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月 忽視心靈領域的創(chuàng)作與接受

中國文化思想錄: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觀察 作者:胡傳吉 著


七月 忽視心靈領域的創(chuàng)作與接受

我所講的忽視心靈領域的創(chuàng)作,是指中國的某些古典文學創(chuàng)作(《紅樓夢》自是例外)、當下似是而非的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性寫作、農村經驗書寫、都市經驗書寫,其寫作主流都相當迷戀政治的、國民的、歷史的、家庭的、道德的、權力的、謀略的、男上女下的書寫,即使對個體經驗有所傾斜的90年代文學書寫,也因為僅僅停留于世俗的大眾的雷同的經驗之上,讀者很快產生閱讀疲倦。主流書寫對“生存”的追問與控訴多,對“存在”的追問極少,距離心靈的領域很遠,缺乏大慈大悲的手筆。

而我為什么又說,在受眾方面,也明顯可以看到忽視心靈領域的跡象呢?作為民族心理安慰的《紅樓夢》居于中國文學廟堂之上,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顯然,極度重視心靈與審美的偉大作品《紅樓夢》對這個國家的民族心理、文化習慣之影響遠遠不及《三國演義》《水滸傳》,甚至不及《厚黑學》。影視作品之所以不敢輕易驚動《紅樓夢》,撇開商業(yè)因素不談,恐怕一方面是因為考慮到受眾的接受心理,另一方面也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內心純度、眼神神韻再難抵達它的境界?!凹t學”索引派、考據(jù)派、新考證派為我們所設的繁文縟節(jié),同樣讓后人望而生畏。事實上,《紅樓夢》的審美意識、對心靈的觀照,它大慈大悲的手筆,它的悲劇觀、宇宙觀、哲學觀,至今沒有人比王國維的境界說看得更高遠更深邃,“《紅樓夢》,宇宙的也,哲學的也,文學的也。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于吾國之精神”。對于整個中國文學史,《紅樓夢》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存在,人們?yōu)樗鼧淞⒘伺品?,卻漠視它豐美的心靈境界。

在《悲劇與荒誕劇的雙重意蘊》(《讀書》2005年第7期)一文中,劉再復先生認為《紅樓夢》塑造出林黛玉等詩意女子形象,她們的美麗來自內心最深處的干凈,植根于真性情;同時指出寶玉有一顆真正齊物的平常之心,一顆天然確認人格平等的大愛之心。他看到了心靈力量對時代、國別的超越性。劉再復的文章從宇宙、哲學、文學的角度出發(fā),細致地對王國維的思考視角、《紅樓夢》的悲劇與荒誕劇雙重意蘊進行了再闡釋,這一工作,可以幫助我們遠離那些對《〈紅樓夢〉評論》(王國維)的片面指責,同時,他也幫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重視歷史、政治、社會特征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研究如何擠壓文學本體的心靈世界、審美意識。

《紅樓夢》與另外兩部中國古典名著比較起來,如劉再復先生所言:“《三國演義》是一部權術、心術的大全。其中的智慧、義氣等也因為進入權術陰謀系統(tǒng)而變質?!端疂G傳》則是在‘造反有理’和‘情欲有罪’兩大理念下造成暴力崇拜和推行殘酷的道德專制?!鼻罢叩男睦黻幇?、后者的行動野蠻,二者共有的斗爭“哲學”,既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與行動“指南”,也是當下的人們正推崇與熱愛的生存潛規(guī)則?;谶@樣的群體心理背景,強調忠孝奴隸式等級觀的沒有任何借口之類的經管書籍,強調運籌帷幄、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間的權謀新解,才那么受某些現(xiàn)任管理層、努力向上爬的未來管理層人士的歡迎。這正是不重視心靈領域的創(chuàng)作所培養(yǎng)出來的受眾市場,這也是不自覺的整體性心靈焦慮所在。

乃至在文學批評領域里,也可以看到某些批評家如何疏遠我們的心靈世界。《天涯》2005年第4期所登載的《李陀、吳亮網(wǎng)絡之爭》,對文學該不該心存期待、“純文學”這個概念是否可靠、文學可不可以不批判、如何評價80年代90年代的文學……他們的爭議無疑對當下的文學建構有大的啟發(fā)。而正是基于對批評與文本脫節(jié)的憂慮,李陀提出要“直覺在先,理論在后”。確實,直覺、獨立判斷的能力,是文學批評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但事實上,某些批評家早已拋棄了直覺與經驗,隨時搬出福柯、本雅明、阿多諾、哈貝馬斯、德里達、斯皮瓦克、布迪厄這些名字去填充自己文章的虛空,當然,我很景仰這些大師的天才,但如果脫離了中國本土經驗,完全脫離了具體文本以及面對文本時的第一判斷力,那些高密度的雙引號于我們的內心有多大的意義,我心存懷疑。

正因為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對心靈的疏遠,受眾才會從更世俗的渠道去尋找心靈的依托?!洞箝L今》為什么被那么多人喜歡?幾米的畫何以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不錯,確實是商業(yè)渠道讓受眾有機會看到它們,但看重心靈領域的創(chuàng)作,才是感動人心的根本原因。關于文學的病癥、時代的病癥,我贊同吳亮先生的說法——市場經濟和商業(yè)化絕不是它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套用姚鄂梅的一個句式:沒有貧瘠的時代,只有貧瘠的心靈。因為心靈貧瘠,所以與心靈直接相關的文學創(chuàng)作、批評、接受也貧瘠而狹隘。但如果心靈豐美、細膩、敏感,如果人類始終具備人類的基本情感,如果人類始終向往心靈的自由與尊嚴,文學將不會死亡,文學性更不會終結。

個案推介

那些活生生的人與事《收獲》,2005年第4期

何頓的中篇小說《希望》想表達哪些人怎么樣的“希望”呢?收廢品的老五希望可以時時睡上楊瓊的身子,希望可以加一間房子讓兒子單獨?。话垫綏瞽偟南M前装V男人的提前意外死亡……物質也許能帶來片刻的希望,只是精神卻從來貧瘠瘦弱。殺人者二牛將終生逃亡,物質生活困頓,怎能顧及精神的困頓?讀者呢,你們是相信生活比小說更真實更骯臟更腐爛,還是愿意相信小說誤將生活骯臟化腐爛化?

為貧瘠詩人所寫的挽歌《當代》,2005年第4期

很多人寫起愛情,就好像中暑一般,四肢無力、神志不清、語無倫次,但在旁人看起來,又平淡無奇,姚鄂梅的長篇小說《像天一樣高》可能會給讀者類同的感覺。小說不算出色之作,但她總算道出80年代詩人生活悲劇的局部真相。貧瘠的詩人眼中,泥土是芬芳的,土墻是溫暖的,老母雞是充滿溫情的,就連饑餓也是美麗的感受。沒有貧瘠的年代,只有貧瘠的詩人——這更像一首為貧瘠詩人所寫的挽歌。

異鄉(xiāng)人無處可去無路可逃《芙蓉》,2005年第4期

我所指的異鄉(xiāng)人,是指心靈上的異鄉(xiāng)人,而面對過去,也許每一個人都是心靈上的異鄉(xiāng)人,就像《相親相愛》(尹麗川)中的小明“我”一樣?!拔摇睆谋本┗氐皆洶l(fā)誓再也不回的眉縣老家。到眉縣之后,要向逝去的父母謝罪、要反省自己的中學戀情、要向東北姑娘支付娛樂費用……唯獨不可以泄露自己在北京的辛苦與孤獨,“但是現(xiàn)在我走在眉縣的大街上,多么希望我在這里真正有一個地方可去”。

過去的想象未來的想象《青年文學》,2005年7月,上半月版

回不到過去,到不了未來,過去、未來荒誕不經,人心乖張不可測度,而此刻又是什么呢?從蒲荔子的短篇小說《2004,2014》《霧做的馬》看得出,作者為語言的豐美性、故事的神秘性、思想的叛逆性,正做出寫作努力??上В淖痔昧?,難以抵達“人一個,卵一條”的自在隨意。太用力的文字,好比劉亮程戴著哲思面具的文字,漂亮得足以稀釋所有的殘酷,當然也容易滿足都市白領的經驗想象。

圣人已死大盜不止《書屋》,2005年第7期

讀完張遠山的《欺世盜名的“讀經”運動——兼及“文化保守主義”》一文,內心稱快。文章從知識層面、經書的演變史、偽經的思想實質出發(fā),評析了蔣慶所選編的《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誦本》如何混淆視聽誤人子弟、以儒學偽經偷梁換柱、推崇以糟粕領銜的御用儒學。此文有理有據(jù),邏輯分明,有思想有大智慧。我相信,這篇文章對所有關注當下文化動向、傳統(tǒng)文化命運的讀者,都會有所啟發(fā)。

巫術與神秘學的娛樂走向《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05年7月18日

本期《三聯(lián)生活周刊》對巫術、神秘學、“麻瓜”世界、哈利·波特現(xiàn)象進行了特別報道,異域的娛樂消費新動向可以給我們單一又狹窄的思考方式帶來什么樣不同的視角呢?人們早已習慣了“買”的動作,買《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哈利·波特》系列……卻忘了“思”與“想”的舉止。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今天的文化為什么會抗拒巫術、神秘學?我們?yōu)槭裁磿ε氯f物有靈的說法?

懷念一個時代的詩歌翻譯《讀書》,2005年第7期

一個時代,北島所指的想必是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在那個時代,他們曾經傳奇般地翻譯、寫作。再久遠些的詩歌翻譯時代,有戴望舒、馮至、陳敬容這些名字,“藝術家將死去,但他經歷的生活的幸福是永恒的”?!短乩仕固亓_默:黑暗怎樣焊住靈魂的銀河》《曼德爾施塔姆:昨天的太陽被黑色擔架抬走》,柏樺文字中隱約泄露的翻譯之美,讓我十分期待北島即將推出的《時間的玫瑰》。

我們拿什么來拯救中醫(yī)《天涯》,2005年第4期

粵菜菜系非常注重中醫(yī)食療,幾乎每一個廣東老太都有豐富的中醫(yī)食療知識,所謂“食在廣東”,食之重點所在并非珍禽野味,而在養(yǎng)生防病。中醫(yī)理念在民間的自覺代代相傳,粵港澳之外的地區(qū)似乎不多見。從知識系統(tǒng)來講,中醫(yī)早已被邊緣化,被學院與政策邊緣化。中醫(yī)有諸多的治療優(yōu)勢,何以命運堪憂?讀讀本期韓德強、彭堅的文章,讓我們跟他們一道,就像對著很多中國問題一樣,痛心,疾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