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迪士尼:啟“迪”無限 (1)

迪士尼百年沉浮 作者:劉倩 藝瓊


2010年的年末,在好萊塢叱咤風云86年的“雄獅”米高梅宣告破產,一代電影帝國轟然倒下,而迪士尼公司卻依舊活力無限,收購奇跡漫畫、出資興建上海迪士尼、出售米拉麥克斯……

米高梅如何走出涅槃、浴火重生,或許應當以“近親”迪士尼公司為鑒,而同理,迪士尼公司也可以為眾多企業(yè)、為你、為我,帶來無限啟迪。

迪士尼在路上

談起婚姻,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的說法,時間長了,各種問題就顯現(xiàn)出來了;在企業(yè)發(fā)展中,也有類似“大企業(yè)病”、“大企業(yè)惰性”的說法,企業(yè)做大了,就喪失了初創(chuàng)期不可遏制的銳氣和高速的發(fā)展力。隨著企業(yè)的不斷壯大,人事爭斗、經營糾紛、市場壓力等發(fā)展瓶頸也隨之而來,這種“內部敵人”成為大企業(yè)發(fā)展的最大敵人。

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米高梅破產”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0年11月3日,美國好萊塢老牌電影公司米高梅正式宣布破產保護,這只馳騁好萊塢86年的“雄獅”中了“大企業(yè)病”的魔咒,一代電影帝國大廈轟然倒塌。曾經拿了200次奧斯卡獎的電影巨鱷最終落得個破產的悲涼結局,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除了融資失敗遭遇財政危機、美國反托拉斯政策對其不利等這些外部原因之外,或許更應該在米高梅自身找尋內部原因。

首先是電影投資策略失敗。米高梅盲目倚老賣老,風格老套,脫離時代,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曾經雄獅仰天怒吼的米高梅,儼然成了老氣橫秋的代名詞。例如,“007系列”電影自1962年首次登上大銀幕,受到全世界影迷的瘋狂追捧,成為米高梅的搖錢樹,而將近50年過去了,“007系列”的套路越發(fā)顯得乏味陳舊,在如今大片云集的電影市場,根本無法迎合口味越來越挑剔的觀眾,然而米高梅還死死抓著這根救命稻草不肯放手。而在明星的起用上,米高梅也基本上走“敬老”路線,盲目依賴老牌明星,有違市場需求。例如《獅入羊口》、《瓦爾基里》等影片中,米高梅不惜花費頂級片酬請湯姆?克魯斯加盟,然而如今的“阿湯哥”已經不再和當年一樣可以充當票房保證,這些影片票房不盡人意,也昭示“敬老”路線成為米高梅的一大頑疾。

其次是經營模式的局限性。其實,電影投資策略的失敗僅僅是導致米高梅破產的原因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致命傷在于其經營模式的局限性。在如今這個“以渠道為王”的時代,單純靠制作和發(fā)行電影來獲利只是九牛一毛,是根本行不通的。米高梅沒有有線電視頻道或寬帶網絡,其電影商品得不到有效的、多渠道的宣傳和利用,也沒有開拓出主題公園、玩具等周邊衍生品領域,在可謂慘烈的市場競爭中,必然會被拍倒在驚濤駭浪中。

目前米高梅深陷水火之中,沒有人會希望這個拍出過《亂世佳人》、《007》、《貓和老鼠》等曠世佳作的老牌電影公司化作歷史的塵埃,但如何從涅槃中重生也絕非易事。華特·迪士尼公司的穩(wěn)步發(fā)展,或許可以為災難中的米高梅帶來一些啟示。迪士尼和米高梅幾乎同時創(chuàng)立,又同在好萊塢,大環(huán)境基本相同,而一個仍舊如日中天,另一個卻慘遭破產,一正一反的對比,更說明了迪士尼公司百年沉浮歲月中的艱難,也正因為如此,其成功模式才更加值得探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