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贛鄱書 作者:凌翼


在鄱陽湖這只手掌中,與歲月一起成長的故事,又被無數(shù)塵土掩埋。鄱陽湖周邊有江州、洪州、饒州三座古老的州城。

說到州,可追溯到上古人皇時代,《三皇本紀》這本書寫過這樣的話:人皇有兄弟九人,分別掌管著九州,并各筑造了城邑。這么說,九州的來由是始于人皇了。大禹治水,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其實是對人皇時代九州體系的繼承。

從“州”的字面意義來理解,“州”字從“川”,從“丶”?!按ā敝笟w向大澤大海的水流,如黃河、長江、淮河等;“丶”是“主”的意思,為“入住”“進駐”?!按ā迸c“丶”合起來則表示“住到河邊”,也可以說是分布在河川旁邊的城市。古人在河邊或平洼之地建筑有城墻抵擋洪水,形成城市。也就是說,大江、大湖旁邊,筑有人口眾多的城市,就是州。

說到江州(今九江),又得提到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他在落魄之時,擔任過“江州司馬”的閑職,留下了大量的詩作。江州的名氣也因詩而名噪古今。

江州是晉朝的一級行政區(qū)劃,包括今天的江西省和浙江省西部一帶,唐、宋、元三代,江州仍為行政區(qū)劃。

江州古城,始名湓口城,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由灌嬰所筑。至今,九江市西園路浪井巷內(nèi),有一口古井,名“浪井”。那井圈,被歲月雕琢得凹凸不平,井壁上青苔斑駁,井底下泉水清澈可鑒。

三國時,孫權(quán)曾駐九江,令人掘井。得石函井銘,文曰:“漢六年潁陰侯開?!毕略疲骸叭倌戤斎?,塞后不滿百年當為應(yīng)運者所開?!边@是一個好兆頭,孫權(quán)大喜。

大詩人李白在江州和廬山客居時,有詩寫道:“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崩畎渍J為是井近長江,地下有泉眼相通,因而江浪涌動,井中似有濤聲。

說起洪州城,它的興建也與漢初大將灌嬰駐守有關(guān)。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筑了一座方圓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門的土城,稱為灌城,這也是南昌城的來歷。

洪州,也名豫章。傳說豫章是一種異木,高有千丈,圍有百尺,整棵樹就像一座巨大的帳篷,樹上還有玄狐黑猿居住。古人以斫豫章來占卜九州的吉兇,斫時需要請九個大力士操斧頭,儀式森列。斫后,如果樹還能夠再生,說明所占之州有福;如果斫時出現(xiàn)創(chuàng)傷,主州伯有??;一年后,如果不發(fā)芽再生,則主州有滅亡之虞。

豫章,是枕木與樟木的并稱。豫,為枕木;章為樟木。這兩種木像一對雙胞胎,很難分辨,但長到第七年,枕樟就能分辨出來。豫章作為木材,與長松、文梓、楩、楠這些樹木一樣,挺拔云霄,參天如蓋。這種木材多生長在長江以南,北方少見。由于樟木的木理多文章,故稱“樟”。

饒州是一個古老的地名,比之更古老的還有番縣。饒州作為地級行政單位,是隋朝平陳統(tǒng)一戰(zhàn)爭之后,治所在鄱陽縣。而“番”則可上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鄱陽正式建縣,稱番縣,隸屬于九江郡。

番令專屬吳芮所有。一如彭澤令,就是陶淵明的別名。

吳芮乃江右第一人杰。對于番令吳芮,我查閱了不少資料,也走訪了與吳芮有關(guān)的地方。我到過其出生地余干五彩山,也到過其故里浮梁瑤里,這兩個地方古時候都屬于番邑版圖。

吳芮的先祖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吳國創(chuàng)立者太伯,等到吳國被越國所滅,越王勾踐滅夫差,追殺夫差家人。吳國的王子王孫四散逃命,其中一支就逃到了番地。他們輾轉(zhuǎn)遷徙,到了吳芮的父親吳申時代,就居住在余干縣社庚鄉(xiāng)的五彩山,吳芮即出生于此。

番,本意為外夷。其時鄱陽湖地區(qū)聚居三苗族后裔,中原一帶稱三苗族為南蠻,鄙夷為番邦。而百越族起源于三苗,故中原要統(tǒng)治百越,必先安撫番邑之地,才有籠絡(luò)或進攻百越的跳板。

后來番邑之地漸漸融入中原文化,才在“番”字右邊加耳旁,以示教化。番城處鄱水(饒江)之北,水之北為陽,故稱鄱陽。

跟鄱陽最糾結(jié)不清的還是這個“饒”字。遠的不說,就說眼前繞著鄱陽轉(zhuǎn)的這條饒江吧,就有前生后世說不清的淵源;還有饒州戲,至今還掛在鄱陽人的嘴邊,在鄱陽人的耳邊婉轉(zhuǎn)。

說到“饒”,繞不過饒姓。古代地名與姓氏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饒也為姓氏,出自帝堯。饒姓在鄱陽繁衍流布到各地。饒州之名,與饒姓不無關(guān)聯(lián)。

饒與堯同,饒過去為堯,為上古唐堯之后裔。堯名放勛,帝嚳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謚號為“堯”,史稱唐堯。幾經(jīng)演變,到秦滅六國,為避戰(zhàn)禍,堯姓五十四世堯萱從平陽徙居番地,堯姓開始與鄱陽有了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到了西漢,鄱陽堯氏第三代堯濙在朝廷為官,漢宣帝賜堯濙改姓“饒”,為饒姓始祖。新莽時期,鄱陽稱饒衍,其意為饒姓繁衍之地。

自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鄱陽郡為饒州。此后,饒州便開始與鄱陽爭奪地名,兩個名字在不同朝代反復爭奪,不可開交。

若說饒州之名與堯帝有所關(guān)聯(lián),似乎還真能找到那么一點聯(lián)系。古代鄱陽湖中有座石虹山(現(xiàn)已圍湖造田),據(jù)傳其洞內(nèi)石壁有堯碑,為堯帝親征討伐三苗部落時所刻。

堯為上古五帝之一,后世奉為百圣至圣,取地名時,自然會將此因素考慮進去。堯之后裔在鄱陽繁衍,故名饒州,理所當然。

在鄱陽,還有堯山、堯公廟,時代久遠,不知其與堯到底存在何種關(guān)聯(lián)。

饒州,被后世詩化,山有林麓之利,澤有蒲魚之饒,盛言饒州蘊風物富饒之意。

饒州除了物產(chǎn)豐富之外,也盛產(chǎn)名士。“鄱陽四洪”是指洪皓與他的三個兒子洪適、洪遵、洪邁。父子四人同朝為官,功業(yè)顯赫,在南宋朝廷創(chuàng)造了一個滿門忠烈的傳奇。洪適官累至簽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最終官拜右相;洪遵官累至翰林學士、翰林承知同知樞密院。洪適、洪遵先后為南宋朝廷宰輔之職,地位顯赫可想而知。洪邁官拜翰林學士、煥章閣學士、進龍圖閣學士,為一代鴻儒,著作等身,其《容齋隨筆》等著作至今影響著中國社會,歷千年而不衰。洪皓、洪適、洪邁父子三人都曾先后充當使節(jié)出使金國。洪皓出使金國,在金國朝廷的威逼利誘之下,保持名節(jié),辱身不辱國,表現(xiàn)出了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被稱為“宋之蘇武”。

洪邁對家鄉(xiāng)饒州十分青睞,他在《容齋隨筆》中記錄了饒州之富庶:“蓋饒之為州,壤土肥而養(yǎng)生之物多,其民富而戶羨,蓄有金者不在富人之列……”

景德鎮(zhèn)盛產(chǎn)瓷器,被稱為“饒玉”,皆因歷史上景德鎮(zhèn)不過是浮梁一鎮(zhèn),而浮梁不過是饒州府所轄一縣耳。

饒玉,饒玉,饒潤之玉。這個詞被用來稱呼景德鎮(zhèn)青白瓷,足夠奢華、典雅,也足夠詩意和粹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