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琉森的愛情片語(1)

牽手旅行 作者:李璐君 趙熠


在我的心中,有這樣一座城:它是平靜的,如同高山深處的一汪湖水;它是熱烈的,熱烈得如明燈一樣吸引著有夢想的人們;它是小的,小到用腳步就可以丈量它每一條小巷;它是大的,大到世人難免會提起它的名字。盧塞恩,就是這樣的城市。

盧塞恩(Luzern,又譯:琉森)和大多數(shù)歐洲城市一樣,沒有高樓,沒有喧鬧的人群,窄窄的街道中,布滿了古老的房子,安靜得一如1300多年的那個小漁村。行走在老城區(qū)石子鋪成的路面上,會與許多驚喜不期而遇。各國的游客跨越重洋,將自己的一段時光留在這里,成為生命中最美的記憶。

盧塞恩火車站是這個城市唯一人頭攢動的地方?;疖囌緝?nèi),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不僅可以取到免費的游覽圖,還可以詢問一切有關(guān)盧塞恩的旅游信息?;疖囌就?,藍(lán)色的湖水迎風(fēng)拍岸。在悠遠(yuǎn)的汽笛聲中,駛來一輛白色的游船。船頭,巨大的紅白兩色的國旗迎風(fēng)招展。船還沒有停穩(wěn),船上的游客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眺望著廊橋和遠(yuǎn)處的雪山。

離火車站不遠(yuǎn),在羅伊斯河與盧塞恩湖交匯處,象征著盧塞恩城的廊橋——卡貝爾橋廊橋(Kapellbrücke)清晰可見。盧塞恩的居民不會忘記1993年那個傍晚,大火映紅了城市的天空,也燒毀了這座建于1333年的老橋。那天,市民們擠滿在河邊,焦急地流下眼淚,但再多的淚水也熄滅不了這場無情的大火。時隔一年,政府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廊橋,并盡力恢復(fù)它的原貌。

與其他的廊橋不同,卡貝爾橋廊橋不是一座直橋,它長而蜿蜒,分幾個曲折跨水面而去。午后,漫步在其中,仍可領(lǐng)略盧塞恩的一股浪漫的中古情懷。鮮艷的天竺葵順著木橋的外側(cè)延伸在水面上,一個中年男人站在橋上沉思,久久不愿離去。廊橋中部的八角水塔,是1993年唯一沒在大火中被焚毀的建筑,它站立在河中央,見證著盧塞恩的變遷。順著廊橋走進(jìn)水塔,人們可以仔細(xì)端詳它的樣子,在中世紀(jì)這里是令人齒寒的水牢,除了船只沒人能接近它。水塔與花橋一個佇立,一個橫臥,共同構(gòu)成絕妙的水塔花橋美景。

美麗總是與文化結(jié)緣。這個羅馬時期給過往船只導(dǎo)航的小漁村,18世紀(jì)時成為瑞士的首都,老城區(qū)中教堂、塔樓、宮廳、畫室比比皆是。后來因其美麗,文人墨客頻頻光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雨果、歌德、馬克?吐溫,音樂家瓦格納,畫家畢加索,哲學(xué)家尼采、叔本華等人,都曾流連于此。托爾斯泰、雨果還寫過有關(guān)盧塞恩的文章。歌德在希爾廣場,雨果在羅伊斯北岸居住地,曾辟為博物館。音樂家瓦格納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幾部傳世之作,湖邊的博物館存有他的作品真跡。而法國作家大仲馬更是以“世界最美的蚌殼中的明珠”來稱譽盧塞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hotzeplotz.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