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豬杰地靈(2)

唧唧復唧唧 作者:王路


但無論人類怎么看,對豬來講一點都不重要。只對人類自身有意義?!扒嗲啻渲?,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但無目之人不可得而見。十方世界六道輪回盡是妙諦宣說,但無耳之人不可得而聞。

這種不得而見、不得而聞,源于一個人根深蒂固的三觀,它是如此堅實以至于無可撼動,就決定了一個人生活在怎樣的世界里。

如果一個人聽說這個故事,就斷定豬有病,他生活在“科學”的世界里,堅信他的生活唯有技術(shù)可以改變,在那個世界,沒有信仰,沒有敬畏。如果一個人把這個故事看作巧合,他生活在偶發(fā)的世界里,沒有什么命中注定,也沒有什么神明護佑。如果一個人祈望消災免病,拜佛求福,聽說這只豬的故事,未免悲從中來,他生活在一個迷信的世界里。

同樣一潭池水,天人視之為清波,餓鬼視之為陽焰。所有的看法,無非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投在故事上的倒影,它鑒照出你對世界的理解。

所有這些都和佛法沒有關系。但假使有人把這頭豬看作菩薩化身說法,在佛教的邏輯上,是一點毛病都找不出來的。豬是不是菩薩根本不重要。但一個愿意把豬看作菩薩的人,一定是有菩薩心腸的人。

那么,在這頭豬的身上,就有了菩薩的加持。而在相信這種加持的人身上,也有了菩薩的加持。這個道理說白了很簡單,就像我用牛頓定律和牛頓本人用牛頓定律,用的是同一個東西。

一個不相信菩薩的人,從哪里相信人世間的善和美好呢。一個相信人死如燈滅的人,從哪里寄托對亡故親人的哀思呢。

在佛教的邏輯里,生死既是不重要的,又是極端重要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就是這頭豬的老鄉(xiāng)——永嘉玄覺和尚見到慧能時開口說的第一句話。

生死事大,所以才要勘破生死的意義,洞察此生為何而來,向何處去?搞明白這個問題,才能不蹉跎過一生。儒家也是贊同這個觀點的,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倍眠@個問題的答案之后,生死就不再成為人的限制和束縛。

限制和束縛人的,并不是人的生死,而是肉身的生死。而無明暗夜中的人,常把自己的生死等同于肉身的生死,因此才永遠在六道輪回里打轉(zhuǎn),不得解脫。

人死不僅僅是“舍壽”,還有“舍暖”和“舍識”。肉身死亡的時候,叫舍壽。舍壽之后,身體慢慢冷卻,叫舍暖。臨到最后,阿陀那識離開身體,散在大千世界,叫舍識。

肉身死的時候,識是不滅的。明白這一點,才能突破生死的限制。但這個識并不是靈魂。靈魂是沒有的。如果認為這頭豬跳出畜生道,投胎為人,那就錯了,就是迷信了。

一只豬死了就是死了,哪有什么投胎。豬死了,它的肉被人吃了,骨頭被丟在垃圾桶,皮被剝下做成皮鞋、錢包。這就是它的軀殼的流轉(zhuǎn),遵循一切物理和化學規(guī)律。

那么識去哪兒了呢?去了被700萬人瀏覽過的視頻里,去了被億萬人打開過的故事里,同樣,也來到了我這篇文章里,經(jīng)由這許許多多的地方,飛到所有聽見這個故事的人的腦海里,用佛教的話說,叫識海里,和千萬人的識融為一體。

這樣,這只豬活在了億萬人的心里。沒有任何肉身的損害會摧毀這個故事。它的主人有一天會老去,會死亡,屠宰場有一天會關閉,寺廟有一天會坍塌,但只要這個故事在,這只豬就在。

如果懂得佛經(jīng)中密意說和開顯說的區(qū)別,就會把這頭豬,同南泉普愿刀下的貓,百丈懷海座前的狐,放在同樣的位置。但這是密意說,沒有辦法解釋。一解釋,就墮在遍計所執(zhí)的語境里。

只是,我們不妨如此看待這個故事:

一頭豬,尚且可以突破宿命,在臨終前演繹出這樣的故事。而許許多多的人,只能按照命運的規(guī)定,庸庸碌碌過完一生,沒有任何信仰和敬畏,成為一具肉軀的奴隸,留不下任何值得被世界記住的地方,則真正生活在畜生道的,并不是這頭豬,而是那些昏聵無知的人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