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河大地是如來

境明,千里皆明 作者:林清玄


居住在娑婆世界的除了無量無盡的眾生之外,還有無數(shù)乘愿再來的菩薩。

因此,我們應(yīng)由兩方面來看娑婆,前面的《法華玄贊》是從菩薩的角度來看娑婆,我把它試譯成白話:“諸菩薩在弘法利樂眾生的時候,會遭到許多的怨恨嫉妒等各種苦惱,但他們不至于退轉(zhuǎn),還能忍耐疲勞厭倦,因此稱名為娑婆。”

另外,《法華文句》里的一段,是由眾生的角度來看娑婆:“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于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jīng)云:‘云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會,九道共居故。’”

這一段翻成白話是:“娑婆,這里翻譯為忍。娑婆世界的眾生安于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十種惡事,不肯出離,因為有這樣的人才有這樣的世界,所以稱之為忍。在悲華經(jīng)里說:‘為什么叫娑婆呢?是這里的眾生忍受貪、嗔、癡三毒及諸種煩惱,所以名為忍土,亦名為雜會,是九種有情眾生所處的地方。’”

非常清楚的解釋了眾生安于惡事,忍于惡事,也就是安于世界的缺憾,這段經(jīng)文明白表示了我們娑婆眾生的特質(zhì),與菩薩是不同的。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菩薩分成十地,對于初地菩薩,有的說是“歡喜地”,有的說是“堪忍地”。歡喜地者也,是菩薩與眾生一樣受諸苦惱,但能以歡喜的智慧來轉(zhuǎn)化之;堪忍地者也,是上持佛法,下荷眾生,于生死之間俱能自在的意思。

這里面有更深的含意,是菩薩在娑婆里能感知到萬物無不是法,自無始劫來生老病死、春去秋來、花開花謝都是在說生滅的法,體會到世界與出世的兩種智慧。華嚴(yán)經(jīng)說,佛示現(xiàn)千百億種聲音,為眾生演說妙法,意即對法的體悟不一定在道場里面,就在這有缺陷的世界,處處都是妙法妙智慧。

民初的禪宗高僧虛云和尚,由于沸水燙手,茶杯落地一聲破碎,他抬起頭來看到墻外山河大地一片光明,頓悟了山河大地也像茶杯一樣,因此大悟說出一首偈:“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打碎的杯子,燙傷的手,對菩薩是堪忍,因為他在里面得悟甚深之法,心生歡喜??墒菍σ话闳藖碚f,一生何止打破千百個杯子?何止?fàn)C過千百次手?他只是痛苦的忍受,只記得下次要小心,所以菩薩的堪忍與眾生的堪忍是大有不同的,菩薩悟到“山河大地是如來”,眾生則山河是山河,如來是如來,杯子是打碎的杯子。

山河大地都在說法,煩惱無明也在說法,此菩薩所以能忍受娑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