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二 美國印第安文學的多維度研究

抵制、存活與文化身份的商討:美國印第安文學研究 作者:生安鋒,翟月,孫文千


序二 美國印第安文學的多維度研究

劉克東

生安鋒教授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結(jié)題,邀我為其專著作序,我回復說,愿意拜讀大作,作序卻難以勝任。無奈他執(zhí)意邀約,難以推辭。那就談談我對印第安文學的理解吧。

我與生安鋒教授是在2017年于華中師范大學舉行的“族裔文學與流散文學:第四屆族裔文學國際研討會”上認識的,但是早在2012年,我就在網(wǎng)上看到生教授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了,于是,利用到清華調(diào)研之機,將我出版不久的小書《趨于融合——謝爾曼·阿萊克西小說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托他的同事送給了他一本。7年后,在他的新著《抵制、存活與文化身份的商討:美國印第安文學研究》里面,就有了互動。

一般來說,研究者將美國印第安文學分為三個階段:同化階段(Assimilation)、回歸傳統(tǒng)階段(Return to the tradition)、雜糅或者融合階段(Hybridity/Syncretism)。1968年以前的北美印第安人羞于表明自己的族裔身份,因為他們?yōu)榇蟓h(huán)境所不容。他們更多地想通過認同白人文化——即同化——融入主流社會。20世紀60年代,在民權運動的背景下,北美印第安人也揭竿而起,游行示威,甚至占領監(jiān)獄等設施,與白人發(fā)生武裝沖突,意在抗議白人屢次違背條約的行為。1968年,隨著莫馬迪《日誕之地》的出版,北美印第安文藝復興拉開了序幕。印第安人不再因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自卑,他們大膽發(fā)聲,勤于寫作,歌頌自己偉大的文化傳統(tǒng)。大批作家涌現(xiàn)出來,大量作品得以發(fā)表。重要的美國印第安作家包括莫馬迪、韋爾奇、希爾科、維澤諾、霍根、厄德里克、阿萊克西、卡爾,重要的加拿大印第安作家有金、海威等,其中金具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可是他在加拿大工作、生活,作品中往往表現(xiàn)出對加拿大的認同、對美國的鄙夷。

作家們對族裔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關系看法不盡相同。有的屬于純粹的民族主義者,主張武力與美國當局斗爭到底,直至建立自己的國家和政權;有的主張諳熟民族傳統(tǒng)的同時,適應主流社會,并融入主流社會。

我一直認為對抗不能解決問題,理想的模式應該是平等互惠、相互尊重、多族群和諧共生的多元文化社會模式,即多民族融合的共生模式。融合主義模式實施得比較理想的是加拿大,即其馬賽克多元文化主義模型(Mosaic):全社會尊重不同民族群體各自的文化和習俗,不要求任何個體或族群趨同一個統(tǒng)一的文化,各族群保留自己的文化,相互不攻訐、不詬病,在法律框架下“互不干涉”,平等共存。這種文化模式和美國的大熔爐(The Melting Pot)有本質(zhì)區(qū)別,在美國的文化熔爐里,各族群都要趨同,以至于失去文化自我。

我們所使用的融合(syncretism/syncreticity)的概念,意指多個種族、民族或文化群體之間求同存異、平等共存的理想多元文化共存模式(equal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這種模式為同一社會的不同群體及不同社會之間提供了一個“平等存異”的框架,不同群體間不再以征服/被征服、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的二元對立模式或者等級模式存在,不再追求統(tǒng)一的、“唯一正確的”的規(guī)范(norm),而是充分尊重所有社會群體的文化傳統(tǒng)。(Ashcroft,Griffiths,and Tiffin 37)

融合(syncretism)一詞來源于希臘語συγκρητισμó(synkretismos),意思是克里特聯(lián)邦。公元一世紀,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在文章中引用了求同存異、共御外侮的克里特聯(lián)邦政體。伊拉斯謨于16世紀的文獻中引用了克里特聯(lián)邦的例子,造了這一概念的拉丁語形式,表示為syncretismus。融合的概念出現(xiàn)在政治、神學、藝術、文化、建筑等多個領域。

在建筑領域,融合被稱為折中主義(eclecticism),指多種截然不同建筑風格的和諧并置,如巴基斯坦某些建筑中,既體現(xiàn)了印度教的元素,又體現(xiàn)了伊斯蘭教的元素,又如某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外形是新古典主義的,內(nèi)部的雕梁畫棟卻是中國的建筑風格。

融合概念的特性是包容(inclusive),不同于“排他”(exclusive),是混合(amalgamation),不是化合(compound),是相互妥協(xié)(compromise),不是對立(confrontation),是平等共存(equal coexistence),不是等級制度(hierarchy),是和諧(harmony),不是紛爭(dispute)。

人們對融合的態(tài)度也可以分為三種。有的人贊成,認為融合是多民族、多信仰、多文化社會的理想社會模式,是多種傳統(tǒng)的互動和創(chuàng)新。有的人反對,認為民族、信仰、文化都應該保持純潔性(purity)和正統(tǒng)性(Orthodoxy),他們認為融合是對純潔的、正統(tǒng)的民族、信仰、文化的玷污。還有的人持觀望態(tài)度,認為融合是有很高的不確定性的,變數(shù)太多,不好控制,謹慎為妙。

融合有別于雜糅(hybridity)。雜糅源于生物學,也稱雜交,是指通過不同基因型的個體之間的交配而取得某些雙親基因重新組合的個體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把通過生殖細胞相互融合而達到這一目的過程稱為雜交。雜糅在語言學中還指代一種語病,是把兩種不同的句法結(jié)構混雜在一個表達式中,結(jié)果造成語句結(jié)構混亂、語義糾纏,這樣的語病就叫雜糅。 句式雜糅又稱為結(jié)構混亂,即把幾種結(jié)構或幾個意思硬湊在一個句子里,使句子結(jié)構混亂表意不明。雜糅經(jīng)常有不純(impure)、不獨立的含義。(Ashcroft,Griffiths,and Tiffin 37)

在印第安文學中,雜糅經(jīng)常體現(xiàn)在印白混血的情況下。這種成長個體如果對兩種文化和傳統(tǒng)處理得當,則能夠成功應對其文化沖突;反之,如果處理不得當,則經(jīng)常飽受身份不明之苦。有學者也將印第安成長主體吸收白人主流文化稱為文化雜糅,認為是文化互動的理想模式,但是,該模式有印第安主體被白人文化同化之嫌。

持融合主義觀點的印第安文學研究者認為印第安主體要熟知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在保持傳統(tǒng)的前提下,具備在主流社會生存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需要,印第安主體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和適應,但是要保留民族傳統(tǒng)的內(nèi)核。融入,并非被白人主流社會同化。

當然,融合主義是一種理想模型,有時并不能和雜糅徹底地分清楚。種族/民族融合過程中,并置共存一段時間后,不同元素之間就可能出現(xiàn)雜糅,出現(xiàn)新的產(chǎn)物。社會不同成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互動和外部的影響,之間的平衡會發(fā)生變化,整個社會就會發(fā)生變化。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應該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認為和諧平等共存的時間越長,則社會模式就越理想。不管是融合,還是雜糅,任何一個社會個體和群體都應該能夠追溯其民族、信仰、文化傳統(tǒng)根源。多元文化社會是魅力無窮的。

國內(nèi)印第安文學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目前已經(jīng)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10余項,出版著作十余部,發(fā)表論文上百篇,但是,比起華裔文學研究、猶太裔文學研究、非裔文學研究等,仍然規(guī)模較小。跟主流外國文學比起來,規(guī)模就更小。回想2015年5月上旬在復旦大學舉行的“美國本土裔文學:教學與研究”專題研討會,與會者也就30人左右。但是,這個領域的研究是有聲有色,成果頻出。

目前已經(jīng)出版的著作中,有三部是印第安文學的整體研究:《后殖民理論視角下的美國印第安英語文學研究》(英文),鄒惠玲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從邊緣到經(jīng)典:美國本土裔文學的源與流》,張沖、張瓊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年;《美國印第安文學與現(xiàn)代性研究》,王建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等。兩部是多作家研究:《美國印第安神話與文學》(英文),石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研究了四位作家);《文化對抗——后殖民氛圍中的三位美國當代印第安女作家》(英文),劉玉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五部是單個作家的研究:《趨于融合——謝爾曼·阿萊克西小說研究》,劉克東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樺樹皮上的隨想曲——路易絲·厄德里克小說研究》,王晨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超越生態(tài)印第安——露易絲·厄德里克小說研究》,蔡俊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厄德里克小說中的千面人物研究》,李靚著,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4年;《現(xiàn)實維度中的族裔性重構——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研究》,陳靚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梢?,關于印第安文學的整體研究有待于加強。

生安鋒教授等的這部專著加強了印第安文學的整體研究。他以深厚的學養(yǎng)覆蓋了印第安文學的主體,研究廣度較寬。從印第安口頭文學開始,綜述了19世紀及20世紀初的印第安英語文學創(chuàng)作,然后研究了印第安文藝復興的主將莫馬迪、維茲諾、希爾科等,接下來研究了融合(雜糅)階段的厄德里克、阿萊克西等作家,最后討論了美國印第安文學的世界主義走向。此外,生教授等還對相關歷史階段的歷史背景及相關歷史時期美國印第安文學的國內(nèi)外研究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綜述。

其次,這部專著的理論視角多維。雖然專著篇名的關鍵詞之一是“后殖民”,卻包括了種族/民族身份認同研究、后殖民主義研究、生存抵抗理論研究、印第安文藝復興研究、文化涵化、世界大同主義等理論研究。以文化涵化為例,生教授指出文化涵化為倫理學與跨文化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現(xiàn)象。所以,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跨學科性。生教授借用了1974年約翰遜·貝里(Johnson W.Berry)提出的一套關于文化涵化的理論及其四種模式。該理論界定了文化接觸的模式:同化(assimilation),分離(separation),邊緣化(marginaliz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這一范式用于印第安主體與民族文化及主流文化的關系是非常貼切的。民族主體是認同民族文化還是主流文化?認同民族文化后,是采取分離或孤立的態(tài)度,還是與主流文化融合?如果不認同民族文化,而只認同主流文化,則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結(jié)果是喪失民族自我;如果認同民族文化,卻選擇與主流文化分離,則可能產(chǎn)生兩種文化的對抗,其結(jié)果是很可能被主流文化邊緣化;如果選擇整合,則既可以保留民族自我,又可以適應主流文化,是比較理想的結(jié)果。

再次,這部著作研究深入,與文本結(jié)合緊密,沒有空談理論。隨著文學理論跨學科性的增強,學界容易出現(xiàn)僅就理論高談闊論,或者針對研究對象泛泛而談的現(xiàn)象。而生教授的這部著作沒有落入這個俗套。他在選定的理論框架內(nèi)對美國印第安文學進行了細致的文本細讀。章節(jié)標題已經(jīng)涉及作品題目。內(nèi)容部分引用作品原文較多,論證深入透徹,邏輯清晰。

這部著作沒有討論印第安文藝復興“四位大師”之一的詹姆斯·韋爾奇及重要印第安文學女作家琳達·霍根、喬伊·哈荷等。當然,任何一部著作都有其側(cè)重點,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在現(xiàn)有作家作品的基礎上,能夠?qū)⒂〉诎参膶W全貌加以研究,得出有規(guī)律可循的結(jié)論就可以了。

總之,這部著作是美國印第安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是研究人員、高校師生、文學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好書!

引用文獻

Ashcroft,Bill,Gareth Griffiths,and Helen Tiffin.Post-colonial Studies:The Key Concept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2007.

2019年2月5日,于哈爾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