總制、將軍、指揮、檢點、丞相、主將、軍師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率眾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當年9月占領(lǐng)了第一座州城永安,在永安停留半年有余,規(guī)劃設(shè)施漸趨完善。洪秀全自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天王稱萬歲,其余各王依次稱九千歲、八千歲、七千歲、六千歲、五千歲。天王是萬國真主,而其余各王還須受東王節(jié)制。此后,太平軍在洪秀全的帶領(lǐng)下,經(jīng)蓑衣渡之戰(zhàn),沖出廣西,進入湖南。

金田起義

進入湖南后,東王楊秀清與西王蕭朝貴聯(lián)名發(fā)布《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和《救一切天生天養(yǎng)中國人民諭》三篇檄文,大談剃發(fā)易服之恨,贊美史可法、瞿式耜誓死不事清的民族氣節(jié),宣揚洪秀全乃是奉上帝之命領(lǐng)導世人推翻清朝統(tǒng)治,號召世人響應太平軍的起義推翻清朝。諸檄一出,天下震動。

在湘南,太平軍連克道州、郴州等重鎮(zhèn),清廷為之震驚。湖廣總督程矞采得知消息后極為恐懼,他自衡州疾還長沙,想躲到省城避禍,并函請尚在廣西的欽差大臣賽尚阿督師湖南,但賽尚阿卻把湖南軍務(wù)推卸給程矞采。鑒于這種互相推諉的狀況,咸豐皇帝一面嚴旨賽尚阿、程矞采同辦湖南軍務(wù),一面改任廣西、湖南、湖北三省巡撫,想以此來加強防御。于是,此時擔任云南巡撫的張亮基被清廷任命為湖南巡撫。張亮基撫湘,便成為左宗棠出山入幕的重要機遇。

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軍的先鋒在接連攻克道州、郴州并沿途襲擾安仁、攸縣、醴陵后,圍困長沙。太平軍由湘南而進軍湘中,湖南形勢日蹙。左宗棠連忙由柳莊舉家避居湘陰與長沙交界處的東山白水洞。1852年10月,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率主力抵達長沙,大舉攻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