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司空山道上參禪 2

鴻蹤照影 作者:杜國玲


登司空山方始了解慧可,了解何謂“宗教般的虔誠”。他年近四十為求法曾在嵩山立雪通宵,并不惜斷臂以明心志,鮮血染紅了白雪,也感動了那位從天竺東渡已在嵩山絕頂面壁九年的高士;近五十得法,為避佛難又幾經(jīng)輾轉(zhuǎn)隱身南移?!败S過三湘七澤中,兩肩擔(dān)月上司空;禪衣破處裁云補,冷膜饑時嚼雪充”。先到安徽太湖縣九龍山,最終才在司空山扎下根來,護法守道十?dāng)?shù)年。耄耋之年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傳衣法人僧璨,107歲時在鄴都被害。一生艱苦卓絕,這司空山可謂慧可化身,讓人高山仰止。

盡管這世界似乎正變成一只巨大的烤爐,把人象一粒丹淬煉。最后,視力暈眩到只勉強達(dá)于腳下,一手緊緊捂著痛得似乎要爆炸的心口,昏天黑地地向前走,此時向上攀登的每一步都成為向生理極限的挑戰(zhàn)與抗?fàn)?,但那位孤獨的先行者始終走在前方,引導(dǎo)人一步步向上。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發(fā)現(xiàn)腳下的路開始趨緩,不再是光禿禿的巖背上陡直上升的一線,而是進入高山森林區(qū),并在林中迂回上升。沿途樹木蓊郁,山花爛漫,巨石出岫,好鳥鳴幽,我漸漸緩過勁來,不知什么時候胸不痛心不慌了,腿腳也分外輕松,變得耳聰目明,神清氣爽。

終于上到山脊,再往前走,是山與山之間的橫嶺,兩岸深谷,一葦可航。不久,山巔,禪宗圣地就在眼前。

就在絕頂石巖下,散布著慧可修禪的石窟,僧璨苦行的石洞,慧可傳法與僧璨的巨石。

二祖洞背靠壁立之峰頂,前向視野開闊,缽盂山當(dāng)門,左右山巒龍環(huán)虎抱,將這“仰天窩”擁在中央。洞口巖面平整,立此高臺之上,無邊空濛下只見山川莽莽蒼蒼。

當(dāng)年慧可初上司空山,只能住在主峰下這個名叫“仰天窩”的石洞里。它是一座依山而鑿的小石屋,門楣匾額上書“祖剎重輝”四字,入內(nèi)即石窟,低矮陰濕,十分昏暗。內(nèi)供二祖像,案桌上有簽筒,旁寫有求必應(yīng)、靈簽之類字樣。我繞二祖像轉(zhuǎn)了一圈,坐像后是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通道,因無光線,眼黑如盲。感覺地面隨山勢凹凸不平,低頭通過時,偶用手觸石壁,方知崖壁潮潮的。陸續(xù)有人進洞,有來抽簽,也有持香來燒的,頓覺擁擠。這時只聽坐在石窟門內(nèi)的一位和尚大聲對人說:不做好事,再求簽拜佛也是無用!

三祖洞就在二祖石窟后側(cè)上方的山道旁,也是一個天然小石洞,師從慧可的僧璨當(dāng)年就在此棲身。此洞由二巨石直立相撐而成,頗似蘇州花山山窩里的支公洞,洞形如尖塔,底寬頂細(xì),比二祖禪修的石窟高曠透氣。洞內(nèi)空無一物,只在中央平地置一方石,大約當(dāng)年還是沙彌的僧璨,就是在這塊石頭上打坐的吧。

衣缽臺在三祖洞上方的絕頂草叢中,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灰白色的大石表面刻“傳衣石”、“空觀”兩幅大字,側(cè)面還有兩行豎排字:“二祖大師傳衣之臺”。附近還有講經(jīng)臺,也在山頂僻靜處,早與山崖同體。凡此種種皆如鑿鑿證物,至今向人昭示,曾經(jīng)有一群特殊的中國人,是以何種特殊的方式探求天人之道的,他們使原始山林因此閃現(xiàn)奇異的光芒。

我在傳衣石上坐了片刻。就是這粗糲的巨石,見證了千年之前禪宗歷史上的重要一幕。僧璨正向慧可求得懺罪之法,山林寂靜,飛鳥寂靜,天地似乎都在屏息聆聽這對師徒的對話。祖師徐徐說道,將罪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