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應臺:黃昏唐人街(3)

平靜的壞心情 作者:孔見 王雁翎


落葉只是飄零

中華總會的主席周一飛先生讓我看他們最新的統(tǒng)計。在哈瓦那,20世紀50年代末來到古巴仍保留中國籍的有一百○三人,加入了古巴籍的有一百三十三人。華裔,也就是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是華人的,總共約有兩千人。這兩千人中,大概只有二十個還會說廣東話。古巴全國有三千兩百多名華人。

“三千兩百?”我大吃一驚,“不是說有五萬華人嗎?”

周先生笑了:“老的老,死的死。中國富了,沒人來這里了。但是有華人血統(tǒng)的古巴人很多?!?/p>

三個晚上之后,我和四位古巴作家見面。作協(xié)副主席艾瑞斯先生有著典型的西班牙名字,卻對我鄭重宣布:他的爺爺是中國人,在中國出生,十二歲被帶來古巴,他正想通過中國使館幫助他尋根,徹底找出爺爺?shù)脑l(xiāng)和身世。另外三位,每一位都有一個先輩是華人,不知是哪一輩,不知名不知姓不知來處。

與我的翻譯第一次見面,她摘下墨鏡,用手指拉長了自己眼角,說:“我的曾祖母是中國人。”

原來五萬所謂“華人”,只有三千人看起來還像華人,真正還能說中國話的不到五百個人。而這四百多“真正”華人的平均年齡是七十九歲。

這些數(shù)據(jù)為我解釋了,為什么哈瓦那的唐人街上看不見幾個唐人。長期地缺乏華人婦女,華工遂大量與本土人結(jié)合。20世紀50年代來了最后一批華人,多數(shù)因為已在古巴的父執(zhí)親友的召喚而來。這一輩人也已逐漸凋零。他們的下一代,多半已與中國語言和文化完全脫節(jié),納入古巴的大混血。再過幾個春秋,平均年齡七十九歲的一代人逝去,哈瓦那的唐人街上將看不到一張華人臉孔,聽不見一句華語,只留下一些不典型的春卷、飯盒。走在街上的人們依稀記得自己曾有過來自東方的先輩。

這讓我想起,在中國的猶太人后裔已經(jīng)完全被中國人同化,但是不吃豬肉。至于為什么不吃豬肉,不再有人記得;那只是祖上傳下來的習俗,依樣畫葫蘆吧。

對于這樣一個前景,老一代的古巴華人是不情愿而感傷的。中華總會有一個小小的中文圖書館,也開班教漢語,雖然學生只有二十來個。過農(nóng)歷年和十一國慶還舉辦一點兒聯(lián)誼活動。最令人驚異的是《光華報》的存在,一份發(fā)行量為五百多的中文周報。十二月份最末一期的刊頭語這樣開始:“臘鼓頻催,新年的步伐已踏進門檻,這雖然只是時間的更換,但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卻特別感到欣喜的。過去一年,祖國的成就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天,中國已經(jīng)從一向屈辱于世界列強之前、任人宰割的國家,一變而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在國際發(fā)揮重要作用,變成舉足輕重的東方民族了?!?/p>

作者是《光華報》的總編輯馮嘯天,20世紀50年代初受叔父之邀來到古巴?!皝淼臅r候,身上只有兩塊美金,十年之后我有了四個工廠?!甭牭竭@里,像是典型的華僑發(fā)跡故事。不過,這是卡斯特羅的古巴。1968年,所有私營企業(yè)收歸國有,馮嘯天失去了一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