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體版說明

重讀: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新版) 作者:唐諾 著


簡體版說明

來到大陸,這本書變得稍稍不同,卻是多出來的——一是它多了個書名,叫《重讀》;二是多找出來兩篇文字,咖啡館里又遇見了兩個作家、兩位自由主義大師,小密爾以及以賽亞·柏林。只是,得委屈他們躲附錄里,其實大家的存在位置當然是完全平等的。

校對這兩篇文字,把我自己帶回到稍早幾年的臺灣。2004年前后,那是臺灣民主的反挫時日,或者說,暴現(xiàn)臺灣民主根基嚴重不足、民主原來這么脆弱,民主一再輕易滑向民粹、眼前所有人忽然翻臉變得無知無識也似還極殘酷的時刻。作為一個選書編輯和半個書寫者(當時),我能做的,無非是希望人們好好多讀幾本書,重新學(xué)習(xí)民主政治的ABC,重讀小密爾、柏林等人老早已仔細講清楚并殷殷叮囑的著作(《論自由》《現(xiàn)實感》等),希冀以知識的光來對抗無知無識的黝黯,并假設(shè)這個世界仍是講理的。其實,原已收錄的討論《基甸的號角》(憲法和大法官制度)和《替罪羊》(民粹的集體附魔現(xiàn)象及其神話與制造操作)這兩篇,都是一樣的思維和企圖,寫于同一段時日,也都伴隨著原書的出版作業(yè)(當時定名為“臺灣民主叢書”,但果不其然銷路不佳)。這幾篇文字或稱之為書的引論,也就是竭盡我所能地把大家引到、騙去原來那部應(yīng)該一讀再讀的了不起著作去。

想起來,《基甸的號角》和《論自由》二書更早都已在臺灣出版過(今日世界出版社和協(xié)志工業(yè)叢書),我自己第一次閱讀分別是小學(xué)六年級和高一。這算重新出版,重讀之前的必要重新出版,這也呼應(yīng)了小密爾這番我牢記的、并希冀它確實如此的斷言——真理并不一定獲勝,事實上,更多時候真理一直吃敗仗,甚至?xí)粡氐讱灉?。但真理有個很動人的特質(zhì),那就是它不會就此銷聲匿跡,它仍會被再說出來,也許隔一段時日,在不同地方,由不同的人,這會一直發(fā)生,直到它終于獲勝,或至少站穩(wěn)腳跟取得承認為止。

我不知道別的人怎么想,對我自己是,這非常重要,這么多年來,我知道怎么和失敗每天相處,不至于喪失勇氣。

重新出版聯(lián)結(jié)著重讀。重讀,這個多出來的書名,作為一個再次的相互提醒,是理想國這群每天和書相處的編輯朋友討論出來的(一再以各種方式重讀同一本書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我欣然接受,因為這本來就一直是我的想法、我對閱讀一事最根本的主張,這也合于這本書的全部事實。

以下簡單的話是作為一個讀者,而不是作為一個書寫者說的。我自己偶爾也參與書寫這一側(cè),不過是讓我經(jīng)驗地、實地地證實而已——重讀,有一部分是意識到時間這最根本的東西,包括時間總量的截然差異,還包括時間位置的微妙但也許更重要的差異。一個最簡單的事實是,書寫者耗用于這一本書、這一題目和思維的時間總量,總是遠大于閱讀者。比方兩年的書寫/三天的閱讀,粗糙的估算是243比1;如果我們再合理地假設(shè),書寫者極可能是比我們要聰明而且專注的人(書寫過程正是一段最專注的思考過程),也必定是之前就比我們準備更多更好的人,這個時間比例的實質(zhì)差異勢必拉得更開,所以,書怎么能夠不重讀呢?此外,也就是這里我真正想講的,時間的拉長,意味著一個書寫者跨越了星辰日月不同季候,曾站在不同光影、溫度、氛圍、不可見空氣中分子的種類和濃度,不同情感和眼前之人的不同觸發(fā)可能的各種時間位置,重讀,尤其是相隔一段時日的重讀于是非常非常必要。豐碩的事物一次只露出一面、一部分,三天內(nèi),你大致只在同一個時間位置、同一心緒和視角里,來不及讓這本書、這個觀看思索對象轉(zhuǎn)過來。

一個只見一次的人,我們稱之為認得、知道,也許可能就這樣失去理智愛上他,但我們不會也不敢說了解他;一本才讀過一次的書,我們則稱之為開始,這才開始。

這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