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處女作

我的山鄉(xiāng)情 作者:葉辛


我的處女作

處女作,對每一個作家來說,都是難忘的。對于我來說似乎更是如此。

在我的一生中,《高高的苗嶺》這本兒童中篇小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點。今天抽閑再翻讀這本小說,我自己都能感覺到它的稚嫩之處。但是我仍對它有著一份深切的感情,關(guān)于它的一切:校樣、版本,改編的連環(huán)畫本、電影文學劇本,插曲、劇照,電影放映時期的廣告宣傳畫、朝鮮文本……我都保留著,隔開一長段時間,不時還要翻出來再看看。

我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高高的苗嶺》初校樣時的情景。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9月里的夜晚,我從同學家聊天回來,已是夜半11點鐘,發(fā)現(xiàn)桌上放著責任編輯送來的兩本校樣,我欣喜若狂,倦意頓消。當下守著臺燈,一口氣把它校改完了。翻過最后那一頁,我看了看表,是上海這座大都市的凌晨4時許,我家樓下馬路上的16路頭班車隆隆地開過去了。我相當困乏,但我仍無睡意,還是著了魔似的反復翻閱著那些散發(fā)著油墨香味的校樣,只覺得這些校樣充滿了親切感和誘惑力,好些往事不斷地涌來,我思緒萬千,激動不已。

天,不知不覺地亮了。我凝望窗外,聆聽著蘇州河上隱隱傳來的汽笛和電喇叭聲……我想,讀者一定能體會我當時那種激動得不能自已的心情。哦,在艱難的插隊落戶生活中,我的勞動和追求并沒白費。

我也忘不了,1979年冬天,在上海少年宮里,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施雁冰同志介紹說,這是《高高的苗嶺》的作者,小朋友們蜂擁著向我撲過來時的感人情景……哦,那時我又一次感到,在艱難的插隊落戶生活中,我的勞動和追求并沒白費。

記得是1973年,一年一度的涼秋又來到了貴州的山區(qū),我插隊落戶的第五個年頭快過去了。一年的農(nóng)事基本上干完了,在貴州山區(qū)的僻靜村寨上,照例有一段農(nóng)閑時節(jié)。我在這段農(nóng)閑時間里,干些什么呢?除了學習著寫點東西,我還能怎么樣呢?總不能讓大好的光陰,白白地耗去呀!

為了避開報紙上一再要求的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階級斗爭、兩條路線斗爭,為了把我感受到的獨特的生活寫出來,我這次寫,得寫一個小孩子,這個小孩子生活在過去的年代,生活在解放初期。這是我在胡思亂想吧,是在虛構(gòu)吧,解放初期的1950年,我才1歲,我怎能感受那時的生活呢?

我思之再三,覺得不是在胡思亂想,也不是在編“聊齋”——山寨上老百姓愛把好幻想好擺龍門陣稱為編“聊齋”。

在五年的插隊落戶日子里,我時常聽一些老貧農(nóng)告訴我:嗨,現(xiàn)在變多了,工作組喊開會,哨子吹了幾道,人也到不齊。清匪反霸那年頭,工作隊一喊開會,我們窮得穿條單褲兒,打著光腳板,在雪地上跑得可歡哪!話是簡簡單單一句,可這句話是個多么清晰的畫面!窮苦人對黨的信賴,對工作隊的信任,對清匪反霸鬧土改的熱心,都顯現(xiàn)出來了。類似的話,我聽得多了,心里對解放初期的山寨形勢、人情風俗逐漸有了底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