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詩經》中的詩句為什么那么多重復?難道那時的作者喜歡偷懶嗎?

文苑英華 作者:李錫琴,李艷蕾 撰寫


4 《詩經》中的詩句為什么那么多重復?難道那時的作者喜歡偷懶嗎?

我們先來看一首《詩經》中的詩:

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木瓜》全詩54個字,共三段,每段中只有兩個字不同?!对娊洝分械?05篇不都是經典嗎?可是,它們?yōu)槭裁蠢鲜窃谥貜停?/p>

佩玉中的琚

古代士人和官員腰間常佩玉,一組完整的佩玉包括許多不同的部分,琚是連接頂端橫片和下部串珠的方形玉片。

原來,《詩經》開創(chuàng)了一種很有意思的藝術形式,后人叫它“重章疊唱”。重章疊唱是一種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手法,就是意義相同的句子前后呼應,反復重疊出現(xiàn)。它常常用于表現(xiàn)詩歌中人物內心的一種回環(huán)往復、纏綿不盡或蕩氣回腸的強烈感情,給人以“百轉千回”“繞梁三日”的感受。

《詩經》305篇中,有177篇采用了重章疊唱的結構手法,可以說重章疊唱是《詩經》創(chuàng)作結構的最主要形式。運用這一方法表達感情,在“國風”中尤為突出,177篇中,就有128篇出自“國風”。

重章疊唱的結構方式又分兩種,第一種是整章每段都重復,每段的每個句式結構都差不多,甚至完全一樣。各章的詞句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只是少數(shù)詞語發(fā)生變化,但大多是同義詞或近義詞,反反復復出現(xiàn),為的是強調詩歌所抒發(fā)的情感,如《木瓜》。

第二種是整首詩不是每段都采用重章疊唱的手法,只是部分段落重疊反復,如《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全詩共三段,前兩段采用了重章疊唱的結構手法,兩段共有三個位置的詞有變化,主人公通過想起戀人的“衿”(服裝)和“佩”(佩飾),生出無限思念之情,而且埋怨戀人為什么不主動來見她。最后一章的結構自成,直接表達了“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感情。從背誦的角度來說,前兩段共有七個字不同,記住了第一段,差不多就等于記住了第二段,只需在第三段用點工夫就背下了。

其實,這種方法一直在中國傳統(tǒng)詩歌里運用,有些現(xiàn)代歌詞的創(chuàng)作也沿襲這種手法,尤其是兒歌中更常見,比如:

小螺號

小螺號,嘀嘀嘀吹,海鷗聽了展翅飛;

小螺號,嘀嘀嘀吹,浪花聽了笑微微;

小螺號,嘀嘀嘀吹,聲聲喚船歸啰;

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快快回啰;

茫茫的海洋,藍藍的海水,吹起了螺號,心里美呦。

這首兒歌便運用了重章疊唱的手法,表現(xiàn)了漁家生活的快樂,以及孩子對小螺號的喜愛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