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見山谷流泉 2

鴻蹤照影 作者:杜國玲


在約三百多米的河谷之中,東側(cè)崖壁和河床巨石之上,共鐫刻自唐貞元至民國晚年之間各種石刻近三百余處。因長期暴露野外,風雨侵蝕,流水沖刷,游人踐踏,很多石刻正在消失。但仍有不少石刻至今清晰可辨。如黃庭堅的“司命無心播物,祖師有意傳衣;白云橫而不渡,高鳥倦而猶飛”,意味雋永。

從山谷回望三祖寺所在的小山,林木蔥郁繁陰,只在溪谷中央的上空露出一線縫隙,恰見聳立于山頭掩于萬綠叢中的尖塔頂端,玲瓏金黃。那就是三祖寺覺寂塔,我曾到它的近前瞻仰過。

傍晚時分,晚霞已收,但天色尚亮,這里除了滿谷清響,就是滿山綠意了。走在幽谷翠叢里,最是那一樹樹開滿細碎白花的柑桔,濃香熏人,人在樹下,一面深呼吸,一面覺得沁人心脾的陶醉。

入夜,游人散盡,這條藏于三祖寺后的山谷流泉顯出又一幅面目,恬靜而悠閑。此時叢林如墨,黑山似鐵,夜空松濤呼嘯,喧囂早經(jīng)散盡。潺潺的溪水聲像唱給大自然聽的夜曲,寧靜而又安詳。它催眠萬物,也給在俗世忙碌的人們蕩滌心靈的浮躁。古往今來,它曾引多少文人墨客逸興遄飛。在這谷底河床被水流打磨得平坦而圓潤的大石上,在溪畔的石崖巖壁上,都密密麻麻布滿了摩崖石刻,人們寄情自然,歸隱自然,尋求與自然的和諧。只有置身此境,才知個中三昧。

踏著夜色,步下三祖寺前臺階,穿過山前那一大片平地,走出山口。臨上車前又返身回望三祖寺,但夜色籠罩,它們已模糊不清,漸沉入另一個世界。只有那金字塔形的小山尖頂,依稀有紅亮閃光。

就在這座紅色金字塔后之天空下,是青溟一片的天柱山脈。那鐘乳玉石般的天柱峰,仍潛在眾山之中,山重水復,非到跟前不顯真容。猶憶前一次的天柱之行,相見時難別亦難,其后玉容常在眼前,一閃念時便宛然畢現(xiàn)。

佇立天柱山口的三祖,猶如此山主人,殷殷迎送每位遠道而來的有緣人。

山谷流泉繞其下,言說不盡的清韻悠悠。不是陽關(guān)三疊的蒼涼,也非廣陵散的悲怨,而是俞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數(shù)千年音韻不絕如縷,訴不盡的山高,吟不斷的水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