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買書記歷》 陳曉維:編后記(2)

買書記歷:三十九位愛書人的集體回憶 作者:陳曉維


收藏的內(nèi)容改變了,但是藏書給人帶來的樂趣是始終如一的。因為書除了文獻(xiàn)價值、經(jīng)濟價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每個人內(nèi)心的主觀價值。這主觀價值的判斷來自記憶,也來自對于未知世界的莫名渴望。這才是人和書之間最緊密的聯(lián)系紐帶。正因為如此,淘書的故事才會這樣代代延續(xù),永不枯竭。

在本書中,謝其章、柯衛(wèi)東、趙國忠、胡桂林等幾位算是前輩了,他們從中國書店的“三門”時代起就開始淘書。十年前我第一次去逛潘家園,就見到謝、柯、趙三劍客結(jié)伴而行,一人背一個雙肩背書包(以便騰出兩手來翻檢)。逛完攤就湊在一起互曬戰(zhàn)利品,海闊天空地神侃一氣,然后再連續(xù)作戰(zhàn),一道去中國書店碰碰好運氣。那時有我熟悉的書友在一旁為我指點:“那個最能說的,老謝,謝其章。帥帥的那個,是老柯,他會修洋裝書?!?/p>

他們幾位的收藏重心是民國書,跟我重合,所以開始的時候大家也在孔夫子網(wǎng)上爭過書。2004年的時候,我第一次跟謝其章打交道。飯桌上他說:“跟你在孔夫子上爭沈從文《記丁玲》的就是我,我讓別人代我出的價?!彼€告訴我,不久前網(wǎng)上那本好品相的張愛玲《流言》,也是被他買去了。多年后我又看見他在微博上顯擺這本漂亮的《流言》初版本,說書后的版權(quán)章是張愛玲親手一枚一枚蓋上去的,所以這書六十八年前曾經(jīng)過張愛玲之右手云云,我就又想起來當(dāng)年我們在新開路胡同東口那家質(zhì)次價不高的邊城餐廳吃過的第一頓飯。

有一次我在潘家園逛完攤,去布衣書局開在二樓的店面里閑坐。當(dāng)時那里像個地下交通站,各色淘書人等進(jìn)進(jìn)出出,歇歇腳,或是會會友。我剛坐下,趙國忠進(jìn)來了。頭一天他答應(yīng)把自藏帶護(hù)封的查顯琳詩集《上元月》帶來給我看。我的那本沒護(hù)封,好幾百買的,他的品相好得多,卻只用掉五十元。我趕緊用掃描儀掃了,留作資料。過一會,柯衛(wèi)東也來了,他說這書他也有,十年前天津古籍書店買的,二十五元。正說得高興,臺灣的吳興文推門而入。他長駐北京,對此間的舊書市場了如指掌。他掃了一眼《上元月》便說:“這書還有平裝本。九十年代初我在天津古籍書店看見的,書架上一大排。平裝精裝都有,精裝的都帶護(hù)封。我和秦賢次一起去的。他平裝精裝各買了一本。十塊錢。”后來吳興文還慷慨地把他收藏的平裝本《上元月》送給了我。這幾位老書蟲,追憶起似水年華來,就是這樣“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韓智冬出道也早。他家大宅離潘家園只有一箭之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當(dāng)年逛攤,他是不計得失,風(fēng)雨無阻。他曾有九字真言“許它沒有,不許你不去”。多少好書之徒持此大明咒念誦修行,終成正果。

他們這撥人都趕上了好時候,是撿過大漏的。趙龍江寫的《拾到的知堂遺物》,說的就是他在中國書店書市,一塊錢買到有魯迅父親伯宜公題寫書名、周作人撰跋語的小書《異書四種》。這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但餡餅只會往那些終日在舊書世界里戀戀風(fēng)塵的腦袋上砸。趙龍江在標(biāo)題里用了一個輕描淡寫的“拾”字,緣來緣去緣如水,真是恰如其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