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滋味》 四馀讀書記

書滋味 作者:王鼎鈞


古人“三馀讀書”:夜者晝之馀,雨者晴之馀,冬者歲之馀,我加上一條:“老者生之馀”,故曰“四馀”。

品味知味

王成勉教授講學(xué)荷蘭,他在傳道授業(yè)之余寫了一系列散文,發(fā)抒他對客地的感受,后來結(jié)集成書,取名《品味荷蘭》。他舍棄掃描、掠影、留痕、巡禮等詞匯,訴諸味覺,咱們可就有話“接著說”了。

我們常說文學(xué)作品批判人生,詮釋人生,反映人生,思想起來,品味人生也是很好的態(tài)度和角度,讀者覺得更為輕松而貼心。中國人味覺發(fā)達(dá),能把一個“味”字由低級感官上升到美學(xué),讀者不能和作者同步品味人生,可以于事后品味他的作品,味覺的享受固不遜視聽之娛也。

王成勉閑說荷蘭,拈出“品味”二字,荷蘭的小巧、精致、清潔、雋永躍然紙上,沁人心脾。我一向勸人小說成書不宜太薄,散文成書不宜太厚,《品味荷蘭》一五〇頁,編排得一“雅”字,風(fēng)格相得益彰。荷蘭以盛產(chǎn)郁金香知名,世上百分之七十的出口鮮花來自荷蘭,此處面積小,色彩豐富,環(huán)??季浚莻€“可口”的地方。他文筆干凈,心地光明,想見人到荷蘭,陽光燦爛,視野開闊,心中雖有未了事,仍是人間好時節(jié)。他寫荷蘭歷史、文化、民情、風(fēng)俗皆疏朗瀟灑,寫赴宴、理發(fā)、遇小偷、上教堂、騎單車、逛舊貨攤皆從容幽默,讀來入口即化,不反胃,不打嗝,不沾牙。讀到最后“能夠感謝其實(shí)也是一種幸?!?,味如回甘,……并非回“甜”,甘旁無舌,已超出感官。

文學(xué)理論巍巍乎高哉,多數(shù)讀者的愿望很平實(shí),只求“有味”。平淡無妨,只要淡而有味。辛辣未必有味,辣得不能入口仍是失味。南海有逐臭之夫,西洋人吃起司,中國人吃臭豆腐。大概味覺也像聽覺,人的接受能力有上限下限,只要規(guī)約在某個范圍之內(nèi),都是好料。若要舉例,辣而有味,南方朔也;苦而有味,三毛也;咸而有味,楊牧也;甜而有味,痖弦早期的詩也;酸而有味,余光中晚期的散文也。臭而有味最難,最令人佩服,但舉例必定引起誤會。

小說家朱天心、朱天文姊妹俱被納入張愛玲譜系,但“味覺”并未重復(fù),大朱如橘,小朱如橙。朱西寧、司馬中原俱以“鄉(xiāng)土”見稱,朱西寧如大閘蟹,司馬中原如鮭魚。魯迅的作品絕對影響了張?zhí)煲恚x前者如吃核桃,讀后者如嗑瓜子。我讀梁啟超時聯(lián)想胡適之,梁如羹,胡如湯。梁實(shí)秋、陳西瀅風(fēng)格相近,梁如蓮子,陳如松子。我讀王成勉聯(lián)想沈君山,王如椰子汁,沈如清茶。

愧我此生,抗戰(zhàn)八年只是狼吞虎咽,內(nèi)戰(zhàn)四年味蕾麻木,人到臺灣患了偏食病,總之距離“知味”很遠(yuǎn)。聯(lián)想錢夫人楊絳熬過大劫大難,猶能寫出五味調(diào)和的《干校六記》,非人人可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