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風秋雨愁煞人——訪秋瑾故居(1)

德情映青廬: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飛


文/魯曉敏

秋瑾(1875.11.8—1907.7.15),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秋千、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于福建閩縣(今福州)。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積極投身革命,先后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曾聯(lián)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泄被捕,于同年7月15日就義。

我們這個民族身上有一道深深的傷口,那道傷口來自1907年7月15日的紹興。整整過去了一百年,站在軒亭口仍舊感到了來自這道傷口的灼灼疼痛。我用筆尖挑開了百年前的血色的時間。1907年7月15日凌晨4時,荷槍實彈的清兵將紹興軒亭口圍得水泄不通,數(shù)百支火把燒開了沉重的夜幕,將刑場照得亮如白晝?;鸸庥持镨?,她雙手反縛,長發(fā)被木樁一側(cè)的鐵環(huán)緊緊地纏住,頭顱固定在木樁上。她平靜地待著,沒有人知道她此時的想法,我想一個在生活上和事業(yè)上處處碰壁的女子對這個世道應該不會有太多的留戀吧。“咣,咣,咣”,三聲催命的鑼聲響起,一聲緊似一聲,巨大的惶恐仿佛浪潮一樣掀起,人群開始了躁動。劊子手沒有見過這般鎮(zhèn)定的囚犯,何況還是一個才貌出眾的女子,舉刀的手微微地有些發(fā)顫,劊子手咬咬牙,刀鋒一閃,血光四濺!

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民眾,目睹了秋瑾的極刑。這并不是一場普通的死亡儀式,秋瑾是晚清第一個被處死的女革命黨,一個日本留學歸來的漢族知識女性,而且是當時頗有知名度的女詩人,這樣一來她的身份就非常特殊,這也是特別被時人關注的原因。

我從杭州孤山到白云庵再到紹興軒亭口,一路追尋秋瑾,尋找這道傷口。站在軒亭口的秋瑾雕塑前眺望紹興,順著繁華的解放路向北過幾個路口是大通學堂,向南不遠就是秋瑾故居和暢堂,身后是紹興的地標府山。紹興在百年的時光中變遷不大,依舊是當年的格局,一切是那樣秩序井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