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天地鬼神

大學(xué)人文:中國古典文學(xué)采華 作者:李美芳、趙忠敏、魏娜、孫婷婷 著


第一章 天地鬼神

【主題概述】

天地是如何產(chǎn)生的?支配世界運(yùn)行的力量到底是什么?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從人類誕生之初就開始了對頭頂蒼穹、腳下土地以及居中人間的探索與思考,這種探尋與思考貫穿在整個(gè)社會發(fā)展史中。在先民看來那些無法由人力左右的神秘力量值得敬畏,并基于自身經(jīng)驗(yàn)給出了對世界現(xiàn)象的相應(yīng)解釋。

《禮記·中庸》中有:“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p>

天地指無時(shí)空限制的整個(gè)宇宙、自然,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天的意志是價(jià)值的終極依據(jù)。漢·王充《論衡·論死》中有:“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dǎo)物而生,故謂之神?!碧啤ろn愈《原鬼》中有:“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边@種虛無感引發(fā)了一系列因探測或迎合而形成的祭祀或宗教活動。殷人認(rèn)為在叫作“下”的人的世界上面,還有叫作“上”的神的世界,殷王自稱為神的后裔和代言人,他是各種重要宗教儀式的主持者,利用宗教的權(quán)威來鞏固統(tǒng)治;商人“尊天事鬼”;周武王滅殷,建立了奴隸制的王國,周人祭天于郊壇,祭地于社稷,并以儀式為中介將神鬼與人間的秩序聯(lián)系起來。延續(xù)殷王的思想,在周王國里,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王或稱“天子”,被認(rèn)為是上天派遣來管理人間的最高權(quán)威,在接下來的幾千年封建社會中最高統(tǒng)治者一直繼續(xù)沿用這一名稱,體現(xiàn)著“君權(quán)神授”的思想。“天命”既是客觀唯心的宿命論,又是樸素唯物的自然規(guī)律,“天命難違”是古人習(xí)用的勸慰之言,“知天命”還存在于“敬鬼神而遠(yuǎn)之”的儒家思想中。甚至“中國”這一名稱來源也與先民對天地的認(rèn)識有一定關(guān)系,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有“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

從殷商卜辭到《詩經(jīng)·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旻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到《易經(jīng)》“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到《竇娥冤》“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quán)”,對生命來源的好奇,對死后世界的敬畏,歷歷再現(xiàn)于今人依舊可見的古代典籍中。

本章分為兩個(gè)部分。

【文論摘錄】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莊子·天地》)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痹唬骸拔粗?,焉知死?”(《論語·先進(jìn)》)

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南朝梁·鐘嶸《詩品序》)

第一節(jié) 天長地久

【中心選文】

一 盤古開天地

天地渾沌如雞子[1],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cái)?shù)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2]。數(shù)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藝文類聚》卷一引《三五歷紀(jì)》

【作者/出處簡介】

盤古開天地的故事最早見于三國吳徐整撰的《三五歷紀(jì)》?!度鍤v紀(jì)》又名《三五歷》,內(nèi)容為三皇以來之事,但此書已佚,僅部分段落存于唐代的《藝文類聚》、宋代的《太平御覽》等類書中?!端囄念惥邸肥翘拼膶W(xué)家、書法家歐陽詢等人于武德七年(624)編纂的一部綜合性類書,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官修類書,該書卷一“天部”上曾引盤古開天地的故事。

【作品解析】

本文記敘了天地的由來。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龍首蛇身或人面蛇身,是中國傳說中開天辟地創(chuàng)造人類世界的始祖。天地最開始像一枚渾沌不清的雞蛋,盤古是其中最早的個(gè)體生命,具有先在的神圣性,“神于天,圣于地”。文本并未提及盤古是如何開天地的,據(jù)明代周游編撰的《開辟演義》記載,盤古用的是放置在身邊的一把斧子?!度鍤v紀(jì)》的姊妹篇《五運(yùn)歷年紀(jì)》稱盤古死后身體化為了天地萬物,“元?dú)饷渗?,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dú)?,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fēng)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fā)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fēng)所感,化為黎氓?!焙髞砟铣喝螘P撰《述異記》還出現(xiàn)了有關(guān)化身的另一個(gè)版本。盤古創(chuàng)世的神話傳說雖不見于先秦文獻(xiàn),但其內(nèi)容的發(fā)生應(yīng)在很早的遠(yuǎn)古時(shí)期,是千百年來中華先民口耳相傳的結(jié)果。“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天去地九萬里”是對宇宙空間的認(rèn)識,“如此萬八千歲”是對歷史時(shí)間的追討,“后乃有三皇”講的是人類社會的起源。這則神話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人民樸素的時(shí)空觀念,原始的英雄崇拜以及對光明、有序生活的向往。

二 女媧補(bǔ)天

往古之時(shí),四極廢[3],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焱而不滅[4],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5],鷙鳥攫老弱[6]。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bǔ)蒼天[7],斷鰲足以立四極[8],殺黑龍以濟(jì)冀州[9],積蘆灰以止淫水[10]。蒼天補(bǔ),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11],顓民生。

《淮南子·覽冥》

【作者/出處簡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該書內(nèi)容龐雜,以道家思想為主,吸收了諸子百家學(xué)說。分為內(nèi)篇二十一,中篇八,外篇三十三;內(nèi)篇論道,中篇養(yǎng)生,外篇雜說?,F(xiàn)存于世的僅有《內(nèi)書》二十一篇。

【作品解析】

《說文解字》中有:“媧,古之神圣女,化育萬物者也?!迸畫z,傳說中的人頭蛇身,是中國始祖神話、再創(chuàng)神話中的重要人物。女媧補(bǔ)天、女媧造人等相關(guān)傳說在《列子》《淮南子》《山海經(jīng)》中均有記載。這則神話開頭就涉及了中國古人的宇宙觀,“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宙是時(shí)間概念,即“往古之時(shí)”;宇是空間概念,即“四極廢,九州裂”。上古時(shí)候,天崩地裂,水深火熱,鳥獸為惡,人民生活異常痛苦,女媧經(jīng)過辛勤的勞動和奮力的拼搏,煉五色石補(bǔ)天,斷鰲足撐四極,殺黑龍救冀州,積蘆灰止洪水,最終恢復(fù)了整個(gè)宇宙的秩序,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生存條件。這則神話塑造了一位神通奇異而又對人類充滿慈愛的女神形象,滲透著母系社會的文化因素,“補(bǔ)天”體現(xiàn)出敢于彌補(bǔ)大自然缺陷的斗爭精神。中國神話為中國后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清代曹雪芹《紅樓夢》就以“女媧補(bǔ)天”為緣起。

三 天地不仁

老子

天地不仁[12],以萬物為芻狗[13];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14]?虛而不屈[15],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16],不如守中[17]

《老子·道經(jīng)》

【作者/出處簡介】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春秋時(shí)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孔子周游列國時(shí)還曾到洛陽問禮于老子。傳說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guān)應(yīng)關(guān)尹之請寫成五千言的《老子》,后不知所終。今存《老子》共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稱《道經(jīng)》;下篇四十四章,稱《德經(jīng)》,故《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本文為《道經(jīng)》第五章。

【作品解析】

本章重點(diǎn)講述如何治國。儒家有“親親之謂仁”,這里的“親親”指維護(hù)著貴族政治的血緣親情。老子認(rèn)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是萬事萬物存在與變化的普遍原則和根本規(guī)律,“道”一體無親,“仁”產(chǎn)生于大道廢止以后,是基于血緣親情的有差別之愛。他反對親疏有別的私愛,主張普遍無私的慈愛,即“不仁”,這是一種“非情的自然觀”。通過生活中的兩件事加以說明,一是祭祀過程中如何對待芻狗,芻狗祭祀之前是受人們重視的祭品,祭祀之后就被丟棄或燒掉,這是一個(gè)無意識的自然而然的過程。正如圣人對待百姓一樣,無所偏私,一視同仁;二是風(fēng)箱的使用原則,風(fēng)箱中間是空虛的,只要拉動就可以鼓出風(fēng)來,而且持續(xù)不會枯竭。天地之間好像一個(gè)風(fēng)箱,寬廣空虛,生生不息。借此指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的道理,《老子》中的“言”多指聲教法令,“中”不是儒家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而是清靜無為。統(tǒng)治政令煩苛,擾民滋事,只會加速敗亡,不如持守虛靜,取法天地之純?nèi)巫匀?,萬物反而能化育不竭??偠灾?,本章的主旨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會,從反對“有為”的角度出發(fā)談?wù)摗盁o為”。另有一說是批判政治統(tǒng)治的,認(rèn)為天地和圣人都?xì)埍┎蝗?,把萬物和百姓都當(dāng)作豬狗看待,誤!

四 天問

屈原

曰:遂古之初[18],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19],何以識之?明明暗暗,惟時(shí)何為[20]?陰陽三合[21],何本何化?圜則九重[22],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斡維焉系[23],天極焉加[24]?八柱何當(dāng)[25],東南何虧?九天之際[26],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shù)?天何所沓,十二焉分[27]?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28],次于蒙汜[29]。自明及晦,所行幾里?夜光何德[30],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31]?女岐無合[32],夫焉取九子?伯強(qiáng)何處[33],惠氣安在[34]?何闔而晦,何開而明?角宿未旦[35],曜靈安藏[36]?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鴟龜曳銜[37],鯀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38]?永遏在羽山[39],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鯀[40],夫何以變化?纂就前緒,遂成考功。何續(xù)初繼業(yè),而厥謀不同?洪泉極深,何以窴之[41]?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河海應(yīng)龍,何盡何歷[42]?鯀何所營,禹何所成?康回馮怒[43],墬何故以東南傾[44]?九州安錯(cuò),川谷何洿?東流不溢,孰知其故?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昆侖懸圃[45],其尻安在?增城九重[46],其高幾里?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47]?羲和之未揚(yáng)[48],若華何光[49]?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焉有虬龍,負(fù)熊以游?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長人何守[50]?靡蓱九衢[51],枲華安居[52]?靈蛇吞象[53],厥大何如?黑水玄趾[54],三危安在[55]?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鯪魚何所[56],鬿堆焉處[57]?

羿焉[58],烏焉解羽[59]?禹之力獻(xiàn)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嵞山女[60],而通之于臺桑[61]?閔妃匹合,厥身是繼[62]。胡維嗜不同味,而快鼂飽[63]?啟代益作后[64],卒然離蠥[65]。何啟惟憂[66],而能拘是達(dá)?皆歸射鞠[67],而無害厥躬[68]。何后益作革[69],而禹播降?啟棘賓商[70],《九辨》《九歌》[71]。何勤子屠母[72],而死分竟地[73]?帝降夷羿[74],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75],而妻彼雒嬪[76]?馮珧利決[77],封豨是射[78]。何獻(xiàn)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79]?浞娶純狐[80],眩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81]?阻窮西征,巖何越焉?化為黃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82],莆雚是營[83]。何由并投,而鯀疾修盈?白霓嬰茀[84],胡為此堂?安得夫良藥,不能固臧[85]?天式從橫[86],陽離爰死。大鳥何鳴[87],夫焉喪厥體?蓱號起雨[88],何以興之?撰體協(xié)脅[89],鹿何膺之[90]?鰲戴山抃,何以安之?釋舟陵行,何之遷之[91]?惟澆在戶[92],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93],而顛隕厥首?女歧縫裳[94],而館同爰止。何顛易厥首[95],而親以逢殆?湯謀易旅[96],何以厚之?覆舟斟尋[97],何道取之?桀伐蒙山[98],何所得焉?妺嬉何肆[99],湯何殛焉[100]

舜閔在家[101],父何以鰥[102]?堯不姚告[103],二女何親[104]?厥萌在初,何所億焉[105]?璜臺十成[106],誰所極焉?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舜服厥弟[107],終然為害。何肆犬體[108],而厥身不危敗[109]?吳獲迄古[110],南岳是止[111]。孰期去斯,得兩男子[112]?緣鵠飾玉[113],后帝是饗。何承謀夏桀[114],終以滅喪?帝乃降觀[115],下逢伊摯[116]。何條放致罰[117],而黎服大說[118]?簡狄在臺[119],嚳何宜[120]?玄鳥致貽[121],女何喜[122]?該秉季德[123],厥父是臧[124]。胡終弊于有扈[125],牧夫牛羊?干協(xié)時(shí)舞[126],何以懷之[127]?平脅曼膚[128],何以肥之?有扈牧豎[129],云何而逢?擊床先出[130],其命何從?恒秉季德[131],焉得夫樸牛[132]?何往營班祿[133],不但還來[134]?昏微循跡[135],有狄不寧[136]。何繁鳥萃棘[137],負(fù)子肆情[138]?眩弟并淫[139],危害厥兄[140]。何變化以作詐,后嗣而逢長?成湯東巡,有莘爰極[141]。何乞彼小臣[142],而吉妃是得[143]?水濱之木,得彼小子[144]。夫何惡之,媵有莘之婦[145]?湯出重泉[146],夫何辠尤[147]?不勝心伐帝[148],夫誰使挑之?

會朝爭盟[149],何踐吾期[150]?蒼鳥群飛,孰使萃之?列擊紂躬[151],叔旦不嘉[152]。何親揆發(fā)足[153],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154],其罪伊何?爭遣伐器[155],何以行之?并驅(qū)擊翼,何以將之?昭后成游[156],南土爰底[157]。厥利惟何,逢彼白雉?穆王巧梅[158],夫何為周流?環(huán)理天下[159],夫何索求?妖夫曳衒[160],何號于市?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天命反側(cè),何罰何佑?齊桓九會,卒然身殺[161]。彼王紂之躬,孰使亂惑?何惡輔弼,讒諂是服[162]?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開阿順[163],而賜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異方?梅伯受醢[164],箕子詳狂[165]。稷維元子[166],帝何竺之[167]?投之于冰上,鳥何燠之[168]?何馮弓挾矢,殊能將之?既驚帝切激[169],何逢長之[170]?伯昌號衰[171],秉鞭作牧[172]。何令徹彼岐社[173],命有殷國?遷藏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婦[174],何所譏?受賜茲醢[175],西伯上告。何親就上帝罰[176],殷之命以不救?師望在肆[177],昌何識?鼓刀揚(yáng)聲,后何喜[178]?武發(fā)殺殷[179],何所悒[180]?載尸集戰(zhàn)[181],何所急?伯林雉經(jīng)[182],維其何故?何感天抑墬,夫誰畏懼?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禮天下[183],又使至代之?初湯臣摯,后茲承輔。何卒官湯,尊食宗緒[184]?勛闔夢生[185],少離散亡。何壯武厲[186],能流厥嚴(yán)[187]?彭鏗斟雉[188],帝何饗[189]?受壽永多,夫何久長?中央共牧[190],后何怒[191]?蜂蛾微命,力何固?驚女采薇[192],鹿何祐?北至回水[193],萃何喜?兄有噬犬[194],弟何欲[195]?易之以百兩,卒無祿。

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yán)不奉[196],帝何求[197]?伏匿穴處,爰何云?荊勛作師[198],夫何長?悟過改更,我又何言?吳光爭國[199],久余是勝[200]。何環(huán)穿自閭社丘陵,爰出子文[201]?吾告堵敖以不長[202]。何試上自予[203],忠名彌彰?

《楚辭》卷三

【作者/出處簡介】

屈原(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shí)期楚國政治家。其祖先屈瑕,為楚武王熊通之子,受封于“屈”地,乃以“屈”為姓。楚懷王時(shí),為左徒,內(nèi)主“美政”,外主聯(lián)齊抗秦,后遭讒被疏;頃襄王時(shí),被放逐江南,秦將白起攻破郢都,悲憤絕望,自沉汨羅江而死。西漢時(shí)期,劉向?qū)⑶⑺斡?、王褒、賈誼、淮南小山等人的擬騷作品結(jié)集成集,題名為《楚辭》。該書的出現(xiàn)與“楚人信巫鬼,重淫祀”的地方文化特質(zhì)密不可分,代表著上古文化傳統(tǒng)中的重要一脈,即巫祝文化。

【作品解析】

《天問》植根于楚國民間文化的沃土,是我國古典詩壇上的一朵奇葩。姜亮夫在《屈原賦校注》中指出,“天”可引為一切高遠(yuǎn)神異不可知之事的總稱,故《天問》即對自然、人事一切不可知的疑問?!短靻枴芬浴皢枴睘橹?,全篇共三百七十四句,提出一百七十二個(gè)問題,這種形式在二千多年的古典詩史上是獨(dú)一無二的。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一文中評價(jià)說:“懷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痹姀奶斓匚葱蔚倪h(yuǎn)古,寫到楚國的現(xiàn)狀,從古到今;先問天文地理,再問歷史傳說,由遠(yuǎn)及近。全詩氣勢磅礴,雄壯奇特,涉及天地生成、歷史興衰、神仙鬼怪等問題。既表現(xiàn)了屈原淵博的知識,又體現(xiàn)了他大膽懷古的求知精神,同時(shí)還表達(dá)了追求自我價(jià)值、實(shí)現(xiàn)理想的愿望和對楚國及民族發(fā)展、人生命運(yùn)的深切憂慮。從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看,《天問》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自然結(jié)構(gòu)提出問題,自首句至“烏焉解羽”,首先對宇宙起源、天體結(jié)構(gòu)和日月星辰運(yùn)行發(fā)問,接下來對大地結(jié)構(gòu)和鯀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事件發(fā)問;第二部分是對社會歷史提出問題,自“禹之力獻(xiàn)功”至“卒無祿”,首先從禹的婚姻問起,對夏、商、周直至春秋戰(zhàn)國的若干歷史事件提出問題;第三部分是尾聲,自“薄暮雷電”至“忠名彌彰”,主要聯(lián)系自己的遭遇,闡述個(gè)人的感慨。

五 天地

天地并況[204],惟予有慕[205],爰熙紫壇[206],思求厥路[207]。恭承禋祀[208],缊?jiān)榧?sup>[209],黼繡周張[210],承神至尊。千童羅舞成八溢[211],合好效歡虞泰一[212]。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朱[213]。璆磬金鼓[214],靈其有喜,百官濟(jì)濟(jì),各敬厥事。盛牲實(shí)俎進(jìn)聞膏[215],神奄留[216],臨須搖。長麗前掞光耀明[217],寒暑不忒況皇章[218]。展詩應(yīng)律玉鳴[219],函宮吐角激徵清。發(fā)梁揚(yáng)羽申以商[220],造茲新音永久長。聲氣遠(yuǎn)條鳳鳥翔[221],神夕奄虞蓋孔享。

《樂府詩集》卷一

【作者/出處簡介】

南朝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一百卷是現(xiàn)存收錄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總集,主要輯錄漢魏晉南北朝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以及先秦至唐代的歌謠,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十二類。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共五千多首,內(nèi)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短斓亍肥菨h代《郊祀歌》中的第八章,《郊祀歌》為《樂府詩集》中的第一首,屬“郊廟歌辭”。

【作品解析】

《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對中國古代一國一君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事情,而郊祀則是漢武帝時(shí)代最重要的祭祀活動。在一年中某些重要的時(shí)日,君王會帶領(lǐng)諸大臣依據(jù)禮法于國都郊外祭祀天地,以感恩神靈,為國家謀福。《漢書·禮樂志》謂漢武帝定郊祀之禮,立樂府,以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命司馬相如等作郊祀歌十九章。這是一首祭祀天地的詩。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善為辭賦且精通音律,是漢賦作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初為景帝武騎常侍,后辭官游于梁孝王門下。武帝時(shí)拜為中郎將,曾奉命出使西南,晚年稱病閑居。作為一種宗教文學(xué),本詩深刻反映了當(dāng)時(shí)的宗教觀念和郊祀禮樂。內(nèi)容主要贊美天地神靈,涉及祭祀目的、祭祀場所、祭祀過程、祭祀效果等。語言板滯典重,四七言夾雜,在楚辭變化為七言的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第二節(jié) 鬼神幽中

【中心選文】

一 洛神賦并序

曹植

黃初三年[222],余朝京師[223],還濟(jì)洛川[224]。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余從京域[225],言歸東藩[226],背伊闕[227],越[228],經(jīng)通谷[229],陵景山[230]。日既西傾,車殆馬煩[231]。爾乃稅駕乎蘅皋[232],秣駟乎芝田[233],容與乎陽林[234],流眄乎洛川[235]。于是精移神駭[236],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237]:“爾有覿于彼者乎[238]?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p>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239],榮曜秋菊,華茂春松[240]。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241]。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242],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243],修短合度[244]。肩若削成,腰如約素[245]。延頸秀項(xiàng)[246],皓質(zhì)呈露[247],芳澤無加,鉛華弗御[248]。云髻峨峨[249],修眉聯(lián)娟[250],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251]。明眸善睞[252],靨輔承權(quán)[253],瓌姿艷逸[254],儀靜體閑[255]。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yīng)圖[256]。披羅衣之璀粲兮[257],珥瑤碧之華琚[258]。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yuǎn)游之文履[259],曳霧綃之輕裾[260]。微幽蘭之芳藹兮[261],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262]。左倚采旄[263],右蔭桂旗[264]。攘皓腕于神滸兮[265],采湍瀨之玄芝[266]。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267]。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268]。愿誠素之先達(dá)兮[269],解玉佩以要之[270]。嗟佳人之信修兮[271],羌習(xí)禮而明詩[272]。抗瓊珶以和予兮[273],指潛淵而為期[274]。執(zhí)眷眷之款實(shí)兮[275],懼斯靈之我欺[276]。感交甫之棄言兮[277],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278],申禮防以自持[279]。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280]。神光離合,乍陰乍陽[281]。竦輕軀以鶴立[282],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283],步蘅薄而流芳[284]。超長吟以永慕兮[285],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286]。或戲清流,或翔神渚?;虿擅髦?,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287],攜漢濱之游女[288]。嘆匏瓜之無匹兮[289],詠牽牛之獨(dú)處。揚(yáng)輕袿之猗靡兮[290],翳修袖以延佇[291]。體迅飛鳧[292],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jìn)止難期,若往若還。轉(zhuǎn)眄流精[293],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fēng)[294],川后靜波[295]。馮夷鳴鼓[296],女媧清歌[297]。騰文魚以警乘[298],鳴玉鸞以偕逝[299]。六龍儼其齊首[300],載云車之容裔[301]。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wèi)。于是越北沚[302],過南岡,紆素領(lǐng),回清陽[303],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304]。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dāng)[305]??沽_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306]。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無微情以效愛兮[307],獻(xiàn)江南之明珰[308]。雖潛處于太陰[309],長寄心于君王[310]。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311]

于是背下陵高[312],足往神留。遺情想像[313],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fù)形[314],御輕舟而上溯[315]。浮長川而忘反[316],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317],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318]。攬轡以抗策[319],悵盤桓而不能去。

《曹子建集》卷三

【作者/出處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同母弟,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生前曾為陳王,死后魏明帝曹叡追謚“思”,故又稱“陳思王”,有《曹子建集》。他的作品以曹丕稱帝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大都描寫在鄴城中的安逸生活和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fù);后期則往往通過比興寄托的手法來抒寫遭受不平的壓抑之感和要求解脫的憤懣之情。南朝梁鐘嶸在《詩品》中將曹植詩列入上品,稱其為“建安之杰”,并評價(jià)說:“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東晉謝靈運(yùn)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dú)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明代王士禎說:“漢魏以來,二千余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p>

【作品解析】

洛神,相傳為古帝宓羲氏之女宓妃,溺死于洛水而為神,故稱。唐人李善在《昭明文選》注中引用了一則佚名且失傳的《記》,曰曹植曾求婚甄逸女不遂。后曹丕得之,卻為郭后讒死,曹植此賦系有感于甄后而作,故初名《感甄賦》。后曹叡見之,改名為《洛神賦》。這是小說家附會之言,不足為信。

戰(zhàn)國時(shí)期楚人宋玉《高唐賦》《神女賦》描寫了楚王與巫山神女遇合的故事,曹植在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上對宋賦進(jìn)行了模仿借鑒,描寫了一個(gè)人神戀愛的悲劇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京城洛陽回封地鄄城時(shí),在洛水邊與“麗人”宓妃邂逅,并應(yīng)御者之請向他描述所見;第二段寫洛神儀容服飾之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等描寫使其成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又一典型絕美的女性形象,她像《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中的齊女莊姜一樣美麗動人,又比宋賦中的巫山神女更高貴典雅;第三段寫作者對洛神的愛慕之情,雖已向她表達(dá)了真情,出示信物,預(yù)約佳期,卻仍擔(dān)心她欺騙自己,背棄前言,極言情意深重;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感動后的情狀,形態(tài)萬千,甚至驚動眾神;第五段為全篇寄意之所在,由于人神殊途,洛神與作者終不能結(jié)合,最后只能遺憾分別;第六段寫分別后作者對洛神的思念,情思綣繾,悲傷悵惘無限。

全賦熔鑄神話題材,通過夢幻境界,假托與洛神的愛情寄寓了作者對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理想無法實(shí)現(xiàn)的苦悶,想象豐富,描寫細(xì)膩,辭采華美,有所寄托,為抒情小賦中的名篇。

二 三王墓

干寶

楚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欲殺之。劍有雌雄。其妻重身當(dāng)產(chǎn)[320]。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殺我。汝若生子是男,大[321],告之曰:‘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庇谑羌磳⒋苿ν姵?sup>[322]。王大怒,使相之[323]。劍有二,一雄一雌,雌來雄不來。王怒,即殺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壯[324],乃問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為楚王作劍,三年乃成。王怒,殺之。去時(shí)囑我:‘語汝子,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庇谑亲映鰬裟贤灰娪猩?,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325]。即以斧破其背,得劍,日夜思欲報(bào)楚王[326]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327],言欲報(bào)仇。王即購之千金[328]。兒聞之亡去[329],入山行歌[330]??陀蟹暾撸^:“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bào)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bào)之?!眱涸唬骸靶疑?!”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331]??驮唬骸安回?fù)子也?!庇谑鞘似?sup>[332]。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dāng)于湯鑊煮之[333]?!蓖跞缙溲灾箢^,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334],躓目大怒[335]??驮唬骸按藘侯^不爛,愿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鸵詣M王[336],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fù)墜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縣界[337]。

《搜神記》卷十一

【作者/出處簡介】

干寶(283~351),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人,東晉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曾任著作郎、始安太守、司徒右長史、散騎常侍等職。自小博覽群書,通史好易,著述頗豐。除《搜神記》外,還有《晉紀(jì)》等,時(shí)享“良史”之譽(yù)?!端焉裼洝肥且徊枯嬩浌糯裨拏髡f和奇聞異事的小說集,自序中指出創(chuàng)作目的在于“明神道之不誣”,內(nèi)容生動豐富,情節(jié)曲折離奇,藝術(shù)價(jià)值很高,在中國小說史上有著極其深遠(yuǎn)的影響,被稱為“中國志怪小說的鼻祖”。所謂志怪小說,魯迅有言:“六朝人之志怪,卻大抵一如今日之記新聞,在當(dāng)時(shí)并非有意做小說?!?/p>

【作品解析】

《三王墓》又名《干將莫邪》,三王墓在今河南汝南西南,干將莫邪是古代著名鑄劍師,姓干將,名莫邪;一說干將、莫邪是夫妻兩人,干將是夫,莫邪是妻。這則故事在《列士傳》《吳越春秋》《越絕書》《博物志》《列異傳》等書中均有記載,文字各異,其中以《搜神記》所記最詳,文辭最佳。

復(fù)仇是人類共有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學(xué)作品中常見的主題。小說以“復(fù)仇”為線索,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較為完整,有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反而被殺,其子赤為復(fù)仇而獻(xiàn)頭,山中行客為代赤復(fù)仇而自刎,最終復(fù)仇雪恨。人物性格十分鮮明,主要通過行為動作表現(xiàn),一個(gè)是赤,為父報(bào)仇的主題使他成為故事的中心,他為復(fù)仇而生,又為復(fù)仇而死;死后又為未報(bào)仇而怒,為已報(bào)仇而安;另一個(gè)是客,他與前者非親非故,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卻堅(jiān)守諾言,拼死除暴,成為復(fù)仇的實(shí)際執(zhí)行者;與此同時(shí)還有僅由幾處“怒”和“大喜”呈現(xiàn)出來的殘暴的楚王形象。又有奇特豐富的想象和懸念迭出的情節(jié),如干將莫邪之語、楚王之夢、赤之尸以及赤、楚王和客之頭。

借此小說將血親復(fù)仇的主題上升到反抗強(qiáng)權(quán)暴力的高度,使得復(fù)仇的合理性、正義性大大增強(qiáng),同時(shí)也使得小說具有崇高、悲壯之美,歌頌了底層民眾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和為別人而犧牲自我的俠義精神。

三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李賀

魏明帝青龍?jiān)臧嗽?sup>[338],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339],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340]。

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341],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342],三十六宮土花碧[343]。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344]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345]。

衰蘭送客咸陽道[346],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dú)出月荒涼,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347]。

《李長吉歌詩匯解》卷二

【作者/出處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為宗室后裔。父名晉肅,“晉”與“進(jìn)”諧音,忌才者謂其不當(dāng)應(yīng)進(jìn)士試,韓愈為作《諱辯》,而終未能應(yīng)試。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三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二十七歲即英年早逝。早歲工詩,著力甚苦,李商隱撰《李賀小傳》中有:“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dāng)嘔出心乃已爾?!庇小独铋L吉歌詩》四卷,《外集》一卷,注本中以清人王琦《匯解》較為詳備。

【作品解析】

據(jù)朱自清《李賀年譜》推測,這首詩大約是唐元和八年(813),李賀因病辭去奉禮郎離京赴洛途中作。詩中借金銅仙人遷離長安的歷史故事,抒發(fā)作者離開京城時(shí)的悲痛。漢武帝劉徹曾在長安建章宮前造神明臺,上鑄銅仙人,手托承露盤以儲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長生。漢滅亡后,魏明帝曹叡曾命宦官從長安拆移銅人遷至洛陽,后因銅人過重留于灞壘,相傳承露盤被拆時(shí)銅人曾流淚。

全詩共十二句,大體可分為三個(gè)部分。前四句慨嘆韶華易逝,人生難久。漢武帝功業(yè)卓著,當(dāng)日煉丹求仙,夢想長生不老,結(jié)果還是像秋風(fēng)中的落葉一般倏然離去,留下的不過是茂陵荒冢而已。漢武帝《秋風(fēng)辭》中有“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shí)兮奈老何”句,所以李賀稱其為“秋風(fēng)客”,又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句,一個(gè)“客”字更體現(xiàn)出生命短暫,世事無常?!耙埂迸c“曉”二字相對而出,進(jìn)一步強(qiáng)化這種感情。漢武帝生命逝去,還有曾經(jīng)繁華的劉漢天下,畫欄邊的桂樹依舊香氣飄逸,三十六宮卻早空空如也,綠色的苔蘚布滿各處,物是人非,滿目荒涼。中間四句用擬人手法寫金銅仙人初離漢宮時(shí)的凄婉情態(tài)?!爸盖Ю铩睒O言長安漢宮到洛陽魏宮路途之遠(yuǎn),顛沛流離之苦,因而順理成章地引出下句,“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渾厚凝重,特別是“酸”字,通過銅人的主觀感受把風(fēng)的尖利、寒冷、慘烈等情形生動地顯現(xiàn)出來。月還是漢時(shí)之月,天下已經(jīng)是曹魏的天下,“魏官”又與“漢月”相對而出,一個(gè)“空”字進(jìn)一步點(diǎn)題。銅人是劉漢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見證人”,也是作者的代言人,“鉛水”體現(xiàn)出銅人的實(shí)在物性,同時(shí)也表現(xiàn)出作者沉重的內(nèi)心,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樣物和人、歷史和現(xiàn)實(shí)便融為一體,從而幻化出美麗動人的藝術(shù)境界來。末四句寫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此番離去的“咸陽道”,是前之銅人的,也是今日之自己的,“客”從前之“秋風(fēng)客”推廣到了自己,送客的唯有路邊的“衰蘭”,而同行的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盤而已。“天若有情天亦老”,司馬光稱為“奇絕無對”,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銅仙人艱難的處境和凄苦的情懷,意境遼闊高遠(yuǎn),感情執(zhí)著深沉,真是千古名句?!拔汲且堰h(yuǎn)波聲小”,借助聲音的漸弱來表現(xiàn)距離的漸遠(yuǎn),正可謂“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

這首詩是李賀的代表作之一。它想象奇特又深沉感人,形象鮮明又變幻多端,怨憤之情溢于言外,卻并無金剛怒目之辭,遣詞造句奇峭又妥帖,參差錯(cuò)落又整飭綿密。

四 聶小倩

蒲松齡

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348]。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349]?!边m赴金華,至北郭,解裝蘭若[350]。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惟南一小舍,扃鍵如新。又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階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樂其幽杳。會學(xué)使案臨[351],城舍價(jià)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歸。

日暮,有士人來,啟南扉。寧趨為禮[352],且告以意。士人曰:“此間無房主,仆亦僑居。能甘荒落,旦晚惠教,幸甚。”寧喜,藉藁代床[353],支板作幾,為久客計(jì)。是夜,月明高潔,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354]。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睂幰蔀楦霸囍T生,而聽其音聲,殊不類浙。詰之,自言:“秦人。”語甚樸誠。既而相對詞竭,遂拱別歸寢。

寧以新居,久不成寐。聞舍北喁喁[355],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窺之。見短墻外一小院落,有婦可四十余,又一媼衣[356],插蓬沓[357],鮐背龍鐘[358],偶語月下[359]。婦曰:“小倩何久不來?”媼曰:“殆好至矣[360]?!眿D曰:“將無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聞,但意似蹙蹙[361]。”婦曰:“婢子不宜好相識[362]!”言未已,有一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艷絕。媼笑曰:“背地不言人。我兩個(gè)正談道小妖婢,悄來無跡響,幸不訾著短處[363]。”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364],也被攝魂去?!迸唬骸袄牙巡幌嘧u(yù),更阿誰道好?”婦人女子又不知何言。寧意其鄰人眷口[365],寢不復(fù)聽。又許時(shí),始寂無聲。

方將睡去,覺有人至寢所。急起審顧,則北院女子也。驚問之。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366]。”寧正容曰:“卿防物議[367],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迸疲骸耙篃o知者。”寧又咄之。女逡巡若復(fù)有詞,寧叱:“速去!不然,當(dāng)呼南舍生知?!迸畱?,乃退。至戶外復(fù)返,以黃金一錠置褥上。寧掇擲庭墀[368],曰:“非義之物,污吾囊橐!”女慚,出,拾金自言曰:“此漢當(dāng)是鐵石。”

詰旦[369],有蘭溪生攜一仆來候試,寓于東廂,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錐刺者,細(xì)細(xì)有血出。俱莫知故。經(jīng)宿,仆一死[370],癥亦如之。向晚,燕生歸,寧質(zhì)之,燕以為魅。寧素抗直,頗不在意。

宵分[371],女子復(fù)至,謂寧曰:“妾閱人多矣,未有剛腸如君者。君誠圣賢,妾不敢欺。小倩,姓聶氏,十八夭殂[372],葬寺側(cè),輒被妖物威脅,歷役賤務(wù),觍顏向人[373],實(shí)非所樂。今寺中無可殺者,恐當(dāng)以夜叉來。”寧駭求計(jì)。女曰:“與燕生同室可免?!眴枺骸昂尾换笱嗌俊痹唬骸氨似嫒艘?,不敢近。”問:“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隱以錐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攝血以供妖飲。又或以金,非金也,乃羅剎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二者凡以投時(shí)好耳?!睂幐兄x。問戒備之期,答以明宵。臨別泣曰:“妾墮玄海[374],求岸不得。郎君義氣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歸葬安宅,不啻再造[375]?!睂幰闳恢Z之。因問葬處,曰:“但記取白楊之上,有烏巢者是也。”言已出門,紛然而滅。

明日,恐燕他出,早詣邀致。辰后具酒饌,留意察燕。既約同宿,辭以性癖耽寂。寧不聽,強(qiáng)攜臥具來。燕不得已,移榻從之,囑曰:“仆知足下丈夫,傾風(fēng)良切[376]。要有微衷,難以遽白。幸勿翻窺篋襆,違之,兩俱不利。”寧謹(jǐn)受教。

既而各寢。燕以箱篋置窗上,就枕移時(shí),齁如雷吼。寧不能寐。近一更許,窗外隱隱有人影。俄而近窗來窺,目光睒閃[377]。寧懼,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篋而出,耀若匹練,觸折窗上石欞,欻然一射[378],即遽斂入,宛如電滅。燕覺而起,寧偽睡以覘之。燕捧篋檢征[379],取一物,對月嗅視,白光晶瑩,長可二寸,徑韭葉許。已而數(shù)重包固,仍置破篋中。自語曰:“何物老魅,直爾大膽,致壞篋子。”遂復(fù)臥。寧大奇之,因起問之,且以所見告。燕曰:“既相知愛,何敢深隱?我,劍客也。若非石欞,妖當(dāng)立斃,雖然,亦傷。”問:“所緘何物?”曰:“劍也。適嗅之,有妖氣?!睂幱^之,慨出相示,熒熒然一小劍也。于是益厚重燕。

明日,視窗外,有血跡。遂出寺北,見荒墳累累,果有白楊,烏巢其顛。迨營謀既就,趣裝欲歸[380]。燕生設(shè)祖帳[381],情義殷渥[382]。以破革囊贈寧,曰:“此劍袋也,寶藏可遠(yuǎn)魑魅。”寧欲從授其術(shù)。曰:“如君信義剛直,可以為此。然君猶富貴中人,非此道中人也?!睂幠送杏忻迷岽耍l(fā)掘女骨,斂以衣衾,賃舟而歸。

寧齋臨野,因營墳葬諸齋外,祭而祝曰:“憐卿孤魂,葬近蝸居,歌哭相聞,庶不見陵于雄鬼[383]。一甌漿水飲,殊不清旨,幸不為嫌!”祝畢而返。后有人呼曰:“緩待同行!”回顧,則小倩也,歡喜謝曰:“君信義,十死不足以報(bào)。請從歸,拜識姑嫜[384],媵御無悔[385]?!睂徶B之,肌映流霞,足翹細(xì)筍,白晝端相,嬌艷尤絕。遂與俱至齋中。囑坐少待,先入白母,母愕然。時(shí)寧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駭驚。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寧曰:“此小倩也?!蹦阁@顧不遑。女謂母曰:“兒飄然一身,遠(yuǎn)父母兄弟。蒙公子露覆[386],澤被發(fā)膚,愿執(zhí)箕帚,以報(bào)高義。”母見其綽約可愛,始敢與言,曰:“小娘子惠顧吾兒,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兒,用承祧緒[387],不敢令有鬼偶?!迸唬骸皟簩?shí)無二心。泉下人既不見信于老母,請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母憐其誠,允之。即欲拜嫂。母辭以疾,乃止。女即入廚下,代母尸饔[388]。入房穿榻,似熟居者。

日暮,母畏懼之,辭使歸寢,不為設(shè)床褥。女窺知母意,即竟去。過齋欲入,卻退,徘徊戶外,似有所懼。生呼之。女曰:“室有劍氣畏人。向道途中不奉見者,良以此故?!睂幬?yàn)楦锬遥宜?。女乃入,就燭下坐。移時(shí),殊不一語。久之,問:“夜讀否?妾少誦《楞嚴(yán)經(jīng)》,今強(qiáng)半遺忘。浼求一卷[389],夜暇,就兄正之?!睂幹Z。又坐,默然,二更向盡,不言去。寧促之。愀然曰:“異域孤魂,殊怯荒墓。”寧曰:“齋中別無床寢,且兄妹亦宜遠(yuǎn)嫌?!迸?,眉顰蹙而欲啼[390],足儴而懶步[391],從容出門,涉階而沒。寧竊憐之,欲留宿別榻,又懼母嗔。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392],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黃昏告退,輒過齋頭,就燭誦經(jīng)。覺寧將寢,始慘然去。

先是,寧妻病廢,母劬不可堪[393],自得女,逸甚,心德之。日漸稔,親愛如己出,竟忘其為鬼,不忍晚令去,留與同臥起。女初來,未嘗食飲,半年,漸啜稀[394]。母子皆溺愛之,諱言其鬼,人亦不之辨也。無何,寧妻亡。母陰有納女意,然恐于子不利。女微窺之,乘間告母曰:“居年余,當(dāng)知兒肝鬲[395]。為不欲禍行人,故從郎君來。區(qū)區(qū)無他意[396],止以公子光明磊落,為天人所欽矚。實(shí)欲依贊三數(shù)年,借博封誥,以光泉壤。”母亦知無惡,但懼不能延宗嗣。女曰:“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397],有亢宗子三[398],不以鬼妻而遂奪也。”母信之,與子議。寧喜,因列筵告戚黨?;蛘堄]新婦[399],女慨然華妝出,一堂盡眙[400],反不疑其鬼,疑為仙。由是五黨諸內(nèi)眷[401],咸執(zhí)贄以賀[402],爭拜識之。女善畫蘭梅,輒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什襲[403],以為榮。

一日,俯頸窗前,怊悵若失[404],忽問:“革囊何在?”曰:“以卿畏之,故緘置他所?!痹唬骸版苌鷼庖丫?,當(dāng)不復(fù)畏,宜取掛床頭?!睂幵懫湟?sup>[405],曰:“三日來,心怔忡無停息[406],意金華妖物,恨妾遠(yuǎn)遁,恐旦晚尋及也?!睂幑麛y革囊來。女反復(fù)審視,曰:“此劍仙將盛人頭者也。敝?jǐn)≈链?,不知?dú)⑷藥缀卧S!妾今日視之,肌猶粟栗[407]?!蹦藨抑?。次日,又命移懸戶上。夜對燭坐,約寧勿寢。歘有一物[408],如飛鳥墮。女驚匿夾幕間[409]。寧視之,物如夜叉狀,電目血舌,睒閃攫拿而前[410],至門卻步。逡巡久之,漸近革囊,以爪摘取,似將抓裂。囊忽格然一響,大可合簣[411],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聲遂寂然,囊亦頓縮如故。寧駭詫。女亦出,大喜曰:“無恙矣!”共視囊中,清水?dāng)?shù)斗而已。

后數(shù)年,寧果登進(jìn)士。女舉一男。納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進(jìn)有聲。

《聊齋志異》卷三

【作者/出處簡介】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劍臣,號柳泉,蒙古族,淄川(今山東淄博)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僅十九歲,應(yīng)童子試,均列縣、府、道第一,考中秀才。后屢次參加鄉(xiāng)試,均沒考中,直到七十一歲,才得了一個(gè)貢生的虛名。辭館歸家后,生活凄苦,七十六歲去世?!傲凝S”是蒲松齡的書齋名,他在《聊齋自志》中說:“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歷史上文言短篇小說的集大成之作。郭沫若評價(jià)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p>

【作品解析】

《聶小倩》與《聊齋志異》中的其他人鬼相戀故事不同,并非一見傾心的才子佳人模式,其中滲透著性格、命運(yùn)、義氣等諸多因素。最開始聶小倩被夜叉驅(qū)使靠色相害人,寧采臣不為“色”與“財(cái)”之陷阱所惑,聶感慨據(jù)實(shí)相告,寧得以保全性命,他為報(bào)恩安葬聶,聶又為報(bào)恩隨至其家,被寧和婆婆接納,生子大團(tuán)圓結(jié)局。

從人物形象來看,女鬼聶小倩開始并非溫柔多情的面目,在寧采臣的感召下,她改過自新恢復(fù)了善良純樸的本性。寧采臣也不同于一般的多情狂生,而是“廉隅自重”“生平無二色”。此外,還出現(xiàn)了信義剛直、武藝高強(qiáng)的俠客燕生,因?yàn)樗麑幉沙己吐櫺≠欢氵^了夜叉的謀害和追殺,他的出現(xiàn)也使得全篇氛圍不再是單純的纏綿悱惻,而是充滿刀光劍影、俠肝義膽的場景。

聶小倩的外貌美是借助寧采臣的視覺來直接傳達(dá)的。第一次聶出現(xiàn)于月夜之中,寧不經(jīng)意見其,“仿佛艷絕”;第二次二者直面,寧看得十分仔細(xì),“肌映流霞,足翹細(xì)筍,白晝端相,嬌麗尤絕”。當(dāng)二者愛情塵埃落定之后,對聶小倩之美,作者不再做正面描寫,而是用側(cè)筆寫道,“或請覿新婦,女慨然華妝出,一堂盡眙,反不疑其鬼,疑為仙”。由此可見,在形象描寫上表現(xiàn)出層次性和多向度。

從語言表達(dá)來看,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寫景狀物生動形象。寫聶小倩的軟語誘惑,如“月夜不寐,愿修燕好”;寫寧采臣的義正詞嚴(yán),如“卿防物議,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恥道喪”。寫寺院的清麗自然,如“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惟南一小舍,扃鍵如新。又顧殿東隅,修竹拱把,階下有巨池,野藕已花”;寫鬼魅的陰森恐怖,如“歘有一物,如飛鳥墮。女驚匿夾幕間。寧視之,物如夜叉狀,電目血舌,睒閃攫拿而前,至門卻步。逡巡久之,漸近革囊,以爪摘取,似將抓裂。囊忽格然一響,大可合簣,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聲遂寂然,囊亦頓縮如故”,等等。

總之,《聶小倩》將一場人鬼之戀寫得曲折跌宕,通過女主人公聶小倩的由鬼到人,從惡到善的歷程,強(qiáng)調(diào)了恩、義的感化作用。這使本文突破了如《畫皮》般因色生愛,見異思遷的結(jié)構(gòu)模式,呈現(xiàn)出豐富的精神內(nèi)核。

五 求得真經(jīng)

吳承恩

卻說那寶閣上有一尊燃燈古佛,他在閣上,暗暗的聽著那傳經(jīng)之事,心中甚明,原是阿儺、伽葉將無字之經(jīng)傳去,卻自笑云:“東土眾僧愚迷,不識無字之經(jīng),卻不枉費(fèi)了圣僧這場跋涉?”問:“座邊有誰在此?”只見白雄尊者閃出。古佛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飛星趕上唐僧,把那無字之經(jīng)奪了,教他再來求取有字真經(jīng)?!卑仔圩鹫?,即駕狂風(fēng),滾離了雷音寺山門之外,大作神威。那陣好風(fēng),真?zhèn)€是:

佛前勇士,不比巽二風(fēng)神。仙竅怒號,遠(yuǎn)賽吹噓少女[412]。這一陣,魚龍皆失穴,江海逆波濤。玄猿捧果難來獻(xiàn),黃鶴回云找舊巢。丹鳳清音鳴不美,錦雞喔運(yùn)叫聲嘈。青松枝折,優(yōu)缽花飄。翠竹竿竿倒,金蓮朵朵搖。鐘聲遠(yuǎn)送三千里,經(jīng)韻輕飛萬壑高。崖下奇花殘美色,路旁瑤草偃鮮苗。彩鸞難舞翅,白鹿躲山崖。蕩蕩異香漫宇宙,清清風(fēng)氣徹云霄。

那唐長老正行間,忽聞香風(fēng)滾滾,只道是佛祖之禎祥[413],未曾堤防。又聞得響一聲,半空中伸下一只手來,將馬馱的經(jīng),輕輕搶去?;5脗€(gè)三藏捶胸叫喚,八戒滾地來追,沙和尚護(hù)守著經(jīng)擔(dān),孫行者急趕去如飛。那白雄尊者,見行者趕得將近,恐他棍頭上沒眼,一時(shí)間不分好歹,打傷身體,即將經(jīng)包捽碎[414],拋落塵埃。行者見經(jīng)包破落,又被香風(fēng)吹得飄零,卻就按下云頭顧經(jīng),不去追趕。那白雄尊者收風(fēng)斂霧,回報(bào)古佛不題。

八戒去追趕,見經(jīng)本落下,遂與行者收拾背著,來見唐僧。唐僧滿眼垂淚道:“徒弟呀!這個(gè)極樂世界,也還有兇魔欺害哩。”沙僧接了抱著的散經(jīng),打開看時(shí),原來雪白,并無半點(diǎn)字跡,慌忙遞與三藏道:“師父,這一卷沒字?!毙姓哂执蜷_一卷,看時(shí),也無字。八戒打開一卷,也無字。三藏叫:“通打開來看看?!本砭砭闶前准垺iL老短嘆長吁的道:“我東土人果是沒福,似這般無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么敢見唐王?誑君之罪,誠不容誅也?!毙姓咴缫阎?,對唐僧道:“師父,不消說了,這就是阿儺、伽葉那廝,問我要人事,沒有,故將此白紙本子與我們來了??旎厝ジ嬖谌鐏碇?,問他掯財(cái)作弊之罪[415]?!卑私淙碌溃骸罢牵≌?!告他去來!”四眾急急回山,無好步,忙忙又轉(zhuǎn)上雷音。

不多時(shí),到于山門之外,眾皆拱手相迎,笑道:“圣僧是換經(jīng)來的?”三藏點(diǎn)頭稱謝。眾金剛也不阻擋,讓他進(jìn)去,直至大雄殿前。行者嚷道:“如來!我?guī)熗絺兪芰巳f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jīng),被阿儺、伽葉掯財(cái)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狈鹱嫘Φ溃骸澳闱倚萑?!他兩個(gè)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jīng)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shí)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jīng)在舍衛(wèi)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白銀,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jīng),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奔唇校骸鞍①と~,快將有字的真經(jīng),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bào)數(shù)。”

二尊者復(fù)領(lǐng)四眾,到珍樓寶閣之下,仍問唐僧要些人事。三藏?zé)o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窮寒路遠(yuǎn),不曾備得人事。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萬望尊者不鄙輕褻,將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只是以有字真經(jīng)賜下,庶不孤欽差之意[416],遠(yuǎn)涉之勞也?!蹦前恿?,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gè)個(gè)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jīng)的人事[417]?!表汈?,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伽葉卻才進(jìn)閣檢經(jīng),一一查與三藏,三藏卻叫:“徒弟們,你們都好生看看,莫似前番?!彼私右痪?,看一卷,卻都是有字的。傳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dāng)?shù),收拾齊整,馱在馬上,剩下的還裝了一擔(dān),八戒挑著。自己行囊,沙僧挑著,行者牽了馬,唐僧拿了錫杖,按一按毗盧帽,抖一抖錦袈裟,才喜喜歡歡,到我佛如來之前。正是那:

大藏真經(jīng)滋味甜,如來造就甚精嚴(yán)。

須知玄奘登山苦,可笑阿儺卻愛錢。

先次未詳虧古佛,后來真實(shí)始安然。

至今得意傳東土,大眾均將雨露沾。

阿儺、伽葉引唐僧來見如來,如來高升蓮座,指令降龍、伏虎二大羅漢敲響云磬,遍請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yōu)婆塞、比丘尼、優(yōu)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圣僧,該坐的請登寶座,該立的侍立兩旁。一時(shí)間,天樂遙聞,仙音嘹亮,滿空中祥光迭迭,瑞氣重重,諸佛畢集,參見了如來。如來問:“阿儺、伽葉,傳了多少經(jīng)卷與他?可一一報(bào)數(shù)?!倍鹫呒撮_報(bào):“現(xiàn)付去唐朝:

《涅般經(jīng)》………………四百卷

《菩薩經(jīng)》………………三百六十卷

《虛空藏經(jīng)》………………二十卷

《首楞嚴(yán)經(jīng)》………………三十卷

《恩意經(jīng)大集》………………四十卷

《決定經(jīng)》………………四十卷

《寶藏經(jīng)》………………二十卷

《華嚴(yán)經(jīng)》………………八十一卷

《禮真如經(jīng)》………………三十卷

《大般若經(jīng)》………………六百卷

《金光明品經(jīng)》………………五十卷

《未曾有經(jīng)》………………五百五十卷

《維摩經(jīng)》………………三十卷

《三論別經(jīng)》………………四十二卷

《金剛經(jīng)》………………一卷

《正法論經(jīng)》………………二十卷

《佛本行經(jīng)》………………一百一十六卷

《五龍經(jīng)》………………二十卷

《菩薩戒經(jīng)》………………六十卷

《大集經(jīng)》………………三十卷

《摩羯經(jīng)》………………一百四十卷

《法華經(jīng)》………………十卷

《瑜伽經(jīng)》………………三十卷

《寶常經(jīng)》………………一百七十卷

《西天論經(jīng)》………………三十卷

《僧祇經(jīng)》………………一百一十卷

《佛國雜經(jīng)》………………一千六百三十八卷

《起信論經(jīng)》………………五十卷

《大智度經(jīng)》………………九十卷

《寶威經(jīng)》………………一百四十卷

《本閣經(jīng)》………………五十六卷

《正律文經(jīng)》………………十卷

《大孔雀經(jīng)》………………十四卷

《維識論經(jīng)》………………十卷

《具舍論經(jīng)》………………十卷

在藏總經(jīng),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檢出五千零四十八卷,與東土圣僧傳留在唐。現(xiàn)俱收拾整頓于人馬馱擔(dān)之上,專等謝恩?!?/p>

三藏四眾拴了馬,歇了擔(dān),一個(gè)個(gè)合掌躬身,朝上禮拜。如來對唐僧言曰:“此經(jīng)功德,不可稱量。雖為我門之龜鑒,實(shí)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贍部洲,示與一切眾生,不可輕慢。非沐浴齋戒,不可開卷。寶之!重之!蓋此內(nèi)有成仙了道之奧妙,有發(fā)明萬化之奇方也?!比剡殿^謝恩,信受奉行,依然對佛祖遍禮三匝,承謹(jǐn)歸誠,領(lǐng)經(jīng)而去。去到三山門,一一又謝了眾圣,不題。

如來因時(shí)打發(fā)唐僧去后,才散了傳經(jīng)之會。旁又閃上觀世音菩薩合掌啟佛祖道:“弟子當(dāng)年領(lǐng)金旨向東土尋取經(jīng)之人,今已成功,共計(jì)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cái)?shù)。望我世尊早賜圣僧回東轉(zhuǎn)西,須在八日之內(nèi),庶完藏?cái)?shù),準(zhǔn)弟子繳還金旨?!比鐏泶笙驳溃骸八陨醍?dāng)!準(zhǔn)繳金旨!”即叫八大金剛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駕送圣僧回東,把真經(jīng)傳留,即引圣僧西回。須在八日之內(nèi),以完一藏之?dāng)?shù)。勿得遲違!”金剛隨即趕上唐僧,叫道:“取經(jīng)的,跟我來!”唐僧等俱身輕體健,蕩蕩飄飄,隨著金剛,駕云而起。這才是:

見性明心參佛祖,功完行滿即飛升。

畢竟不知回東土怎生傳授,且聽下回分解。

《西游記》第九十八回

【作者/出處簡介】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自幼敏慧,博覽群書,但科場失意,四十多歲才補(bǔ)歲貢生,曾任浙江長興縣丞,一生清苦,性善諧謔?!段饔斡洝繁涣腥搿懊鞔拇笃鏁保巧衲≌f的代表作,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jià)說:“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爆F(xiàn)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xué)者吳玉搢在《山陽志遺》中首次提出《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又該書是在唐宋史實(shí)、傳說、話本、戲曲等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而成的,應(yīng)屬“世代累積型集體創(chuàng)作”,因此以“編者”而不是“作者”稱之似乎更恰。

【作品解析】

“求得真經(jīng)”出自《西游記》倒數(shù)第三回,也是本書之關(guān)鍵所在?;啬繛椤霸呈祚R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其中“猿熟馬馴”,即義精仁熟,純一不已;“脫殼”,即氣稟已無,人欲盡化;“見真如”,即明心見性,復(fù)其本初。燃燈古佛令白雄尊者奪撕唐僧師徒所得經(jīng)書,唐僧等人發(fā)現(xiàn)經(jīng)書無字又重返靈山,唐僧向阿儺、伽葉二尊者奉上紫金缽盂,始得有字真經(jīng)。這則故事通過生動曲折的敘述,對丑惡的社會現(xiàn)實(shí)進(jìn)行了揭露和批判。阿儺、伽葉因向唐僧索要不到“人事”,便傳以無字之經(jīng),當(dāng)孫悟空向如來告發(fā)時(shí),如來卻笑著說他已知此事,不過“經(jīng)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還特意講了一個(gè)“賤賣”經(jīng)文的故事,佛祖、佛界的骯臟、貪婪程度可想而知。在描寫過程中筆墨生動傳神,如阿儺接了紫金缽盂便“微微而笑”,旁邊的力士、庖丁、尊者等人都羞他,“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同時(shí),唐僧“滿眼垂淚”“短嘆長吁”,將優(yōu)柔寡斷,懦弱無能的性格特點(diǎn)暴露無遺,與此相對孫悟空則是機(jī)智不凡,果敢堅(jiān)毅的。

【拓展閱讀】

一 盤古開天辟地歌

盤古開天地,

造山坡河流,

劃洲來住人,

造海來蓄水。

盤古開天地,

分山地平原,

開辟三岔路,

四處有路通。

盤古開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yàn)橛斜P古,

人才得光明。

黃現(xiàn)璠著《壯族通史》

二 仙魔大戰(zhàn)(節(jié)選)

Fresh果果

白子畫和殺阡陌二人在云端對峙著。周圍的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靜觀事態(tài)發(fā)展。

殺阡陌一身紫色華服,雪白毛領(lǐng),從袖沿到腰帶,從發(fā)冠到紐扣無不精致異常,腳踏火鳳,手持緋夜,緋夜劍通體透紅,猶如鮮血凝成,劍身周遭環(huán)繞一圈炙熱的火焰,一丈之內(nèi)草木皆焚,三尺之內(nèi)冰水汽化。

他一貫愛笑,因?yàn)槊廊诵ζ饋頃?,所以在天下人面前猖狂地笑,在部下面前陰險(xiǎn)地笑,在敵人面前狠毒地笑,在花千骨面前開心地笑……竊笑、媚笑、微笑、冷笑,無論何時(shí),他總是笑著的,不同的笑展示出他不同的風(fēng)情以及不同的心情。

可是此刻,他卻再也笑不出來了,冷冷地望著白子畫,臉色一片肅煞,猶如最雍容華貴的牡丹上覆蓋著白白的一層霜,顏色卻越發(fā)明亮起來,仍然艷似盛世繁花。

很少人見過他的緋夜劍,因?yàn)橐詺②淠暗哪芰O少需要出劍。更從不佩劍,因?yàn)榕逯鴦茈y搭衣裳,那樣就不夠美麗了。

他出劍只有兩個(gè)字:絕殺!

白子畫只是靜靜地注視著殺阡陌,面上沒有絲毫怒色,眸子里更看不出半點(diǎn)情緒。一襲月牙白的長袍簡單干凈,衣袂上有華麗卻不張揚(yáng)的暗紋流光溢彩在風(fēng)中飛舞。黑發(fā)如瀑,隨意披散,依舊垂如緞,順如水,絲毫不亂。只是這些日子,三千青絲再無人為他束。

他的風(fēng)姿遠(yuǎn)在九天之上,絕不是簡單的一個(gè)美字可以概括和形容。圣潔、清冷、塵埃不染,總是叫人心生敬畏,連多看一眼都覺得是種褻瀆。

他舉劍,水空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冰斂橫霜”四個(gè)字,于他,于劍,都再貼切不過。

很難在兩人中分出個(gè)高低上下來,殺阡陌更勝在傾國傾城的外貌,白子畫更勝在天下膜拜的風(fēng)骨,但都不輸于對方的是各自的能力和氣勢。

看著無論是外貌還是能力皆冠絕六界的二人之間的這一場對決,幾乎每個(gè)人都各懷心思。

藍(lán)雨瀾風(fēng)、紫薰淺夏、春秋不敗等人自然是一手心的冷汗。摩嚴(yán)、笙簫默等人卻鎮(zhèn)定自若。雖然正邪易辨,但是軒轅朗、輕水等人卻不由自主隱隱祈禱著殺阡陌能勝,否則花千骨性命堪憂。

“把小不點(diǎn)還給我!”殺阡陌腦海中回想起多年前的長留誅仙柱,心頭陣陣犯涼。他再也不會讓這種事情發(fā)生了!

“花千骨本是我長留弟子,何來還你之說?”

花千骨和南無月被鎖在光罩里,在白子畫左右緩慢浮動。

白子畫甚少與人動手,雖然做好應(yīng)戰(zhàn)的架勢,語氣依舊不溫不火。

此時(shí)天還未亮,紫色的天空已變作漆黑的墨色。月亮似乎怕被波及一般躲在了云后,海上光線頗暗,卻依舊風(fēng)浪不減。

糖寶昏過去后被白子畫托付給落十一照顧,卻始終沒有醒來,落十一擔(dān)心想要施法把它救醒,東方彧卿卻搖頭制止了它,否則只會亂上加亂。

每個(gè)人都心神惶惶,東方彧卿看著花千骨和南無月也是一臉的陰晴不定,他再怎么也沒有想到……

骨頭,或許……

他突然眼中閃過一抹欣慰,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愿意冒個(gè)險(xiǎn),尊重骨頭的決定,把骨頭交給白子畫處置。

只是他肯,殺阡陌哪里肯。

知道這一戰(zhàn)是非打不可,懶得再多說廢話。當(dāng)下意念凝聚,真氣運(yùn)轉(zhuǎn)。手中緋夜劍輕輕一提,浮云踏浪,轉(zhuǎn)瞬間已出了百招有余,速度之快,叫人咋舌,縱是仙魔,遠(yuǎn)遠(yuǎn)的也只望得見他紫色的身影。

緋夜劍赤紅色的真氣吞吐不定,熱浪逼人。白子畫凌空翻轉(zhuǎn),輕易而又巧妙的躲過他一波波凌厲而兇險(xiǎn)的攻勢,穩(wěn)穩(wěn)落在海面上,而花千骨和南無月始終漂浮在他身邊不近不遠(yuǎn)。

殺阡陌閃電似地疾追而來,長袖旋轉(zhuǎn),絢光流舞,猶如花開?;瘌P也隨之盤旋而下,玫瑰色的紅光與緋夜劍交相映,炫目繽紛。

摩嚴(yán)空中觀戰(zhàn),冷哼一聲:“妖孽,果然有些門道?!?/p>

白子畫始終不慌不忙,以退為進(jìn),以守為攻。殺阡陌出百招,他只出一招。橫霜?jiǎng)砣]灑自如,人劍合一。

殺阡陌皓腕揮舞,素手招展,騰空劈下,緋夜劍與橫霜?jiǎng)莺菹鄵簦炜罩卸溉徽懸粋€(gè)平空驚雷,閃電劃破漆黑夜空。

眾人看得緊張,額上沁出汗來,一個(gè)個(gè)屏氣斂息,心跳如撞。

暗云翻涌,狂風(fēng)肆虐,二人在驚濤駭浪中轉(zhuǎn)眼已斗了數(shù)千回合。

白子畫見他功力竟比之前爭搶伏羲琴一戰(zhàn)時(shí)提升如此之多,變得更加詭異莫測,妖異凌厲,也不由得暗暗心驚。而自己毒傷初愈,真氣不濟(jì),竟只能勉強(qiáng)與他戰(zhàn)個(gè)平手。

白子畫攻勢漸漸加快,時(shí)間拖得越久越對他不利,他無心與殺阡陌爭什么勝負(fù),但是豈能如此便將花千骨交給他人。

右手結(jié)印劃過天地,頓時(shí)空氣中出現(xiàn)無數(shù)冰凝的細(xì)小水結(jié)晶,狂風(fēng)中猶如水波劇蕩,四周景色都像水中倒影搖曳變形。殺阡陌的身子在空中一滯,天地陡然間極冷,似乎連空氣都被凍住。一條紅色火焰從他劍上盤旋而出,蜿蜒怒舞,緊緊將橫霜?jiǎng)p繞住,力道之大,似乎要將其扭曲變形。冰火互斥,只聽得一片“滋滋”作響。

白子畫左手推掌而出,仿佛捉住蛇的七寸一樣將火焰從劍上扯了下來,用力一揚(yáng),變作長鞭帶著火焰直向殺阡陌席卷而去。

殺阡陌也一把抓住火鏈另一頭,一聲爆破,火焰瞬間消失無蹤。紫衣鼓舞,凌空翻下,舉劍威極長劈,未料速度仍慢了一步,擦過白子畫身側(cè),砍在了籠罩花千骨和南無月二人的光壁之上。瞬間光華大震,照亮半邊天地。

白子畫一愣,殺阡陌也駭住了,兩人都不由得頓了一頓。

雖安然無恙,花千骨卻慢慢醒了過來。雖然被鎖在光壁內(nèi),外面景色卻看得清清楚楚。一時(shí)間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自己明明應(yīng)該和小月在墟洞之中才對!怎么會突然到了外面?

白子畫轉(zhuǎn)頭,二人目光對視,花千骨大腦頓時(shí)就懵了。

哪怕只有剎那,對她而言卻仿佛千年萬年,萬籟寂寂,整個(gè)世界仿佛都只有他們師徒二人。

完了……她心陡然下落,望了望身邊的小月。終歸還是被抓了出來,還不知道眾仙會如何處置身為妖神的小月,自己又要如何才能護(hù)他周全。不過事到如今……自身都難保了吧……

她看不懂白子畫望她的眼神,她從來都不懂他的。他就像一片水,沒有溫度,沒有形狀,沒有菱角,沒有任何特征,他是天底下最完美的人,卻正因?yàn)檫@份完美所以反而叫人無法更深刻的去感知他,無法用任何語言描述他。他的存在,有時(shí)候她會想會不會太過空洞,遙遠(yuǎn)還有乏味了。

知道一切已成定數(shù),她心底的某個(gè)角落突然反而變得釋然起來。這樣正大光明的回來面對一切,哪怕是死,也好過一輩子和小月躲在墟洞里面。

能看著師父再次這樣好好地站在她面前,她于愿足矣。

只是,為何卻又和姐姐打了起來呢?

她趴在光壁上,有些驚慌的看著他們二人。

“小不點(diǎn)別怕,姐姐這就救你出來!”殺阡陌投給她一個(gè)安慰的眼神,單手翻轉(zhuǎn),空氣中頓時(shí)紫氣彌漫。

卻正在此時(shí),趁著眾人都在緊張觀戰(zhàn),春秋不敗趁機(jī)發(fā)難,率領(lǐng)妖兵、魔兵向眾天兵攻了過去。他才不管那丫頭的死活,現(xiàn)在誰搶到妖神,誰就是九天之王,六界至尊。

頓時(shí)四下一片混亂,劍芒橫飛,刀光霍閃,矛戈如雨,光波四射,火光熊熊,殺聲震天。仙魔混戰(zhàn),各個(gè)威力之強(qiáng),真氣之猛、速度之疾,比人間界的戰(zhàn)爭不知激烈了多少倍。

白子畫長劍不斷與殺阡陌相擊,冰霜與火花四濺。

“不要打了,師父!姐姐!不要打了!”花千骨趴在光壁上看著周圍因她而亂作一團(tuán),卻絲毫無力阻止。

白子畫迅馳如風(fēng),銀色光波從掌中擊出,殺阡陌驚險(xiǎn)躲過,低頭卻見頓時(shí)整個(gè)海面都被冰凍住了,連波浪都凝固成翻飛的形狀。

四周形勢越發(fā)不容樂觀,白子畫再不猶豫,出手更加凌厲。軒轅朗見殺阡陌逐漸落在下風(fēng),便想上前相助,可是畢竟是高手對決,豈能隨便插手。人界兵將未得他命令,只得按兵不動,坐看仙魔二界廝殺。

白子畫怕傷亡太多,傳音給摩嚴(yán)。摩嚴(yán)點(diǎn)點(diǎn)頭,長聲道:“徒添傷亡無益,眾仙隨我先撤回長留山?!?/p>

長留離東海不遠(yuǎn),妖魔數(shù)量太多,群仙邊戰(zhàn)邊退。

“不準(zhǔn)走!”殺阡陌周身皆被烈焰環(huán)繞,真氣如游龍四處飛騰,白子畫再不想跟他做無謂纏打。使出全部真氣,一掌落在他肩上,直灌而入的內(nèi)力幾乎將他的每根血管和經(jīng)脈都凍到爆裂。殺阡陌不閃不避同樣滿是烈焰的掌落到白子畫身上,卻仿佛打在棉花和云朵里,深不可測,綿綿流長,如水中浸泡。

“想要妖神,有本事就到長留來奪取。至于花千骨,這是長留的私事,還輪不到你一個(gè)外人來管!”白子畫冷道,又連擊出三掌,傷了殺阡陌心肺,又封了他大部分內(nèi)力。

殺阡陌自知自己比不過他,卻硬撐著一口氣一直戰(zhàn)到此時(shí),怎肯輕易罷手。

長劍一揮,仰天長嘯嘶吼,四處爆破聲、慘叫聲不絕于耳。卻見周遭無論仙魔肚膛紛紛裂開,身體癱軟,吐血而死,足有上千余人。

摧心化骨?白子畫心頭一驚,受如此重傷還敢用如此招式,果真是不要命了!

“妖孽!我好心留你不得!”白子畫厲聲喝斥,全身真氣往劍上凝結(jié)。橫霜?jiǎng)λ查g透明猶如冰刃。

殺阡陌早已殺紅了眼,快要滴出血的眼睛狂傲俯視眾人,仙魔皆是一片膽寒。

“她是我的,我告訴你白子畫,你若敢為你門中弟子傷她一分,我便屠你滿門;你若敢為天下人損她一毫,我便殺盡天下人!”

殺阡陌美艷驚心的紅唇輕輕開合著,一字一句地說。長發(fā)在狂風(fēng)中飄搖亂舞,緋夜劍迎風(fēng)自響,嗚嗚不絕。周圍空氣中的水分在白子畫陡變的情緒下凝結(jié)成漫天冰晶,隨風(fēng)四合,在他身旁環(huán)繞不息。

花千骨驚呆住了,周圍的所有人也都驚呆住了。

《花千骨》

三 地獄之門的銘文

〔意大利〕但丁

從我,是進(jìn)入悲慘之城的道路;

從我,是進(jìn)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

從我,是走進(jìn)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正義感動了我的“至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權(quán)力”“至尊的智慧”,

以及“本初的愛”把我造成。

在我之前,沒有創(chuàng)造的東西,

只有永恒的事物;而我永存:

你們走進(jìn)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棄吧。

朱維基譯《神曲·地獄篇》

【推薦書目】

1. 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3。

2. 龔鵬程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五講》,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3。

3.〔美〕牟復(fù)禮著《中國思想之淵源》,王重陽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6。

【思考問題】

1.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有怎樣的地位和價(jià)值?

2. 思考古人的宇宙觀與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

3. 閱讀魯迅《故事新編》一書,談?wù)剬沤窆适略賱?chuàng)作的看法。

(本章編者:李美芳 云南財(cái)經(jīng)大學(xué) 講師)


[1]雞子:即雞蛋,是母雞所產(chǎn)的卵。

[2]三皇:說法不一。一說天皇、地皇和泰皇(即人皇);一說伏羲、神農(nóng)、黃帝;一說伏羲、燧人、神農(nóng)。

[3]四極:天的四邊。

[4](lǎn)焱(yàn):大火延燒貌。焱,火花。

[5]顓(zhuān)民:善良的人民。顓,善。

[6]鷙(zhì)鳥:兇猛的鳥。

[7]五色石:簡稱“五石”,包括青、赤、白、黑、黃五正色。

[8]鰲(áo):海中巨龜。

[9]黑龍:傳說中的洪水之神。冀州:古九州之一,此處指黃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帶。

[10]淫水:泛濫的洪水。

[11]狡蟲:惡禽猛獸。

[12]仁:指儒家的仁愛,源于家族血緣的孝悌之親,即等差之愛。

[13]芻(chú)狗:古代祭祀時(shí)用草扎成的狗。

[14]橐(tuó)籥(yuè):古代的風(fēng)箱。橐,裝氣的口袋;籥,通氣的竹管。

[15]屈(jué):竭盡,窮盡。

[16]多言數(shù)窮:政令繁多而屢次失敗。

[17]守中:持守虛靜。

[18]遂古:遠(yuǎn)古。遂,通“邃”,遙遠(yuǎn)。

[19]馮(píng)翼:元?dú)獬溆病?/p>

[20]時(shí):通“是”,這樣。

[21]三合:參錯(cuò)相合。三,通“參”。

[22]圜(yuán):天體。

[23]斡(guǎn):轉(zhuǎn)軸。維:繩索。

[24]天極:天的頂端。

[25]八柱:古代傳說有八座大山做支撐天空的柱子。

[26]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27]十二:古人把天劃分為十二區(qū),每區(qū)都有星宿做標(biāo)記。

[28]湯(yáng)谷:即旸谷,日出之處。

[29]蒙汜(sì):或稱“蒙谷”,日落之處。

[30]夜光:月亮。

[31]菟(tù):即兔,一說蟾蜍。

[32]女岐:或作“女歧”,傳說中的神女,沒有丈夫而生了九個(gè)孩子。

[33]伯強(qiáng):有多種說法,一般認(rèn)為是風(fēng)神名。

[34]惠氣:即惠風(fēng),和暢的風(fēng)。

[35]角宿(sù):二十八宿(xiù)之一,東方青龍的第一宿。

[36]曜(yào)靈:太陽。

[37]鴟(chī)龜曳銜:傳說鯀治水時(shí),有鴟龜引路,去偷息壤,鯀就聽從它們。

[38]帝:帝舜。刑:誅罰。

[39]遏:禁閉。羽山:神話中的山名。

[40]伯禹:即禹,禹稱帝前被封為夏伯,所以又稱為伯禹。愎(bì)鯀:從鯀腹中生出來。

[41]窴(tián):通“填”,填塞。

[42]“何盡”句:一本作“應(yīng)龍何畫,河海何歷?!睉?yīng)龍,有翅膀的龍。傳說禹治水時(shí),有應(yīng)龍用尾巴劃地,禹就依此挖通江河,導(dǎo)水入海。盡,疑為“畫”,劃的意思。

[43]康回:共工。馮怒:大怒。《淮南子·天文》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夫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44]墬(dì):古“地”字。

[45]懸圃:神話中的地名,在昆侖山頂和天相通的地方。

[46]增城:神話中的地名,在昆侖山上。

[47]燭龍:神名?!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神而赤,身長千里,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為燭龍?!?/p>

[48]羲和:傳說中替太陽駕車的神。

[49]若華:若木的花,傳說若木生長在日入的地方。

[50]長人:長壽之人,一說身材高大之人。

[51]靡蓱(píng):分枝眾多的浮萍。九衢:一個(gè)靡蓱葉分九個(gè)叉。

[52]枲(xǐ)花:麻的花。

[53]靈蛇吞象:《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p>

[54]黑水:水名。玄趾:地名。

[55]三危:山名。《穆天子傳》載:“黑水之阿,爰(yuán)有木禾,食者得上壽?!庇帧痘茨献印r(shí)則》載:“自昆侖絕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國,石城金室,飲氣之民,不死之野。”

[56]鯪(líng)魚:神話中的怪魚。《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載:“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

[57]鬿(qí)堆:神話中的怪鳥。《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載:“有鳥焉,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倍眩ā蚌浚▃huī)”,同“雀”。

[58](bì):射。

[59]解羽:指太陽被射落,里面三足烏的羽翼散落下來。

[60]嵞(tú)山:即“涂山”。

[61]臺桑:地名。

[62]厥身:指禹。

[63]鼂(zhāo):古“朝”字。

[64]啟:禹之子,夏朝國王,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成“世襲制”的第一人。益:禹賢臣,禹曾選定他繼承帝位。后:君王。

[65]卒(cù):通“猝”,突然。離:通“罹”,遭受。蠥(niè):憂患。

[66]惟:通“罹”。

[67]射鞠(jū):此處指交戰(zhàn)。

[68]厥躬:指啟。

[69]后益:即益,因做過君主,所以叫后益。作:通“祚”,帝位。革:革除。

[70]棘:通“急”。賓:祭祀。商:“帝”字之誤。

[71]《九辨》《九歌》:均為古樂曲名,傳說是啟所作。

[72]勤子:賢子,指啟。屠母:傳說啟母涂山氏化為石,石破而生啟,故曰屠母。

[73]死:通“尸”,尸體。竟地:滿地。

[74]帝:天帝。夷羿:東夷有窮國君主,擅長射箭,驅(qū)逐夏太康,自立為君,后被寒浞殺死。

[75]河伯:黃河水神,一說古諸侯。

[76]雒(luò)嬪:雒水女神。

[77]馮(píng):通“憑”,挾持。珧(yáo):蚌蛤甲殼,可鑲嵌于弓上,此處指弓。決: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鉤弦工具。

[78]封豨(xī):大野豬。

[79]后帝:天帝。若:順悅。

[80]浞(zhuó):即寒浞,傳說為羿之相,后殺羿自立為君。純狐:羿之妻。

[81]吞:消滅。揆:消滅。

[82]秬(jù)黍:黑米。

[83]莆、雚(huán):皆水草名。

[84]白霓:白色的虹霓。嬰:纏繞。茀(fú):云霧。

[85]臧(cáng):通“藏”,保存。

[86]從(zòng)橫:即“縱橫”,指陰陽二氣的消長變化。

[87]大鳥:王子僑所化之鳥。

[88]蓱(píng):雨神。

[89]撰:通“巽”,柔順。

[90]鹿:指風(fēng)神飛廉。膺:響應(yīng)。

[91]遷:移走?!读凶印珕枴份d:“龍伯之國有大人,一釣而連六鰲,合負(fù)而趣歸其國?!?/p>

[92]澆(ào):夏少康時(shí)人,寒浞之子,傳說中的大力士。

[93]少康:夏朝國王,夏后相之子。

[94]女歧:或作“女艾”,澆嫂。

[95]顛:砍掉。

[96]湯:“澆”之誤。易:整治。

[97]斟尋:古國名,與夏同為姒姓。

[98]桀:夏朝亡國君主。蒙山:古國名。

[99]妺(mò)嬉(xī):桀妃。肆:罪。

[100]殛(jí):流放。

[101]閔:同“憫”,憂慮、哀傷。

[102]父:“夫”之誤。

[103]姚告:即告姚。姚:舜之姓,此處指舜之父母。

[104]二女:指堯的兩個(gè)女兒娥皇、女英。

[105]億:預(yù)料。

[106]十成:十層,極言其高。

[107]厥弟:指舜弟象。

[108]犬體:此處是對象的貶稱。

[109]厥身:指舜。

[110]吳獲:吳太伯。古:古公亶父。

[111]南岳:指霍山。止:居留。

[112]兩男子:指太伯、仲雍。

[113]緣鵠(hú)飾玉:傳說伊尹借助烹調(diào)食物供湯享用之際接近湯,向他陳說治國之道。緣、飾,皆裝飾。鵠、玉,皆鼎上作裝飾用的花紋或器物。

[114]承謀:傳說伊尹接受湯的旨意假意侍奉桀,實(shí)則探聽夏之虛實(shí),圖謀滅之。

[115]帝:指湯。降觀:視察民情。

[116]伊摯:伊尹,伊尹名摯。

[117]條:鳴條,商湯打敗夏桀的地方;一說商湯流放夏桀的地方。致罰:給予懲罰。

[118]黎服:天下民眾。服,古代行政區(qū)劃單位。說:通“悅”,喜悅。

[119]簡狄:傳說有戎國的美女,帝嚳之妃,商朝始祖契(xiè)之母。臺:瑤臺,簡狄和她妹妹建疵(cī)居住的地方。

[120]嚳(kù):傳說中的五帝之一,號高辛氏。宜:通“儀”,匹配。

[121]玄鳥:燕子。貽:通“詒”,贈送。

[122]喜:一本作“嘉”,指懷孕生子。

[123]該:即王亥,契之六世孫。季:王亥之父冥。

[124]厥父:指冥。臧:善。

[125]弊:通“庇”,寄居。有扈(hù):即有易。

[126]干:盾。協(xié):和合。時(shí)舞:指萬舞,古代一種大型樂舞。

[127]懷:挑逗,引誘。

[128]平脅:指體形俊美。曼膚:指皮膚細(xì)膩。

[129]牧豎:指王亥。

[130]擊床:傳說王亥與有易女行淫,有易氏入而襲其床,亥被殺。

[131]恒:即王恒,王亥之弟。傳說亦與有易女有淫。

[132]樸牛:即服牛,可駕車的大牛。

[133]班祿:班位俸祿,一說地名。

[134]但:通“旦”,一說“得”之誤。

[135]昏微:即上甲微,王亥之子,王恒之侄。

[136]有狄:即有易。

[137]繁鳥萃棘:眾多鳥兒聚集在樹上。雖無人在旁,還有鳥在看,比喻暗中干壞事是掩蓋不住的。

[138]負(fù)子肆情:藉草而臥,行淫佚之事。負(fù)子:即負(fù)菑。

[139]眩:惑亂。

[140]厥兄:即王亥。

[141]有莘(shēn):古國名。爰:乃。極:到。

[142]小臣:指伊尹。

[143]吉妃:善妃。

[144]小子:指伊尹。

[145]媵(yìng):陪嫁。傳說湯娶有莘國君女為妻,有莘氏以伊尹為陪嫁。

[146]出:釋放。重泉:地名,夏桀囚禁湯之夏臺所在。

[147]辠(zuì)尤:罪過。辠,古“罪”字。

[148]勝心:壓制怒氣。帝:指夏桀。

[149]會朝:即朝會。爭盟:宣誓于神。

[150]吾:指周。

[151]列:分解。躬:身軀。

[152]叔旦:即周公旦。不嘉:不贊許。

[153]發(fā):指周武王姬發(fā)。

[154]反:一本作“及”,等到。成:通“盛”,盛大。

[155]伐器:指軍隊(duì)。

[156]昭后:指周昭王。

[157]南土:指楚國。底:至。

[158]穆王:周穆王,昭王之子。巧梅:善御。梅,通“枚”,馬鞭;一說通“挴”,貪。

[159]環(huán)理:周游。

[160]曳衒:相將。衒,“銜”之誤,一說“賣”。

[161]身殺:身死。

[162]服:任用。

[163]雷開:紂時(shí)奸臣。

[164]梅伯:紂時(shí)諸侯。醢(hǎi):本意是肉醬,也指古代一種酷刑,將人剁成肉醬。

[165]箕子:紂王叔父。詳狂:裝瘋。詳(yáng),通“佯”。

[166]稷:后稷,周之始祖,帝嚳與姜媛之子。元子:嫡長子。

[167]帝:指帝嚳。竺:厚,一說毒。

[168]燠(yù):焐熱。

[169]帝:有三種說法。一說天帝;一說商紂;一說高辛氏,即帝嚳。切激:強(qiáng)烈。

[170]逢長:繁榮昌盛。長,一說文王所受封西伯或西長一職。

[171]伯昌:周文王,周文王名昌,殷時(shí)封為雍州伯,又稱西伯,故曰伯昌。

[172]秉鞭:執(zhí)政。牧:地方長官。

[173]徹:毀棄。岐社:周氏族祭祀之所。

[174]惑婦:指商紂王的寵妃妲己。

[175]受:紂王名。

[176]親:指紂王。就:遭受。

[177]師:官名。望:呂望,即姜太公。肆:店鋪。

[178]后:周文王。

[179]武發(fā):周武王,周武王名發(fā)。殷:指紂王。

[180]悒(yì):忿恨。

[181]尸:靈位。集戰(zhàn):會戰(zhàn)。

[182]伯林:指晉太子申生。伯,長。林,君。雉經(jīng):縊死。

[183]禮:通“理”,治理。

[184]尊食:配祀。宗緒:宗廟。

[185]闔:闔廬,春秋時(shí)吳國國君。夢:闔廬祖父壽夢。生:通“姓”,孫。

[186]壯:壯年。武厲:威武勇猛。

[187]流:顯露。嚴(yán):應(yīng)作“莊”,這里有威武的意思。

[188]彭鏗:彭祖,傳說他活了八百多歲。斟雉:調(diào)和雞羹。

[189]帝:有兩種說法。一說天帝,一說帝堯。

[190]中央:指周王朝。共:指共伯和。牧:攝行政事。

[191]后:周厲王。

[192]驚女:女驚。驚,通“警”,告誡。

[193]回水:即雷水,發(fā)源于首陽山。

[194]兄:指秦景公伯車,春秋時(shí)秦國國君。噬犬:咬人的狗。

[195]弟:指秦景公之弟子針。

[196]厥嚴(yán):楚國之威嚴(yán)。奉:保持。

[197]帝:指天帝。

[198]荊勛:楚國勛舊貴族。作師:興師。作,一本作“徇”,通“殉”。

[199]吳光:吳公子光,即闔廬。爭國:指闔廬發(fā)動的對楚戰(zhàn)爭。

[200]久余是勝:即“久勝余”。余,我們,即楚國。

[201]“何環(huán)”句:一本作“何環(huán)閭穿社,以及丘陵,是淫是蕩,爰出子文”。子文:春秋時(shí)楚國令尹,有賢能之名,為鄖公之女與伯比私通所生。

[202]堵敖:楚文王之子熊勝,繼位五年為其弟成王熊惲所殺。

[203]試:通“弒”,臣?xì)⒕?。上:指堵敖?/p>

[204]況:賞賜。

[205]予:皇帝自稱。

[206]爰熙:爰,發(fā)語詞。熙,興建。

[207]厥路:指與神相通的路。

[208]禋(yīn)祀:專心一意地祭祀天地。

[209]缊(yùn):陰陽和合,相互輔助狀。

[210]黼(fǔ)繡:黑白相間,畫成斧形的刺繡品。

[211]八溢:即“八佾”,古代天子祭神和祖先,用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來表演舞蹈。

[212]泰一:又叫太一,是天神中的至尊者。

[213]軒朱:兩個(gè)人名,軒指黃帝軒轅,朱指炎帝朱襄氏。

[214]璆(qiú)磬(qìng):指用美玉做的磬。璆,美玉。

[215]盛牲:指獻(xiàn)上豐盛的犧牲和供品,又焚燒香草和動物脂油以請神下降受享。

[216]奄留:通“淹留”,停留的意思。

[217]長麗: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掞(yàn):光照。

[218]不忒:不出差錯(cuò)。

[219](xuān):鳴玉聲。

[220]發(fā)梁:指聲音好聽,歌聲繞梁。

[221]條:到,達(dá)到。

[222]黃初:魏文帝曹丕年號(220~226)。

[223]京師:京城,指魏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224]洛川:即洛水,源出陜西,東南入河南,流經(jīng)洛陽。

[225]京域:京師地區(qū),指洛陽。

[226]言:語助詞,無實(shí)義。東藩:東方藩國,指曹植封地。黃初三年,曹植被立為鄄(juàn)城(即今山東鄄城)王,城在洛陽東北。

[227]伊闕:山名,又稱闕塞山、龍門山,在洛陽南。

[228](huán)轅:山名,在今河南偃師東南。

[229]通谷:山谷名,在洛陽城南。

[230]陵:登。景山:山名,在今偃師南。

[231]殆:通“怠”,懈??;一說指危險(xiǎn)。煩:疲乏。

[232]爾乃:于是就。稅駕:停車。稅,舍,放置。蘅皋:長著杜蘅的河岸。

[233]秣駟:喂馬。駟,一車四馬,此處指駕車之馬。芝田:種著芝草的田地;一說為地名,指河南鞏縣西南的芝田鎮(zhèn)。

[234]容與:從容優(yōu)游。陽林:地名。

[235]流眄:縱目四望。眄,斜視,原作“盼”,據(jù)胡刻《文選》校改。

[236]精移神駭:神情恍惚。駭,散。

[237]援:扯,拉。

[238]覿(dí):看見。

[239]“翩若”二句:翩然若驚飛的鴻雁,蜿蜒如游動的蛟龍。

[240]“榮曜(yào)”二句:容光煥發(fā)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tài)豐茂如春風(fēng)中的松樹。

[241]“仿佛”二句:時(shí)隱時(shí)現(xiàn)像輕云遮住月亮,浮動飄忽似回風(fēng)旋舞雪花。

[242]迫:靠近。

[243]秾:繁盛,此處指人體豐腴。纖:細(xì)小,此處指人體苗條。衷:中。

[244]修短:長短,此處指人體高矮。

[245]“肩若”二句:肩窄如削,腰細(xì)如束。約素,一束白絹。

[246]延、秀:均指長。頸:脖子的前部。項(xiàng):脖子的后部。

[247]呈露:顯現(xiàn),外露。

[248]“芳澤”二句:既不涂油,也不敷粉。芳澤,潤發(fā)的香油。鉛華,增白的妝粉。

[249]峨峨:高聳貌。

[250]聯(lián)娟:微曲貌。

[251]“丹唇”二句:紅唇鮮潤,牙齒潔白。

[252]眸:瞳仁。睞:顧盼。

[253]靨(yè):酒窩。輔:面頰。承權(quán):在顴骨之下。權(quán),顴骨。

[254]瓌:同“瑰”,奇妙,原作“環(huán)”,據(jù)胡刻《文選》校改。

[255]儀:儀態(tài)。閑:嫻雅。

[256]應(yīng)圖:與圖畫中人相當(dāng)。

[257]璀粲:鮮明貌,一說衣動聲。

[258]珥:珠玉耳飾,此處指佩戴。瑤、碧:均為美玉。琚:美玉,原作“裾”,據(jù)胡刻《文選》校改。

[259]踐:踏,此處指穿。遠(yuǎn)游:鞋名。文履:有花紋的鞋。

[260]曳:拖。霧綃:輕薄如霧的絲綢。綃(xiāo),生絲。裾:裙邊。

[261]微:映。芳藹:香氣。

[262]“于是”二句:忽然身體飄然輕舉,且行且戲。

[263]采旄(máo):彩旗。采,同“彩”。旄,用牦牛尾裝飾的旗。

[264]桂旗:用桂枝做旗竿的旗。

[265]攘:此處指挽袖伸出。

[266]湍瀨:石上急流。玄芝:黑色芝草,相傳為神草。

[267]“余情”二句:我喜歡她的淑美,又擔(dān)心不被接受,故內(nèi)心動蕩而不樂。

[268]“無良媒”二句:沒有合適的媒人去通接歡情,就只能借助微波來傳達(dá)言辭。微波,一說指目光。

[269]素:同“愫”,真情。

[270]要:同“邀”,約請。

[271]信修:確實(shí)美好。

[272]“羌習(xí)禮”句:指有很好的文化教養(yǎng)。羌,發(fā)語詞。習(xí)禮,懂得禮法。明詩,善于言辭。

[273]抗:舉起。瓊珶(dì):美玉。和:應(yīng)答。

[274]潛淵:深淵,指洛神居所。

[275]眷眷:心向往貌。款實(shí):真誠。

[276]斯靈:此神,指洛神。我欺:即欺我。

[277]交甫:鄭交甫?!段倪x》李善注引《神仙傳》:“切仙一出,游于江濱,逢鄭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與之。交甫行數(shù)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棄言:背棄承諾。

[278]和顏:和悅的容顏。靜志:鎮(zhèn)定情志。

[279]申:施展。禮防:禮義的防界。自持:自我約束。

[280]徙倚:徘徊。

[281]“神光”二句:洛神身上放出的光彩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282]竦:聳。鶴立:似鶴而立。

[283]椒:花椒。涂:同“途”。

[284]蘅:杜蘅。?。翰輩采?。

[285]超:惆悵。

[286]命儔嘯侶:呼朋引伴。

[287]南湘之二妃:指娥皇和女英。據(jù)劉向《列女傳》記載,堯以長女娥皇和次女女英嫁舜,后舜南巡,死于蒼梧。二妃往尋,自投湘水而死,為湘水之神。

[288]漢濱之游女:漢水之神,即前注中鄭交甫所遇之神女。

[289]匏瓜:星名,又稱天雞,在河鼓星東,不與它星相接;一說為“媧”之誤,媧即女媧。

[290]袿(guī):婦女的上衣。猗(yī)靡:隨風(fēng)飄動貌。

[291]翳(yì):遮蔽。延佇:久立。

[292]鳧:野鴨。

[293]轉(zhuǎn)眄流精:轉(zhuǎn)眼顧盼之間流露出奕奕神采。眄,原作“盻”,據(jù)胡刻《文選》校改。

[294]屏翳:風(fēng)神名。

[295]川后:即河伯。

[296]馮(píng)夷:河伯名。

[297]女媧:女神名,相傳笙簧是她所造。

[298]警乘:警衛(wèi)車乘。警,原作“驚”,據(jù)胡刻《文選》校改。

[299]玉鸞:鸞鳥形玉制車鈴。偕逝:同往。

[300]儼:矜持莊重貌。齊首:齊頭并進(jìn)。

[301]容裔:即“容與”,悠閑自得貌。

[302]沚:小渚。

[303]“紆素領(lǐng)”二句:洛神不斷回首顧盼。素領(lǐng),指潔白的頸項(xiàng)。清陽,指清秀的眉目。

[304]交接:結(jié)交往來。

[305]莫當(dāng):無匹,無偶,即兩人不能結(jié)合。

[306]抗:舉。浪浪:水流不斷貌。

[307]效愛:致愛慕之意。

[308]明珰:以明月珠做的戴在耳垂上的裝飾品。

[309]潛處:深居,隱居。太陰:眾神所居之處,所處非常暗味,故稱。

[310]君王:指曹植。

[311]“忽不悟”二句:洛神說畢忽然不知去向,我為眾神消失隱去光彩而深感惆悵。不悟,未覺察。舍,止。宵,暗冥,一說通“消”,消失。蔽光,隱去光彩。

[312]背下:離開低地。陵高:登上高處。

[313]遺情:留情,指情思留戀。

[314]靈體:指洛神。

[315]上溯:逆流而上。

[316]長川:指洛水。反:同“返”。

[317]耿耿:心神不安貌。

[318]東路:東藩之路。鄄城在洛陽東北,所以稱為東路。

[319](fēi):車旁之馬。古代駕車之馬中間稱服,外面稱或驂,此泛指駕車之馬。轡:馬韁繩??共撸号e起馬鞭。

[320]重(chóng)身:雙身,即懷孕。

[321]大:長大成人。

[322]將(jiāng):攜帶。

[323]相(xiàng):察看。

[324]比:及至,等到。

[325]低:疑應(yīng)作“砥”,柱下基石?!爸稀眱勺忠墒茄芪?。

[326]報(bào)楚王:向楚王報(bào)殺父之仇。

[327]眉間廣尺:兩眉間寬達(dá)一尺,這是夸張的說法,形容額頭寬。

[328]購之千金:懸賞千金捉拿他。

[329]亡去:逃亡。

[330]行歌:且走且唱。

[331]立僵:尸體僵硬,直立不倒。

[332]仆:向前倒下。

[333]鑊(huò):形似鼎而無足,秦漢時(shí)用作烹人刑具。

[334]踔(chuō):跳躍。

[335]躓(zhì)目:疑應(yīng)作“瞋目”,睜大眼睛瞪人。

[336]擬:比劃,作砍狀。

[337]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省上蔡縣。北宜春縣:在今河南汝南西南,西漢時(shí)名宜春,東漢時(shí)改名北宜春。

[338]魏明帝:即曹叡,曹丕之子,曹操之孫。青龍?jiān)辏号c史不符,據(jù)《三國志·魏書·明帝紀(jì)》,魏青龍五年(237)三月改元為景初元年,徙長安銅人承露盤即在這一年。

[339]宮官:指宦官。牽車:引車。牽,一作“舝”,同“轄”。漢孝武:即漢武帝劉徹,孝武為其謚號。

[340]唐諸王孫:李賀是唐高祖李淵之叔鄭王李亮之后,故稱。

[341]茂陵:漢武帝陵墓,在今陜西興平東北。劉郎:指漢武帝劉徹。

[342]秋香:指桂花的芳香。

[343]土花:苔蘚。

[344]東關(guān):指長安東門。酸風(fēng):刺眼的冷風(fēng)。眸子:眼中瞳仁。

[345]君:指漢武帝劉徹。鉛水:指銅人的眼淚。

[346]客:指銅人。咸陽:秦都城名,漢改為渭城縣,離長安不遠(yuǎn),故代指長安。

[347]渭城:即咸陽。

[348]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

[349]無二色:舊指男子不娶妾,無外遇。色,女色。

[350]蘭若: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指寺院。

[351]案臨:科舉時(shí)代,各省學(xué)使在三年任期內(nèi),按期巡行所轄各府考試生員。

[352]趨為禮:快步向前致意行禮。趨,快走,古人相見時(shí)表示敬意的舉動。

[353]藁(gǎo):稻麥等的稈。

[354]姓字:猶姓名。字,表字,正名以外的別名。

[355]喁喁(yú):低語聲。

[356]衣(yì)(yè)緋(fēi):穿件褪色的紅衣。,變色,褪色。

[357]插蓬沓:插著銀櫛的頭簪。蓬沓,銀櫛,古時(shí)越地婦女的頭飾。

[358]鮐(tái)背:比喻老人氣色衰退,皮膚消瘦,背若鮐魚。龍鐘:行動不便,形容老態(tài)。

[359]偶語:相對私語,交談。

[360]殆好:差不多,就要。

[361]蹙蹙(cù):憂愁,不舒暢。

[362]好相識:善待。

[363]訾(zǐ):非議,說話壞。

[364]遮莫:假如。

[365]眷口:眷屬,家屬。

[366]燕好:男女歡合。

[367]物議: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

[368]庭墀(chí):屋前臺階。墀,臺階。

[369]詰(jié)旦:平明,清明。

[370]仆一死:三會本《?!芬勺鳌捌鸵嗨馈薄?/p>

[371]宵分:夜半。

[372]夭殂(cú):未成年而死。

[373]觍(tiǎn)顏:厚顏。

[374]玄海:佛教用語,指苦海。

[375]不啻(chì):無異于。

[376]傾風(fēng):仰慕,傾倒。

[377]睒(shǎn)閃:閃爍。

[378]欻(xū)然:忽然。

[379]征:跡象。

[380]趣裝:速整行裝。

[381]祖帳:送行酒筵。

[382]殷渥:懇切深厚。

[383]陵:通“凌”,侵犯,欺侮。雄鬼:強(qiáng)健暴烈之鬼。

[384]姑嫜(zhāng):丈夫的母親和父親,俗稱公婆。

[385]媵(yìng)御:以婢妾對待。媵,泛指婢妾。

[386]露覆:猶覆露,庇護(hù)。

[387]承祧(tiāo)緒:傳宗接代。祧緒,祖宗余緒。祧,祖廟。

[388]尸饔(yōng):料理飲食。尸,主持。饔,熟食。

[389]浼(měi)求:請求。

[390]眉顰蹙:底本無“眉”字,據(jù)二十四卷抄本補(bǔ)。

[391](kuāng)儴(ráng):通“劻勷”,急迫不安。

[392]捧匜(yí)沃盥:侍奉盥洗。匜,古盥器,用以盛水。沃盥,澆洗。

[393]劬(qú):勤苦。

[394]啜稀(yǐ):喝稀粥。稀,粥湯。

[395]肝鬲(gé):猶肺腑,比喻內(nèi)心。鬲,通“膈”,膈膜,橫膈膜。

[396]區(qū)區(qū):自稱的謙詞。

[397]注福籍:命中注定有福。注,載入。福籍,傳說中記載人間福祿的簿籍。

[398]亢宗子:舊時(shí)稱人子能擴(kuò)展宗族地位者為亢宗之子??鹤冢幼o(hù)宗族,光宗耀祖。

[399]覿(dí):見。

[400]眙(chì):瞪目直視,形容驚詫。

[401]五黨:不詳。疑為“五宗”,指五服內(nèi)的親族;或?yàn)椤叭h”之誤,即父黨、母黨、妻黨。

[402]執(zhí)贄:猶執(zhí)摯。贄,禮品。

[403]什襲:珍藏。

[404]怊(chāo)悵若失:憂傷焦慮貌。

[405]詰:追問。

[406]怔(zhēng)忡(chōng):心悸,驚恐不安。

[407]粟栗:因恐懼肌膚起顆粒。

[408]歘(xū):忽然。

[409]夾幕:帷幕。

[410]睒(shǎn)閃:光閃爍貌。攫拿:張牙舞爪。

[411]大可合簣(kuì):約有兩個(gè)竹筐合起來那么大。簣,盛土的竹器。

[412]少女:此處指少女風(fēng),即西風(fēng)。

[413]禎祥:祥瑞。

[414]捽(zuó):揪,抓。

[415]掯(kèn)財(cái):勒索錢財(cái)。

[416]孤:同“辜”。

[417]需索:勒索,索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