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考古的另一面》 后記

考古的另一面 作者:鄭嘉勵


1995年,我進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之初,就寫點小雜文,給《杭州日報》副刊投稿。《杭州日報》的李玲芝老師熱情鼓勵我,當時的人們對白紙黑字的印刷品又尚存幾分敬畏,有一段時間,我格外有寫作的熱情。

2001年后想法改變,我認為考古工作者的主要精力應(yīng)該放在業(yè)務(wù)上。我夢想成為純正的考古學家,于是長年奔波于野外,先是做瓷窯址考古,后來從事浙江地區(qū)南宋墓葬和城市的調(diào)查發(fā)掘,逐漸疏離雜文寫作。

現(xiàn)在看來,這種非黑即白的想法,殊為無謂。然而,生活閱歷的積累,確實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nèi)说囊娮R。后來我偶爾翻閱舊作,時有“悔其少作”的感嘆,以為從前的寫作太過仰賴模仿和書本,卻忽略了來自考古田野的直接的生活經(jīng)驗。對考古工作者而言,這是不劃算的。

這里收錄的,是2009年以來的雜文。大致可分五類:“觀物”篇,大概以古物為由頭,個別篇章出以“科普”的面貌,實為第一人稱的抒情遣懷;“石語”篇,是圍繞古代摩崖碑刻的寫作,搜羅浙江出土宋元墓志是我的業(yè)務(wù)工作之一,整理古人遺物,要求客觀公正,然而人非草木,讀得多了,不免有些額外的感慨,不吐不快;“冢書”篇,是圍繞古代墓葬的寫作,關(guān)于浙江宋墓的調(diào)查與研究,是我近年較有心得的部分,同樣,這些文字貌似有點稀薄的學術(shù)性,內(nèi)里則依然是文藝性的;“行路”篇,是考古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談藪”篇,是雜談?wù){(diào)侃類的文字,酸甜苦辣、百味雜陳,雜文雖小,也要盡量呈現(xiàn)個人完整的喜怒哀樂,這是我一貫的追求。當然,以上分類只是聊備一格,事實上,不少篇目界限曖昧,難以絕然歸類。這組文字題材龐雜,但多數(shù)有其共同點,那就是以說古代物事為主,且通常取材于田野生活。對考古工作者而言,這是自然而然的。

說起來,還是應(yīng)該感謝《杭州日報》副刊部。2009年,鄒穎瀅建議我將田野、讀書、考古、歷史、個人情感、生活體驗整合起來,煮一鍋文字,開一組以“考古人茶座”為名的專欄。后來的寫作,斷斷續(xù)續(xù),內(nèi)容上固然泛濫無歸,然于文字的趣味,終歸是朝此方向努力的。

唯其來自田野,故首先要感謝浙江各地文物部門的朋友。我無法一一羅列他們的姓名,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將寸步難行,也正是他們,賜予我豐厚的生活滋養(yǎng)。

感謝來自陜西的考古技工李文藝先生,一個樸實的農(nóng)民。他名叫文藝,其實一點也不文藝。十年來,我們輾轉(zhuǎn)各地,在考古工地一起度過無數(shù)個晨夕。他對我說:“老了,以后就不再出門了。”2014年6月的一天,我送他踏上回陜西扶風老家的火車。那天,天氣悶熱,看似要下雨,但終究是晴天。

感謝樓澤鳴先生,一個暫時未找到固定工作的大學生。他自2012年起,跟我在考古工地工作。他說,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幾年,比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總和還多。我說:“可惜我無法給你更多的財富,我們從事的工作,從根本上說,不能發(fā)財。”道路是自己選擇的,樂趣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多行路、多思考,如果可能,寫點東西,生活也許會變得更有趣味。

感謝《杭州日報》李玲芝、莫小米、韓斌、周華誠、鄒穎瀅、潘寧,《浙江日報》檀梅、李月紅,《錢江晚報》林梢青諸君,是他們長久以來的鼓勵和督促,使我平素的雜覽汲碎,終于能在今日匯聚成一本書冊。感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張曼編輯,本書的面世,凝聚著她的心血。

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揚之水先生賜序、海寧市博物館金雪女士繪制水墨插圖,本書因之增色。

紙短情長,恕不一一。

鄭嘉勵

2016年2月26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