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你是我的座上客:關(guān)于圣餐禮的故事

如何閱讀一本文學(xué)書 作者:[美] 托馬斯·福斯特 著;王愛燕 譯


2 你是我的座上客:關(guān)于圣餐禮的故事

你可能聽說過一則關(guān)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逸事。一天,他的一個學(xué)生或助手或跟班之類的人物,拿他喜歡雪茄這事跟他開玩笑,因為雪茄具有明顯的陽具特征。這位偉人只淡淡地說:“有時候,雪茄只是雪茄?!边@則故事是否屬實我并不在意,實際上我更希望它是杜撰的,因為杜撰的逸事自有它的真實性。雪茄可能只是雪茄,但是同樣真實的是,雪茄有時并不是雪茄。

生活中的吃飯也是如此,當(dāng)然文學(xué)中的進餐也如此。有時候一頓飯就是一頓飯,與人進餐只是與人進餐。但更常見的情況是,進餐并非只是進餐。每個學(xué)期至少有一兩次,我會把正在討論的小說或戲劇停下來,莊嚴(yán)肅穆地宣布(這里用黑體字以示鄭重):只要人們一起吃飯喝酒,就是舉行圣餐禮。不知怎么回事,這話總是招來驚愕的眼神,因為對很多讀者來說,圣餐儀式有且只有一種含義。雖然那種含義很重要,卻不是唯一的。即使就那種含義而言,基督教的做法也并非一成不變。幾乎每種宗教都有信徒聚在一起分享食物的禮拜或社交儀式。所以我得解釋一下,正如性交的意義不只關(guān)乎性一樣——至少曾經(jīng)如此——并非所有的圣餐儀式都是神圣的。實際上,文學(xué)中對圣餐儀式也有各種不同的解讀。

關(guān)于各種各樣的圣餐儀式,有一點要記住: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分食面包是分享與和平的行為,因為你是在掰面包,而不是掰斷別人的脖子。人們一般只會請朋友吃飯,除非想要拉攏對手或討老板的歡心。對于要和誰分食一塊面包,我們還是蠻挑剔的。比如自己不喜歡的人請客,我們可能不會接受。將食物攝入體內(nèi)是件很私密的事,此時我們只愿意和相處自在的人在一起。但與任何慣例一樣,這一條也可以打破。比如部落首領(lǐng)或黑手黨頭目擺下鴻門宴,趁機干掉對手。但這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會被看作是卑鄙下作的勾當(dāng)。一般說來,請某人共餐就是說:“我和你是一伙的,我喜歡你,讓我們互結(jié)盟好。”而這就算是一種形式的圣餐儀式。

文學(xué)中的進餐也是表達友好之意。文學(xué)作品中還有另一個原因:吃飯的場景太難寫,吃飯本身也沒什么趣味,故而作家只有在確有必要原因時才會寫吃飯。這一原因必得與表現(xiàn)人物的相處情況有關(guān),是融洽和諧,還是劍拔弩張。行了,飯就是飯,關(guān)于炸雞,有什么是你沒聽說過、沒談?wù)撨^、沒見識過、沒想過的?有什么可談的?吃飯就是吃飯,稍有變化的無非是餐桌上的舉止。那么,把人物放進這樣平庸、乏味的場景中,就得有點別的事情發(fā)生才行,而不只是切切牛排、動動叉子,碰碰酒杯。

那是什么樣的圣餐儀式?能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只要你能想到的,任何效果都可以。

我們看一個絕對不會同宗教圣餐禮相混淆的例子,亨利·菲爾丁的《湯姆·瓊斯》(1749)中進餐的場景,就像我一個學(xué)生說的,“絕對不像做禮拜”。小說中有一幕很特別,湯姆和他的女性朋友沃特斯太太在旅店里吃飯,咯吱咯吱地嚼,咔嚓咔嚓地啃,吸骨髓,吮指頭;再拋幾個媚眼,吧唧吧唧嘴唇,發(fā)出幾聲呻吟,簡言之,享用不盡的情色盛宴。從主題上講,這一幕并非特別重要,而且也和傳統(tǒng)的圣餐儀式大相徑庭,但它確實傳達了一種共同的經(jīng)歷。在這一幕中,吃飯除了享用對方的肉體,還有什么呢?你可以把它看作吞噬的欲望,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在阿爾伯特·菲尼主演的電影《湯姆·瓊斯》(1963)中,拍攝這一幕還另有原因。導(dǎo)演托尼·理查德森不能公開用性來表現(xiàn)性,60年代初性還是電影的禁區(qū),故而他得偷天換日,明里演飲食,暗中指男女。而這一幕效果之淫穢,即使與電影史上所有涉性鏡頭相比,也足以躋身前三甲。待二人一番痛飲大嚼,啃雞腿,吮指頭,一番沉醉呻吟之后,連觀眾都想往椅背上一靠,抽支煙放松一下。這幕欲望的表現(xiàn),除了一種明顯很私密的交流外,有何神圣可言?我想和你在一起,你想和我在一起,讓我們分享一段經(jīng)歷。而這就是關(guān)鍵:圣餐禮不必神圣,甚至不必正派。

再舉個更恬靜的例子如何?已故作家雷蒙德·卡佛寫過一個短篇小說《大教堂》(1981),主人公兼故事敘述人存在很多問題,他極度反感與自己不同的人,其中包括殘疾人、少數(shù)民族,甚至他妻子生活中他所不了解的一切。要知道,給人物制造一個嚴(yán)重的難題,唯一原因就是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解決這個難題。他可能會失敗,但你得給他這樣的機會。不用說,這規(guī)矩誰都明白。不知名的敘述人告訴我們,他妻子的一位盲人朋友要來拜訪,我們立即發(fā)現(xiàn)他很不高興,這也沒有什么可驚訝的。我們馬上明白,主人公不喜歡所有與他不同的人,這正是他需要克服的障礙。故事結(jié)束時,他確實克服了:他同盲客人坐在一起畫大教堂,好讓他明白大教堂是什么樣子,于是就得和他接觸,握著他的手,這是主人公在故事開始時完全無法想象的??ǚ鸬膯栴}是,如何將故事敘述人從最初幾頁那個充滿偏見、心胸狹隘的討厭鬼,變成結(jié)束時那個可以主動握住盲人手的人。答案是,吃飯。

以前我們比賽遭遇強敵時,教練都會說:他們跟別人沒兩樣,穿褲子也是一條腿一條腿地穿。這些教練的意思,說得精確些,就是連超人也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吃面條是要往嘴里送的?;蛘呦窨ǚ鸬男≌f中講的那樣,吃肉丸也是要往嘴里送的。當(dāng)敘述人看著盲人吃飯的樣子——動作干凈利索,忙忙碌碌,狼吞虎咽,或者說,一切正常——對他漸漸產(chǎn)生新的敬意。三個人——丈夫、妻子和客人——風(fēng)卷殘云般吃掉肉丸、土豆、青菜,在此過程中,敘述人發(fā)現(xiàn)他對盲人的反感開始崩塌。他發(fā)現(xiàn)他和這個陌生人有共同之處——吃飯是生活的精神要素——他們之間也是有聯(lián)系的。

那他們飯后吸的大麻又怎么講?

傳遞大麻同傳遞圣餅與圣餐杯算不得一回事,對吧?但是從象征的角度看,真正的區(qū)別又在哪里?請注意,我并不是說打破社會藩籬需要服用毒品。但另一方面,他們是在近乎儀式的經(jīng)歷中,一起將某種物質(zhì)攝入體內(nèi)。這種行為再一次表明:“我和你在一起,我與你共享此刻,我感受到團體的紐帶把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可能在這一刻他們更加信任彼此。無論如何,晚餐時的推杯換盞與飯后的吞云吐霧共同作用,讓敘述人身心放松,可以充分接受新的覺悟所帶來的力量,從而可以和他一起畫大教堂——而大教堂,恰是舉行圣餐禮的地方。

假如吃飯算不上圣餐儀式呢?如果一頓飯吃得不歡而散,或者飯根本沒有吃成,又會怎么樣呢?

我想結(jié)局會有不同,但道理還是一樣的。如果說在宴飲或吃快餐時賓主盡歡預(yù)示著交流融洽相互理解的話,那一頓聚餐搞砸了,就代表壞兆頭。電視劇中總有這樣的一幕:兩個人正在用餐,第三者不請自到,吃飯的兩位中就有一位甚至兩位都不吃了。他們把餐巾丟在盤子上,說沒了胃口,或者干脆站起身拂袖而去。我們就立即明白他們對這個闖入者的看法了。想想我們在電影上看到的那些鏡頭——一名士兵將自己的罐頭分給戰(zhàn)友,或一個男孩把三明治分給流浪狗——表現(xiàn)的忠誠、親密和慷慨,于是我們認(rèn)識到有飯同吃的同志情誼多么珍貴。那再試想一下,如果兩人一起吃飯,一人卻盤算著陷害或除掉另一人,你會怎么想呢?如此一來,這人就壞了公認(rèn)的規(guī)矩,即人不應(yīng)該對同桌吃飯的人下手。殺人本已可鄙,笑里藏刀乘人不備更格外令人厭惡。

不妨看一下安妮·泰勒的《思家小館的晚餐》(1982)。小說中的母親希望全家團聚吃頓飯,但張羅了很多次,均未如愿。有的人來不了,有的人吃到一半離席,或飯桌上出點什么差池。直到她去世,兒女們才終于在一家餐館的桌邊坐定,吃了這頓團圓飯。當(dāng)然,他們此時才體會到那因她而存在的血肉相連的情感。她的生活——與死亡——成為他們共同的經(jīng)歷。

為充分理解一起進餐的效果,我們來看看詹姆斯·喬伊斯的短篇小說《死者》(1914)。這一精彩故事圍繞圣誕節(jié)后第十二天的主顯節(jié)宴會展開。人們在跳舞宴飲之中,展現(xiàn)出各種動機與欲望、敵視與友誼。主要人物加布里埃爾·康羅伊必須認(rèn)識到他也不過凡夫俗子,整個晚上他的自負(fù)遭受一連串小小的打擊,這一切表明他與更廣大的社會息息相關(guān)。喬伊斯?jié)饽夭实孛枥L餐桌和一盤盤美味佳肴,將我們誘入故事氛圍之中:

餐桌的一頭擺著一只焦黃的肥鵝,餐桌的另一頭,一張做襯的皺紙上撒著歐芹的嫩葉,上面擺著一根大火腿,已經(jīng)剝?nèi)ネ馄?,上上下下都涂上了干面包粉,在脛骨處還套著一個精致的紙圈,旁邊是一大塊五香牛腿肉。在對峙的兩端之間,副菜排成兩列:兩小碟堆得冒尖的果凍,一紅一黃;滿淺盤的牛奶凍和紅果醬,一個葉子形狀的綠色大碟子配著一個葉梗狀的把手,上面擺著幾串紫葡萄干和去了皮的杏仁,一個盤子搭配著擱在一邊,上面是擺成長方形的士麥那無花果,一碟蛋奶糕,頂上點綴著磨碎了的肉豆蔻,滿滿一小碗包著金銀紙的巧克力和糖果,還有個大玻璃花瓶,里面插著些香芹桿。桌子中央有個果盤,橘子和美國蘋果在里面堆成了金字塔狀,兩個老式的大肚子雕花玻璃酒瓶衛(wèi)兵一樣地矗立在兩旁,一瓶里面裝著波特酒,另一瓶則是深色雪利酒。合著蓋的鋼琴上,布丁正在黃色的大盤子里嚴(yán)陣以待,后面則是隊形整齊的瓶裝黑啤酒、麥芽酒和礦泉水,各自按照衣裝顏色的不同排列起來,頭兩排是黑瓶,帶著棕色和紅色的標(biāo)簽,第三排也是最短的一排是白色的,瓶頸上系著綠絲帶。

沒有作家曾費這么大心思描寫食品和飲料,從而創(chuàng)造出運籌帷幄、調(diào)兵遣將、準(zhǔn)備戰(zhàn)斗的效果:列隊,縱隊,“對峙的兩端”,衛(wèi)兵,隊形,絲帶。如此描寫并非無所用心,毫無深意。喬伊斯不愧是喬伊斯,此處他有大約五種不同的目的,只表達一種哪算得上天才呢。但他的主要目的是把我們吸引到那一刻,讓我們身臨其境,從而能夠毫無保留地相信那頓盛宴的真實性。同時他還想傳達貫穿整個晚上的緊張和沖突感——在吃飯之前,甚至在進餐過程中,客人間都有相互對立的時刻——而這種緊張感是與大家歡慶節(jié)日、共享盛宴的場景格格不入的。他之所以如此寫,原因簡單又深刻:我們都應(yīng)成為圣餐儀式的一部分。假如我們只須取笑一下住在主人家的醉鬼弗雷迪·馬林斯和他神經(jīng)兮兮的媽媽,對餐桌上關(guān)于我們聞所未聞的歌劇和歌手的閑談不理不睬,對青年男女間那些打情罵俏一笑置之,對加布里埃爾為要在宴席結(jié)束時致感謝辭而緊張不安不予考慮,事情就可以很簡單。但是我們無法保持距離,因為那宴席描述得如此逼真,使我們?nèi)缤蒙砥渲?。加布里埃爾已迷失其中,所以我們比他還要早意識到,我們其實都身處其中,在共同經(jīng)歷一件事。

我們共同經(jīng)歷的這件事是死亡。房間中的每個人,從衰老虛弱的朱莉婭姨媽到最年輕的音樂系學(xué)生,都會死去。不是今夜,但終有一日。一旦你意識到這一事實(我們預(yù)先知道小說的標(biāo)題,可加布里埃爾不知道他這個夜晚還有個標(biāo)題呢),一切便順理成章了。每個人都終有一死,不分高低貴賤,相對于此,人生中所有的不同都不過是表象,細枝末節(jié)而已。故事的最后一段優(yōu)美動人:大雪飄落,平等地覆蓋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的身上”。我們會想,果然如此,雪就像死亡。在享用了喬伊斯擺下的這場盛宴之后,我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接受這場圣餐禮,不是分享死亡,而是分享死亡到來之前的生活。

  1. 安妮·泰勒(1941- ),美國小說家,主要作品有《思家小館的晚餐》《意外的旅客》《生命課程》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