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躬逢其會的報業(yè)盛世(1)

對照記@1963 作者:馬家輝 楊照 胡洪俠


◎ 楊照

那是臺灣報業(yè)大爆炸的時代,那是“兩大報”激烈競爭的時代,那是副刊獨大的時代,那也是文學獎大放異彩的時代。我成長的時代,我開始養(yǎng)成讀報習慣、進而開始寫作的時代。

那樣的時代,有其特殊的背景。戒嚴狀態(tài)下,媒體是國民黨管制的重點。完全沒有私營的電視臺,三家電視臺分別屬于:臺灣省政府、中國國民黨和“國防部”。也幾乎沒有私營的廣播電臺,而是每個不同的政府單位,各自成立電臺,占滿了空中頻道。

按照國民黨的管制邏輯,照理說也不應該有私營的報紙。然而早在國民黨建構好全面報紙管制之前,已經存在了好幾家報紙,其中有幾家報老板還和黨政高層維持良好關系,沒道理、沒辦法一下子說關就關。

不能關,那就管吧!一定要嚴管的,是政治消息,所以即使是私營的報紙,刊登的“大新聞”,和公家報紙不會也不能有什么差別。私營報紙有市場生意上的壓力,如果只登和公家報紙都一樣的消息,誰要付錢買報紙呢?

于是由《中國時報》的前身《征信新聞報》開啟其端,后來《聯(lián)合報》積極跟進,找了一個突破點——社會新聞,尤其是具有聳動性的社會新聞。公務員身份、公務員心態(tài)的公家報紙記者,不可能那么積極采訪社會新聞,更不會努力去找出渲染性的新聞寫法,靠提供公家報紙上看不到的社會新聞,私營報紙就能掌握市場了。

然而這樣的策略,到了 1970年代初期,蔣經國全面接班,愈來愈行不通了。蔣經國施政的重點之一,是“端正善良社會風氣”。臺灣經濟正在起飛,社會開始嘗到過去不曾有的富裕滋味,難免就有了一些普遍貧窮時代不會有的現(xiàn)象,受過蘇聯(lián)影響,終身沒有真正離開左派政治信念的蔣經國,可就看不慣了。

“端正善良社會風氣”也就包括了給常常全版刊登謀殺案情的報紙,不客氣地警告。盡管這時候,《中國時報》的余紀忠、《聯(lián)合報》的王惕吾都和蔣經國有私交,他們都還是承擔不住反抗政策走向的壓力。

所以報紙的經營重點非轉向不可。能朝哪里轉?又是《中國時報》先走了新路,《聯(lián)合報》立即跟進:將焦點放在本來的“報屁股”——副刊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