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尋胡適,先到徽州

前生今世,何處適之:胡適傳 作者:邑清塵 著


為尋胡適,先到徽州

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讀胡適,先從徽州開始。

夕陽西下,我來到了這座城。

在那山巒深處,碧溪兩岸,古老徽州古樸的神韻彈撥著讓人心醉的旋律。南方將落的陽光,竟可以這樣柔和,恍惚在鉑金色的光暈里,于幽幽窄巷中的古民居中,恍若走進(jìn)了詩經(jīng)的故鄉(xiāng)。

雞鳴犬吠之中,我卻觸摸到了一絲寧靜,那種從青石板之下升起的寧靜,濕滑,柔蕩,在我身邊飄散開來。

還真是,八百年的寧靜……老年胡適曾傷感道:“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這種遺世獨(dú)立的美,偏偏又是婉約細(xì)膩的。村落阡巷古風(fēng)絲絲,馬頭墻下歲月悠悠。

無徽不成鎮(zhèn)。

白墻黛瓦,錯落有致,掩映在皖南的青山秀水之間,一眼望去,真讓人有一種走進(jìn)中國畫的沖動,這就是徽州。走在一線天的街巷里,那清一色的青石板路,老式的木門板店面,高聳的馬頭墻屋檐以及那安放在街頭巷尾的石礅、石凳……一切都是那么古樸典雅,一如那個博學(xué)的儒生,一襲長衫,不染風(fēng)塵卻多了一絲落寞。

徽州人不蹲家,經(jīng)營走八方。

從前,徽州人出外經(jīng)商是徒步的。先從徽州啟程,翻山越嶺到達(dá)杭州,再轉(zhuǎn)水路至金華、衢州及江西的玉山、鉛山,再經(jīng)由長江去南京、蘇州、上海和武漢等地。

胡適先生說:“我們徽州是多山的地方,大凡山國的出產(chǎn)都是微薄的,不足供居民生活的需要,于是居民不得不冒險到外邊求謀生之道了。我們徽州人的習(xí)慣,一家若有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男孩,把一個留在家里耕種田地。其余的孩子,到了十三歲,便打發(fā)出門學(xué)生意。出門時不要帶多少川資,只用幾尺藍(lán)老布做成一個袋,兩端縫合,中間開一個口,每袋一端,裝進(jìn)五個這樣的‘國寶’,就算是孩子長途的糧食了。好在這‘國寶’的餡子都是干材料,過上十天八天也是不要緊的。到了宿店的時候,一點(diǎn)火,袋里掏出一個‘國寶’,在火上烘烤一會,吃下去就算一頓飯。至于宿費(fèi),每夜只需大錢二十一文,由徽州走到杭州,二百文川資,綽有余裕?;罩萑烁F得不能聊生的時候,有句安慰自己的口號,說是‘不要慌,十天到余杭!’”

燈火通明之時上街閑逛,在小食攤上發(fā)現(xiàn)了先生口中的“國寶”,這種重油重鹽的餅子被徽州人稱之為“塌裹”,是徽州人外出謀生的口糧。妻子一面烘,丈夫一面吃,再用私密的徽州鄉(xiāng)音說幾句體己話,該是怎樣一種意境……

有道是,看皇家建筑到北京故宮,看民間建筑到西遞宏村。西遞和宏村,因著上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名氣很大。西遞有一百二十多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那是古徽州精彩的延續(xù),文化的沉淀。從這些近乎絕美的建筑群里,仿佛隨時可以找回失落的東西。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驅(qū)車去了西遞。

來到西遞,呼吸到了那里的氣息,聽到了血液流回心臟的聲音。

西遞,不是一個村,而是很多很多鉛字聚攏起來的詩,這詩里有流水潺潺,有桃花的粉色,有木屐落在青石板上的絕響,有晚歸人的淺唱,那種散發(fā)墨色氣息的磚瓦和流動的灰色讓我一度迷醉。

從村口的導(dǎo)游口中得知,西遞村始建于北宋年間。西遞,取水勢西流之意,“中有二水環(huán)繞,不之東而之西,故名”。據(jù)當(dāng)?shù)睾兆谧V記載,他們來源于李唐滅后,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曄之子姓胡,避難于徽州,后見這里有“虎步前蹲之勢,犀牛望月之奇”,遂定居下來。大概正是這種不同尋常的歷史淵源,造就了西遞人特有的文化底蘊(yùn),讓西遞人在歷史上留下了這么燦爛非凡的一筆。

我來此,是為了尋找一個人。

時間回到1600多年以前。

那時,陶淵明便在此地?fù)?dān)任縣令。處理政務(wù)之余,生性淡泊的陶淵明更喜歡寄情山水。從岱峰腳下登上竹筏,在清凌凌的河面上戲水飄蕩,穿溪越灘……近看碧水淺灘、游魚可數(shù),彩石紛呈;遠(yuǎn)眺竹林疊翠、山花簇?fù)?、桃園隱映。

他還在東至縣的牛頭山上,親自種下兩株菊花,品味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沒過多久,郡督郵來縣巡查,縣吏告訴他應(yīng)該穿戴整整齊齊地前去迎接。陶淵明長笑一聲:“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鄰里小兒!”即日授印去職,飄然而去,回到家鄉(xiāng)務(wù)農(nóng)。

幾年后,陶淵明完成了《桃花源記》的寫作。

公元427年,陶淵明去世。

我久久駐足于這月色之下,村外的田野,有此起彼伏的蛙聲,月色落在馬頭墻上,落在不遠(yuǎn)處紅燈籠下對弈的棋局里,幽幽之間,天地飄渺,再聞蛙鳴,竟會有如幻的感覺。

“吱呀”一聲,木門打開,我仿佛又看到了胡適,品罷一盞茶,淡然一笑,一手負(fù)在身后,筆鋒所至,宣紙上的墨色便擴(kuò)散開來:

當(dāng)年有個陶淵明,不惜性命只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棄官回來空兩手。

甕中無米琴無弦,老妻嬌兒赤腳走。

先生吟詩自嘲諷,笑指籬邊五株柳:

看他風(fēng)里盡低昂,這樣腰肢我無有。

這是胡適先生游廬山后寫的《陶淵明同他的五柳》,先生問:“陶淵明不肯折腰,為什么卻愛那最會折腰的柳樹?”聽完這話,很多人也只能笑笑,不作答復(fù)。

詩人的輕吟低唱已遠(yuǎn)去,空余水流潺潺,清風(fēng)陣陣。

世間再無陶淵明,卻有了一個胡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