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推諉的天命(2)

赤貧的精神 作者:孔見


國人數(shù)十年間幽閉在暗室里的私欲之火,在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后的自由競爭中熊熊燃燒,并且展示了不可阻擋的燎燃勢態(tài)。撰寫編年史的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有意思的年代。眾多的人在缺少必要的物質(zhì)基礎與心理準備的前提下,被推入市場化變革的洶涌浪潮,而這個浪潮席卷了幾乎所有的社會領域,包括醫(yī)療、教育、安全、政府權力等公共產(chǎn)品都差不多淪為商品,甚至人格、良知都幾乎到了可以論價出賣的地步。由于缺少應有社會保障的鋪墊,社會競爭高度白熱化,人無時不在萬分焦灼之中,擔心自己成為一只無辜的羔羊,于是竭力表現(xiàn)出狼的特性來,街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氣勢洶洶,甚至殺氣騰騰的人。私欲的膨脹乃至最大化成為最理直氣壯的事情,道德操守反成了迂腐和窩囊的標識,良知未泯的人差不多成了弱勢群體,清高意味著對生存機會的自我剝奪。利用職位權力之便侵吞公共資源,被視為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經(jīng)濟。于是,在惡質(zhì)化的競爭中,有的人無所不用其極,人性最邪惡的一面表達得淋漓盡致。大量的豆腐渣工程和食品、藥品、方面可怖的案件,記錄了這個階段人性的陰險叵測,而這種競爭持續(xù)的結果在進入2000年之后漸漸浮出水面。在許多人尚付不起治病救命的醫(yī)療費用時,有的人家里囤積著成噸位的現(xiàn)金,名下掛著上萬平米的房產(chǎn),金屋里還窩藏著數(shù)以百計的美婦。他們成為社會叢林里弱肉強食的老虎,威風凜凜,呼風喚雨,其引發(fā)的怨憤甚至將國家政權的公信力置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令仍然熱愛著這個國家的人痛心疾首。

作為國家急劇轉型和高速發(fā)展的代價,如此泥沙俱下的情況在所難免,況乎在一個人口如此密集、資源如此匱乏的國度。它讓我們對人性有了不同于文藝復興時期的理解。面對上述局面,有的人會為包括自己在內(nèi)未獲得貪瀆機會的群體倍感不平,而橫生打漁殺家的念頭。但多情如我者,卻對墮落在欲壑深淵不能自拔的人扼腕長嘆。這些位高權重、掌握大量公共資源的人,混到這個份上都絕非等閑之輩,活著時堪稱人中之豪杰,死了之后也大抵要去大鐵圍山周邊做鬼雄。本應該鐵肩擔道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他們,卻一頭栽在銅錢與肉欲這個爛泥塘里,讓身體里裹藏的人性靈光蒙受奇恥大辱,實在是個人的不幸,也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每個時代都有其英雄人物,他們是木中之棟梁,人中之翹楚。但是,在一些時代,英雄無用武之地,以自戕的方式了卻此生;在另一些時代,英雄們誤入歧途,給接近他的人帶來厄運。俄羅斯作家萊蒙托夫,曾經(jīng)敘述十九世紀初俄國英雄的遭遇,《當代英雄》一書中的彼喬林就是其中的代表。這些人心智超群,胸懷道義激情,深感沙皇體制的黑暗,不愿同流合污,渴望進入時代的廣場改寫歷史進程,但卻無法超脫社會與個人的局限,因而陷入精神的迷惘,找不到生存的方向與行動的目標,并在虛度昭光年華之后顧影自憐:“啊,目的肯定是有的,我肯定負有崇高的使命,因為我感覺到心靈里充滿了使不完的力量,但我不知道這使命是什么;我沉溺于空虛而卑劣的情欲,我在這情欲的熔爐中鍛煉得像鐵一樣冷酷和堅硬,卻永遠喪失了追求高尚目標的熱情,喪失了人生最燦爛的年華。從那個時候起,我多少次扮演過命運之斧的角色!我像一副刑具,常常無冤無仇,毫無憐憫之心,落到注定要犧牲的人的頭上……”彼喬林由迷惘而變得消沉,由消沉而變得憤世嫉俗、玩世不恭,蔑視一切道德規(guī)范,以無賴的態(tài)度玩弄別人的純真,給與他相遇的人制造悲劇,成了一顆災星,并且最終給自己帶來無法慰藉的痛苦。由于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他最終只能是在孤寂之中成為社會的多余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