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山苦戀

東渡秘笈 作者:[日] 增田維忠 虞希華 著


青山苦戀

——隱元禪師東渡記

主要人物

隱元隆琦——黃檗宗萬福寺主持

大眉性善——弟子,深謀遠(yuǎn)慮

獨立性易——弟子,醫(yī)術(shù)高超

木庵性瑫——弟子,忠厚力大

德川家綱——江戶幕府第四代將軍

老臣宮本——前代將軍的重臣

后水尾法皇——天皇之父,禪位后在相國寺出家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抗清復(fù)明的大將軍

黃道周——南明抗清大軍師

黃幽梅——黃道周之妹,隱元的幼年玩伴

序幕

公元一六七三年四月三日。

日本國京都。宇治地方的高峰山,郁郁蔥蔥,春色正濃。

山麓坡地,開闊平坦。一座高雅恢弘、富有中國明代獨特風(fēng)格的“萬福寺”屹立在綠蔭之間。梵鐘回響,悠長凝重。

夕陽西沉,山影朦朧。萬福寺上下里外肅然恭立著無數(shù)的僧侶,落日的余暉灑在他們愁眉緊鎖的臉上,不少人眼里閃著淚光。

寺院深處的“松隱堂”禪房里,突然傳出了一聲凄楚而尖厲的高叫:“隱元禪師圓寂——南無阿彌陀佛!”

遠(yuǎn)處的夜幕中,劃過一道閃電。俄頃,沉悶的春雷滾滾而來。雷聲驚動了寺院里的“放生池”,碧波間冒出一只烏龜。烏龜?shù)碾p眼綠光閃閃,不時地轉(zhuǎn)頭探尋雷電突生的緣由。

雷聲遠(yuǎn)去,人聲驟起?!澳蠠o阿彌陀佛!”全寺齊誦,響徹夜空。


旭日冉冉而升,五彩云霞漸漸淡去。

“萬福寺”在清麗的陽光下格外莊重。四周微風(fēng)揚幡,祭旗招展,那白幡上繡著萬福寺的各地名號,除京都所在的關(guān)西外,有關(guān)東的,有九州島的,也有四國和中國的……足見幡旗之眾,佛地之廣。

隱元隆琦禪師的“松隱堂”,大門吱呀呀地徐徐打開,一架蓮花座臺被眾僧捧舉而出,緩緩迎向寺內(nèi)高坡的一處精制石塔。石塔四周綠茵鋪地,香煙繚繞;沿路燭光閃爍,映照著蓮花臺中盤腿危坐、雖死猶生的禪師尊體。跳動的燭光里,隱約可見禪師那白眉閉目之間的一臉慈祥,雙手環(huán)握著一根竹節(jié)禪杖。

法語高唱,經(jīng)聲瑯瑯。禪師尊體被移至塔內(nèi)。只聽得三聲鐘響之后,忽地從塔頂飄下一陣白白的粉霧,將隱元禪師全身包裹,如同一尊白玉雕像。又聞三聲鐘響,六名僧侶將重重的塔門關(guān)閉。

再繼三聲鐘響,僧侶們高誦經(jīng)文,列隊前行,重入“松隱堂”內(nèi),排列于中堂兩側(cè)。中堂懸掛著隱元隆琦禪師大幅遺像。四周燭火閃耀,照向僧侶們的淚眼。悲鳴似的梵鐘聲,從遠(yuǎn)處幽幽傳來。

遺像一側(cè),高懸日本天皇之父、后水尾法皇親筆署寫的“大光普照國師”封號掛軸。另一側(cè),是隱元禪師生前的自書墨寶——

“孤旌獨輝千山靜”七個剛?cè)嵯酀?jì)的遒勁大字。


梵鐘凄然,風(fēng)聲大作。一朵青云飄移而來,云端馱著“放生池”里的烏龜。這烏龜竟然在掛軸和墨寶間頻頻轉(zhuǎn)悠,突然順著風(fēng)勢將禪師生前自書的七個大字呼呼席卷而去了。兩排僧侶目瞪口呆,須臾驚叫不已,紛紛追逐而出,久久仰望那馱著烏龜飄向天際的云朵。

青云遠(yuǎn)騰,梵鐘悠揚。

隱元禪師畫外音:

老衲隱元的故事,便就此開始了。我身不由己隨云而飄,飄啊飄的,從哪兒飄來,就往哪兒飄去——

隨著話音,云朵化成了濃霧。

晨霧彌漫的中國北方大地,異常寂靜。

萬里長城“喜峰口”關(guān)隘依稀可辨。濃霧里隱隱傳來急促的馬蹄聲,由遠(yuǎn)而近,勢如戰(zhàn)鼓。

蒙蒙霧色之中,一桿軍旗漸漸清晰,旗面上赫然飄舞著一個偌大的“清”字。清軍鐵騎奪關(guān)而來,銳不可當(dāng)。

“喜峰口”關(guān)門緊閉。城頭上明軍嚴(yán)陣以待,“明”字大旗下凜然挺立著明將朱虎,手執(zhí)利劍,臉色凝重。

清軍鐵騎奔至城下一箭之遙,浩浩雄獅迅即變換成一字長蛇陣。陣中將校舉箭向城樓射去一份戰(zhàn)書。

朱虎接箭拔書,展開一閱,勃然大怒。原來那戰(zhàn)書上竟寫道:“朱虎朱虎,膽小如鼠,閉關(guān)之外,誰家疆土?”只聽朱虎怒吼一聲,下令出擊!“喜峰口”關(guān)門洞開,見朱虎騎一匹雪白戰(zhàn)馬飛奔而出,率領(lǐng)眾將兵分五路,盡展精銳之勇,殺向清軍長陣,驟成圍殲之勢。


馬蹄聲漸碎,廝殺聲驟起。兩軍對陣,一片刀光劍影;血濺戰(zhàn)袍,滿目慘烈……突然,戰(zhàn)場的刺耳噪聲消失了,慘不忍睹的血腥場面也被一陣霧霾所遮掩。

朝霧逐漸散去,顯現(xiàn)出來的是中國南方的福清黃檗山麓。

山清水秀,鳥鳴悅耳。一座宏大的“萬福寺”在霞輝里神光四射。

寺院背后整潔的石板臺階,連著幽靜的山路。彎曲的道路通向不遠(yuǎn)處的一片瀑布,那瀑布嘩啦啦飛流直下,水花四濺。

飛濺的水花之中,三名年輕僧侶“大眉性善”、“獨立性易”和“木庵性瑫”,個個赤臂合掌;僅一腳著地,另一腳彎曲搭膝,如仙鶴獨立。唯見三人任頭頂水柱傾潑而下,兀自紋絲不動,靜心練術(shù)。


瀑布一側(cè)的奇峰異石之間,六十開外的隱元隆琦手執(zhí)竹節(jié)禪杖,緩步而來。禪杖筆挺,在隱元手中點地有聲;隨著他的步履,一路傳來空谷回音,咚咚作響。

隱元禪師行至瀑布前的白沙灘地,忽而飛腿騰空,輕巧揮舞禪杖。禪杖的舞動與水簾之中石雕般三弟子的靜練,光影相照,一動一靜,煞是默契。突然間,揮旋的禪杖劈開了一顆迎面飛濺而來的水珠,在晨光里水色如晶,映射霞暉。

搖臂舞杖的隱元禪師眼睛一亮,從劈碎的水珠光色中看到了一幅童年時的幻景——


五十多年前。綠蔭遍地、春色如畫的福清黃檗山下。

一間修剪整齊的茅草屋。屋門開處,走出一個七八歲的男孩。

隱元禪師畫外音:

這就是年少之我,俗姓林,名曾昺,也都叫我阿昺。

只見小阿昺雙手捧著一盒“蠶寶寶”,眼看著盒內(nèi)桑葉已所剩無幾,滿臉焦慮之色。

“阿昺哥——”一聲甜美的呼喚從斜對面一座青瓦粉墻的高大門楣前傳來,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蹦跳著奔到阿昺面前,急切地問道:“阿昺哥,蠶寶寶長大了嗎?”

隱元禪師畫外音:

她姓黃,名幽梅,人稱阿梅。是我兒時的鐵桿兒玩伴。

“阿梅,你來看,蠶寶寶好可憐,快沒桑葉吃啦!”小阿昺說。

阿梅伸頭一瞧,眉頭一皺,“阿昺哥,昨天給你的桑葉呢?”

“你知道嗎,蠶寶寶吐絲前很會吃哦!”

“吐絲?吐絲好玩嗎?”

“當(dāng)然好玩咯,蠶寶寶會把自己藏起來,”阿昺神秘兮兮地接著說,“誰也找不到它哦。”

阿梅報以可人的一笑,伸手拉住阿昺,轉(zhuǎn)身就往自家門內(nèi)跑。

黃府大戶,一進(jìn)又一進(jìn)。阿梅領(lǐng)著阿昺走至后院,直奔一棵大桑樹而去。

阿昺大喜,迅捷地爬到樹上摘取鮮嫩桑葉;阿梅手捧蠶盒,仰望著樹上的阿昺,滿目歆慕。

一曲名曰《蠶寶寶》的歌聲起——

胖乎乎,白瑩瑩,一伸一曲緩緩行。

蠶寶寶,好可愛,為你采桑我開心。

桑果紅,桑葉青,喜聽蠶食沙沙音。

蠶吐絲,人傾情,情絲縷縷如真金。

哎——哎——

春蠶到死絲方盡,作繭自縛心甘寧。

待到來年桑樹綠,再尋陌上踏歌聲。

大桑樹下,阿昺和阿梅席地而坐,看著蠶寶寶大口地啃吃桑葉,充滿了喜悅,會心地大笑。

阿梅銀鈴般的笑聲驚動了近旁的書房,窗戶大開,一陣罵聲傳了出來:“吵死了!”阿梅的哥哥黃道周從窗口伸出頭來,瞪大眼睛,搜尋著笑聲。

隱元禪師畫外音:

他是阿梅的哥哥——黃家小少爺黃道周。別看他這會兒脾氣大,五十年后卻是位有名的大軍師哦!

黃道周終于搜尋到了又笑又躲的阿梅,斥責(zé)妹妹道:“就你梅丫頭會笑!笑笑笑,笑什么?。俊?/p>

阿梅停步不再躲避,大聲回應(yīng)道:“就你這哥哥會罵人,笑什么吶,看仔細(xì)咯!”說著竟抓起一條大蠶,奔向窗下,攀上石凳,伸手放到了窗里的書桌上。哥哥大驚,連聲呼叫。阿昺不解,也跑過去站到石凳上好奇地向窗內(nèi)望去,原來書桌上正鋪著黃道周的練字稿箋,那蠅頭小楷,字字工整;而那條胖乎乎的大蠶,此刻卻在筆墨之間昂首扭身,得意洋洋。哥哥驚詫不已,厲聲斥罵妹妹。

阿昺見勢不妙,伸手取回大蠶,縱身跳離石凳,轉(zhuǎn)臂抱下阿梅。兩人手牽著手,一邊握緊蠶盒,樂呵呵逃離而去。


瀑布轟鳴,水光耀眼。隱元禪師從追憶中回過神來,即刻將禪杖豎直,著地敲擊,連發(fā)數(shù)聲。水簾中的三名弟子,聞聲收功,躍出瀑布,列隊站到隱元面前,齊聲道:“師、傅、早、安!”

隱元一邊點擊禪杖,一邊喊道:“大眉性善!”

“弟子在!”大眉朗聲應(yīng)答。

“今朝功課如何?”隱元目光犀利,四下搜尋。

“師父請看后山!”大眉話音未落,隱元望見背后懸崖之上已然刻就一丈見方的“金剛經(jīng)”三字,數(shù)十名僧人正攀援在石壁上雕刻經(jīng)文,字里行間人影晃動,打錘雕石之聲隱隱傳來。

隱元回身點頭贊許。隨后又敲擊禪杖喊道:“獨立性易!”

“弟子在!”獨立眼珠一轉(zhuǎn),回頭吹一聲口哨,舉臂在空中揮舞一圈,即刻從山邊奔來數(shù)十名僧人,個個身背竹簍,簍里裝滿草藥。獨立從為首的采藥僧人手中接過一冊書卷,面向隱元繼續(xù)道:“按功課之要,正將《本草綱目》所列藥材大部采集,尊請師父過目!”

隱元欣慰,再次點頭。突然,見腰圓膀粗的弟子木庵垂下了腦袋,隱元厲聲喊道:“木庵性瑫!”

“弟子在!”木庵挺胸抬頭:“弟、弟、弟子功課無果,于心有愧!”

隱元撲哧一笑,“何愧之有?君不見,他們的兩支勁旅,豈不都是你的左膀右臂嗎?”幾名采藥僧人聞聲膽壯,相互擠眉弄眼地徐徐挪到了木庵身邊,反讓他一味呵呵傻笑,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哈哈哈!”在眾人的歡笑聲中,弟子們跟上師父堅實的腳步,隨著禪杖的杵地之聲,越水跨石,一蹦一跳地回寺了。

長城“喜峰口”關(guān)外,狼煙滾滾,殺聲震天。

清軍此刻已然變換陣法,令旗高揚,旗語莫測。只見清軍在明軍的分割圍堵間避實就虛,將計就計,集中優(yōu)勢,反包圍了出關(guān)迎戰(zhàn)的朱虎之師。明軍一時亂了陣腳,守將朱虎左沖右突,疲于應(yīng)對變局。

清軍一面牽制出關(guān)的朱虎,一面分兵猛烈攻城,無數(shù)兵士借助云梯紛紛登上城墻。

城墻上的明軍寡不敵眾,死傷大半。登城清軍趁勢易幟,大搖旌旗。城墻下的明軍見狀失色,士氣銳減,紛紛敗退。

明將朱虎被清軍團(tuán)團(tuán)圍困,胯下白駒鼻息頻響,不斷打轉(zhuǎn)。忽聞四周舉箭拉弓嘎嘎作響……千鈞一發(fā)之際,朱虎揮舞利劍,一聲大吼,策馬騰空而起,躍出了重圍。

清軍就勢打開關(guān)門,蜂擁而入。


白馬一路狂奔,終于停在了山道旁樹林深處的一座寺院前。借著清冷的月光,可見門楣上方的大明宣德御賜燙金匾額“大佛寺”。

朱虎下馬,滿臉倦色,拽著韁繩緩步悄聲地進(jìn)入寺門。


“喜峰口”邊關(guān)被破,清軍鐵騎呼嘯南進(jìn)。

沿途難民成行,扶老攜幼,哀聲綿延。

黃檗山“萬福寺”后院。

隱元禪師推門進(jìn)入“松隱堂”禪房,放下禪杖,行至案桌,鋪開大幅宣紙,提筆飽蘸濃墨,自言自語道:“人哪!人之初,性本善——”,正欲書寫“人”字一撇,眼前突現(xiàn)三弟子在瀑布中的一幕,隨即將筆勢直達(dá)宣紙下沿而去,形同飛瀑直下……

濃重的一筆,幾乎占了紙面右側(cè)的一半。

隱元禪師提筆凝思片刻,正要向紙面左側(cè)落筆之時,忽聞寺院梵鐘鳴響。原來上午的講經(jīng)時間已到,隱元不無留戀地將筆擱下。


萬福寺“大雄寶殿”,莊嚴(yán)肅穆。

殿內(nèi),僧人列于堂下,秩序井然,或坐或站,靜候著禪師。

殿外,臺階上下,石欄兩側(cè),站了一大片信徒,也靜靜地沐浴在莊重而神圣的氛圍中。

隱元禪師緩步進(jìn)入“大雄寶殿”,在釋迦牟尼佛像前盤腿而坐。殿內(nèi)殿外齊誦“南無阿彌陀佛”,余音繞梁,回蕩四方。

黃檗山山道上,有兩人一前一后疾奔而來。前面的是中日商航“福州號”船主何素如,后面的是日本長崎東明山“興福寺”信使。

兩人汗流滿面,在山道上疾步奔走,一聽到遠(yuǎn)處梵鐘聲響,越發(fā)加快了步伐……


“大雄寶殿”之中,隱元禪師正在講法。當(dāng)他瞥見殿門外的兩個行色匆匆之人,一眼便認(rèn)出了其中的老熟人“福州號”船主何素如,立刻舉手招呼兩人入內(nèi)。


“松隱堂”禪房。賓主就座。

書案上并排放著三封業(yè)已開啟的信函,落款處均可見“日本國長崎興福寺住持·逸然性融”的工整楷書。隱元禪師接過信使奉上的又一函件,不無感慨道:“二位不辭辛勞,此乃彌足珍貴之第四回奔波了!”

船主何素如忙向隱元抱拳施禮:“豈敢,豈敢,渴望禪師詳察信內(nèi)之情?!?/p>

隱元拆封讀信:“??!弟子也懶呀——都怨老衲思慮不周,讓你代我東渡……誰知遭此不幸,嗚呼,哀哉,無怪乎為師長夜難眠,時有噩耗入夢!”

(疊印畫面)

數(shù)月之前的隱元禪房。


隱元撫弄著案頭那三封邀請信函,再次抽出第三封來函的內(nèi)箋,思慮再三后,決定派身旁得力弟子“也懶性圭”代表自己赴日傳法。

陡然間,也懶性圭身上的袈裟全然濕透,訴說在東渡海上遭遇狂風(fēng)惡浪,盡管與船工一起拼力搏擊,還是不幸被風(fēng)浪吞噬……滾滾浪濤中,也懶的魂魄未散,化成青云飄入黃檗山間,隱入禪師夢帳,淚流滿面地向師父捧還袈裟。

隱元禪師如從夢中驚醒,雙手接過日本信使躬身捧上的也懶遺物——袈裟,兩眼滿含淚花,口吐鏗鏘之聲:“弟子遇難,為師有責(zé)。此番老衲自行前往。否則,愧對上蒼?。 ?/p>

日本信使和同行船主雙雙跪地,齊聲拜謝。

清軍鐵騎一路南下,殺聲震天。

長江北側(cè)戰(zhàn)火紛飛,明軍抵御,膠著不休。

“揚州”古城被破,一片血海,尸橫遍野。

夜色中,從尸體堆里爬出一員明將,偷襲清軍哨卡,躍馬揚鞭,直奔南明陪都而去……


長江南岸。南明都城夜燈朦朧,一片蕭然景象。

南明君王連夜召集群臣商議御敵對策。文臣難掩滿面愁云,武將不免搓手頓足。

唯有鄭成功大將軍不減英武豪氣,移步上前道:“揚州不保,已無退路。自古道,立足長江之北,方有天塹可言。如今看我大軍背水一戰(zhàn),自當(dāng)挫敗勞師南下之?dāng)常 ?/p>

一旁的大軍師黃道周也是成竹在胸,連聲贊同道:“成功大將軍所言極是!非進(jìn)則退,退無所退,以退為進(jìn),天下可為?;噬鲜ベt,所向無敵。我大明唯有一鼓作氣,方能險中取勝!”

南明君王頻頻頷首,大為振奮,下旨道:“鄭成功大將軍前番收復(fù)臺灣,戰(zhàn)功赫赫;目下抗清在即,火速調(diào)兵,衛(wèi)我南明!”


天色微明,江南的運河波光粼粼。

鄭成功與黃道周策馬揚鞭,沿著運河向東南大地飛奔疾馳。

隱元禪房,燭光明亮。面對案頭并排放著的四封邀請信函,他沉思良久……轉(zhuǎn)身提筆,在宣紙書稿那瀑布似的一豎左側(cè),寫下了“孤旌”兩字,又停筆凝神,盯住了燭光。


燭光里——

隱現(xiàn)隱元童年時住的茅屋寒舍,家徒四壁,困境可見。

父親愁眉苦臉,身著離家謀生的裝束。母親伸展雙臂摟著小阿昺兄弟三人,站在茅草屋門旁含淚送別。

春耕時節(jié)的農(nóng)田里,小阿昺兄弟三人并排在前面拉犁,母親在后面掌著犁把耕田。頭頂烈日,滿臉汗水的母親突然暈倒在地……

茅草屋內(nèi),母親側(cè)身躺在病床上。阿昺在兄弟三人中排行最末,志氣卻最大,他關(guān)照哥哥守護(hù)母親,自己決意出門找父親。

母親無奈,揮揮手說:“快去快回吧!”小阿昺跪拜辭別。

黃檗山下,村口石涼亭,小阿昺與送行的兩個哥哥依依不舍。


小阿昺一路前行,從家鄉(xiāng)福清北上福州,不斷跨縣越府,從福建走進(jìn)了浙江。沿途的親戚家沒有父親的音訊,他咬咬牙再往前走??墒?,途中只能以乞討為生,才能繼續(xù)尋找。一直走到“錢塘江”出??冢鎸γCL祀H,一籌莫展。

在海邊玩耍的一幫富家子弟,見小阿昺衣衫襤褸,以為是個沒人管的小叫花子,紛紛抓起海沙扔向他,又是起哄又是追打。小阿昺步步后退,被逼至海岸邊的一塊大礁石上。

小阿昺腳下浪花四濺,遠(yuǎn)望水天一線,禁不住仰天大喊“爹——你在哪兒???怎么一去不回啊——”凄涼的童聲,在空中回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