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駱駝知道回家的路有多遠(yuǎn)

童話青格里 作者:豐收 著


駱駝知道回家的路有多遠(yuǎn)

青格里三道海子巨石灘

姑娘的家要去遠(yuǎn)方

搭在駝背上隨那長長的白云啊

翻過了大山梁

……

——青格里民歌《姑娘的家要去遠(yuǎn)方》


小時候,祖農(nóng)時常問奶奶:我們是從哪里來的?

奶奶總是說,我們跟著布爾根河來的,我們跟著青格里來的。

布爾根河從哪里來的?青格里從哪里來的?

布爾根河從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來的,青格里從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雪山來的。

祖農(nóng)只知道,春天的蒲公英要去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冬天的雪花要去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當(dāng)然,這都是奶奶告訴他的。


孫兒的問話,總會引出阿尼帕的思念。

人對故鄉(xiāng)的情感是一樣的,十七年的生活轍印留在了科布多,轍印里雖說多是苦難、坎坷,但時光濾去了歲月的艱辛,留下的是青春夢想。

在科布多寬闊涼爽的草地,阿尼帕度過了童年、少年。這里一年四季流浪著從阿爾泰山和空曠的戈壁飄拂過來的風(fēng),布爾根河日夜流淌,養(yǎng)育這一方生靈。在阿尼帕眼里,母親終日辛勞,從白天到黑夜;父親呢,總是順著布爾根河的水流久久望著沒有盡頭的地方。

我們是從哪里來的?

說來話長……


白雪覆蓋的遠(yuǎn)山漸漸變得黛青,大地泛出連波的綠色,春天悄然走過,夏天到了。

收購皮毛為生的維吾爾族小伙阿力馬洪,從青格里取道布爾根河,去了科布多。年輕人打算到科布多收一季毛皮就回來。動亂年月,到科布多謀生的人多。哈薩克族人去了多為人家放牧,維吾爾族人倒賣皮子,漢人種菜。

那時候,內(nèi)蒙古到外蒙古,外蒙古到內(nèi)蒙古,就像這家去那家喝個茶,那家來這家吃頓飯,再平常不過了。至于阿爾泰和科布多,本來就是一座山一條河相連毗鄰在一處。

阿力馬洪老家在喀什噶爾。生逢亂世,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小哥倆避禍遠(yuǎn)行。一路乞討,饑寒交迫,從天山之南的喀什噶爾流落到阿爾泰山深處的青格里。弟兄倆先是放羊,后來牧馬,也牽過駱駝,挨過牧主的皮鞭,遭遇過野狼襲擊,九死一生終于活了下來。


只要有草原,就有情歌。

從一個氈房到另一個氈房,收皮毛的窮苦人兒阿力馬洪,認(rèn)識了梳著兩條辮子的哈薩克族姑娘波勒斯罕。

波勒斯罕的奶奶爺爺從阿爾泰山那邊來到山這邊,定居科布多已經(jīng)三代了。

草原敞開了胸懷,成全了相愛的人兒。兩年后,他們有了一個漂亮的女兒。阿力馬洪給女兒取名“阿尼帕”,意思是“引領(lǐng)走正路的人”。

時光在草綠又草黃的輪回中悄然走過一年又一年。在長女阿尼帕后,阿力馬洪和波勒斯罕有了長子霍帕爾,之后,又有了三個女兒:瑪麗亞、阿米娜、吾拉孜汗。石榴樹一樣,想著還是剛栽下,轉(zhuǎn)眼已兒女滿堂。

眼看著孩子一天天大了,阿力馬洪的鄉(xiāng)愁也一天比一天濃。想一想,出來二十年了!他思念收留了他、養(yǎng)育了他的青格里,他思念老家喀什噶爾……

波勒斯罕看著丈夫又去了布爾根河。她心里知道,那條長長的水流寄托著丈夫濃濃的鄉(xiāng)愁。當(dāng)年還是一個巴郎的丈夫就是循著布爾根河從青格里走到科布多的。

自小隨父母在科布多草原逐水草而居,波勒斯罕在馬背上長大。一頂氈房,一群牛羊,是賴以生存的全部家當(dāng),春夏秋冬他們跋山涉水遷徙輪回。一年里,大自然總要捉弄草原幾次,且不說朔風(fēng)勁吹、雪壓草原的嚴(yán)冬,即便是在春風(fēng)綠了草原的好日子里,也有老天爺說翻臉就來的冰雹,卷過草原寸草不留的蝗災(zāi)……讓波勒斯罕揪心的是故土難舍,骨肉分離。

但是,當(dāng)他們決心回青格里時,卻已經(jīng)回不去了:當(dāng)年走出家門,去的是自己國家的科布多??;如今想回家的時候,緊靠著家的科布多已是異國他鄉(xiāng)……只有山還是那架山,水還是那條水,在蒼茫天地間。


新疆地名,尤其是天山以北各地地名,多為蒙古語命名。這與成吉思汗六過金山——阿爾泰山,有直接關(guān)系。

亞歐大陸腹地的阿勒泰草原,自古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早在戰(zhàn)國時期,塞種人已在這里游牧。秦漢之際,先為呼揭游牧地,后為匈奴右地。公元前六十年,漢設(shè)西域都護府,統(tǒng)轄區(qū)域北抵阿勒泰。魏晉時,鮮卑游牧于此。唐玄宗時期,葛邏祿和乃蠻部落在阿爾泰山兩邊游牧,為北庭都護府管轄地。


凡是鷹飛過的地方

都是蒙古人的故鄉(xiāng)


13世紀(jì)初葉,蒙古族崛起。這個從額爾古納河叢林走出的古老民族,在公元第二個千年孕育出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半個多世紀(jì)里,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三次西征,以“上帝之鞭”統(tǒng)一了中原大地,建立了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橫跨歐亞的蒙元帝國,版圖空前絕后。

成吉思汗從蒙古高原六度金山,跨越青格里進入阿勒泰草原,征服乃蠻,橫掃中亞,在阿勒泰草原留下了大批蒙元時期的文化遺跡。青格里三道海子神秘的巨石堆,民間傳說,最大的那座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貴由汗的陵墓,是“大汗的挽歌”。

鹿是游牧民族崇拜的神靈,是通天界、冥界的靈使。新疆六十二通鹿石,青格里占三十九通。三道海子溝溝坎坎間,栩栩如生的三十三通鹿石千百年來訴說著什么?查干河?xùn)|巨石上高約一米三、寬約一米,面南打坐的彩繪坐佛,可是在訴說盛極一時的佛教在處于草原絲綢之路要沖的青格里,如何興衰榮辱?而巨石另一側(cè)的梵文六字真言,又傳遞有什么信息?

——風(fēng)情萬種生生不息的青格里,你的山川大地承載有多少未被解讀的歷史密碼。

云托月走的夜晚,仿佛還能看見煙火相望、號角相聞的烽火臺。成吉思汗雷霆萬鈞的鐵蹄踏過青格里,大汗幕僚、道教掌門長春真人丘處機進諫:“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敬天愛民為本”以治天下,“清心寡欲為要”以求長生。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時逢農(nóng)歷中秋,丘處機登臨阿爾泰山支脈蘇布爾尕山,即景賦詩:


八月涼風(fēng)爽氣清,

那堪日暮碧天晴。

欲吟勝概無才思,

空對金山皓月明。


鑿?fù)|起蒙古高原科布多,西出布倫托海的軍旅通途,是草原帝國史詩恢宏的一頁。之后,這條通途不斷延伸,成為東西方各族人民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商旅把中原的絲綢、瓷器、茶葉源源不絕運往中亞、歐洲,又把歐洲及沿途各地的物產(chǎn)運往中原地區(qū)。這就是聞名中外的由中原經(jīng)蒙古草原折向西南,越阿爾泰山到中亞、西亞和歐洲的絲綢之路大北道,也就是史籍中所說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國歷史大辭典》“絲綢之路”條目下記述:“支線出敦煌向北……由蒙古草原折向西南越阿爾泰山至中亞者。”

草原帝國史詩是恢宏的交響曲。

在英國史學(xué)家韋爾斯眼里,馬背上的帝國征服史是“全部歷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

法國史學(xué)家雷納·格魯塞在歷史名著《蒙古帝國史》中評說:“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lián)合起來,開辟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將環(huán)繞禁苑的墻垣吹倒,并將樹木連根拔起的風(fēng)暴,卻將鮮花的種子從一個花園傳播到另外一個花園。從蒙古人的傳播文化一點說,差不多和羅馬人傳播文化一樣有益。對于世界的貢獻,只有好望角的發(fā)現(xiàn)和美洲的發(fā)現(xiàn),才能夠在這一點上與之比擬?!?/p>

盛極而衰。

有一種鳥一生都在不停地飛翔,從不落地休息,它落地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死亡。

踏平歐亞大陸的一代天驕隕落了,他曾經(jīng)的帝國夢在子孫手中支離破碎:在俄羅斯建立的欽察汗國,在中亞建立的察合臺汗國,在伊朗高原建立的伊兒汗國,在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乃蠻故地建立的窩闊臺汗國……都最終為新崛起的征服者取代。


世事滄桑。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以數(shù)千里大漠為界,劃分蒙古高原為內(nèi)蒙古和外蒙古。

且不說乾隆年間科布多還是清廷參贊大臣轄統(tǒng)阿爾泰山南山北兩麓厄魯特蒙古諸部、阿爾泰、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部的首府,至清末,烏里雅蘇臺將軍轄區(qū)仍包括外蒙古、俄羅斯聯(lián)邦所屬圖瓦共和國大部分領(lǐng)土的唐努烏梁海地區(qū)、科布多地區(qū),面積約為200萬平方公里。而廣義的外蒙古還包括《尼布楚條約》中被沙俄強行割讓的貝加爾湖與額爾古納河之間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疆域。

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入侵,《南京條約》《馬關(guān)條約》……一系列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喪權(quán)辱國,腐朽衰敗的清王朝把“天朝上國”的家底敗了個精光。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貴族在沙俄鼓動下宣布自治,“大蒙古帝國日光皇帝”哲布尊丹巴“登基”。蒙古貴族借助沙俄武力侵占科布多后又不斷蠶食阿爾泰山北麓及布爾根河上游大片土地。

斯大林視外蒙古為蘇聯(lián)的屏障,出于自身利益,一直謀劃外蒙古獨立。民國十一年(1922年),斯大林與外蒙古達成協(xié)定:外蒙古同意蘇聯(lián)軍隊常駐外蒙古,蘇聯(lián)政府承認(rèn)外蒙古獨立。1934年,蘇蒙簽訂互助協(xié)定。1936年,蘇聯(lián)軍隊大規(guī)模進駐外蒙古。1940年,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階段,斯大林授意,外蒙古與偽滿洲國簽訂了“邊界協(xié)定”。

1945年2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勝利前夜,美、英兩國為了爭取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不惜出賣中國利益,羅斯福、丘吉爾與斯大林交易的《雅爾塔協(xié)定》,堂而皇之地從中國版圖上劃走了156萬平方公里疆域,綿延2000多公里的阿爾泰山,肢截得只剩一個伸向東方的頭顱。

這其中,就有阿力馬洪一家居住的科布多。

無論是1917年前的沙皇俄國,還是1917年后的蘇維埃俄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本質(zhì)上沒有不同——

弱國無外交。積貧積弱百年,中國已被擠出世界新格局。

其實,自辛亥革命爆發(fā),群雄爭霸,軍閥混戰(zhàn),北伐,中原大戰(zhàn),一直到談?wù)劥虼虻膰矁?nèi)戰(zhàn),外蒙古已形成事實上的分離。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遠(yuǎn)地邊陲的青格里也難逃山河破碎的厄運。


阿力馬洪只是個兼收毛皮的牧民,他一點兒也不知道,在他從青格里到科布多的這些年里,世界出了這么多事,他的祖國遭受了這么多屈辱。阿力馬洪只知道,原來只要不怕路途辛苦,邁開雙腳就可以往回走的青格里,如今卻已是關(guān)山重重難歸途。祖國于一個牧民,有時候是那么遙遠(yuǎn),遠(yuǎn)得就像草地上覓食的一只羊,望著天上飄過的云,永遠(yuǎn)也夠不著;有時候卻又是這么近,近得就是羊嘴前的一把草。這么些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于阿力馬洪一家和他們的同鄉(xiāng),就是想回青格里也回不去了,老家的人來科布多串個門也難了,祖祖輩輩逐水草走過春夏秋冬的日子沒有了。

河水不問人世紛爭。望著奔涌而去的布爾根河,阿力馬洪想起哥哥告訴過他:“只要順著布爾根河走,就能找回家。”

布爾根河從科布多流向青格里,和大青格里河、小青格里河匯流一處,哺育著青格里的萬物生靈,世世代代。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在科布多,你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問話:“你老家在哪里???”

“我的老家在阿爾泰,青格里。”

話音未落,他們就會緊緊擁抱在一起,熱淚滿面。

他們沒有因為祖國積貧積弱顧及不了他們而冷落故鄉(xiāng),遠(yuǎn)在科布多的牧民對阿爾泰,對青格里的無盡思念一年比一年濃烈。相聚一處,在滿是嘆息的氈房,在手握酒瓶的草原之夜,他們唱深秋青格里河岸的白樺,唱走過四季的牛羊,還有夏日的斜陽……回故鄉(xiāng)的路有多遠(yuǎn),思念故鄉(xiāng)的情就有多深。


阿爾泰山喲是金色的搖床

那是英雄輩出的地方

碧綠的草原像絲織的花毯

心愛的姑娘像天鵝在歌唱

阿爾泰山喲是金色的搖床

英雄喜愛自己生長的地方

假如叫我在異鄉(xiāng)做一個國王

我情愿在故鄉(xiāng)當(dāng)一名靴匠


轉(zhuǎn)眼間,長女阿尼帕十七歲了,已經(jīng)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這一年的5月春風(fēng)綠了草原,中國科學(xué)家到青格里卡增達坂科學(xué)考察的消息在科布多不脛而走。阿力馬洪和鄉(xiāng)親們還聽說,中國和外蒙古的關(guān)系解凍了,他們回青格里老家有希望了!

然而,現(xiàn)在回青格里可就是歸國了。歸國,按照外交程序,須從蒙古國轉(zhuǎn)道北京再回新疆。那可是勞民傷財?shù)拇笳垓v,再說,還有相依為命的羊呢。

科布多就跟青格里挨著,為什么不能沿著布爾根河走回青格里呢?這時候,“祖國”近得就像羊嘴邊的一把草,有祖國的幫助,居住在科布多的五十二戶中國牧民獲得就近歸國的特許。


真要離開親人了,離開從小長大的家,卻發(fā)現(xiàn)有千絲萬縷的牽掛。波勒斯罕知道,母親回不去阿爾泰了,因為父親已經(jīng)埋在了科布多。就像系住氈房的牦牛繩,母親會永遠(yuǎn)陪伴父親。母親不走,哥哥們就不會走。

1956年10月一個秋風(fēng)送爽的日子,五十二戶人家的駱駝隊啟程了。相處多年的鄰居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難舍。

阿尼帕的大妹妹瑪麗亞正在放羊,慌慌忙忙抱起一只失去了羊媽媽的小羊羔,波勒斯罕朝著女兒喊:“路太遠(yuǎn),羊娃子太弱,帶不活,放下吧……”小羊羔似乎聽懂了波勒斯罕的話,鼻子湊向瑪麗亞的手心,輕輕地舔了舔,可著勁往瑪麗亞懷里鉆。阿尼帕看見妹妹的眼淚流了下來,輕聲對瑪麗亞說,帶上吧……是啊,她們是前世有緣呢,這只弱生的羊羔落地時,瑪麗亞一直看著它睜開了那雙毛茸茸的眼睛。它是那樣弱小,如果不是瑪麗亞顧惜它,羊媽媽是帶不活它的?,旣悂啽еプ蠲赖牟轂黄鸷刃∠乃?,呵護它度過春寒……瑪麗亞跟著姐姐阿尼帕追上了媽媽。

駱駝隊追隨布爾根河流踏上了回老家青格里的路。

三峰駱駝五匹馬馱著阿力馬洪一家,牦牛繩系緊的兩個小筐子搭在駝背兩邊,筐里裝著懷抱小羊羔的瑪麗亞和阿米娜。

幾只羊邊走邊啃路邊的草,緊跑慢趕地跟著。

曉行夜宿,一路艱辛,最辛苦的是懷有身孕的波勒斯罕,拖著一天比一天沉的身體顛簸在路上,餓了吃點兒干糧,渴了喝幾口布爾根河的水,還要照顧沒成年的孩子,只有大女兒阿尼帕默默地照顧著母親。

布爾根河突然出現(xiàn)的河貍給枯燥旅途中的孩子們帶來新奇和樂趣,也讓阿力馬洪興奮起來:哥哥告訴過他,河貍只生活在布爾根河下游,這一段河面在科布多約有五十多公里,剩下的全在青格里??吹胶迂偩涂斓角喔窭锪耍?/p>

果真,卡增達坂山的冰雪銀冠已在眼前。

翻過中國科學(xué)家考察的卡增達坂山,就是青格里??ㄔ鲞_坂山是外蒙古進入阿爾泰草原的捷徑。這座山有故事。卡增達坂,蒙古語,意思是“寬闊的山路”。相傳,成吉思汗西征乃蠻部落,十萬鐵蹄兵阻卡增達坂山,卡增達坂山是蒙古高原進入阿爾泰草原的第一道險阻?!堕L春真人西游記》記載:“其山(阿爾泰山)深谷長坂,東不可行。三太子出軍,始辟其路。乃命百騎挽繩懸轅以下,縛輪以下。約行四程,連度五嶺?!?/p>


金山東畔陰山西,

千巖萬壑橫深溪。

溪邊亂石當(dāng)?shù)琅P,

古今不許通輪蹄。

——丘處機《自金山至陰山紀(jì)行》


如日中天的馬背皇帝一聲令下,在大山脊梁開鑿出一條兵進車行的大道,鐵蹄戰(zhàn)車翻山越嶺揮師西征,降服乃蠻,橫掃歐亞,一代天驕命名這條西征大道為“卡增達坂”——寬闊的山路,命名擋不住蒙古鐵蹄的山為“卡增達坂山”。成吉思汗有感“天道神授”,鑄鐘銘文懸掛道旁古樹。鐘銘蒙、漢兩種文字:成吉思汗大道,過往者下馬鳴鐘。不絕鐘聲響了724年。1928年,古鐘不翼而飛,有聲的歷史自此不再,只留下荒山枯草給百年國恥平添星點凄涼。

山中古道,最寬處竟有八米!路的一側(cè)是海拔三千多米的卡增達坂峰,另一側(cè)是絕壁懸崖。


終于到了布爾根河北岸的布爾根村。這已是雪落青格里的11月。

與青格里一樣,日久,河流流出了一方地名。當(dāng)?shù)亓?xí)慣叫的布爾根,是頭臺——科布多,經(jīng)達布松通往二臺——薩爾托海的必經(jīng)之地,許多歷史事件中,“布爾根”都赫然在目。

11月的陽光在布爾根河面的冰層上撒滿了閃爍銀輝。兩岸林木也已鉛華盡洗,只有白樺不失風(fēng)韻。河柳也依然絲垂萬千。冰層下依稀可聞水流聲。河流不屑人世紛爭,從遠(yuǎn)古流來向遠(yuǎn)古流去。

阿力馬洪漸漸找回了離開家園時的情景,疲憊一點一點地從他臉上退去?!盎貋砹?!孩子們……”

回家的路這樣漫長!出門時英俊、充滿活力的巴郎,還鄉(xiāng)時已是一步一喘的老漢了……

漫長的歸途啊!

五十二戶歸國人家選擇了不同去向:兩戶人家回了四川老家,十三戶留在了阿勒泰,另外的有去了烏魯木齊、喀什噶爾、奇臺、吐魯番的,阿力馬洪和亞和甫兩戶人家留在了青格里。

青格里,位于阿爾泰山東南麓,與蒙古國毗鄰的高原。千百年來,冰雪融水匯聚而成的大青格里、小青格里和布爾根河、查干河、烏倫古河五水環(huán)繞,滋養(yǎng)出了一方山林草原,也養(yǎng)育著民風(fēng)淳樸的哈薩克、漢、蒙古、回、維吾爾族的眾多華夏兒女。

謝彬的《新疆游記》在民國六年(1917年)十月十四日記:昨今兩日所經(jīng)青格里河流域,樹木稠密,草場廣寬,地味肥沃,舊多屯田。

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俱往矣。遼闊的俄羅斯大地哪里還有一代天驕的金帳汗國?波斯灣也不見蒙元帝國的伊爾汗國……響遏云天的嘶鳴隨風(fēng)吹過,雷鳴大地的蹄音被青草淹沒,只有花園里傳播的種子年年發(fā)芽。

回到青格里的12月,波勒斯罕為這個已經(jīng)不小的家又添了一個女兒。出生在青格里的哈麗恰姆讓媽媽波勒斯罕在青格里安下心來。

草綠草黃間,到青格里四個年頭了,最小的兒子哈帕爾在最不該出生的饑荒年月來到了人世。哈帕爾還沒滿月,血乳耗竭的母親波勒斯罕病倒了。

感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的波勒斯罕,短暫地回光返照,叫來兒女,讓大女兒阿尼帕給自己梳洗干凈,交待她照顧病中的父親,帶好弟弟妹妹。阿尼帕永遠(yuǎn)忘不了那一刻母親看著她的眼神。

阿力馬洪傷心過度,波勒斯罕去世六天后,他也追隨妻子去了,把六個弟弟妹妹留給了孤苦無助的大女兒阿尼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