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酒缸

人生的樂趣:經(jīng)典散文中的民俗民生 作者:《伴隨》編輯部 編著


大酒缸

張中行

不久前,七八月之間,正是北京最熱的時候,一個朋友從上海來。時間是下午六時,我當然要招待晚飯。吃飯難的情況我是知道的,為了朋友也有精神準備,就先告訴他碰運氣的計畫,是直奔王府井大街,從北頭起,先進萃華樓,能吃上最好,不能,迤邐南行,碰到哪里是哪里,碰見什么吃什么。他說好。于是照計畫辦理,先到萃華樓,看了看,站著等坐位的人比坐下邊吃邊喝的人還多。沒辦法,執(zhí)行計畫的第二步,迤邐南行。我忽然靈機一動,想起略南行向西,東安門大街西口內路北有個專賣蒸餃的小館,因為價比一般店貴一倍,食客不多,估計一定可以如愿。向朋友說明此意,他也很高興。于是前往,沒想到入門一看,竟是空空如也。賣完了還是不賣了?問也無用,只好扭過頭東行。好容易找到一個,北京所謂大路(中下等)飯館,擠個坐位。飯菜都很壞,用了上大學時期可以包一個月飯的錢數(shù),總算解決了困難。

說起東安門大街,是上學時期往東安市場的必經(jīng)之路,近年來很少到那里去,連印象都模糊了。即如那個蒸餃館,是這一次碰釘子時候辨認,才想起當年是個大酒缸,字號為義聚成。

關于大酒缸,除了長住北京,年過花甲,劉伶、阮籍一流人物以外,大概沒有人知道了。這是一類商店的通稱,有如油鹽店、點心鋪、綢緞莊之類。但比起油鹽店等商業(yè),大酒缸的特點尤其明顯。就我見到的許許多多說,都是山西人所經(jīng)營。有不少是家庭鋪,夫妻共同經(jīng)管,但女的照例不出面。規(guī)模都不大,門面一間,后面是住屋。前面這間營業(yè)室,左右兩排,應該放飯桌的地方,放的是酒缸。缸很大,直徑也許將近一公尺吧,上面蓋著紅漆木蓋,周圍放著坐凳。缸大多是一排三口,因為高,下部一節(jié)埋在地下。兩排缸再往里,靠一邊是柜臺,臺上放酒具、酒菜等,另一邊是菜板、面板等,總起來是既供飲,又供食。大酒缸的營業(yè),顧名思義,主要是賣酒,陳列幾口大缸,我想是意在表示,所賣之酒既多又陳。其實缸都是空的,或多是空的,只能發(fā)揮一般飯館桌子的作用。自然,如果顧客是文人墨客,那就還能體會到詩意,試想,這是坐在酒缸之旁,向里看,柜臺上是大小酒具,兩千年前,到臨邛照顧司馬相如,也許情景不過如此吧?自然,這里缺的是當壚的文君,那就設想為黃公酒壚,不是也好嗎?

我酒量很小,可是也常常到義聚成去。目的是三種:一是破悶,二是省錢,三是吃簡便而實惠的飯。多半是晚飯時候去。入門,掌柜的照例說:“您來啦,請坐?!弊乱院螅瑔柡葞讉€酒(舊秤二兩白干稱一個,是大酒缸供酒的單位),熱不熱(熱是用圓錐形銅酒具在火上加熱),要什么菜。菜都是做好的涼菜,有煮花生仁、辣白菜、五香豆等,自己去挑選,一二分錢一碟。喝酒中間,掌柜的會來問,是不是在這里吃飯,如果吃,是吃餃子還是削面,吃多少,因為只賣這兩種。決定吃什么以后,他立刻動手做,材料是準備好了的,總是喝酒興盡的時候,食物就送上來。做餃子和削面是山西人的拿手活,都做得很好??傊?,是費錢有限而可以酒足飯飽。

大酒缸,北京當年遍布九城,我因為離義聚城近,其他地方很少去。唯一的例外是前門外一尺大街路南那一家。那是一位也好逛書店的老朋友發(fā)現(xiàn)的,說是餃子特別好。一尺大街大琉璃廠東口外,東通楊梅竹斜街,確是很短。我聽說以后,每次往琉璃廠,一定到那一家去吃午飯。餃子果然與眾不同,味道清而鮮。

不記得從什么時候起,我很少一個人到外面吃飯,因而同大酒缸的關系就越來越疏遠,以至它什么時候絕跡也說不清楚了。大約半年以前,一個年輕人前往杭州,回來說,曾抽暇往紹興,到咸亨酒店看了看,真是魯迅先生所寫《孔乙己》中的樣子,還賣羅漢豆。這使我想到北京的大酒缸,如果還有,能夠到那里喝“一個”熱酒,吃兩碗刀削面,會多么好。

【人物介紹】

張中行(1909—2006),生于河北省香河縣。1931年通縣師范學校畢業(yè)。1935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yè)。先后任教于中學和大學,曾任副刊編輯、期刊總編。建國后就職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其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家”。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以“忠于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面目對人”為信條,被季羨林先生稱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負暄瑣話》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